-      卷65_1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得天字)】苏味道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   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卷65_2 【单于川对雨二首】苏味道    崇朝遘行雨,薄 
- (正末赵匡胤引赵普、郑恩、曹彬、楚昭辅常服上,诗云)平生踪迹遍天涯,四海原来是一家。涂炭生民谁拯救,何时正统立中华。某姓赵名匡胤,乃指挥弘殷之子。自幼好使枪棒,攻习韬略,游历关陕,结识天下知名之士。这个是幽州赵普,曾参随 
- 诗自国风以降言选者称汉魏言律者独称唐而已为选而不宗汉魏非选也为律而不宗唐非律也选岂易言哉自梁昭明太子选汉魏以来诸杰作者成集而诗以选称矣律亦岂易言哉自唐诸作者因时所尚分为五言七言皆以对偶切实音韵谐协者中 
- 赵师秀和陈水云湖庄韵粼粼水增波,叠叠云弄影。昔夸春径研,今爱秋塘静。芳筵集宾彦,清宴除艳靓。时当新雨馀,苍翠献林岭。既忻冲抱舒,复快远目骋。聊嘉钟鼎人,而迺眷箕颍。深营察高趣,雅咏发沈景。独使和者难,一夕愁欲癭。玉清 
-   諸王傳   東丹王   東丹王名突欲,太祖長子,母曰述律氏。太祖攻渤海,拔其夫餘城,更名曰東丹國,命其長子突欲鎮東丹,號人皇王,時唐明宗初年也。太祖崩於渤海,述律后使少子安端少君守東丹,與長子突欲奉太祖之喪,發渤海。  
- 万历五年三月戊子朔工部覆给事中刘铉奏丹阳一带河身浅涸漕艘阻滞参政王叔杲不行挑浚临事仓皇倡为开孟渎河坝之议得旨夺俸二月孟渎可开俟秋水落后兴工为来岁运计○户部奏各镇盐引先因两淮壅滞暂停存积十万五千七百余引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光绪三十年。甲辰。冬十月。乙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内起居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照例   
- 李矩字世..,平陽人。他年幼的时候,和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就是孩子们的首领,计划指派,就和大人们办事一样。长大后作差吏,护送去职的县令到长安,被征西将军梁王司马肜任命为牙门将。在讨伐氐人齐万年的战斗中立下大功,被封为东 
- 殷淑仪,是南郡王刘义宣的女儿。容色美丽,笑靥妖娆。刘义宣失败以后,孝武帝秘密地把她娶来,宠爱冠于后宫。借姓殷氏,身边泄密的人许多都被杀死,所以当时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她死了以后,孝武帝常常思念想见到她,于是便做了一个 
- 【提要】 人与人之间互相陷害,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者,互相排挤,使用阴谋诡计,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原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谓邹忌曰:“共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 
- 景公问晏子曰:“吾闻高纠与夫子游,寡人请见之。”晏子对曰:“臣闻之,为地战者,不能成其王;为禄仕者,不能正其君。高纠与婴为兄弟久矣,未尝干婴之行,特禄之臣也,何足以补君乎!” 
- 陆德明引刘瓛云「缁衣,公孙尼子所作」,然则篇中所有「子言之」、「子曰」者盖公孙尼子也,不然,鲜不以为孔子矣。因知记中他篇亦有「子曰」字者,本非冒为孔子,不可便以为孔子之言也。然安得有刘瓛其人者,篇篇指为某人作哉?此篇 
-     古旧录云阙译人名今纪后汉录  惟念法比丘  乃从世饶王  发愿喻诸佛  誓二十四章  世世见诸佛  垓数无有量  不废宿命行  功德遂具成  世界名清净  得佛号无量  国界平夷易  丰乐多上 
-            ●(以下论预防灾祸)今之世道, 只好各尽其心。至未来之吉凶祸福, 不能预断。果能虔诚念佛、念观世音菩萨, 冥冥中当有转折, 不至有大危险。若不在此事上着力, 纵用尽机谋, 亦难得好效果。以世局变幻, 非可预 
-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曲而断之谓折。犹豫不决之谓疑。评议难辨之谓论。此论因妙明子居山时有客特诣请问以决所疑。妙明子引三教微言以答之。遂成是录。故曰折疑)。叙问第一(叙者。叙其来因。问者问其所疑。 
-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篇系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言传授都功版文之盟信科仪。所谓「都功版文」,实即正一道士受任或迁升二十四治职官之任命书,以朱 
- 《心如莲花系列:花雨满天悟禅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大师以书画名家而为出世高僧,复以翰墨因缘为弘法引资粮,成熟有情,严净佛土,功钜利博,泽润无疆,岂仅艺事超绝,笔精墨妙而已哉。……其佛法思想多散见于所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