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黄福传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年间,由太学生历任金吾前卫经历。曾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很赏识他,把他越级升为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期,他深受信任和倚重。成祖列出奸党二十九人,黄福是其中之一。成祖入京师后,黄福迎接并归附。李景隆指责黄福是奸党,黄福说“:臣固然应该死,但被看为奸党,则臣心中不服。”皇上置之不问,给他恢复了官职。不久,他任为工部尚书。永乐三年(1406),陈瑛弹劾黄福不体恤工匠,他被改为北京行部的尚书。第二年他因犯法,被逮入诏狱,贬任为事官。不久,他得复职,督运安南军饷。

安南平定后,在其地设置郡县,命黄福以尚书衔掌交趾布政司、按察司事务。当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百务繁杂,黄福因事制宜,都有条理。他上疏说:“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斟酌制定标准,务必从轻省考虑。”他又请求道“:沿泸江北岸到钦州,设立卫所和驿站,以方便往来。实行开中法,让商人输运粮食到交趾,再给予他们运销食盐的权利,通过这样来充实军粮储备。官吏的俸禄,仓库储粮不足则给以公田。”他又说“:广西百姓输运粮饷,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去供给。”这些建议都被批准了。于是他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驻军,多次召见当地父老宣谕德治之意,告诫属吏不要侵扰人民。一切治之以静,上下安然。当时群臣中因犯小过被贬到交趾的很多,黄福都加以拯救和周济,选出贤明者与他们共事。因此贬谪者有至者如归之感。镇守宦官马骐恃宠害民,黄福多次压制他。马骐诬陷黄福有异志。皇上察出这并不真实,不问。仁宗即位后,黄福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辅导太子。黄福在交趾共十九年,到他回来时,交趾人民搀扶着他一路相送,号泣不忍分别。他回来后,交趾人的反叛加剧,终于无法平定。仁宗逝世后,他总督献陵工程。

宣德元年(1426),马骐激交趾反叛。当时陈洽以兵部尚书衔取代黄福,他多次上奏请黄福回来安抚交趾。正值黄福奉命出使南京,便召他回京上朝,敕令他说“:卿惠受交趾人已久,交趾人想念您,您就为朕再去一趟吧!”黄福仍以工部尚书兼詹事,负责两部门的事务。他到达交趾时,柳升已败死,黄福跑回。到鸡陵关时,被贼人抓住,想自杀。贼人对他罗拜哭泣道:“公是交趾人民的父母,公如果不走,我们也不至于这样。”他们坚决止住了他。黎利听说后说道“:中国遣官吏统治交趾,如果人人都像黄尚书那样,我又怎得造反呢?”他派人赶去守护黄福,赠给白金、干粮,用肩舆送他出境。到龙州时,黄福把他们赠送的东西全部交给国家。回来后任行在工部尚书。

四年(1429),黄福与平江伯总管漕运事务,他建议令江西、湖广、浙江以及长江南北各府的百姓,根据路程远近,输运粮食到淮安、徐州、临清,然后令军士接运到北京,人民都说很方便。五年,他上书陈述足军饷省劳役的关键办法。他所说的足军饷,是这样说的:“永乐年间号然营建北京,南征交趾,北征沙漠,但物资不曾缺乏。现在国家没有大的开支,而每年收入却仅够供给。如果不幸有水旱灾害,将怎么供给征调之师?请调出操备营缮军士十万人,于济宁以北,卫辉、真定以东,沿河屯田种植。第一年让他们自己供应自己,第二年每人收五石,第三年加倍征收。这样既可省下京仓口粮六十万石,又可节省本卫的月粮一百二十万石,每年可得二百八十万石。”皇上称善,交行在户、兵二部讨论。郭资、张本说:“沿河屯田确实方便,请先拨出五万顷,征发附近居民五万人来开垦。但山东近年旱灾饥荒,人民流离,刚刚复业,卫卒力役很多,应先派官员去巡视土田,以待开垦。”皇上听从了,命吏部郎中赵新等人经理屯田,黄福总管其事。过后有人说军民各有常业,如果又要分田,劳役会更加烦扰,此事最后竟没有实行。黄福改任户部尚书。

七年(1432),皇上在宫中看黄福的《漕事便宜疏》,把它出示给杨士奇,说:“黄福的意见考虑深远,六卿中谁能与他比?”杨士奇说:“黄福受知于太祖,正直明果,一心为国。永乐初年,建北京行部,安抚疮痍之地,于是黄福出使交趾,总管布政和按察二司,具有成绩,诚六卿所不及。黄福现已七十岁了,那些后进少年高坐公堂处理政事,而黄福四朝旧人,却还朝夕奔走劳瘁,殊不是国家优老敬贤之道。”皇上说:“不是你,朕也听不到这样的话。”杨士奇又说“:南京是根本重地,先帝曾以储君监国。黄福老成忠直,国家有缓急之事,他可以倚重。”皇上说“:是的。”第二天改黄福到南京任官。第二年黄福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后,加封他为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的文臣参预机务,即从黄福开始。李隆采纳黄福的意见,政肃民安。正统五年(1440)正月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黄福丰姿修整,不苟言笑。历事六朝,提出过不少建议,他公正廉恕,素孚众望。他当官不图赫赫之名,办事无论大小都很谨慎。忧国忘家,老而弥笃。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妻子儿女仅够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待宾客和周济贫困而已。当初,成祖写下十位大臣命解缙品评,解缙只有对黄福下这样的评语“:秉性率直,为人确有原则。”没有丝毫贬抑他。黄福参赞南京时,曾坐在李隆旁边。杨士奇寄信去说“:岂有孤卿而还有旁坐者的!”黄福说“:哪有少保而赞佐守备官的?”他还是不改变。但李隆待黄福非常恭敬。办完公事退下后,李隆即推黄福上坐,而黄福也不推辞。杨士奇回家扫墓时,途经南京,听说黄福有病,便前往问候。黄福惊道:“公辅佐幼主,一日不可离开左右,为什么要远出?”杨士奇深深服从他的意见。兵部侍郎徐琦出使安南回来,黄福与他相见在石城门外。有人指着黄福问从安南来的人道“:你认识这位大人吗?”那人回答“:安南的草木,也知道公的名字,我怎能不认识?”黄福去世后,朝廷却没有给他赠和谥,士大夫的舆论颇为不平。成化初年,才给他赠太保,谥忠宣。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六·赵尔巽
  卷五百九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焦竑
  卷四 仁宗·王夫之
  卷之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一·纪昀
  一五 鲁老太太·周作人
  尉元传·魏收
  张彦泽传·薛居正
  叶琛传·张廷玉
  魏惠王死·佚名
  224.刘伯温求雨·林汉达
  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一·王羲之

    书遗殷浩书浩杨州刺史,参综朝权,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与浩书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上之。言其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仍遗浩书。先是安西将军谢尚为督统,败绩。知安西败丧,公私

  •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司马迁

    朝鲜王满者,故燕人也。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燕王卢绾反,入匈奴,满亡命,聚党千馀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

  • 列传第十七 杜阚王李苑罗王·欧阳修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少豪荡,不治生赀,与里人辅公祏约刎颈交。公礻石数盗姑家牧羊以馈伏威,县迹捕急,乃相与亡命为盗,时年十六。伏威狡谲多算,每剽劫,众用其策皆效。尝营护诸盗,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共推为主。隋大业九年,入长

  • 東觀漢記補遺·多人

      補遺〔一〕   凡歷所革,〔二〕以變律呂,相生至六十也。〔三〕文選卷五六陸倕新刻漏銘李善注   前漢志但載十二律,不及六十。〔四〕宋書律曆志上   凡陽生陰曰下,陰生陽曰上。〔五〕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晉灼注  

  • 读礼通考卷七十四·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七国恤九皇后丧仪魏明悼毛皇后【黄初中选入东宫明帝即位以为贵嫔太和元年立为皇后景初元年崩然犹加諡葬愍陵】通典明帝时毛皇后崩未葬诏宜称大行尚书孙毓奏武宣皇后崩未葬时称太后文徳皇后崩侍中苏林议皇后

  • 一○八三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遵旨议叙四库馆各项人员折·佚名

    一○八三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遵旨议叙四库馆各项人员折乾隆五十年正月二十三日臣永瑢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窃臣等办理四库全书第二、三、四分,督率提调、总校、分校、收掌、誊录人等,上紧赶办,每年呈览一分。今第四分全

  • 五九四 谕着永璇等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谢墉等充总阅·佚名

    五九四 谕着永璇等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谢墉等充总阅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一日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一日奉旨: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着充四库全书馆正总裁。谢墉、周煌、达椿、汪廷玙、钱载、胡高望、窦光鼐、曹文埴、金

  • 卷三十一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范晔

    (郭伋、杜诗、孔奋、张堪、廉范、王堂、苏章、羊续、贾王宗、陆康)◆郭伋传,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高祖父郭解,武帝时以任侠闻名。父郭梵,为蜀郡太守。郭伋少时就有志行,哀帝平帝时征召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陽都尉。王莽时为上

  • 安重霸传·薛居正

    安重霸,云州人。生性狡猾,多有智谋。起初,从代北和明宗一起在武皇手下供事,因为犯罪投奔汴梁,在汴梁又因罪投奔蜀地,蜀人看他是蕃人擅长骑射,便任为亲将。蜀后主王衍,幼年时继承王位,政治多有弊端。宦官王承休在宫中掌权,和成都

  • 寇准传·脱脱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圭阝人。他的父亲叫寇相,在后晋开运年间(944~947)应朝廷征召担任魏王府记室参军。寇准年少时杰出超群,通晓《春秋》三传,十九岁时,考取进士。宋太宗取士,大多亲临面试,年纪小的考生往往被太宗删除。有人教寇

  • 艾南英传·张廷玉

    艾南英,字千子,东乡人。七岁做《竹林七贤论》,长大为生员,好学,无书不读。万历末年,科场文章陈词滥调,空洞无物,南英深恶痛疾,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等以改变这种文风为己任,将他们四人的文章刊行于世。世人一致拥护,称之

  • 卷之三·姚莹

    遵旨筹议覆奏(夹片)谢赏世职恩奏二次生捦逆夷姧民讯供进呈夷信图书奏(夹片)击破通夷匪船拿获姧民逆夷大帮潜遁奏查明南北两路逆案出力人员奏(夹片)覆讯夷供分别斩决留禁绘呈图说奏遵旨筹议覆奏(夹片)奏为遵旨议奏、仰祈圣鉴事

  • 卷四十·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四十 冠服图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四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四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四十>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

  •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司马迁

    集解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彊於世者,谓之游侠。”韩子曰:“儒以文乱法,【正义】:言文之蔽,小人以僿。谓细碎苛法乱政。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正义】:讥,非言也。儒敝乱法,侠盛犯禁,二道皆非,而学士多称於世者,故

  •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①见不?&rdquo;&ldquo;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rdquo;&ldquo;何以故?&rdquo;&ldquo;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rdquo;&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如

  • 大雲初分师子吼神通健度第二十·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师子吼神通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光法门。法蜂法门。法鼓法法宝法门。法藏法门。法力法门。法动法门。三匝法门。大地法门

  • 盛京疆域考·杨同桂

    历史地理著作。清杨同桂、孙宗翰辑。1902年成书。六卷。同桂有《沈故》已著录。宗翰字筱藩,山东黄县人。是书为杨、孙二人在海龙厅(今吉林海龙)为官时,参考史书记载,对历代东北建置析疑订误辑成。光绪二十八年(1902)

  • 江苏省通志稿民政志·缪荃孙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民政志。历代史志无民政一门,宋徐氏天麟两汉会要始立民政一门,清龙氏文彬明会要因之,近代新疆志亦立民政一门。民为邦本,自宜专列,凡户口、徭役、自治、警察、保甲、团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