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治传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考取进士。授职为行人,升任吏科给事中。敌寇屡次骚扰边关,边防大臣大都隐瞒不奏报;稍获小胜,文官就冒领军功。王治请求临阵斩寇俘敌,按等差记录将士们的功勋;文官和镇中主帅不亲身参战搏击的不做赏赐。皇帝听从了建议。他又升任礼科的左给事中。

隆庆元年(1567),与御史王好问一道核实内府各监局的年度开支。宦官崔敏请求终止此事,被给事中张宪臣弹劾。获圣旨:“诏书所言,从嘉靖四十一年(1562)开始,听从王治等人详细核查。诏书没有提及的,予以终止。”王治等人极力争辩,没有被同意。事情办完了,弹劾宦官赵廷玉、马尹侵吞国家财物的罪行,诏令司礼监负责查问。不久他上疏陈述四件事:“一,确定宗庙的礼仪以便隆肃圣上的孝道。献皇虽然贵为天子的父亲,却没有登基做皇帝;虽然亲为武宗的叔叔,但曾经尊奉武宗。现在却与各祖宗先帝并列,位置安排在武宗右方,考察诸多典制,终究没有与此和洽的。我认为献皇附祭于太庙,未免有僭越之嫌。如果专门祭祀世庙,就永世不做更改,请求敕令朝廷大臣广做评议,务必要使此事办得妥当。二,谨慎退朝而处的礼仪,以澄清教化之源。皇帝深居禁宫,左右奸佞之人就会窥伺时机百般讨好,或者宴饮声乐,或者游戏骑射。近者损耗精神,由此滋生疾病。长久看就妨害政事,由此滋生危害与祸乱。近来众人议论纷纷,称陛下宴饮消闲的举动,并非居丧帝王所适宜的。我暗暗替陛下忧虑。”其他二件事,请求皇帝勤于朝讲、亲近辅佐者。奏疏呈入宫中,皇帝答复知道了。

升迁为吏科都给事中。弹劾蓟、辽总督都御史刘焘、南京督储都御史曾于拱不称职,曾于拱被罢免官职。山西与蓟镇同时受敌寇侵扰,王治归罪于兵部尚书郭乾、侍郎迟凤翔,与同官欧阳一敬等人弹劾他们。皇帝下诏书罢免了郭乾,将迟凤翔贬职为三秩视事。部议抚恤光禄少卿马从谦。皇帝不同意,王治上疏争辩。皇帝称马从谦所犯罪行,如同儿子辱骂父亲,最终不同意做抚恤。王治又奏请追封何王唐的谥号,为夏言昭雪平反,并且申诉说大理卿朱廷立、刑部侍郎詹瀚共同捏造了夏言、曾铣的冤案,应该追夺他们的官职。皇帝都答复同意。第二年,左右大臣中有人称南海子为胜景地,皇帝即将前往。王治率领同僚劝阻。大学士徐阶、尚书杨博、御史郝杰等人一道阻止。皇帝全然不听。到了目的地眼见一片低湿荒凉苍莽之地,皇帝非常懊悔。王治立即被提升为太仆少卿,改任大理职,晋升太仆卿。奔父母丧事归乡,直至去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 贺拔胜 弟岳 兄允 念贤·令狐德棻
  卷第二百八十 後晉紀一·司马光
  卷五 周紀五·司马光
  通鉴释文辩误卷六·胡三省
  ●卷十一·邵廷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三十·佚名
  尚史卷五十五·李锴
  皇王大纪卷三·胡宏
  一百九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宣示曹(兆页)承继宗祧袭职织造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六 贰臣传一·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四·纪昀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一·杜大珪
  齐王司马礒传·房玄龄
  陈寿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四·陈衍

    一、说诗标举名句,其来已久,此诗话所由防也。谢安石与子侄辈各举《三百篇》中心赏之句,玄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四句,道蕴举“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二句,空白举“訏谟定命,远猷辰告”二句。锺

  • 五言巻十八·洪迈

      五言  中秋          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偶题  水榭花繁处春情日午前鸟窥临槛镜马过隔墙鞭  闲歩  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春中 

  • 卷二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八 刘禕之【字希美晋陵人】 酬郑沁州 骐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缉图照国典按部留宸瞩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芸书暂辍载行使方临俗节变风绪高秋深露华溽寒山敛轻霭

  • 卷一·舒赫德

    乾隆三十九年秋九月乙卯山东巡抚徐绩奏言九月初二日午刻臣接署临清州知州秦震钧防同临清营副将禀报据堂邑县张四孤庄民刘防等报称八月二十八日起更时本庄王圣如即王经隆等率领多人手执凶械放火伤人署州防同副将即亲往

  •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三·陈邦瞻

    蒙古侵金寜宗开禧二年十二月防古却特氏特穆津称帝于鄂诺河特穆津之先有曰勃端察尔母曰阿伦果斡生二子而寡居夜寝屡有光明照其腹又生三子勃端察尔其季也其后子孙蕃衍各自为部居于乌济之北与鄂啰奈曼九姓囘鹘故城和琳接

  • 复辟录·杨瑄

    景泰八年春正月,上染疾,免百官朝数日,内外群臣患之。十有一日,左都御史萧维祯、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率十三道同百官问安于左顺门外。太监兴安自内出,问曰:“若皆何官?”维祯答曰:“乃都御史六科十三道给事中,御史

  •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春正月庚申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

  • 卷五十·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五十大学士朱轼撰循吏传二汉卓茂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元帝时学於长安事博士江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性寛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

  • 拓跋屈传·李延寿

    拓跋屈是文安公拓跋泥的儿子,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明元帝时,在门下省办事,进出传送诏书命令。他本性聪明机灵,善于奏事,每次都和皇帝想法相同,被赐爵为元城侯,加功劳将军,和南平公长孙嵩、白马侯崔宏等一起判决案件和诉讼。明

  • 陆羽传·欧阳修

    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生在何处,有人说他是一个和尚在河边拣来养的。长大后,用《易》自我占卜,得《蹇》之“渐”,其辞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为姓,并依之取名和字。小时候,老师教他学写

  • 卷二百六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宋神宗熙宁初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曰右臣伏见朝廷近罢市易事不与商贾争利四民各得其业欣戴圣德无有穷已唯有益利秦凤

  • 卷一百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一乐考【臣】等谨按马氏乐考序以为声音之道与政通故审乐以知政其兴衰治乱固未必由乐是则然矣乃谓议乐必如师旷州鸩有自得之妙无法可传後之君子

  • 卷十·僧祐

    道地经序第一道安法师沙弥十慧章句序第二严佛调作十法句义经序第三道安法师三十七品经序第四昙无兰作舍利弗阿毗昙序第五道标法师僧伽罗刹经序第六道安法师僧伽罗刹集经后记第七未详作者婆须蜜集序第八未详作者阿毗昙

  • 佛说逝童子经·佚名

    西晋沙门支法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平旦从诸比丘。被袈裟持应器入城分卫。佛行向富迦罗越门。富迦罗越有子年十六名曰逝。时在第三门内遥见佛来。身有奇相容貌端正。心意安静诸根寂寞。项中光出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八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八卷释极爱一子地义 明佛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 明释杀婆罗门以得一子地 明婆罗门入地狱发三念 明杀阐提无罪 出旷野鬼神缘起 发调达之迹 结修舍心果谓空平等地 广释十一空义梵行品

  • 阿毗昙甘露味论 卷上·佚名

    尊者瞿沙造曹魏代译失三藏名布施持戒品第一云何布施。自持财物施与。为三种故。自为身故。为他人故。为彼我故。供养塔寺佛辟支佛阿罗汉。自为身故。施与众生。为他人故。布施与人。为彼我故。思田物好得好报。云何思

  •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彼入因果分第五论曰。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谓

  • 孙廷尉集·孙绰

    诗文集 东晋孙绰(314—371)撰。一卷。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文学家。居家会稽,初历著作佐郎,迁征西参军,太学博士,永嘉太守,累廷尉卿。少爱隐居,放游山水,博学善属文,名冠当时,为玄言诗代表作家。《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