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罗洪先传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其父罗循,历任兵部武选郎中,镇江、淮安知府,徐州兵备副使。

洪先年幼时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非常喜爱,欲去从王守仁受业,父亲制止了他。于是,改拜同乡李中为师。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第一名,授修撰,立即告假归乡。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吾婿成大名了。”洪先说“:儒者的事还有比这大的。进士第一,三年就有一人,何足为喜。”洪先孝敬父母,父亲每次请客,他都站在一旁依次斟酒、拂席。不久父丧,在墓边,以草为席,土块为枕,蔬菜为食,守孝三年。继母死,也是如此服丧。

嘉靖十八年(1539),选任宫中官员,召拜春坊左赞善。第二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书奏请明年岁首祭太庙之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当时,世宗称病不临朝,讳言太子临朝事,见洪先等人的奏疏,大怒道“:是料定朕一病不起!”亲手下诏谴责他们,并剥夺三人官职。

洪先归家后,更加钻研守仁的学说,而安于淡泊生活。他考图观史,凡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略战术、阴阳、算术等等,无不精通。至于人才、吏事、国计、民情都加访察。认为“:如果有一日为官,这些都是我要做的事情。”本县田赋一向有不均之弊,他呈请官府,要使百姓合理负担。官府将此委托于他,他便细心调查,清除了弊病。饥荒年月,他写信给郡守,得粟数十石,亲自与友人同去赈济饥民。流寇侵入吉安,知府张惶失措,洪先为他策划战略,使寇撤走。洪先素与唐顺之友好,顺之应召出仕,想约他同去做官,严嵩与他同乡,也准备起用他,都被他拒绝。

洪先虽崇信“良知”学,但未曾向守仁登门求教,总是以《易大传》所云“寂然不动”、周敦颐的“无欲故静”的主题思想来教导学人。他说“:读书人要学经邦济世,须以无欲为本,只有无欲才能出来治国,才能见识深远,精力充沛。”王畿认为良知本于自然,不借丝毫人力。洪先则不以为然,认为“世上岂有现成的良知者?”他虽与畿友好,但二人观点始终不同。山中有一石洞,过去是个虎穴,洪先移住在里面,命名“石莲”。在那里谢客静坐,三年不出户。

隆庆初逝世,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九·徐梦莘
  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祸奔秦 王景略统兵入洛·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五·佚名
  西汉年纪序·王益之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四·阿桂
  第74章 把许多忠实将领挤走的蒋介石·冯玉祥
  周文育传·姚思廉
  《陈书》简介·姚思廉
  杨恒传·张廷玉
  卷五十一·佚名
  第四篇 政变正记·梁启超
  附录·张之洞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九出 妖迷·孟称舜

    〔魂旦上〕非云非雾亦非烟,上通碧落下黄泉。一片幽情千古在,为谁憔悴为谁怜。奴乃翠竹亭前鬼魂是也。年少夭亡,殡居此地。一点幽情不散,每夜魂游月下。见亭西轩内,有一书生,常倚床对竹而坐,吁嗟长叹。其意乃为想念室内小姐,以

  • 草泽狂歌卷二·王恭

    (明)王恭 撰○七言歌行汲井叹辘轳悬青丝芙蓉覆金井比君不照心似妾可怜影铜壶堕水风卷花为君中路改荣华人生百年有知己暂时荣落何须嗟题琴合故衣卷峄阳古桐琼树枝吴丝作弦云锦衣黄家旧物紫阳篆彪炳文章光陆离乱离何事翻

  • 卷一百五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十七 苏轼 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

  • 唐四僧诗巻四·佚名

    清塞诗上山舎秋思一从云水住曾不下西岑洛水故园在秋庭积叶深泉流通井脉虫响出墙隂静夜更声彻寒灯独向吟赠胡僧瘦形无血色草屦着从穿闲话似持咒不眠同坐禅背经来汉地袒膊过冬天情性人难防游方应信縁早秋别卢休此行经

  • 王炎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乾道末,调崇阳县主簿。历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庆元间,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著作郎,军器少监,军器监兼权礼部郎官。嘉

  • 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三·赵尔巽

      ◎忠义十   刘锡祺阮荣发 程彬 桂荫存厚 荣濬 锡桢等 张景良倭和布周飞鹏 松兴松俊等 宗室德祜彭毓嵩 杨调元杨宜瀚 陈问绅德锐 皮润璞 荣麟等 张毅 喜明阿尔精额 斌恒等 谭振德熊国斌陈政诗陆叙钊 齐世名等 罗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六月。乙卯朔。以祈雨即应上诣大高殿报谢行礼。  ○遣惇亲王奕誴诣时应宫。恭亲王奕诣昭显庙。惠郡王奕详诣宣仁庙。贝勒载澂诣凝和庙拈香。  ○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

  • ·请班师书·丁曰健

    台湾已经大定,军士久役思归;班师之期,再不容缓。腊月十四日,守备叶应龙到台;询知粤省姚提军改调厦门,不胜手额。既有金门黄总兵署理台镇,足资弹压;新提军又庆得人,东南巩于磐石矣!此时山际廓清:南路阿猴林、北路大

  • 卷一百十三·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十三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新法五上神宗论青苗      李 常臣闻易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繇伏羲以来治天下者未有不以仁守位以财聚人以义理财者也知非仁不

  • 乘马第五·管仲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右立国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不自以为所贵,则君道也。贵而不过度,则臣道也。右大数地者

  • 卷六·蔡德晋

    钦定四库全书礼经本义卷六无锡蔡德晋撰嘉礼大射仪【此诸侯与其臣习射之礼也言大射者别于乡射燕射宾射也不言礼言仪者敖君善谓以其仪多于他篇故特显之礼者总名仪则其节文是也旧说诸侯将有祭祀之事则与羣臣习射择士以与

  • 卷一百八十四·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八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论语第九阳货第十七考异古本经可谓知乎知作智下上知好知注并同子之武城作子游之武城 闻歌之声作足利本同 公山弗扰弗作不注同 子路不説説作悦何

  • 卷九·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三家诗拾遗卷九柳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大雅文王齐诗翼奉曰周公作诗深戒成王以恐失天下书则曰母若殷王受诗则曰殷之未防师克配上帝按吕氏春秋引首二句亦云周公作诗以绳成王之德三家之说皆同毛序云受命作周未尝

  • 卷二百五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七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二丧礼仪礼丧服繐衰裳牡麻绖既葬除之者【疏此繐衰是诸侯之臣为天子在大功下小功上者以其天子七月葬既葬除故在大功九月下小功五

  • 卷五十·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七善男子,复有香。名牛头栴檀。从离垢山王生。若以涂身火不能烧。复有香。名不可坏。从大海生。若以涂身。出妙音声降伏怨敌。复有香。名莲华黑沈水。从阿耨达池四岸边生。若烧一丸。悉能普熏阎浮

  • 优婆夷志·圆信

        径山语风老人 圆信 较定    无地地主人 郭凝之 汇编庞行婆庞行婆。入鹿门寺设斋。维那请意旨。婆拈梳子插向髻后曰。回向了也。便出去。后闻居士与灵照化去曰。这愚痴女。与无知老汉。不报而去。是可

  • 西夏书事·吴广成

    西夏编年体史书。吴广成撰。清道光五年(1825)小岘山房初镌,其后有1935年北平文奎影印本。吴广成,字西斋,江苏青浦人。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一生治史,精于史学,用10年功夫撰写成本书。其撰述尚有《廿二史金石考异》

  • 台湾土地制度考查报告书·程家颍

    这是一本许世英先生前任福建巡按使会办福建军务时,于民国三年间派员至台调查台湾土地制度所得的报告书。奉派调查者系前司法部编纂程家颍,这本报告书即为程氏所撰。原书为铅印本;本书所据省立台北图书馆藏本「卷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