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八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八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明威将军万公武

字世忠先定远人大父武略将军斌从高皇帝起兵守滁州充义兵万户後从大将军征沙漠大战于阿鲁完河死之父锺袭以战功授宁波卫指挥佥事因家于鄞靖难兵起战死于花园公少忼忾尚气节力能超距喜读书时与郡中先辈相辩问知圣贤之学尝夜坐见月出当心皎然如白日欣然曰人心不当如是耶因名其坐处曰秋月轩旣袭官以亷直名自念大父父俱身死国事飘魂万里因作望云亭忾然北向公余每与客论古今成败见前世乱臣奸贼辄厉齿髪上立如竿客或曰论人易身蹈难公但直眎之不答永乐中黄岩大盗金躔起阃檄公往贼方据险狐鼠伏公曰母急攻徒寡人妻子为也因勒兵密以计缚躔致幕中黄岩帖然士大夫俱赋诗纪其功竟以事忤监司谪戍交趾公忼忾裹一剑出门道中回书妇恭人陈使善养曹太恭人奉家训肃清闺阁不放尼媪入门又曰家中无钱可卖小马作支费俟大马下驹亦随卖用虽有数家亲戚即死不可改志求人致辱上祖惟有文书并手卷为先公所遗手泽不可被人将去文弟须送至郑先生处读书不可悮渠吾今一路作诗题画相敬纷纷岂不知文章直钱末附口号一首万氏藏其书以为世宝会征交趾公从黔国公进兵次于檀舍江时公巳病尚披甲诵唐人诗曰裹疮犹出战遂陷阵而死弟文倜傥善骑射少读孙吴书性至孝後袭兄爵其为将亷明而有威尝率舟师御倭海上大战于莲花洋海门诸处所斩贼无算获其巨舰复移守桃渚适有桂门龙夜戏潮浮海面将军乘月遥望两炬光烁烁以为贼火即引强弩射之应弦落其一炬不知为龙目也龙负痛翻海水数十里将军亦船没时乘潮上下为神人称曰射龙将军盖万氏自万户公至将军三世四人相继以身报国或死沙场或死絶徼外或死巨海浪中俱不得裹片骨归葬自勲臣之门所未有也子孙为招魂葬于西山人称曰万氏四忠冠剑墓

余尝观公侄宣威将军全藏公二家书装潢为卷先辈黄南山先生题其後曰公虽在患难中而忠笃之道始终不渝可谓毅然大丈夫矣戴南江先生亦曰读二书知万氏贤子孙必有大其後者是以余风所被三百年中名臣高贤蔚起为吾乡勲门第一是岂偶然哉

交址道中口占

昔骑五花马今跨一黄牛岭上猿声叫焉能止泪流

指挥魏公安

字允恭少读书长于吟咏袭宁波卫指挥佥事以其诗法传子偁是为云松先生

吾乡将门万氏有悔庵先生魏氏有云松先生儒将之後笃生名贤亦一时之盛也

竹枝词

瞿塘峡口放轻舟两岸猿啼乱竹秋侬意祗如山下石千年不逐水俱流

途中逢故人入蜀

巴陵千里外处处足离愁栈道猿声晚关山槲叶秋卜鸡临水镇沽酒向溪楼我亦驱驰客怜君更远游

贡县口号示朱冕容

穷谷除残孽孤军令愈严瘴烟防有药蛮井苦无盐险处兹多历生还未可占侍僮今日问又白几茎髯

咏健跳郭千户家红梅

谁分异种在侯家半亩庭中照落霞海国清时人醉後酒香吹老岁寒花

四皓图

芝草苍苍照石泉深山晦迹似神仙不知硎谷寒瓜熟几局碁终入汉年

明威将军万公禧

字天祥别号兰窗少孤为祖姑祖心所养长袭职为将严而有法开府知其才使出守定海关任以重地时方大用之会卒公尝有家训十则里中传为名言又于便面题诗戒子意谓世事不可以一时得失遂生休戚诚有道之言也

戒子诗

不得鱼鲜收网归何须惆怅立斜晖来朝网得鱼成篓换酒无劳典旧衣

游击将军张公应麟

字伯厚本慈谿人徙家于鄞都御史楷之子也以游击将军从石亨出战大同有功世袭镇抚公家居教子昺有法昺中进士出知铅山县公贻诗戒昺昺次父韵以答里中传之昺即所谓神明御史张公也

寄子昺

阿昺为官出宰铅萧然信息喜真传官清亦饮斋中水俸薄休分堂上钱苦志但能全汝节怡情自解乐吾天先公德业三朝重幸有遗安百亩田

都督万鹿园公表

诗见十二名家【第十一卷】

镇国将军万公达甫

字仲章鹿园公表之子也少有异禀与兄谦甫读书溪桥之上每尽一卷辄投诸溪流及覆诵不失一字稍长补诸生鹿园公使从罗念庵王龙溪钱绪山诸先生游复受业于唐荆川先生之门传其诗学後袭官督漕历迁广东参将时濲阳赵公志皋以忤当轴自翰林出为外台讲道于浮丘寺同官俱莫敢往公独角巾造讲席辨难交甚驩会有蜑贼剽海上当事冀张其势报首功公毅然曰若辈鼠窃遣一校缚致麾下耳何烦出兵当事意拂然公遂解组归里後海上出师所杀卤多无辜人言藉藉始共叹服公公旣归湖上读书西溪墓舍一时名士如焦公竑冯公梦祯屠公隆共推公为芙蓉池社长常相从言理诗律往来然公虽闲居未尝一日忘国每接邸信眎令下便否为忧喜动于顔色自矿税议起中贵人叫嚣四出公语子邦孚曰天下从此多事矣顾中外久弛兵汝曹身为将诘戎待变是其职也未几而贼起卒年七十有三公性至孝居父母丧断酒肉庐墓三年每讳日设祭思先人所嗜辄泣下鹿园公有遗妾事之如母事庶兄谦甫如父待亲族俱有恩非祭祀燕宾客不伤一物命即僮仆未尝詈为奴叱咤不及犬马生平于文史外他无所嗜好口不言财即衡量会计俱所不解以是历官二十年薄田仅足给饘粥世所称仁人长者唯公足当之及在病中梦啖柏叶松果五内俱香次日以诗寄诸故人复作答武林黄翼庵书其词累牍至三日招禅人数辈诵梵经彻夜及东方渐白公遂逝所着曰皆非集

代笼鸟语

我本无羁物劳君爱念频飞鸣聊自适饮啄每相亲緑树无知己朱阑是故人何时成羽翰花坞望来轮

过镇鳌山小庵

偶从幽巷里松下得荆扉种药秋初熟缘篱岂正肥不知茅屋外更有海云飞林叶风声细归来雨洒衣

赠玄默

人生短梦里只合老禅关汲水同云出携蔬共鹿还留灯夜读易推户晓看山尽日无人到闲吟竹屿间

过海上普寺

丹阁藏山翠深林独步余鸟喧侵佛座蜃吐捧禅居蓑脱朝耕罢鱼敲夜梵初山扉谁为守麋鹿卧前除游万山观壁间有纯阳亲笔像及遗药尚存肃然瞻企因成一诗

遨游不自适亦复见仙容半壁云生袖千峰月炤松留丹犹济世厌俗尚遗踪夜半闻长啸还疑剑化龙

访公羣弟山中书舍

小牕书数帙禁足似禅关读罢听啼鸟文成看远山桂隂侵几碧流水到门闲余亦寻幽者徘回不欲还

过仙芝山房

溪上成幽隐踰山景更清超然絶尘想静里只空明月落钟声远蛩喧夜气生明晨携一衲窈窕又山行

游江心寺

古刹开奇胜羣峰四望遥帆樯浮浩荡尘阁起迢嶤清磬龙听法空堦月送潮衰年还浪迹犹得一停桡

入山采槲叶作笠

采槲兼携药名山一笠来穿云还倚杖步雪可寻梅仰听悬崖叶徐随绿径苔羲农今复见吟罢紫烟开

与伯兄憩仙芝山房

山居环半亩幽赏得吾真药涧飞松影梅花隔世尘短檐飞乳燕深树度行人共有丹丘约栖栖笑此身

游它山

古殿江邨上长林带晚晖艇随岩树出鳬趂浦云归苔净春波緑山深野市稀更看农事好陇穗拂罗衣

金陵送钱养微还浙

游子悲衰暮离怀岁欲更月明车迹稳霜重褐衣轻鱼雁他乡泪云山故国情归人寒树里树外几人行

过山中僧舍竹里桃花盛开

重门竹院环深緑一树繁红向日舒芳意自怡山蝶性春光亦到野人居闲阶影落翻经处小径香飘散社余不问秦源堪住客且将踪迹混樵渔

马都司斯臧

字骏伯先世以开国勲袭宁波指挥骏伯少有才善诗古文词工书法为诸生数试于乡不第始袭世职督漕迁扬州都司以忤时宰罢归骏伯尝作南北两都赋屠长卿先生序之又作中都越都阖庐城赋及他赋四卷七起七放二卷演连珠数十首自撰无名公传高自夸许人以其豪可方汤公让要亦勲门中一异才也

小言

劈糖为筏恣逍遥摘髪牵车越垤嶢寸竹檀栾居七子尺台缥缈锁双乔云横螘岫雨将闇风过蹄涔浪欲骄穴处青天刚半丈夜行灯火有萤翘

陈都司民俊

字公吁本名诸生恃才豪放为忌者所中学使至郡録其文在高等而更以行黜遂弃家入长安中武进士官陕西都司复以忤事罢归所着有木阜宝尊二集

吾乡有湖在城中曰日月湖湖上七桥柳汀花屿诸大家楼榭俱在其中公吁尝作湖上竹枝词为里中所传今乱後风景遂不可复见每读其诗辄低徊久之

山行晚宿废刹

层峦已度未黄昏信马垂鞭历几邨十里松声沈野寺万峰寒色薄山门断碑文字苔全蚀破庑丹青画半存钟鼓香镫俱不事可怜闲杀白头髠

憩莲花庵访周涵海

僻径荒苔石磴赊北楼遥对北窗斜池莲霜早无全叶篱菊秋残有剩花钟起隔林隣佛宇舟横断岸识渔家午斋未便来香积闲坐湖干数落霞

日月湖竹枝词

郭里天开日月湖楼台岛屿俨仙都近闻点缀堪图画一曲能如旧监无【湖在城中以有贺公祠亦题曰监湖一曲】

尚书桥畔秘书祠中有玄宗御制诗岁岁仲秋明月夜湖亭羣集唱新词【贺祠在陆康僖公桥畔】

踏青醵解杖头钱细草新堤可醉眠嶴底渔家闲晒网不知何处有湖鲜【柳江烟屿一带】

水云亭子四宜楼楼外烟波亭外舟官府讌宾游不得轻桡移泛蓼花洲【驿後四宜楼下瞰湖光郡县讌客处】

春山衔日半城隈寒食家家扫墓回游屐但闻箫鼔近合羣争向水门来【湖堤尽处为长春水门】

抝花名处自何年陆浑山庄胜辋川隔岸垂杨堪坐钓水窗长系孝亷船【陆孝亷别业面桃花堤】

湖边负郭水田多春雨农家一笠蓑夜静试凭高处听最销魂是唱山歌【湖南大坂田】

湖中碧沚水粼粼司马当年此肃宾近日园林萧瑟甚双扉深阖谢游人【司马范东明先生园】

名园遥接日湖头飞盖曾随公子游会说内祠先相国不知太傅本风流【余文敏公祠】

扬雄泛赏柳依亭?圯亭荒柳不青遗墨至今人竞宝翛园无复草玄经【杨伯翼先生园】

都督万公邦孚

诗见林泉雅集【第二十六卷】

刘都司祖衡

字汉平官福建都司

雨中怀友

旅泊寒汀暗朝来雨气消风回潮逐舫山静夜闻刁白堕容频酌王孙不可招蛟关应咫尺莫漫叹蓬飘

龙山寺伏龙潭

龙山龙隐伏龙潭龙德濳修大壑南海气飞时山障白蜃烟消处水光蓝渔人撒网然松火贾客收帆近草庵我亦倦游聊寄迹夜来钟鼓礼瞿昙

神机营都督施公翰

字季鹰家世传经公少倜傥有大志家贫喜读书博通文史亦能诗兼善行书势如春山遥翠妙冠一时尝游长安为宁远伯李成梁客更习骑射中武进士授万安守备时邹公元标以直言被放讲学里中公至执贽行弟子礼士论俱推之尝作见参楼江上每治兵暇辄引诸名士觞咏其间迁四川都司身葺锦官故城擢云南参将善控御苗蛮境内肃然黔国沐公厅事前有滇茶一株左右横覆二厅值花盛开沐公置酒大召文武将吏燕集赋诗复请公为题一额公即席大书一片红云四字书法斐亹沐公命酒为夀四座尽倾擢领神机营都督佥事引疾归公家居垂二十年于宅後更起竹中精舍栖息其中山人梵客时相过从每上客至郡必先造其园亭公作仓卒主人布席奏乐童仆无声其风流若此卒年八十一子仲茂死于国事所着遗集行于世

赠孝子胡体师

亦鲜终身慕君能筑夜台青乌含土集白鹤束刍来泪及重泉彻名推百行该哀哀憔悴色垂老向谁开

严就卿广文过饮江楼兼柬周筠冲

水郭冬残木巳零孝亷官舫自离亭一尊酒散犹衔照百里人归总戴星橘柚霜悬荒圃赤鸬鷀风度晩溪腥能诗此日慙知巳漠漠江云暗柳汀

酬朱跃如彦成二王孙

别後柴门梦屡惊蹉跎戎马又餐英书来迢递缄秋色剑忆凭陵入夜鸣浦口暮云愁未絶楼头新月喜重生只慙宦拙官难调未卜梁园赋雪行

都司李公遂

字嗣良武进士官漕运都司

苦寒和李七木韵

悲风兼日夜落木战繁声午爨看无色宵筹咽不鸣氷条依?注炭结趂炉生犹有寒机泪凄凄忆践更

题满扶翼芳园和叶六桐明府韵

回合林塘仄径迤名园随地足幽思城隅掩映疑无路水曲周遭别有篱转转庭台都是画疎疎花木尽成诗披帷雅见人为岳明月清尊对玉蕤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八

 

猜你喜欢
  王大烈·唐圭璋
  俞处俊·唐圭璋
  第十出 嘱婢·李渔
  第三十出 闹封·李渔
  卷四戊子·孙元衡
  卷二十三·黄希
  卷三·仇兆鳌
  卷一百十一·冯惟讷
  桂·刘半农
  卷六·王翰
  卷十·李蓘
  提要·孙存吾
  ●赤壁游·沈泰
  曾觌词作鉴赏·佚名
  刘子翬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关汉卿

    (冲末鲁肃上,云)三尺龙泉万卷书,皇天生我意何如?山东宰相山西将,彼丈夫兮我丈夫。小官姓鲁,名肃,字子敬。见在吴王麾下为中大夫之职。想当日俺主公孙仲谋占了江东,魏王曹操占了中原,蜀王刘备占了西川。有我荆州,乃四冲用武之地,保

  • 松陵集巻三·陆龟蒙

    徃体诗二十首太湖诗【有序】 皮日休余顷在江汉尝耨鹿门浻湖然而未能放形者抑志于道也尔后以文事造请于是南浮至二别涉洞庭回观敷浅源登庐阜济九江繇天柱抵霍岳又自箕颍转樊邓陟商顔入蓝关凡自江汉至于京师者十数侯

  • 列传第五·刘昫

    薛举 子仁杲 李轨 刘武周 苑君璋附 高开道 黑闼 徐圆朗薛举,河东汾阴人也。其父汪,徙居金城。举容貌瑰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家产巨万,交结豪猾,雄于边朔。初,为金城府校尉。大业末,陇西群盗蜂起,百姓饥馁,金城令郝瑗,募得

  • 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六十·张廷玉

        金国凤 曹变蛟 刘肇基   金国凤,宣府人。崇祯中,以副总兵守松山。十二年二月,大清以重兵来攻,环城发炮,台堞俱摧。城中人负扉以行。国凤间出兵突击,辄败还,乃以木石甃补城坏处。大清兵屡登屡却,遂分兵攻塔山

  • ●卷二百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四。   起绍兴十年闰六月二十日壬辰,尽十二月。   二十日壬辰张宪克颍昌府。   赵鼎责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邵武军居住。   赵鼎闻金人败盟用兵乃上书言时政秦桧忌鼎复用乃令御史中丞王次翁诬以

  • 第三十二回 争位弄兵藩王两败 挟私报怨善类一空·蔡东藩

      却说陕西平章塔察儿,驰奏到京,当由仁宗颁发密敕,令他暗中备御。塔察儿奉旨遵行,佯集关中兵,请阿思罕、教化两人带领,先发河中,去迎周王和世,自与脱欢引兵后随,陆续到河中府。待与周王相遇,托词运粮犒云南军,求周王自行检

  • 卷第四十八·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一义师(三)陈泰来(刘诏新等、李含初、倪大显)曾亨应(弟和应、子筠)刘士桢(王宠、邹文鼎、郭贤操等)胡定海(揭新、魏一柱)胡梦泰(万文英、唐倜)余应桂(子显临、

  • 读礼通考卷九十三·徐乾学

    葬考十二山陵六明熙祖祖陵明防典熙祖曰祖陵在泗州设祠祭署置奉祠一贠陵戸二百九十三户供洒埽今言熙祖祖陵在泗州基运山奉祀朱氏宗人壻也徳祖懿祖就祖陵而望祭焉国朝典彚基运山设陵户三百十四家明一统志祖陵在泗州城北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三·佚名

    正统七年六月庚寅朔赐太仆寺少卿崔奎诰命并封赠其父母妻先是奎以私过未获给诰命至是以为请 上命给之○升锦衣卫千户王山为本卫世袭指挥同知山太监振之侄也○命江西瑞州府知府刘说复任升从三品俸说任满诣京自陈老疾乞

  • ●碑传选集(四)·钱仪吉

    汪继燝 奉直大夫巡视台湾吏科给事中汪君继燝墓志铭吴廷华 朝议大夫吴先生廷华行状史贻直 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溧阳史文靖公贻直墓表沈起元 故中大夫光禄寺卿前直隶布政使沈公起元事状李元直 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李公元直墓

  • 钦定金史语解卷一·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金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一【按金以满洲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满洲语其中地名姓氏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改字面订之】君名 【后妃 皇子附

  • 卷七 精神训·刘安

    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

  • 卷二十六·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巻二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进徳业一 易干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 管窥外篇卷上·史伯璿

    元 史伯璿 撰杂辑太极图説无极而太极○节斋蔡氏曰易有太极易变易也夫子所谓无体之易也太极至极也言变而无体而有至极之理也先儒皆以太极二字便为万化之原而于易之一字但目为易书故周子太极图説特以无极而太极发明易

  • 卷一·杨甲

    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一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右太极图周敦实茂叔传二程先生茂叔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隂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

  • 第五篇 偶寄闲情(下)·丰子恺

    伯豪之死伯豪是我十六岁时在杭州师范学校的同班友。他与我同年被取入这师范学校。这一年取入的预科新生共八十余人,分为甲乙两班。不知因了什么妙缘,我与他被同编在甲班。那学校全体学生共有四五百人,共分十班。其自修室

  • 朱子论禅的方法·胡适

      &hellip;&hellip;曰,然则其徒盖有实能恍然若有所睹,而乐之不厌,至于遗外形骸,而死生之变不足动之者,此又何耶?  曰,是其心之用既不交于外矣,而其体之分于内者乃自相同而不舍焉【适按,此句颇讲不通】,其志专而切,其机危而迫

  • 渔洋诗话·王士祯

    诗话。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三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此编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总二百八十二条。士禛号渔洋山人,故名。三卷。论诗遵司空图《诗品》和严羽《沧浪诗话》理论,创“神韵说”,极力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