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镒传

陈镒,字有戒,吴县人。永乐十年(1412),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再升任湖广副使,历任山东、浙江副使,都很有名声。

英宗即位后三个月,他被升为右副都御史,与都督同知郑铭镇守陕西。北方饥民多到处流移就食。陈镒从大名府出来见到他们,便上疏报告了这一情况,皇上下诏免除当地赋税徭役。正统改元后,陈镒说陕西因为用兵,百姓苦于供给,国家还派征物料,请求全部停免。诏令说可以。第二年五月,他以有劳绩受到皇上下敕书奖励,并命他巡视延绥、宁夏边防。所到之处他都上奏军民之事,多有兴废。他所辖的六府闹饥荒,他请求发仓米赈济。皇上听从辅臣的请求,整治救荒之政。陈镒请把救荒之政普遍施行于各个边区,因此塞上都有粮饷储蓄。

六年(1441)春,因陈镒长年辛劳在外,皇上命王翱隔年去代替他。七年,王翱调到辽东,隘镒便又出去镇守。当年任满应当更代,因为陕西人请求留下他,诏令仍让他留任。当时仓库储备充溢,有军卫的地方足以支用十年,没有军卫的地方则可以支用一百年。陈镒因如果粮食陈腐了弃掉可惜,便请每年春夏之时,拨给官军做月饷,不再折成钱钞。皇上听从了。

九年(1444)春,他升为右都御史,仍镇守陕西。陕西饥荒,陈镒请减免赋税十分之四,其他的米布兼收。当时瓦剌部的也先逐渐强盛起来,派人授予罕东等卫的都督喃哥等人为平章,还设置了甘肃行省之名。陈镒上报朝廷,请严加戒备。后来,朝廷命他与靖远的王骥巡视甘肃、宁夏、延绥边防事务,授权他们相机处理。因为灾异频繁,他提出安抚军民二十四条建议上奏,多被讨论通过实行。

陈镒曾担心襄阳、汉中一带流民啸聚作乱,请命令河南、湖广、陕西三司官员亲自到地区抚恤百姓。此建议得圣旨允许实行,而当事者却不以为意。王文也继之极力说有关官员怠慢疏忽,恐怕会留有后患。到成化时期,果然有项忠一场战事,人们更加怀念陈镒的话。

英宗被俘时,景帝监国,陈镒联合其他大臣在朝廷上弹劾王振。于是王振的侄儿王山被诛杀。也先将要入侵,因于谦的推荐,陈镒出京安抚畿内。事态平息后,他被召回,升为左都御史。

景泰二年(1451),陕西饥荒,有一万余名军民一致说“:愿得陈公活我!”按察使报告朝廷,皇上于是又命他出镇陕西。至此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

三年,他被召回,加封为太子太保,与王文一起掌都察院。王文很威严,御史们敬之如神灵。陈镒性格宽恕,对风宪工作贡献不大,声望稍损于在陕西之时。第二年秋他因病退休。他去世后,赠太保,谥僖敏。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 郑羲 崔辩·魏收
  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张廷玉
  卷之五百五十六·佚名
  一百八十一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附录·吴缜
  一五二 东方文学系的插话·周作人
  吴喜传·李延寿
  杜暹传·刘昫
  卷七十一·佚名
  卷五·吴师道
  卷四十一·黄训
  卷二十五·长孙无忌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司马迁
  同治三年三月廿八日·曾国藩
  汤松·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骄虏·姚茂良

    【花心动】〔净上〕红缨大罩铁兜鍪。正値西风塞上秋。帐下拥貔貅。夺乾坤易如唾手。自家兀朮四太子是也。今有南朝岳飞。统兵前来与俺交战。把都每谁有本事的说上来。〔众随意各说介丑〕我有本事。论俺本事眞熟惯。

  • ●卷上·李佳

    ○词要达意张茗柯论词,谓取意内言外之旨。谢枚如内翰论之甚详。予仍一言以蔽之曰:“词达而已矣。”○词贵曲宋人词体尚涩,国朝守之,谓为浙派,多以典丽幽涩争胜。予不谓然。以为词贵曲而不直,而又不可失之晦,令人读

  • 卷十三 明帝·王夫之

      〖一〗   明帝不夭,中原其复矣乎!天假五胡以乱中夏,气数之穷也,帝乃早世!王敦之横,元帝惴惴而崩,帝以幼冲当多难,举动伟然出人意表,可不谓神武哉?   王敦谋篡,而讽朝廷征己,使帝疑畏忧戚不欲征、而待其党之相迫,则敦之横

  • ●卷二·法式善

    吏部题,各省题荐人员,原令其作速起程。今陕西李、王弘撰,江南汪琬、张九徵、周庆、曾彭贵、潘耒、嵇宗孟、张新标、吴元龙、蔡方炳,直隶杜越、范必英,浙江应抽谦,山西范高阝鼎,江西魏禧并以疾辞。陕西李因笃以母老辞。相应

  • 绎史卷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开辟原始列子昔者圣人因隂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

  • 卷二 国统志二·黄遵宪

    白河天皇立。讳贞明,后三条长子,母,藤原能信养女。教通关白,寻薨,代以赖通子师实。帝政自己出,相门敛手,而爱憎任意,好色信佛,竭民力以事浮屠佛像。在位十五年,改元四:日承保,日承历,日永保,曰应德。禅位后犹专政四十余年,国势大败,不

  • 读例存疑卷五十二·薛允升

    总类比引律条比引律条:按,律无正条,则比引科断。今略举数条开列于后,余可例推。谨按。前明律例之外又有比附律六十余条,系嘉靖年间奏准纂入。盖因例无专条,即可援此以定罪也。国朝屡次増删,祗存三十条,仍其名为比引律条。比引

  • 汉纪五十六 孝献皇帝已建安六年(辛巳、201)·司马光

    汉纪五十六 汉献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 [1]春,三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1]春季,三月,丁卯(疑误),出现日食。 [2]曹操就谷于安民。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曰:“绍既新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欲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

  • 卷二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八象纬考【三】仪器【臣】等谨按虞书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仪器之重由来尚矣自汉而後代有制作洛下闳造浑天仪张衡造候风地动铜仪晋陆绩造浑象吴王蕃造浑仪後魏有候部铁仪梁有重云殿铜

  • 卷七十八·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八钱塘程川撰礼十九小戴礼记九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盖春阳气发来人之魂魄亦动故禘

  • 小匡第二十·管仲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忠

  • 论语序说·朱熹

    史记世家曰孔子名丘字仲尼其先宋人父叔梁纥母颜氏以鲁襄公二十二年庚戌之岁十一月庚子生孔子于鲁昌平乡陬邑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长为委吏料量平〈委吏本作季氏史索隐云一本作委吏与孟子合今从之〉为司职吏畜蕃息

  • 卷二十六·佚名

    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一者、诸佛身无失,二者、口无失,三者、念无失,四者、无异想,五者、无不定心,六者、无不知已舍,七者、欲无减,八者、精进无减,九者、念无减,十者、慧无减,十一者、解脱无减,十二者、解脱知见无

  • 大乘宝要义论 第十卷·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十卷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华严经云。法界行愿分位宣说菩萨无尽佛种世界世尊普遍智境界音声如来。从彼刹中来至世尊释迦牟尼如来之前。出现菩萨威德身

  • 卷第二十一·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二十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四世黄檗运禅师法嗣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曹州南华邢氏子。幼负出尘之志。及落发进具。便慕禅宗。初在黄

  • 绛雪园古方选注·王子接

    医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三卷(又有十六卷本,内容相同)。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书中选录古代医家方剂予以分类整理。其内容主要有伤寒方、伤寒科、内科、内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

  • 学庸正说·赵南星

    《大学》《中庸》注本。明赵南星撰,三卷。南星字梦白,号侪鹤,别高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元氏)人。万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天启(1621—1627)中,因忤逆宦官魏忠贤而削籍谪戍代州,病卒。崇祯初追谥忠毅。所作有《赵忠毅

  • 二谛义·吉藏

    凡三卷。隋朝吉藏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七册。乃详述三论教义中之枢要二谛义,总分大意、释名、相即义、物体、绝名、摄法、同异等七科。日本元禄十年(1697)仙台龙宝寺之实养,开一名刹之宝藏,得上、下二卷,校订刊行。宝永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