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孝定李太后传

孝定李太后是神宗的生母,氵郭县人。她侍奉穆宗于裕邸。隆庆元年(1567)三月,她被封为贵妃,生下神宗。神宗即位,为她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按照旧制,天子即位,尊皇后为皇太后,若有生母称太后的,则加上徽号以示区别。当时,大监冯保想讨好贵妃,因此以并尊两太后为名,暗示大学士张居正交付廷臣商议,尊皇后为李太后,尊贵妃为慈圣皇太后,皇后与贵妃两人便开始没有区别了。仁圣皇太后住在慈庆宫,慈圣皇太后住在慈宁宫。张居正请求仁圣皇太后看护皇上的起居,乃迁居乾清宫。

李太后管教皇上相当严格。神宗有时不愿读书,李太后便马上将他召来,让他长时间罚跪。每次神宗在经筵听儒臣讲授完毕,李太后总是让神宗在她面前模仿讲臣复述所讲内容。凡到上朝之日,李太后五更时就来到神宗的住处,招呼道“:皇上应该起来了。”下令左右扶皇上起来坐下,取水为他洗脸,然后领着皇上乘车而出。神宗侍奉太后惟命恭谨,而那些奉太后之旨的宦官们,往往对他过分挟持管束。有一次,神宗在西城曲宴上喝多了酒,命内侍唱新曲给他听,内侍推辞说不会,神宗便取剑要杀内侍,幸亏左右加以劝解,才取笑割去内侍的头发。第二天,李太后听说此事,传话给张居正,让他上疏切谏,并令他为皇上起草罪己御札。又将皇上召来罚跪,一一列举他的过错,神宗哭着请求以后改过才算了结。万历六年(1578),神宗大婚,李太后将返回慈宁宫,她嘱咐张居正道:“我不能再早晚照护皇上了,先生亲受先帝的托付,望每天早晚都能对皇上有所教诲,不负先帝对你的信赖。”三月,加上李太后尊号为宣文。十年加上尊号明肃。十二年,李太后同仁圣太后一起拜谒天寿山陵园。二十九年,再加李太后尊号贞寿端献。三十四年,又加上尊号恭熹。四十二年二月,李太后去世,被上尊谥号为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合葬于昭陵,另在崇先殿祭祀。

李太后性情严明。万历初年的政务,虽委任张居正,但综核名实,国家近于富强,李太后之功居多。光宗还未被册立为太子时,给事中姜应麟等上疏请求册封太子而被贬谪,李太后听说之后很不以为然。有一天,神宗到慈宁宫陪侍太后,太后便问他不册立太子的原因。神宗回答:“他是都人之子。”太后大怒道“:你也是都人之子。”神宗听后惶恐不已,跪伏在地上不敢起来。原来后宫中叫宫女为“都人”,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所以她才会这么恼怒。光宗因此才得以立为太子。群臣请求让福王前往藩地,且行程已定,其生母郑贵妃想将出发日期推迟一年,以给李太后祝寿为理由。李太后说道“:我的儿子潞王也可以来京拜寿吗?”郑贵妃听她这么说,才不敢留住福王。御史曹学程因为进言而被判死罪,李太后怜惜他的母亲年老,为他在皇上面前讲情,将他免罪释放。李太后的父亲李伟被封为武清伯。李太后家人曾经犯有过失,她便命宦官前去列举其过,而将有罪家人依法处置。不过太后十分信奉佛教,在京城内外多处建造庙宇,动辄耗费巨万,神宗也出资无数帮助修建。张居正在世时,曾经为此进谏劝阻,但没有被太后采纳。

猜你喜欢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脱脱
  卷之六十一·佚名
  二百七十二 内务府奏三处织造送来赔补绸缎已收讫摺·佚名
  一四四五 盛京将军琳宁等奏重校文溯阁书籍人员事竣回京折·佚名
  五六七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据实覆奏将徐述夔父子戮尸及仆毁沈德潜墓碑等情·佚名
  九四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清单并报前获各书分别办理呈送折·佚名
  董心葵事记·佚名
  列传卷第十七 高丽史一百四·郑麟趾
  十国春秋卷四十三·吴任臣
  凡例·吴任臣
  沈重传·令狐德棻
  洪咨夔传·脱脱
  朱燮元传·张廷玉
  台湾北路塘汛尖宿里站·佚名
  卷一百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某·唐圭璋

      吴某,不知其名。有吴氏符川集一卷,见宋史艺文志。   失调名   剪罗幡儿,斜插真珠髻。   南乡子   楼台里、东风淡荡。   又   乍卷珠帘新燕入。   多丽   几声天外归鸿。   渔家傲   鶗鴂一声初

  • 8.杂言歌行三首·施蜇存

    新曲 迴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 婉约娉婷工语笑,侍兰房。 芙蓉绮帐还开掩,翡翠珠被烂齐光。 长愿今宵奉颜色,不爱吹箫逐凤皇。 ——长孙无忌 拟古神女宛转歌 日已暮,长檐鸟不度。 此时望君君不来, 此时思君君不顾。 歌宛转,宛转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二·杨仲良

      神宗皇帝   审官西院   熙宁三年五月丁巳[1],诏:『国家以西枢内辅赞翌,本兵任为重矣[2]。而狃于旧制,自右职升朝以上,必兼择而除授之,是以三公府而亲有司之为,非所以遇朕股肱之意也。今使臣增员至众,非张官置吏以总其

  • ●卷第十三·胡三省

    【汉纪五】起阏逢摄提格,?昭阳大渊献,凡十年。高皇后〔荀悦曰:讳“雉”之字曰“野鸡”。索隐曰:字娥姁。应劭曰:礼,妇人从夫谥,故称“高”也。师古曰:讳雉,故臣下讳雉也。姁,许于翻。〕元年(甲寅,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一·佚名

    卷一   恭维皇上御极以来,政教覃敷,恩泽翔洽;薄海内外,罔不率俾。方偃戈衅甲,以文德怀柔四方;煦妪生息,休养万姓:兼容并覆,销弭孽芽。时二、三藩臣久分阃于外,便藩锡予,异数有加;虑或怙宠而骄盈,深欲保全其终始。因其乞骸之陈请,

  • 卷之一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四·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四乾隆二十五年六月戊子议北路驿站马匹事宜军机大臣奏言准永兴呈称现在驿站马匹虽与乾隆六年之数相同但冬春草枯时未免竭蹶或仍照从前由各防古

  • 卷十九·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十九乾隆二十年秋九月丁酉谕定西将军扎拉丰阿等查办巴哈曼集上谕军机大臣曰永常奏布库努特得木齐诺尔布等告称带领属人来归途中遇巴哈曼集抢掠

  • 列传卷第三十 高丽史一百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郑梦周。○郑梦周字达可知奏事袭明之后。 母李氏有娠梦抱兰盆忽堕惊* {寤}而生因名梦兰。 生而秀异肩上有黑子七列如北斗。 年至九岁母昼梦

  • 景云·周绍良

    №景云001【盖】大唐故骞府君墓志铭【志文】唐故抚州南城县令上柱国骞府君志铭并序公讳思哲,字知人,其先□孔丘门人闵子骞之後,其孙文,以孝光前烈,因王父□□未孙硕,硕生靖,秦庄□□拜秦州刺史,食邑金城。硕四子

  • 汪一中传·张廷玉

    汪一中,字正叔,歙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由开封推官进至江西副使。嘉靖四十年,邻境盗贼入侵,攻泰和。一中正在宴请宾客,闻讯投箸而起,厉声说道:“贼大张旗鼓地西窜,乘我不备进行袭击,若不早为防御,我们还算人吗?现在已不是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十二年八月初四日直隶总督【臣】李卫谨 奏为奏 闻事窃照直属地方自七月十八九起连有雨泽俱系 间日时作

  • 卷十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十一宋 宋敏求 编帝王遗诏上神尧遗诏太宗遗诏天帝遗诏肃宗遗诏代宗遗诏德宗遗诏宪宗遗诏穆宗遗诏遗诏上神尧遗诏呜呼夫受命终毕人之大伦修短之所共同圣贤之所不免朕往逢丧乱思济黎元栉风沐

  • 方域六·徐松

    州县升降废置熙河路。元丰五年二月十三日,熙河路加「兰会」二字。元佑四年八月二日,改为熙河兰岷路。元符元年八月一日,仍旧为熙河兰会路。崇宁四年正月一日,改为熙河兰湟路。宣和二年三月十五日,改为熙河兰廓路。绍兴九年

  • 卷六十八·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六十八   宋 程公说 撰郑世本第一姬姓伯爵其先出自周厉王少子宣王母弟友宣王二十二年封友于先郑是为桓公幽王之难寄帑于虢郐之间死武公滑突立是为新郑今郑州新郑县是也庄公       

  • 卷四·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训卷四     宋 张大亨 撰僖公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元】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邱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十五】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

  • 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给孤独园,为阿难说二咒,是但对扬阿难而说,非有别缘。

  • 辩中边论述记·窥基

    凡三卷。又作辩中边论疏、辨中边论述记。唐代窥基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书为玄奘译之辩中边论现存唯一注释书。辩中边论另一译本为真谛译之中边分别论,其注释书有新罗元晓之中边分别论疏四卷(仅存卷三),元晓之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