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传
杨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是少师杨廷和的儿子。二十四岁时考中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名,授职翰林修撰。后母去世,曾回家守丧,除下丧服后又出任修撰。十二年八月,武宗便装外出,刚走过居庸关,杨慎就抗言上书,极力劝阻。不久,他称病告假回家去了。
世宗即位后,用他做经筵讲官。有一次讲解《舜典》时,他说:“圣人设立赎罪的法子,是用于不大的罪过的,是为了让百姓自做新人。如果是首恶或大奸,没有可以用钱财赎免的道理。”当时大奸臣张锐、于经被判死刑,有人说他们是因为交进金银而得到宽恕的,所以杨慎讲到这一点。
嘉靖三年(1524),世宗采纳了桂萼、张璁的建议,召他们来京城做了翰林学士。杨慎和同事三十六个人一起上书说“:我们与桂萼这些人学术不同,议论也有差别。我们所掌握的是程颐、朱熹的学说。桂萼等人所坚持的是冷褒、段犹的余音。现在陛下既然破格提拔桂萼等人,又认为我们的意见不对,我们也不能和这些人做同事,请开恩把我们罢免了吧!”世宗恼怒了,严厉批评了他们,并多少不等地扣发了他们的俸禄。过了一个月,杨慎又和学士丰熙等上书劝谏,没有得到批复,就和满朝大臣一起在左顺门跪地力谏。世宗极为恼火,命令把带头的八个人逮进了诏狱。于是杨慎和检讨王元正等人敲打着宫门大哭,哭声响震皇宫的深宅大院。世宗这下更加恼火,就把他们全都关进诏狱,进行廷杖。过了十天,有人说那天早朝结束后,群臣已经解散,是杨慎、元正和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他们纠集大家到左顺门跪地哭求的。于是又在廷堂上把他们打了一顿大棍。杨慎、元正、刘济一起贬官充军,其他人剥夺官籍。杨慎被派往云南永昌卫。在这之前,廷和掌管国事时,把锦衣卫里假冒的和多余的官员全都罢免了。到这时就有仇人在路上埋伏,要伺机杀害杨慎。杨慎知道后,一路小心防备,到临清时这些人才散去。他扶病上路,骑马走了近万里,疲惫极了,抵达永昌卫,差一点躺了下去。
五年(1526),听说廷和病了,飞马赶回家中。廷和一高兴,病也就好了。回到永昌,听说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领家僮和步兵一百多人,快速赶到木密所,与当地守臣一起打败了贼寇。八年,听说廷和去世的消息,跑到巡抚欧阳重那里,请他代向朝廷告假,获得批准后回家埋葬了父亲,然后又回到永昌。从此以后,他有时回四川,有时住云南首府,有时留在永昌所,所到之处,大官们对他都很好。等到了七十岁,他返回四川,云南巡抚却派了四名指挥把他又逮了回去。三十八年七月,他死了,终年七十二岁。
杨慎从小机灵,才思敏捷,十一岁就会写诗。十二岁时模拟写作《古战场文》、《过秦论》,让大人们都觉得惊奇。入北京后写了一首《黄叶诗》,李东阳看到后赞叹不已,让他在自己门下受业。在翰林院时,一次,武宗问钦天监和翰林“:有一种星星叫注张,又叫汪张,现在我们叫它什么星?”大家都答不上来。杨慎说:“是柳星。”接着一一列举《周礼》、《史记》、《汉书》作答。后来参加编写《武宗实录》,所有的事他都秉笔直书,总裁蒋冕、费宏把草稿全交给他,让他删削、编定。他曾经奉命出差经过镇江,拜访了杨一清,阅读一清的藏书。有疑问向一清请教时,发现那些书一清都能背诵下来。杨慎大吃了一惊,更加用力于攻读古学。充军边远后他有很多空暇,对各种书无所不读。他曾经对别人说“:天资不可凭仗。天天向上的品德和学业,应当是从学和问中间得来的。”所以他爱好读书、穷理,到老时更加专注。世宗因为讨论“大礼”一事,对他们父子讨厌得特别厉害。每当他问杨慎现在怎样时,内阁大臣就说杨慎又老且病,世宗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杨慎知道后,更加随心所欲地纵酒解脱。整个明代知识广博、著作繁多的读书人当中应当推杨慎为第一。除诗文以外,他写有一百多种杂著,都流行于世。隆庆初年,他被追赠为光禄少卿。天启年间,朝廷给他追加谥号为“文宪”。
猜你喜欢 第六十四回 谒崇陵桓温见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蔡东藩 卷第四十七·胡三省 西汉年纪卷十八·王益之 今献备遗卷三十七·项笃寿 列传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一百二十一·郑麟趾 补史记·司马迁 一、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 二、幽默杂话·林语堂 七十三、时报的编制·包天笑 陆质传·刘昫 王涯传·欧阳修 张慎言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十四·雍正 卷一百十九·宋敏求 杨文忠三録巻七·杨廷和 卷九十六驿传三·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