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孝穆纪太后传

孝穆纪太后,是明孝宗的生母,贺县人。原是贺县土官之女。成化年间明军南征时,掳掠至京,充入后宫为女史。她十分机敏聪颖,又识文断字,受命管理内藏的事。当时万贵妃受皇帝专宠,因她自己无子,便非常嫉妒后宫嫔妃们怀孕,想方设法使其堕胎。柏贤妃生悼恭太子,被她害死。有一天,皇帝偶然来到内藏,孝穆纪太后对皇帝所问之事对答自如,皇帝很高兴,于是将她召幸,她因而怀了孕。万贵妃知道后恨得咬牙切齿,命宫女前去探听虚实。宫女回来误报说,她并未怀孕,而是患了一种难治的病。万贵妃仍怂恿皇帝将她贬居安乐堂。数月之后,生下孝宗,担心万贵妃暗害,孝穆纪太后便狠心将孩子交给门监张敏去溺死。张敏吃惊地说“:皇上至今没有儿子,为什么要将皇子弄死呢?”于是,他冒死将皇子藏入密室,用粉糕、糖浆等暗暗哺养起来,万贵妃时时监视也没能发觉。皇子就这样长到五、六岁,仍没敢剪去胎发。当时已废的吴皇后住在西内,离安乐堂很近,暗知此事,便主动前来帮忙哺育皇子。这些事情皇帝都不知道。

明宪宗自从悼恭太子死后,一直没有子嗣,朝廷内外都为此担忧。成化十一年(1475),宪宗命张敏为他梳头,对镜感叹道“:我已经老了,可惜还没有儿子啊。”张敏一下子跪在宪宗面前说“:奴才该死,其实万岁您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听后愕然而立,问皇子何在。张敏回答说“:奴才将真情说出,恐怕性命难保,万望陛下为皇子做主。”太监怀恩跪地磕头说“:张敏所言属实。皇子被偷偷藏在西内哺养,今年已经六岁了,因怕被人暗害,此事一直不敢张扬出去。”皇帝听了大喜,当日就临幸西内,派太监前去迎接皇子。太监一到,母亲抱着皇子,眼泪潸潸地嘱咐道:“我儿前去认父,母命恐难保了。皇儿如果看见一个身穿黄袍,面留胡须的人,他就是皇儿的父亲。”皇子身穿绯色袍子,乘着小车,被拥至台阶下,皇子发长披地,走过去投入宪宗怀里。宪宗将他置于膝上,久久抚视,悲喜交加,流着眼泪说:“此儿长得像我,确是我的儿子。”然后命怀恩到内阁将事情原委全盘托出,群臣听后皆大欢喜。第二天,入朝拜贺,颁诏天下。宪宗将皇子生母淑妃移居永寿宫,多次召见她。万贵妃却日夜暗自垂泪,怨恨地说:“这群小人如此欺骗我。”那年六月,淑妃暴病死去。有人说是被万贵妃下毒害死的,有人说是自杀而死的。淑妃死后谥号为恭恪庄僖淑妃。张敏在淑妃死后感到很害怕,也吞金自尽了。张敏,同安人。

孝宗被立为皇太子,当时孝肃皇太后住在仁寿宫,她对宪宗说:“将皇太子交托给我吧。”皇太子于是就住在仁寿宫。有一天,万贵妃叫太子到她那里去吃东西,孝肃皇太后嘱咐太子说:“你去吧,但不要吃她的东西。”太子到了万贵妃处,万贵妃赐给他食物,太子说“:我已经吃饱了。”万贵妃又劝他吃羹汤,他便问“:羹汤中有没有毒?”万贵妃大怒道:“这个小孩几岁就像这样,他日长大后会陷害我的。”因怒而成疾。

孝宗即位后,追谥淑妃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纯皇后,迁葬于茂陵,另外在奉慈殿祭祀她。孝宗思念太后,悲伤不已,特地派太监蔡用寻找太后家人,找到了纪父贵、纪祖旺两兄弟。孝宗大喜,下诏将纪父贵改名纪贵,授以锦衣卫指挥同知之职,将纪祖旺改名纪旺,授以锦衣卫指挥佥事之职,赐予宅第、黄金布帛、田地、奴婢,不可胜数。追赠太后之父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后之母为夫人,对其曾祖、祖父也是如此。并命人修复太后在贺县的祖先坟地,安置守坟户,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

这以前,太后在宫中,曾经说过家在贺县,姓纪。因为年幼离家,已不记得有什么亲戚了,太监郭镛听到后,便将此事记在心里。有一名叫陆恺的太监,也是广西人,原来姓李,在贺县,纪、李两字同音,因此他妄称自己是太后的哥哥,并令人查访他的族人到京城来。陆恺的姐夫韦父成出来冒称,有关官员便以外戚之礼待他,划给他三十亩地,将其所住地方称作迎恩里。纪贵、纪旺说:“姓韦的冒称姓李,何况我们确实姓李。”因以诈作的宗族谱系上呈,有关官员不能辨别。他们俩骤然富贵,韦父成也到京城来进行争辩。孝宗命郭镛查证处理此事。郭镛赶走韦父成,还命令他骑驿马赶快回去。等到孝宗命人修复太后祖先坟墓时,贺县无数姓李的人都自称是太后家人。使者返京,向孝宗上奏说纪贵、纪旺不是太后的亲戚。孝宗又派给事中孙王圭、御史滕..秘密行走于连县、贺县之间,在两地瑶族、壮族人中微服查访,将事情完全查清,回京上奏皇帝。孝宗将郭镛等有关人员流放或贬职,罚纪贵、纪旺戍守边海。自此之后,孝宗多次寻找太后亲戚,始终没有找到。

弘治三年(1490),礼部尚书耿裕上奏道“:粤西当时正值南征之后,战火四起,饥荒成灾,百姓纷纷逃亡,加上岁月已久,人们踪迹难寻。昔日孝慈高皇后与高皇帝共同度过艰难岁月,化家为国,徐王与高皇后之父关系很亲近,当时以皇后的身份,寻找家族之人,尚且没能找到,然后在宿州建造庙宇,春秋祭祀。而今纪太后幼年便离开西粤,入宫侍奉先帝,连、贺两县不是处于中原之地的徐、宿,宫中也没有母后正位之年,陛下访寻之心虽切,但怎么才能找到太后真正的宗族呢?依愚臣之见,陛下可以仿效以前徐王的做法,确定太后父母的封号,在桂林立祠祭拜。”孝宗回答说“:孝穆皇太后很早就弃我而去,每每思念起来,心如刀割。我当初认为宗亲尚可到处寻找,宁受百骗,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宗亲。你们觉得年岁已久,无从着手寻找,请求加封立庙,以此来安慰圣母在天之灵。皇祖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朕虽于心不忍,又哪里敢违背呢。”于是,册封太后父亲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庆元伯,谥号端僖,太后之母为伯夫人,在桂林府建造庙宇,有关官员每年前去祭祀。大学士尹直所撰的哀册上写道“:睹汉朝尧母之家族,增宋室仁宗之悲恸。”孝宗闲时拿来诵读,总是流泪欷..不已。

猜你喜欢
  列传酷吏第七十七 于洛侯 胡泥 李洪之 高遵张赦提 羊祉 崔暹 郦道元 谷楷·魏收
  本纪第四 则天皇后 中宗·欧阳修
  卷一六七 陳紀一·司马光
  卷一百十六·毕沅
  卷八·佚名
  第二十三回 回程·德龄
  ◎郑光圆自打耳光·宣南吏隐
  中兴小纪卷十一·熊克
  上注表·陈寿
  二、京都票号致祁、太、平·李宏龄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佚名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奏谳书五·佚名
  后记·林汉达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三十二·彭定求

        卷632_1 【塞上】司空图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卷632_2 【寄永嘉崔道融】司空图   旅寓虽难定,乘闲是胜游。碧云萧

  • 卷七·王翰

    钦定四库全书梁园寓稿卷七明 王翰 撰七律忆平陆旧游金鷄山顶邓家园乘兴来游坐水边柿叶染霜围锦帐菊花承露散金钱溪头怪石如人立洞口苍苔待我眠何日再同三二友一壶浊酒送残年怀东城旧游水边台榭竹间亭日日幽闲共客寻

  • 卷二十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二十九刘邓州祖谦【三首】祖谦字光甫安邑人承安五年进士歴州县有政迹拜监察御史以鲠直称其不能俯仰世好葢天性然也正大初为右司都事除武胜军节度副使召为翰林修撰家多藏书金石遗文

  • 列传第四十二 梁宗室下·李延寿

    安成康王秀 南平元襄王伟 鄱阳忠烈王恢 始兴忠武王憺长沙王懿平崔慧景后,爲尚书令,居端右。衡阳王畅爲卫尉,掌管钥。东昏日夕逸游,衆颇劝懿废之,懿弗听。东昏左右恶懿勋高,又虑废立,并间懿。懿亦危之,自是诸亲咸爲之备。及难

  • 列传第一 后妃上·李延寿

    魏神元皇后窦氏 文帝皇后封氏 桓皇后惟氏 平文皇后王氏昭成皇后慕容氏 献明皇后贺氏 道武皇后慕容氏 道武宣穆皇后刘氏明元昭哀皇后姚氏 明元密皇后杜氏 太武皇后赫连氏 太武敬哀皇后贺氏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 文成文明

  • 第三十八册 天命七年三月·佚名

    第三十八册 天命七年三月三月初一日,喀尔喀贝勒卓里克图所属十一人,携马三匹来归,知其有诈,皆斩之。初二日,住广宁之诸贝勒福晋到来。是日,降书谕刘副将曰:“著详加查问自刀船上所俘八十三人,来自何处,尔等之同党几何,欲

  • 南唐书卷十一·马令

    宋 马令 撰列传第六刁彦能上蔡人也父礼遇乱徙居宣城彦能少孤贫事母以孝闻初节度使王茂章为亲兵茂章叛入越彦能当从使家人扶其母俟于路彦能至抱母泣告茂章曰老母在此不能従公茂章许之乃驰入宣州城中已乱彦能登城以

  • 宫他为燕魏·佚名

    【提要】 他人的灾难意味着自己的利好,他国的混乱是国家攫取利益的最佳时机。国家之间无情义可言,乘人之危是非常正常的事。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与他周遍国家是统一安定还是混乱分裂有着直接的关系。 【原文】 宫他为燕

  • 164.段秀实不怕强暴·林汉达

    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了大功,威望很高,他怕唐肃宗猜忌他,自己要求解除兵权,连手下的亲兵也遣散了。唐肃宗死去后,他的儿子李俶(又名李豫)即位,就是唐代宗。吐蕃贵族趁唐朝西部边境空虚的机会,纠合了吐谷浑等几个部落共二十

  • 景公伐斄胜之问所当赏晏子对以谋胜禄臣第四·晏婴

    景公伐斄,胜之,问晏子曰:“吾欲赏于斄何如?”对曰:“臣闻之,以谋胜国者,益臣之禄;以民力胜国者,益民之利。故上有羡获,下有加利,君上享其民,臣下利其实。故用智者不偷业,用力者不伤苦,此古之善伐者也。”公曰:“善。”于是破斄之臣,东

  • 自序·洪咨夔

    帝王诰命讫于平王国风变于黍离圣人伤王者之不作因鲁史修春秋以奉天命而立人极夫天命流行于人极之中无一息间断人惟不知吾心有天而外求天谓吉凶祸福天未尝定徃徃无天而动于恶然天虽有时而未定终必有时而定天者定则人者

  • 书传卷十四·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多士第十六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弋取也惟天不畀允

  • 诸法集要经卷第二·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无常品第五之余  尔时诸天人  著乐生喜悦  过彼时分已  各怀于忧恼  如树当滋荣  密叶而弥布  过彼时分已  

  • 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佚名

    大唐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三藏宝思惟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净居天宝庄严道场中。与大菩萨及净居诸天众俱。尔时世尊大慈大悲。于此会中普告一切诸天众言。汝等善听文殊师利童子行轮咒法。为欲守护诸众生故。一切如来所

  • 乐全集·张方平

    宋代诗文别集。40卷。张方平著。《宋史·艺文志》著录《张方平集》40卷,又《进策》9卷;王巩作张氏《行状》也说他有“文四十卷,号曰《乐全集》;内外辞制杂著二十卷,曰《玉堂集》。”其遗集世上流传甚少,而《进策》、

  • 复堂词话·谭献

    清谭献撰。共一百三十一则,为其门生徐珂所辑,1925年付梓。徐珂跋云:“师之论词诸说,散见文集、日记及所纂《箧中词》、所评周止庵《词辨》。光绪庚子(1900),珂里居,思辑为专书,请于师曰:‘集录绪论,弟子职也。侍教有年,请从事。

  • 朝鲜王朝实录[燕山君日记]·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燕

  • 合部金光明经·佚名

    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对志德等合入,共二十四品,彦悰序云。此经有三本。初,凉世昙无谶译为四卷,止十八品(今存)。次。周世耶舍崛多译为五卷,成二十品(今亡)。后逮梁世真谛三藏,译三身分别,业障灭,陀罗尼最净地,依空满愿等四品。足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