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九畴传

陈九畴,字禹学,曹州人。风流倜傥,多有权谋韬略。自从作为诸生,就练习武事。弘治十五年(1502)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有重罪囚徒越狱,无人敢捉,陈九畴手执长矛追赶并抓到犯人,于是以武健出名。

正德初年,他审查囚犯记录于南畿,忤逆刘瑾,被贬为阳山知县。刘瑾败落,陈九畴恢复旧职,历任郎中,调迁肃州兵备使。总督彭泽决定贿赂吐鲁番方面,他派遣哈密都督写亦虎仙前往实行。陈九畴激动地说:“彭公受天子之命,节制边疆,不能身当利害,为何这般没有原则啊!”于是操练队伍士兵,修缮营垒,经常如临大敌。写亦虎仙果然暗通敌贼。番酋速檀满速儿侵犯嘉谷关,游击芮宁败死。不久吐鲁番方面又派遣斩巴思等人用骆驼马匹求和,但暗中派人给写亦虎仙和他的同党阿刺思罕儿、失拜烟答等人送信,让他们作为内应。陈九畴知道乱贼的计谋,抓住阿刺思罕儿和斩巴思送进监狱。命通事毛鉴等人看守他们。毛鉴等人过去与他们有联系,想放他们离去,众番都伺隙谋变。陈九畴发现了这些情况,杀了毛鉴等人。敌贼失去内应,于是拔帐逃走。兵部尚书王琼厌恶彭泽,并且追究陈九畴的失事罪,逮捕拘囚于法司监狱。以失拜烟答死于狱中为罪名,在官籍中除去了他的名字。

世宗即位后,以原职起用陈九畴。不久升为陕西按察使。过了数月,甘肃总兵官李隆怂恿部下殴打杀死巡抚许铭,并焚烧他的尸体。于是升陈九畴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按验许铭之事,诛李隆和乱兵生事的头头。陈九畴抵达甘肃镇,说额定军兵七万多人,现在有的不到一半,并且多是老弱之人,请求允许下令招募。皇帝下诏批准。

嘉靖三年(1524),速檀满速儿又用二万多骑兵围攻肃州。陈九畴从甘州昼夜奔驰入城,射击敌贼,敌贼死伤甚多。之后,又出兵追击。攻掠甘州的部分敌贼,也被总兵官姜..打败。根据战功,陈九畴升职为副都御史,并赐给他金币。陈九畴向皇帝上奏说“:番贼敢入犯我边境,是因为我们收纳他们的朝贡,任其商贩,使得他们熟悉我们的虚实。写亦虎仙的逆谋已经暴露,但他贿赂权贵,反而能蒙宠幸,以犯边之寇,为来贡宾客。边臣因利害方面的恐惧,拱手听命,致使内属与番人勾连接应,以至于今。现在即使不能像汉武帝那样兴大宛之师,也应当效法光武帝那样隔绝西域的计谋。先后入贡没有归去的人有两百多,应该将他们安置到两粤,对其中有谋逆迹象的或加刑或杀戮,那么敌贼就没有内应作为依靠,必然不再有侵略袭击。倘若再包含隐忍,恐怕河西十五个卫所,将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奏事下达之后,总督杨一清颇采纳他的建议。四年春天,退职归乡。

开始,吐鲁番失败逃遁,都指挥王辅说速檀满速儿和牙木兰都被炮打死,陈九畴以此上报。后来他们二人上表请求进贡。皇帝感到奇怪并且怀疑他们。而番人先在京师散布流言蜚语,说肃州的围困,是由陈九畴激发的,皇帝更加相信。正巧百户王邦奇揭发杨廷和、彭泽的短处,言词牵连到陈九畴。吏部尚书桂萼等人想利用陈九畴来排挤彭泽,因而请允许通贡,从而追究整治陈九畴激发变乱之事。大学士杨一清说事情在前已有决定。皇帝不听,逮捕陈九畴下诏狱。刑部尚书胡世宁在朝廷上说“:世宁掌管刑法而杀忠臣,宁可杀世宁。”于是上疏为陈九畴鸣冤说:“番人诈变,妄图传递诽谤怨言,想加害我方的谋臣。他们畜谋内寇,为日已久。一旦拥兵深入,诸番约定为内应,不是陈九畴先机奋身而起,并且近派属下夷民退却他们的营帐,远交瓦刺扰乱他们的巢窟,使他们内顾而返,那么肃州这座孤城怎么又能保得住呢?臣认为文臣里面的有勇知兵忘身殉国的人,无人能比得上陈九畴,无怪番人很惧怕而想杀他呢。只是他听信部下兵卒的妄报,以为满速儿已死,那么他才有其不免之罪。”之后,法司陈述案件也像胡世宁所说的一样。皇帝终于还是听信桂萼等人的话,将陈九畴贬戍于远边。在那里生活了十年,陈九畴才遇赦返回内地。

猜你喜欢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陈寿
  列传第二十九·魏徵
  列传第三十五 王敬则 陈显达 张敬儿 崔慧景·李延寿
  东都事畧卷一百十一·王称
  辽史拾遗卷九·厉鹗
  卷二百三十·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一·佚名
  卷之二百四·佚名
  第二七九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初五日一一七○三--三·佚名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佚名
   六、我买牙刷①·林语堂
  龙济光·陶菊隐
  司马楚之传·魏收
  王忠嗣传·刘昫
  卷三百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王士祯

      【臣】等谨案渔洋诗话三卷  国朝王士祯撰士祯论诗之语散见于所着池北偶谈诸书中未有専帙张潮辑  昭代丛书载渔洋诗话一卷实所选古诗凡例非士祯意也是编乃康熙乙酉士祯归田后所作应呉陈琰之求者初止六十条戊子

  • 第三幕·老舍

    时间 第一节,二十七年初夏,徐州会战,张军在徐州西担任掩护,天初明。第二节,张军已完成掩护任务,向徐州西南撤退,夜间。地点 第一节,徐州西八十里某村。第二节,徐州西南大路上。人物第一节:张自忠 将军张敬高级参谋洪副官马副

  • 卷三百二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二十三紫薇花类五言古紫薇          【唐】杨于陵晏朝受明命维夏走天衢逮兹三伏候息驾万里途省躬既局蹐结思多烦纡簿领幸无事宴休谁与娯内斋有佳树双植分庭隅绿叶下成

  • 卷七百七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六冯道之【一作用之 诗一首以下无世次爵里可考】山中作草堂在岩下卜居聊自适桂气满堦庭松隂生枕席远瞻惟鸟度旁信无人迹霭霭云生峰潺潺水流石颇寻黄卷理庶就丹砂益此即契吾生何为苦

  • 卷六 蜀录·崔鸿

      李特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其先廪君之苗裔,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敛之,口岁出钱四十。巴人谓赋为賨,因谓之賨人焉。及高祖为汉王,始募賨人,平定三秦,既而不愿出关,求还乡里。高祖以其功,复同丰沛,更名其地为巴郡。

  • ●卷二百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五。   起绍兴十一年正月,尽三月九日戊申。   十一年正月张俊来朝。   十五日乙卯金人寇(改作攻)寿春府。   十七日丁已雷仲及金人战於寿春府。   金人陷寿春府。   金人侵入淮西宣抚使张俊

  • 第十五回 定燕地韩广自立 救赵王厮卒奏功·黄士衡

    话说韩广奉赵王武臣之命,招安燕地,所至望风归服,燕地大定。燕人便对韩广说道:“现在楚、赵皆已有王,燕地虽小,亦是万乘之国,愿将军自立为王。”韩广辞道:“吾有老母在赵,今若自立,恐老母为赵王所害。”燕人道:“赵王方患秦、楚与

  • 卷之五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十九下·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九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六下 高士 魏 范粲【子乔】 皇甫谧 王衰 吴 石伟 范平 范粲字承明陈留外黄人汉莱芜长丹之孙也粲

  • 绎史卷一百四十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春申君相楚史记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

  • 卷五·袁俊翁

    <经部,四书类,四书疑节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卷五元 袁俊翁 撰大学知止以下曰定静安矣然又曰能虑而后能得何欤此数语虽一贯说来却当分作两莭防知止以下是说平时所知如此能虑以下是说临时而行之者如此也惟其平日

  • 论语集説卷三·蔡节

    宋 蔡节 编公冶长第五【凡二十八章】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妻并去声缧力追切絏息列切】集曰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南容名縚又名适氏南宫字子

  • 卷三十四·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四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士相见礼第三○郑目録云【上毛本衍注字】疏案周礼行夫是士官其有美恶无礼特行无介【行夫误行人美经作注云美福庆也恶丧荒也此事之小者无礼】贽冬用雉节注

  • 卷一百九·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七庆喜当知。以无明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为方便。回向一切智智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以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无二为方便。无生为方便。无所得

  • 卷第九·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九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五参提纲 杨岐会禅师上堂。举古人一转公案布施大众。良久曰。口祇堪吃饭。 上堂。踏着秤锤硬似铁。痖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大洋海里遭火爇。参。 上堂

  • 爱你如诗美丽·纪伯伦

    纪伯伦生命中曾有两位红颜知己,对他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其中这位年长纪伯伦的异国女性,在纪伯伦生命最艰难、最晦暗的时候给了他巨大的帮助,注入给纪伯伦的绝不简简单单是金钱,而是一种高山流水的能量。在所有纪伯伦的

  • 元宪集·宋庠

    又名《宋元宪集》。诗文别集,北宋宋庠(996—1066)撰。三十六卷。庠字公序,初名郊,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进士,曾任平章事、枢密使,被包拯弹劾,出任地方官。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

  • 福盖正行所集经·龙树

    凡十二卷。龙树集,宋代日称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内容辑录能成就福德覆身之诸正行法。多引用佛说,并列举佛教所倡导之善业,如五戒、十善业等,所引用之经典如央崛摩罗经、伊罗叶龙王因缘经、造作福业经、难祢迦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