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麓川土司传

麓川、平缅,元朝时全隶属于缅甸。缅甸,是古代朱波的所在地。南宋宁宗时期,缅甸、波斯等国向朝廷进献白象,从此才有了缅甸之名。缅甸在云南的西南方,离京城最远,与八百国、占城接壤。缅甸有城郭室屋,人都居住在楼上,该地盛产大象和马。元朝时缅甸最为强盛。元朝曾派使者去招抚他们,他们开始向朝廷入贡。

洪武六年(1373)朝廷派遣使者田俨、程斗南、张礻韦、钱允恭带着皇帝的诏书去谕告他们。使者们到安南,呆了二年,因道路受阻不通,无法到达。皇帝下诏召他们回来,结果只有田俨回来了,其余的都死在路途上。十五年,朝廷派大军攻下云南,进而又攻取大理和金齿。平缅与金齿两地地境相连,当地蛮族人思伦发听说明朝大军还要南进,感到害怕,于是向朝廷投降。朝廷就在平缅设置宣慰使司,任命思伦发为宣慰使。十七年八月,思伦发派遣刀令孟向朝廷献土产,并上缴元朝廷授予他的宣慰使司的官印。皇帝下诏将平缅宣慰使司改为平缅军民宣慰使司,并赏赐给思伦发朝服、冠带、织金文丝绸和钱钞。不久又将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麓川与平缅境土相连,元朝时将两地分别设置两个路以统领当地的百姓,现在思伦发派使者向朝廷献贡物,朝廷便命令思伦发兼而统领麓川之地。

十八年(1385),思伦发造反,率领众人侵犯景东。都督冯诚率兵拦击,正好遇上天降大雾,突然与叛军遭遇,双方接战官军失利,千户王升战死。

二十年(1387)皇帝下敕谕给西平侯沐英等人说“:近来御史李原名从平缅归来,他说蛮族人情况诡谲莫辨,一定会成为边疆的祸患。等到朝廷的令符一到,你们即可在金齿、楚雄、品甸和澜沧江中道修筑堡垒,深挖城池,加固营栅,多购置火铳做守卫的准备。敌人来,不要轻易与他们接战。而且,以往每年有人到百夷族人地区去,大多贪图他们的财物,不顾事理,结果被蛮族人笑话。从现在开始不允许一个人到平缅去,即使文书来往也要小心应对,不要疏忽。”第二年,思伦发诱骗各蛮族人入侵马龙他郎甸的摩沙勒寨。沐英派遣都督宁正将他们击败,斩下敌人首级一千五百多个。思伦发便倾巢而出,号称三十万人,战象百余头,进犯定边府,想报摩沙勒寨之仇,而新近依附他的各蛮族都愿为他出力。沐英挑选三万军队急速赶到定边府,贼人排列象阵与官军搏斗。沐英则排列弓弩手对准目标射击,并派人突入阵中大声呼叫。贼人的战象大多受伤,蛮族人中也有较多人被箭矢射中而死,于是蛮族人的气焰稍有收敛。第二天,沐英带领将士,添置更多的火枪和神机箭,轮番射击,战象逃奔,贼人大败。官军直捣贼人屯驻的寨子,斩获敌人首级三万多个,降服士卒一万多人。敌人的战象射死了一半,活捉了三十七头。思伦发逃走了。此捷报传到朝廷后,皇帝派遣使者告诉沐英将军队移到景东附近驻扎下来屯田耕作,加固堡垒以等待大军,不要轻易接受敌人的投降。

二十二年(1389),思伦发派遣把事招纲等人来说:“以往叛逆的图谋,都是由于把事刀厮郎、刀厮养鼓动的结果。现乞求朝廷赦免我的死罪,我们愿意向朝廷输送贡赋。”云南地区的守卫大臣将此事上报朝廷。朝廷便派遣通政司经历杨大用带着皇帝的敕谕去见思伦发,要他重修做臣子的礼节,全部偿还前日开战所消耗的军费,才能免除问罪之师。思伦发听从命令,以象、马、白金、土产等物向朝廷入贡谢罪,杨大用还让思伦发献出叛逆首领刀厮郎等一百三十七人,于是平缅的叛乱平定了。从此,他们每三年来京城朝觐献贡一次。二十七年思伦发来朝觐皇帝,进献贡马、象、土产。之后,皇帝派遣京卫千户郭均英前往平缅,给思伦发赏赐公服、幞头、金带和象笏。

二十八年(1395),缅国国王派使者来说,百夷族人屡次带兵侵入他们的国境内掠夺财物。第二年,缅国使者又来诉说遭受百夷人入侵。皇帝派遣行人李思聪等出使到缅国和百夷。思伦发听到皇帝的诏令,俯伏着谢罪,愿意罢兵不再入侵邻国。正好碰到他手下的部长刀干孟叛乱,李思聪便以朝廷的威德劝谕他手下的部众,叛乱者稍有退缩。思伦发想倚仗朝廷的使者来使他的部下顺服,于是强行挽留李思聪,拿大象、马、金宝来贿赂他。李思聪都劝说退了回去。李思聪回来后详细叙述当地的山川、人物、风俗和道路,撰写成《百夷传记》进献给皇帝,皇帝褒奖他。

原先,平缅地区的习俗并不喜好佛教。有从云南来的僧人到达该地后,善做因果报应之说,思伦发便信仰了佛教。又有金齿地区的士卒逃过来,能造火硫、火炮,思伦发对他们的技能非常感兴趣,帮他们系上金带,让他们与僧人一样,地位都高于各部落长。刀干孟等人不服,于是率领属下的人反叛,进攻腾冲。思伦发率其家人逃到云南,西平侯沐春将他们遣送到京城。皇帝怜悯他,任命沐春为征南将军,何福、徐凯为副将军,率领云南、四川各卫所的军队前去讨伐刀干孟。皇帝又将思伦发送回去,让他驻扎在潞江上,招抚他手下的群众,并赏赐给他黄金一百两、白金一百五十两、钱钞五百锭。皇帝又对沐春说“:思伦发是走投无路才归顺于我明朝廷的,你应当用军队将他送回去。到云南时,你可先派人去劝谕刀干孟,让他不要执迷不悟,还是罢兵将主人迎接回去好。倘或他不听,则声讨他的罪行,讨伐他。”

此时的刀干孟已经赶跑了思伦发后,也害怕朝廷对他用兵,于是派人到西平侯那里,请求允许他向朝廷入贡。沐春将此上报朝廷。三十一年(1398),沐春上奏说“:刀干孟想假借我朝廷的军威来抵抗忽都,他所说的要向朝廷入贡不可相信。”皇帝派人告诉沐春说“:边远地区的蛮族人确实也有很诡诈的,不妨暂时同意他的请求,审度具体事宜,不要丧失时机。”沐春便把思伦发送到金齿,派人去劝谕刀干孟,让他把主人接回去,刀干孟不听。沐春便派左军都督何福、瞿能等人,带五千人马前去讨伐。官军翻过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贼人,杀死刀名孟,斩杀许多敌人。回兵时又攻击景罕寨。景罕寨凭借地势高险坚守,攻不下来,此时官军的粮食和兵器都已用完,贼人的气势便更加嚣张。何福派人向沐春告急,沐春率领五百骑兵前去救援,乘夜赶到潞江,在第二天天刚亮就去渡河。五百骑兵昼夜兼程,所经过的地方尘土蔽天。贼人没料到大军会突然到来,又惊又怕,于是被官军攻入,大败而逃。官军又乘胜袭击崆峒寨,贼人连夜逃走。刀干孟派人来请求投降,朝廷认为他很狡诈,命令沐春等机会再征讨他。不久沐春病亡,刀干孟竟然不投降。朝廷又命令都督何福前去讨伐,不久,活捉刀干孟,将其带到京城。思伦发至此才回到平缅,过了一年便死了。

永乐元年(1403),思伦发的儿子散朋来京城朝觐,向皇帝献贡马。皇帝赏赐给他绒锦、织金文的丝绸、纱罗,给他的随从赏赐钱钞。二年皇帝又派遣宦官张勤等到麓川颁布敕赐。麓川、平缅、木邦、孟养都派人前来朝贡,皇帝各给他们赏赐钱币。此时麓川平缅宣慰使思行发派遣头目刀门赖向朝廷诉说孟养、木邦屡次侵犯他们的地境。礼部请求将孟养、木邦派来向朝廷献贡的使节交付司法机关,以正他们侵犯邻境的罪行。皇帝认为蛮族人之间互相攻夺是常事,抓他们一二个人顶罪,也不足以革去他们的风俗,况且现在是非曲直还不明了,便急急忙忙抓其使节顶罪,会失去边远地区的人心。于是,皇帝便让西平侯前去劝谕他们,再派遣员外郎左缉出使到八百国,又让左缉给麓川平缅的宣慰颁赐冠带和袭衣。

永乐五年(1407),隶属于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的孟外的头目刀发孟前来朝觐,向皇帝进献大象和金器,散朋也来进献贡马,皇帝分别给他们赏赐钱币。六年,思行发向朝廷进献贡马和土产,向皇帝谢恩。皇帝给他赏赐金牌和信符。黔国公沐晟上奏说:“麓川、平缅所隶属的孟外、陶孟,是土官刀发孟的领地,被头目刀薛孟所侵占,请求朝廷命令思行发劝谕刀薛孟归还所侵之地。”皇帝同意了。七年,思行发前来进贡,皇帝派遣宦官云仙等带着皇帝的敕谕,给他赏赐织金文绮和纱罗。云仙等人到麓川时,思行发没有举行郊迎礼,云仙责备了他。思行发惶恐不安,于九年派遣刀门奈前来朝廷进贡谢罪。皇帝宽恕了他,仍命令设宴犒劳刀门奈,并派人给思行发赏赐文锦、织金..丝和纱罗。

十一年,思行发请求让他的弟弟思任发代理自己的官职,皇帝同意了。思任发派遣头目刀弄发向朝廷贡献六头大象、一百匹马和金银器皿等物,感谢皇帝的恩德。二十年,思任发派遣使者奉表到朝廷献贡,并替自己侵略南甸州的行为向朝廷谢罪。皇帝派遣宦官云仙带着赏赐品和敕谕去见思任发,劝戒思任发以后不要再侵略别人了。

洪熙元年(1425),仁宗皇帝派宦官段忠、徐亮到麓川,告诉当地官员仁宗已经即皇帝位。

宣德元年(1426),皇帝派使者谕告西南地区的夷族人,还因麓川土官忠于职守勤于向朝廷献贡,分别按他们的级别等差赏赐锦绮。此时,麓川、木邦之间因争夺地界,而各向朝廷诉说此事,皇帝派使者劝谕他们,让他们各自安守本府地界,不要侵越出去。黔国公沐晟上奏说,麓川军民宣慰使司属下的思陀甸火头曲此作乱,请求朝廷发兵讨伐。皇帝命令暂时先招抚他们。朝廷又听从宣慰刀暗发的上奏,在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所管辖的大店地设置驿丞一员,让土人刀捧怯担任此职务。

三年(1428),云南的三司上奏,说麓川宣慰使思任发侵夺了南甸州的土地,请求朝廷发兵问罪。皇帝命令沐晟会同三司、巡抚将此事详细上报朝廷,并敕谕思任发,要他保境安民,不得侵夺邻近州府的疆土,陷于恶逆行为之中,否则以滋生恶逆罪追究。沐晟认为思任发侵夺南甸、腾冲疆土的罪行不可宽恕,请求调拨五万官军和诸土兵讨伐他。皇帝认为交趾、四川正在用兵,百姓负担很重,没有得到休息,因此对思任发应再行招抚劝谕的办法。实在不得已后,再调拨云南的土官军和木邦宣慰的诸蛮族军队进剿。八年皇帝派宦官云仙带着敕令到麓川,给思任发赏赐钱币和物品,劝谕他不要与木邦再去争夺地界、互相厮杀了。

正统元年(1436),思任发上奏说他所管辖的地区,遭受木邦的侵扰,百姓稀少,无法筹集赋税和差役银钱。皇帝便免除了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所欠的差发银子二千五百两。户部认为这样做不妥,皇帝还是加以特别蠲免了。

原先,洪武年间官军攻克平定云南,只有百夷部落的酋长思伦发没有顺服,后来他被手下的头目所驱逐后,便跑到京城来诉说。朝廷任命他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的宣慰,让他回麓川居住。后来将其地划分出来,设置了孟养、木邦、孟定三个府,将它们隶属于云南;又设置潞江、干崖、大侯、湾甸四个长官司,将它们归属于金齿。永乐元年(1403)将孟养、木邦两个府升为宣慰司。孟养宣慰刀木旦与邻境的人因仇杀而死,缅甸便乘机吞并了孟养。不久,缅甸宣慰新加斯又被木邦宣慰所杀。此时思伦发已死,他的儿子思行发袭承职位,不久也死了。思伦发的次子思任发承袭了麓川宣慰的官职。他比他的父兄更加狡猾,朝廷所征收的差役金银,他不按时缴纳,朝廷还优加宽待他。碰上缅甸宣慰被人所杀时,思任发便乘机侵犯缅甸,想全部收复思氏家族原有的故地,于是举兵侵扰边境,侵略孟定府和湾甸等州,对当地人民进行烧杀掠夺。南甸的知州刀贡罕也上奏,说麓川侵夺了他所管辖的罗卜思庄等二百七十八个村子。在这种情况下,沐晟上奏说:“思任发几年来连续侵夺了孟定、南甸、干崖、腾冲、潞江、金齿等地的土地,擅自任命头目刀珍罕、土官早亨等人,让他们帮助他施行侵略,其背叛朝廷的形象已经颇为显著。近来他又去侵略金齿,气势很猖獗。我们已派遣各卫所的骑兵和步兵到金齿去守卫。请求调遣大军前去进剿讨伐他们。”皇帝命令挑选将领,朝廷大臣推举右都督方政、都督佥事张荣前往云南,协同当地镇守官右都督沐昂率兵讨伐。思任发正向朝廷修贡,希望以此来缓和朝廷的大军,沐晟居然相信了他,没有率大军渡江。思任发便派遣一万多人夺取潞江,沿着江造船三百艘,想攻取云龙,又将甸顺、江东等处的残余守军全部杀死。皇帝因贼人的势力一天比一天大,责怪沐晟玩弄贼寇养成祸患。此时方政也到军中报到,想出战,沐晟不同意。方政造船想把军队渡过去,沐晟又不答应。方政对此不胜愤慨,便独自率领自己的部队与贼军将领缅简接战,攻破贼人的旧大寨。贼人逃奔到景罕,指挥唐请又将贼人打败。他们又追击贼人到达高黎共山下,共斩杀贼人三千多。于是他们乘胜追击,在上江逼住了思任发。上江,是贼军驻扎的重地。方政长途攻战,疲惫不堪,向沐晟求援。沐晟对方政不听自己的节制而擅自渡江作战很愤怒,不派兵支援方政。时间一长,又只派少量军队前往,并且这少量援军到夹象石时又不前进了。方政他们追击贼人到达空泥,才知道沐晟不来救援。贼人用象战冲击官军,官军被歼灭,方政战死。沐晟听到失败的消息后,请求朝廷再增添军队。皇帝派遣使者前来责备沐晟为何不进兵援救方政,同时又征调湖广的官军三万一千五百人、贵州的官军一万人、四川的官军八千五百人,由吴亮、马翔统领,到达云南,听从沐晟的节制,并敕令沐晟预先筹备粮食。沐晟对自己的罪过很害怕,不久便暴死了。

此时,思任发便益发骄横,进犯景东,剽掠孟定,杀死了大侯知州刀奉汉等一千多人,攻破孟赖等寨子,孟琏长官司等地都向他投降了。这样,思任发便派人向朝廷进贡,献上大象、马、金银器皿等,又致书给云南的总兵官,说“:开始是潞江安抚司的线旧法邀我替他报仇,后来线旧法诬告我入侵他的辖地,致使朝廷大军压境,使我惶恐无地。现今我想派使者到朝廷谢罪,请求您替我奏报朝廷。”皇帝降敕答应赦免思任发的罪行。这时,刑部侍郎何文渊上疏,请求朝廷停止在麓川用兵,皇帝将该疏章交朝廷大臣讨论。对此,皇帝身边的兵部尚书王骥和英国公张辅等人,都认为“麓川背叛朝廷作恶,必须诛杀,应另外挑选将领,操练兵马,讨伐他们以昭示正义。如果思任发及早自己悔罪,应自己反绑双手到军门前投降,由朝廷来裁定他的生命安全。”皇帝同意这个意见。不久,侍讲刘球又请求朝廷按何文渊的提议在麓川息兵。兵部答复说征讨麓川,朝廷已有成命,不能更改。并将此上报皇帝。

正统六年(1441),朝廷任命定西伯蒋贵为平蛮将军,都督李安、刘聚为副将军,让兵部尚书王骥总督云南的军事事务,集合了各道的军队十五万人前去讨伐思任发。此时思任发派贼军将领刀令道等十二人,率领三万多人马,战象八十头,抵达大侯州,想夺取景东和威远两地。王骥将抵达金齿时,思任发派人向王骥请求投降。王骥接受了,暗地里命令各位将领分路进兵。右参将冉保从东路攻打细甸、湾甸的水寨,进入镇康,直奔孟定。王骥和蒋贵从中路到达上江,驻兵腾冲。左参将宫聚从下江占领夹象石。到了约定的期限,官军发起总攻。贼人严密防守,火铳、弓弩和飞石像雨点般落下来。第二天,官军乘风焚烧贼人的寨栅,大火彻夜不息。官军经过奋力战斗,攻下了上江寨,斩杀了刀放戛父子,生擒了刀孟项,前后共斩下敌人耳朵五万多只。捷报上奏给了皇帝。

七年(1442),王骥率兵渡过下江,打通了高黎贡山的道路。到腾冲时,留下都督李安带兵守卫。王骥从南甸出发到罗卜思庄,前军抵达杉木笼。这时思任发率领两万多人占领高山,设立坚固的村寨,把守军连环成七个营,首尾互相呼应。王骥派宫聚、刘聚分左右两翼攀缘到岭上,王骥率领中军从横向攻击贼人,贼人逃跑。官军进驻马鞍山,直捣贼人的寨子。贼人的寨子两面靠江,周围三十里全都立起了寨栅开凿了战堑,官军无法进入,而贼人可从小道悄悄地出兵绕到马鞍山后袭击官军。王骥告戒中军不要动摇,命令指挥方瑛率领精锐骑兵六千突然杀入贼人的寨子,斩杀敌人数百,又将贼人的象阵诱入圈套打败。而从东路出发的官军,集合了木邦的人马,招降了孟通各寨。元江的同知杜凯等人也率领车里和大侯的蛮族军队五万人,招降了孟琏长官司,并攻破乌木弄、戛邦等寨子,斩获敌人首级二千三百多个。于是官军一齐在麓川集结,守住西峨渡,百军齐发,又放火焚烧敌人的营寨,贼人被打死烧死的不计其数。思任发父子三人带着妻子儿女几个人,从小路渡江,逃奔到孟养。官军搜集到了原先朝廷颁发给他们的虎符、金牌、信符、宣慰司印和他们掠夺来的腾冲千户印等印信三十二枚。麓川平定了。捷报传到朝廷,皇帝命令撤军。

此时的思任发败逃到孟养,又遭木邦宣慰的袭击,被追击着过了金沙江,逃向孟广。缅甸宣慰卜剌当也起兵攻击思任发。皇帝下诏命给木邦、缅甸宣慰说,如果他们能捉住思任发,将他献给朝廷,即将麓川之地交给他管辖。不久,思任发被缅甸人抓住,缅甸人以此向朝廷要地。思任发的儿子思机发穷困之至,请求来京城朝觐,向皇帝谢罪。他先派他的弟弟思招赛进京入贡,皇帝命令将他遣送回云南安置。思机发窥探到朝廷大军已经回去了,便想恢复对麓川的统治,占据了麓川并出兵侵扰邻府。于是皇帝又命令王骥、蒋贵等人统领大军再次征讨麓州。王骥率领军队到金齿,思机发派遣头目刀笼肘带着他的儿子一起到王骥的军门前请求投降。王骥派人至缅甸索讨思任发,缅甸佯装答应而实际上并不遣送过来。王骥到腾冲,与蒋贵、沐昂将军队分成五个营进兵,缅甸人也集结了军队准备对付官军。王骥本想乘大军在此攻打他们,但一看到缅甸的军队人数多气势也盛,不容易攻下来,还可能多一个像麓川那样的敌人,于是宣称犒劳军队,命令蒋贵悄悄地将缅甸人的数百艘船焚烧掉,进而又进军逼迫他们交出思任发。缅甸坚持要执行皇帝以前下达的诏令,一定要将麓川划归给他们才交出思任发。同时又以思机发已与他们为仇来替自己辩解。王骥便带兵到者兰,直捣思机发的巢穴。思机发逃走了,俘虏了他的妻子儿子和部属,设立了陇川宣慰司之后,王骥就回去了。而此时思机发窃据了孟养,对朝廷顽固不服,一如既往。

十一年(1446),缅甸才开始把思任发和他的妻子儿女三十二人送交到云南。思任发在途中绝食,即将死亡。千户王政便把他的首级斩下来,派人送往京城。他的儿子思机发屡次乞求投降,派头目刀孟永等向朝廷献贡物和金银,说经过朝廷派兵征讨,我们已没有地方可逃避死亡了,乞求朝廷宽恕我们的余生。其言词很悲哀。皇帝命令接受他的贡物,对总兵官沐斌和参赞军务侍郎杨宁等人说,朝廷已经宽免思机发不死,你们将今后怎样治理麓川的长远规划上报上来。皇帝亦将宽免思机发不死之罪的决定通知了他本人。十二年,总兵官黔国公沐斌上奏说“:我派千户明庸带着皇上的敕令去招抚思机发,他因前番派去上贡的弟弟思招赛没有回来,所以对朝廷有所疑惧,不敢出来。近来缅甸人因思机发掠夺他们的牛马和金银器,想进兵攻打麓川。我们讨论后请求朝廷派人分别谕告木邦、缅甸各宣慰司,让他们集结蛮族军队,限期过江,分道讨伐思机发。我们则率领官军一万人驻扎在腾冲,以助长他们的声势。贼人四面受敌,则必被擒获。”皇帝同意了。不久,朝廷任命思机发的弟弟思招赛为头目,颁给他冠带、每月的粮食和房屋,受锦衣卫管束,他手下的从人都让他们驯养大象以供役使。此前,思招赛被安置在云南,他的党徒中有人想作乱,于是皇帝便把他安置在京城,希望以他来招徕思机发。皇帝既然已经命令云南出兵进剿思机发,等到沐斌等人到达腾冲,监督各军追捕思机发时,思机发最终还是不出来,悄悄地躲藏在孟养,派他的手下人前来进贡。朝廷答应他宽免他的死罪,他还是不出来。沐斌因春天瘴气发作,江水上涨无法渡河,粮食也已缺乏,便带兵回去了。

皇帝因沐斌出师无功,便又命令兵部尚书靖远伯王骥总督军务,都督同知宫聚佩戴平蛮将军印,率领南京、云南、湖广、四川、贵州的官军和土军共十三万人前去讨伐思机发。到此,王骥已是三征麓川了。皇帝秘密地谕告王骥说“:万一思机发远逃,则先捉拿刀变蛮,扫平他们的巢穴。如果他们逃入缅甸,缅甸人庇护他们,也可相机擒拿他们。要让蛮族人知道害怕,大军不是白白出来的。”皇帝又敕谕沐斌,军事上的事全要与王骥一同商量后再行动。皇帝又敕谕木邦、缅甸、南甸、干崖、陇川等宣慰司,要他们整顿军队、准备好战船、积聚粮草以等待朝廷的调度。

十四年(1449),王骥率领各位将领在腾冲会师,在干崖造船出发,到南牙山时弃舟步行,抵达沙坝,又造船从水路到金沙江。思机发在江的西岸埋下寨栅坚守。大军顺流下到管屯,碰到木邦、缅甸两个宣慰带兵十余万也排列在沿江两岸,缅甸准备了二百多艘船做浮桥渡送军队,大家合力攻破了思机发的栅寨,缴获了谷子四十多万石。大军吃饱以后,锐气大增。思机发带领手下众人到达鬼哭山,在两个山峰上修筑大寨子,在两翼修筑两个寨子,又筑七个小寨,绵延达一百多里。官军分路齐进,都将这些寨子攻克了,斩杀和俘虏了贼人无数。思机发、思卜发又逃奔了。

此时朝廷的军队经过孟养到达孟那。孟养在金沙江西面,离麓川有一千多里远,当地各部落对官军的到来都很受震慑,说:“自古以来汉人没有渡过金沙江的,现今朝廷的军队到达这里,真是天朝的威风啊!”王骥回兵后,思机发的部下众人又拥戴思任发的小儿子思禄,占据孟养作乱。王骥等人考虑到军队连续作战很疲劳,贼人又不可能一下子消灭,便与思禄订约,允许土目管理当地各蛮族人,在孟养像以前一样居住并统治该地,在金沙江上立石为界,发誓说“:只有等石头烂了,江水枯了,你才能渡过江来。”思禄也畏惧朝廷的大军,便听从了王骥的安排,表示遵守誓约。于是大军便班师回朝。捷报传到朝廷,皇帝特地到宗庙里去祝祷。

景泰元年(1450),云南总兵官沐瞞上奏说:“缅甸宣慰已经擒住了思机发,还把思卜发放回了孟养,恐怕缅甸人又会将思机发居为奇货,向朝廷要挟。不如我们缓一缓此事,听任他们自己将其献出来为好。”皇帝同意。五年,缅甸人又来讨索旧地,左参将胡志等谕告他们,将银戛等处的土地划归他们。他们便将思机发和他的妻子儿女六人送到金沙江村子里,胡志等人就把思机发等人用槛关着送到京城。南宁伯毛福寿将此上报给朝廷,朝廷便在京城里诛杀了思机发。七年,思任发的儿子思卜发上奏说:“我的父兄犯法,而当时我年幼无知。现今不敢做父兄那样违法的事,对朝廷的法律甚为畏惧。现准备了差发银子五百两、大象三头、马六匹和其他土产,派使者前来进贡,只希望天皇帝您能哀怜我们。”皇帝便给他敕谕,劝他不要学其父兄所为,并给他、他的妻子和使者各按等级赏赐锦币和钞币。

成化元年(1465),总兵官沐瓒等人认为思任发的孙子思命发到京城后不能让他久留,因为他是叛逆贼人的遗孽,请求朝廷将他发配到沿海的登州卫去,每个月给他二石米。皇帝同意这个提议,于是麓川便灭亡了。

在此之前,麓川初次被平定时,朝廷将其土地分出来设立了陇川宣抚使司,任命恭项为宣抚使。恭项,是以前麓川的部落酋长,因首先归顺朝廷并替朝廷效力,立有功劳,朝廷便命令在麓川的故地开设宣抚使司。不久,当地的头目曩涣等人又来归顺朝廷,并表示愿意替朝廷捕贼效力。朝廷命令他们回去守卫本土,一旦立有功劳,则立即加封。诸凡来归顺朝廷的蛮人都按此对待。于是朝廷听从了宣抚恭项的请求,任命刀歪孟为本宣抚使司的同知,刀落曩为副使,陇吊为佥事,都给他们赐予冠带。恭项的儿子恭立前来京城朝贡,皇帝也按惯例给以赏赐,并授予恭立为长史。不久,陇川宣抚将官印丢失了,请求朝廷再给一个。皇帝责备恭项不能以此宣扬国威,反而把官印给丢失了,此罪本来不应该宽恕,姑念他们是边远地区的蛮族人,所以从宽处理给他们再颁一个官印。此时板蹇占领了者蓝寨,侵扰陇川,百夫长刀门线、刀木立进兵包围了者蓝寨,斩杀了板蹇等二十三人。皇帝命令给有功的人都赐封冠带把事,并赏赐给他们织金文绮。

正统十一年(1446),木邦宣慰罕盖发来索求麓川的故地。有关机构认为该地已经设置了陇川宣抚司,设立了官员分别管理,就不应当再全归回去,将孟止那个地方划归木邦就可以了。该意见上报朝廷后,皇帝同意了。十二年,皇帝敕谕给恭项说:“近来,总兵上奏说你与百夫长刀木立互相仇杀,致使人民怀怨,想谋害你们父子。现今将你迁到云南,不是让你流离失所,还派官员护送你的家属到云南跟你团聚,完全是体恤怜悯你,你不要有疑忌猜惧。”不久总兵官上奏说“:陇川的动乱,完全是由于恭项残暴地杀害无辜,刻意虐待蛮族人引起的。同知刀歪孟为蛮族群众所信服,请求朝廷将恭项安置到别的卫所,让刀歪孟代替恭项的职务。”皇帝认为恭项前来归顺朝廷,不能完全按法律来苛求他,应宽恕他,便命令将恭项安置到曲靖,并派遣使者到曲靖带着敕谕去说明此事。

景泰七年(1456),陇川宣抚多外闷派人向朝廷进献大象、马和金银器皿、土产,皇帝按惯例给他赏赐采币和袭衣。因为多外闷是第一次来向朝廷献贡,所以皇帝还专门派人带着敕谕到陇川去赏赐他。成化十九年(1483),陇川宣抚司多歪孟的儿子亨法代理了多外闷的职务。

当初,陇川与木邦相邻,两地为争夺土地而互相仇杀,构兵不息。嘉靖年间,土舍多鲸杀死了兄长自己承袭了官职。朝廷让镇巡官去调查审讯此事,多鲸伏罪,将官职还给了兄长的儿子多参。皇帝下诏赦免了多鲸的罪行,并敕谕给木邦的罕孟,告诫他不要再与多鲸结党去争夺职位了。

万历初年,缅甸的莽端体背叛朝廷,前来招抚陇川宣抚多士宁,要多士宁与他一起叛乱。多士宁不愿意。多士宁手下的记室名叫岳凤,是江西抚州人。他人很狡猾又足智多谋,在陇川经商,多士宁很信任他,将自己的妹妹嫁与他为妻。岳凤曲意讨好多士宁,暗地里在夺取多士宁的权力,与三宣六慰的各士舍罕拔等人歃血为盟,诱骗多士宁到摆古去归附缅甸的酋长。暗地里他又指使他的儿子曩乌用毒酒毒死多士宁并杀死多士宁的妻子儿女,夺取官印投奔缅甸,接受缅甸酋长的任命,代替多士宁为陇川宣抚。莽瑞体死后,他的儿子莽应里即位,岳凤父子俩都以臣子的礼节服侍莽应里。岳凤父子引诱并打败前来讨伐的官军,把多士宁的母亲胡氏和多氏的亲族六百多人都绑去献给应里,且全部将他们杀死,多氏宗族几乎被他们灭绝了。

当初,岳凤归附缅甸时,替莽端体招抚各部落,抗拒中央朝廷,伤害并打败官军,使叛逆局面终于形成并稳定下来,岳凤为此出了大力,缅甸人是很依赖他的。时间一长以后,他认为缅甸也不足以作为依靠。邓川的土知州何钰,是岳凤的连襟。他开始时派人去招抚岳凤,岳凤把该使者抓起来献给了缅甸。到此,何钰又将各方面的情况都开示给他,并与他盟誓。此时朝廷的大军也已集结,各位将领刘纟廷、邓子龙等也各率领精锐军队到达了,将陇川四面围了起来。岳凤感到有所畏惧,便让他的妻子儿女和手下人出来向官军投降。刘纟廷责令他献出以前朝廷给多士宁的金牌、符印和蛮莫、猛密两个地方,并以护送岳凤的妻子儿女回陇川为名,分兵向沙木、笼山进发,首先占据了险要之地,自己则率领大军进入陇川。岳凤考虑之后觉得已无法逃脱,便到刘纟廷的军门前投降。刘纟廷又带兵向缅甸进军,缅甸将领事先已经逃跑了,只留少量军队在陇川。刘纟廷一向缅军进攻,岳凤的儿子曩乌也来投降。刘纟廷便催促岳凤父子俩去攻打蛮莫。蛮莫贼人知道岳凤已经投降官军,飞马报告给莽应里,让他出兵袭击陇川。刘纟廷乘机掩杀进蛮莫,贼人处境困窘,请求投降,将缅甸人绑缚起来和大象、马一起献给官军。官军于是又招抚孟养的贼人。贼人的将领已乘着大象逃走,官军追击又将其抓获。官军又移师包围了孟琏,活捉了孟琏贼人的魁首,于是陇川被平定了。刘纟廷等将俘虏献给朝廷,皇帝为此特地到郊庙里祝祷并感谢祖先。此时正是万历十二年(1584)九月。过了一年朝廷又重新铸造陇川宣抚司和孟定府的官印,将孟密安抚司升为宣抚司。同时,朝廷又增设了蛮莫和耿马两个安抚司;增设了孟琏和孟养两个长官司;增添了姚关和孟淋砦两个千户所,并命名为镇安;在蛮莫建立大将行署。朝廷为这些新设机构都铸造了印信和印记。这是听从了云南巡抚刘世曾的提议的结果。于是,多士宁的儿子多思顺承袭了陇川宣抚使的官职。

万历二十九年(1601),莽应里分几路进犯。一路进犯遮放、芒市;一路进犯腊撒的蛮桑页;一路进犯杉木笼,并向陇川出击。多思顺不敌莽应里,逃奔到猛卯。缅甸人开始时是以猛卯同知多俺为向导,向东路进犯的。多思顺逃奔到猛卯后,官军便派遣木邦的罕钦活捉了多俺,并将他杀了。不久,多思顺死亡,莫的多思正乘着办丧事之机袭击陇川,占有了多思顺的妻子罕氏。三十五年,多思顺的儿子多安民因是守将却索取贿赂,结果背叛朝廷进入缅甸。不久缅甸又听从了朝廷的招抚,把多安民遣送回来。多安民长期占据蛮湾,性格异常桀骜不驯。官府命永腾参将周会派两个指挥去袭击他,都被他打败。朝廷准备派大军前去征讨,多安民的族人要挟他的弟弟多安靖杀死他献给官府。此时多安靖年纪尚幼小,势力也很孤单。皇帝下诏说等多安靖长大了再将官印交给他。多安民的弟弟多安邦也依附于缅甸,后来寄居在蛮莫。蛮莫境内有马安、摩黎、罗木等山,地势极为险峻,是麓川人倚作巢穴的地方。

猜你喜欢
  东汉世家第十·欧阳修
  卷一百九十七 表三十七·赵尔巽
  卷二·常璩
  ●卷一百六·徐梦莘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佚名
  第九章 兵制·吕思勉
  一五一八 四阁全书及续三分全书用宝情形单·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八·佚名
  卷七十二·张守节
  卷一百二十·佚名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自序·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敬则·唐圭璋

      敬则字庄翁。淳祐间人。朱继芳静佳乙稿有送李敬则之升扬诗。   沁园春   寿徐知院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国,

  • 列传第二十二 张融周颙·萧子显

    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也。祖祎,晋琅邪王国郎中令。父畅,宋会稽太守。融年弱冠,道士同郡陆脩静以白鹭羽麈尾扇遣融,曰:“此既异物,以奉异人。”宋孝武闻融有早誉,解褐为新安王北中郎参军。孝武起新安寺,傣佐多儭钱帛,融独儭百钱。

  •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司马光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玄黓閹茂(壬戌),凡五年。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開成三年(戊午、八三八年)   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塗有盜射之,微傷,左右奔散,石馬驚,馳歸第。又有盜邀擊於坊門,斷其馬尾,僅而得免。上聞之大驚,命神策六軍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一·汪楫

      崇禎四年十月   ○崇禎四年十月   四年辛未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帝升殿以日食改於來月朔頒曆   遣官享太廟   直隸廵按饒京疏奏江南水利以河漕為先而灌田次之漕河之水利以鎮江之丹徒丹陽為先而他邑次之

  • 第七十七回 愎谏招尤吕布殒命 推诚待士孙策知人·蔡东藩

      却说刘备奔至粱地,仓皇穷蹙,几无所归;忽见前面来了无数人马,张着曹字旗号,飘飘前来。备暗想道:“莫非曹操自来救我吗?”及军已行近,走马过问,果由曹操亲来讨布。备即自述姓名,叫曹兵引往见操。操与备相晤,便亲握备手道:“孤

  •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九·刘恕

    周纪七逢困敦凡十五年起上章阉茂尽阏敬王下二十九年春蔡昭侯将朝于吴大夫恐其复迁令贼利杀昭侯诛贼利以解过昭侯子成侯朔立夏楚围蛮氏蛮氏溃蛮子赤奔晋阴地冬十一月齐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是岁滕顷公薨子隠公

  • ◎帮助敌人毒化中国的盛老三·佚名

    曰本人兵力所至,必以毒化中国为快。故民二十六年上海沦陷沪西曹家渡,即广设土行,主其事者伪鼎鼎大名之盛老三盛设立“华中宏济善堂”,为贩鸦片之大本营,且于各埠置“戒烟局”,于芜湖置缉私队,令委伪局长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三·杨士奇

    宣德三年五月壬子朔行在礼部右侍郎李琦工部右侍郎罗汝敬等使交阯还黎利遣头目黎器何甫等随琦等奉表谢恩且告陈氏孙暠于今年正月初十日卒陈氏子孙并绝国人推利谨守其国以俟朝命○亦力把里使臣打剌罕马黑麻等以马来鬻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一·佚名

    万历六年十一月戊申朔升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萧廪为南京太仆寺卿○先是石城王府奉国将军拱栯越关赴京奏事发闲宅禁住至是男镇国中尉多赭奏乞代父之罪又其事在恩诏之前 上允放之○兵部题覆南京四川道御史张友舜以留都

  • 文同传·脱脱

    文同字与可,梓州梓潼人,是汉代文翁的后裔,四川人仍以“石室”称其家。文同方口秀眉,以学问著称于世,操行风度高雅纯洁,自号为笑笑先生。他擅长诗歌、文章、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和一种笔画中丝丝露白的飞白书法。文彦博任

  • 陆粲传·张廷玉

    陆粲,字子馀,长洲人。小时候谒见同里王鏊,王鏊惊异地说:“这个孩子一定以文名扬天下。”嘉靖五年(1526)成为进士,选庶吉士。七次考试都是第一。张璁、桂萼将庶吉士全部调出任部曹、县令,陆粲因为才华独得工科给事中。他劲挺

  • 卷二十三 舆服上·龙文彬

    ◎卤簿明卤簿之制:凡正旦、冬至、圣节、会同、册封、遣祭诸典礼,皆锦衣卫陈之。其仪仗,则兵部车驾司掌之。其造作,则工部营缮司掌之。其旌旗,亦多与前代不同。于洪武,增定于永乐,更造于宣德。初以卤簿弥文务从节省,后随时增

  • 第五章 15·辜鸿铭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辜讲孔子评论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贵族。曾在郑国执政22年,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说,“他在四个方面表现出是个品德高

  • 卷七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七十九    宋 卫湜 撰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卑也郑氏曰朝於此所以正仪辨等也孔氏曰欲显明诸侯之尊卑故就尊严之处以朝之大司马职云设仪辨位以等?国山隂陆氏曰

  • 卷七十一·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七十一闲传第三十七正义孔氏颖逹曰案郑目录云名曰闲传者以其记丧服之闲轻重所宜此於别録属丧服存疑吴氏澄曰或曰闲当读为闲厠之闲此篇总论丧礼哀情之

  • 卷首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首目録诸臣进讲钦奉上谕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检讨【臣】孙景烈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监察御史【臣】侯嗣达君子以遏恶善顺天休命监察御史【臣】张 湄日月得天而能

  • 卷四十八·彭绍升

    居士传四十八王丁朱庄黄闻黄钱吴王陈骆程传王孟夙名在公。江南崑山人。万历二十二年举於乡。谒云栖宏公称弟子。已而为高苑知县。在官日礼普门大士。诵阿弥陀经。大旱露祷辄雨。遇岁饥辄尽力为民请赈。间有冤狱已成谳

  • 范村菊谱·范成大

    《范村菊谱》一卷,宋范成大撰。记所居范村之菊,成於淳熙丙午。盖其以资政殿学士领宫祠家居时作。自序称所得三十六种,而此本所载凡黄者十六种,白者十五种,杂色四种,实止三十五种,尚阙其一,疑传写有所脱佚也。菊之种类至繁,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