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茂州土司传

茂州,就是古代的冉..国所在地。汉武帝时在该地设置汶山郡,汉宣帝时称北部都尉。隋朝时称为蜀州,不久改为会州。唐朝贞观年间改为茂州。宋朝和元朝时仍为茂州,官府所在地是汶山县。

洪武六年(1373),茂州的权知州杨者七及陇木头、静州、岳希蓬等土官一起到京城来朝贡。十一年朝廷设置茂州卫指挥使司。此时,四川的都司派兵修筑从灌县到陶关的桥梁,汶川土著人的酋长孟道贵对此举颇有疑忌,招集本部落人堵塞了陶关的道路。都司便派指挥胡渊、童胜等人带兵分二路袭击他们。一路从石泉出发,另一路从灌口出发。由灌口出发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陶关时,蛮族人埋伏在两山之间,向山崖下投掷石块,军队无法前进。此时正好汶川的土官前来投降,提供了小路,陶关的官军便挑选出勇士带上旗帜和甲仗,乘着夜色悄悄地绕到两山后面,天色未明时就在山顶上张开旗帜,点燃火炮,蛮族人都受惊而逃。军队开到雁门关时,道路险阻,蛮族人便又占据了该地。官军便驻扎在平地上,用小船渡过去,到龙止的铁冶寨,击破了蛮族人。从石泉出发的那一路军队驻扎在泥池,蛮族人集结起来抗拒官军。千户薛文带人用弓箭把蛮族人射退后,士兵们奋勇出击,大败蛮族人。两路军队于是在茂州会师,杨者七出来投降并迎接官军,官军便仍然让杨者七统领该州事务。皇帝下诏书设立茂州卫,把指挥楚华留下,让其带三千人马守卫茂州卫所。十五年,杨者七暗地里勾结没有顺服朝廷的番族人,双方约定好日期埋伏下兵力准备攻打城池。有小军校将此消息秘密地告诉了官府,官府便派兵捉拿并斩杀了杨者七。番族人没有察觉事情有了变故,按期入侵,官军便掩杀出去将番族人打败。从此,官府便把羌族人全都迁到城外居住。

正德二年(1507),太监罗硁向朝廷上奏,说茂州所管辖的卜南村、曲山等村寨的人,都向官府要求做白人,愿意向朝廷缴纳粮税和差役。那里的习俗是以白为好,以黑为恶。礼部的答复认为番族人向往汉化,就应该让他们进献贡物并给以奖赏。皇帝答应了。十四年,巡抚马昊征调松潘的军队去攻打小东路番族人的村寨,茂州核桃沟上关和下关的番族人感到害怕,于是便纠集白石、罗打鼓等村寨的没有汉化的番族人进攻和包围城堡,游击张杰率人抗击,失败了。十五年,巡抚盛应期上奏,说绰头的番族人进犯松州,总兵张杰收复了松州;他们又进犯雄溪屯,指挥杜钦将他们打败,烟崇等村寨的番族人都向官军投降了。万历十九年(1591),威远、茂州各地的番族人作乱,攻破了新桥,并乘势包围了普安等城堡。四川巡抚李尚忠传檄文给各路兵马,让他们过河追击和剿灭作乱的番族人,普安等城堡才得以保全。

茂州这个地方方圆有几千里,从唐朝武德年间改为会州郡后,统领有九个羁縻州,前后居住的都是蛮族人,向来没有城郭。宋朝熙宁中年,范百常做茂州的知州,百姓请求修筑城墙,蛮族人便来破坏。范百常便带兵抗拒蛮族人,一边战斗一边修筑,这样城墙才建立起来。从宋朝到元朝,占据这里的都是羌族人,已有二百年没在此设置州县了。洪武十一年(1378)朝廷平定四川后,设置了迭溪右千户所,隶属于茂州卫。又设置威茂道,将府第设在茂州,分一名游击带兵驻扎迭溪,这样规防才开始确立。但是东路没有汉化的羌族人、白草人最为强盛,他们又与松潘黄毛鞑人相互勾通,经常出没为盗,相沿成习无法断绝。这里通向西域的要道是桃坪,即古代的桃关,有绳索建成的桥梁可供渡江。守卫桃坪的,是陇木长官司。

茂州有三个长官司,分别是陇木、静州、迭溪。陇木长官司的长官是陇木里的人,洪武年间归附朝廷,被授予承直郎,可世袭长官职位,每年向皇帝进献贡马二匹。其下属玉亭、神溪等十二个村寨,居住的都是编入户籍的百姓,由保长统领他们。

静州长官司,是以前唐朝悉唐县的所在地,其长官也是静州里的人。他们继承官位、进献贡马,与陇木相同。正德年间,他们与岳希蓬、节孝一起作乱,攻打茂城,切断了供水之道达七日之久。节孝的弟弟车勺偷偷地引水救济明朝官军。叛乱平息后,让车勺继承长官司长官的职位,管辖法虎、核桃沟八个村寨,把当地的百姓全编入户籍,由保长来统领他们。

迭溪千户所,是永乐四年设置的,统领有二个长官司:一个称迭溪长官司,设置在千户所所治北面一里远的地方;另一个称郁即长官司,在所治西面十五里远的地方。

迭溪的郁氏,洪武十五年(1382)才归附朝廷,朝廷授给官印,让他们世袭为官,每三年向朝廷进贡马四匹。迭溪长官司长官管辖河东汉化的八个村寨的番人和马路、小关七个家族。那八个村寨汉化了的番人都是大姓人家。该长官司的土舍则管辖河西六个村寨的小姓人家。迭溪长官司土地广阔,畜产富饶,青稞、麦子沿路相积。这里的人都枭雄狡黠,名义上虽已是汉化了的番人,实际上与没有汉化的番人是一样的。

郁即长官司的官名叫口敢保,万历十八年(1590)与黑水、松坪等地番族人一起举兵,攻打新桥,第二年伏法被杀。汉关墩附近的各小姓人家,原先隶属于郁即,至此改为隶属于迭溪。当初,都督方政平定历日等村寨时,设置了长宁安抚司,隶属于松潘。正统元年(1436),总兵蒋贵认为松潘地域太辽阔了不好统领,便将长宁安抚司改由迭溪守御千户来管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七·刘昫
  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二百十七·西域一·张廷玉
  卷第二百六十一 唐紀七十七·司马光
  第二十八回 入内帐潜夺将军印 救全城幸得舍人儿·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七十七·徐乾学
  读礼通考卷三十五·徐乾学
  卷之九百六·佚名
  一○八○ 寄谕浙江等督抚将《通鉴纲目续编》改正本照原板样式刊印换给缴书之家·佚名
  提要·钱时
  怡峰传·令狐德棻
  元谌传·李延寿
  兵一七·徐松
  1.开天辟地的神话·林汉达
  卷70·陈邦瞻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申国章·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十载分符衣绣衣。裳阴处处浙东西。政成已可书银笔,词鹿仍堪付雪儿。   春未半,日方迟。御沟金袅柳如丝。风池留得梅花住,欲与先生荐寿卮。

  • 史深·唐圭璋

      深号蘖泉。   玉漏迟   绿树深庭院。侵帘暝草,沿砌幽藓。问讯馀芳,糁迳碎红千点。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晴思软。春光几许,费人裁剪。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花事

  • 古诗镜卷三十二·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十二 明 陆时雍 编 歌谣第三 魏 行者歌 【王子年拾遗记曰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也年十五容貌絶世咸煕中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常山太守习谷以千金宝赂聘之以献至京师帝以文车十乘迎之

  • ●卷五·周密

      ○四皓名   四皓之名,见于《法言》。《汉书·乐书》多不同,前辈尝辨之。王元之在汝日,以诗寄毕文简曰:"未必颈如樗里子,定应头似夏黄公。"文简谓绮里季夏,当为一人,黄公则别一人也。《杜诗》云:"黄、绮终辞汉。"王逸少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八·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五月丙午朔○丁未夏至大祭 地于 方泽先期视牲命英国公张溶代告请 太祖配神及是日行礼俱命成国公朱希忠代公张溶徐延德大学士徐阶李本分献 选进士万浩姚洪漠李桂徐旻郭敬贤梁梦龙王希烈南轩姜宝王学颜赵祖

  • 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三月。壬申朔以喀尔喀故车臣汗吴默赫子滚陈袭爵。  ○癸酉。上幸畅春园。  ○吏部题、二等精奇尼哈番南第故。销去恩诏所得一拖沙喇哈番。余三等精奇尼哈番、请以其子乌尔土纳思图袭职从

  • ◎冯玉祥之倒戈·刘以芬

    民国以来,军人中之最反复无常者,当推冯玉祥,其首显身手,则在奉直第二次战争时。当时直系势力如日中天,调兵遣将,讨伐奉张,计下十道命令,声威显赫,大有一举踏平东北之概,讵为时仅三十五日(十三年九月十八日下令,至十月二十三日晨二

  • 三一六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陈建金堡遗书板片折·佚名

    三一六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陈建金堡遗书板片折乾隆四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大学士仍管两广总督 昭信伯臣李侍尧、广东巡抚臣德保跪奏,为查明具奏事。窃臣等钦奉谕旨,勅查陈建所著《明通纪》一书及金堡书籍、墨刻

  • 第二节金制管乐器·李叔同

    高音部喇叭Trumpet其音勇壮活泼,但易流于粗野。小高音部喇叭et与前者相似,其音色稍柔。细管喇叭Trombone有中音、次中音、低音三种,音色壮大豪宕,能奏强音,为管乐中第一。猎角式喇叭Horn又名French Horn。为管乐器中最富于表情者。音色有优美可怜之致。

  • 史记集解卷七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厘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厘王即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

  • 元景山传·李延寿

    元景山是宋安王元琰的儿子,字宝岳,从小就有度量,才干谋略过人。周闵帝时,因军功累迁任开府仪同三司。他随从周武帝讨平齐国,因功被任命为大将军、平原郡公、亳州总管。为政法令严明,盗贼也不见踪迹,辖区内部大为清平。朝廷召

  • 十八年·佚名

    (辛巳)十八年清光緒九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甲子。詣仁政殿,親上王大妃殿望六稱慶致詞、箋文、表裏,仍受賀,頒赦。敎文若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寶曆屬三元昌辰;俾耆而艾,俾壽而臧,璇掖啓六旬遐筭。載申景鑠,用亶播脩。恭惟明憲淑敬

  • 经礼补逸原序·汪克宽

    六籍之阙也久矣而礼为甚汉兴区区掇拾于秦火之余而淹中古经旋复散失所存者十有七篇而已周官虽后出而司空之篇竟莫得补二戴所又徃徃杂以秦汉之纪然则学者之欲覩夫成周三千三百之目之全固亦难矣冝乎其学之寥寥而莫讲也

  • 卷三十二·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二宋 陈经 撰召诰【周书】此篇乃成王欲宅洛使召公相宅因而作诰以进戒成王也昔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是时欲都于洛而卒不果迁至成王乃成武王之意建都于洛邑盖取其天下之中四方朝贡道里均焉

  • 卷一·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一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易周易正义序孔頴逹奉撰定【定当衍字颖毛本误从示后同不出】周易正义卷第一【七字衍】第一论易之三名乾坤其易之蕴邪【蕴经文作緼】上下无常【无当从经文作无后并

  • 内典字义译注·周梦颜

      卷一  三途:即三恶道。  优填王:梵语邬陀衍那,此言出爱。亦云优陀延。即优填王也。(凡言梵语者,皆天竺国之语也,劫初皆梵天遗种,故称梵。)  婆罗门:此云净行,是西天四姓之一,详《长阿含四姓经》。  八关斋:即八戒也。

  • 南诏图传文字卷·佚名

    唐代南诏长卷画。亦称《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南诏画卷》、《南诏图卷》、《南诏图传》等。南诏舜化贞中兴二年(唐昭宗光化二年,899)画毕。南诏忍爽(官名)臣王奉宗、张顺等绘画监制。从画面画

  • 林间录·惠洪

    佛教杂著。宋惠洪著。二卷,后录一卷。采用笔记体裁,记叙名僧嘉言善行,僧家故事。通过发表议论,阐发禅理。文笔流畅、词藻华丽,工于润色,为佛教著作中少见。通行本为影印续藏经本。后录1卷,所载皆《石门文字禅》卷17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