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林俊传

林俊,字待用,福建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升任员外郎。他为人耿直,不随俗浮沉,凡是牵涉到权贵人物,尚书林聪就交给林俊办理。一次他上书请把妖僧继晓斩首,并把权宦梁芳问罪,宪宗大为恼火,把他打入诏狱中拷讯。后府经历张黹攵搭救他,也被关了进去。太监怀恩极力营救他们,林俊才被贬为姚州判官了事,张黹攵贬为师宗知州。当时朝廷中言路久已隔绝,他们两个这下可说是名震京城,人们为他们编了一句话,说是“御史在刑曹,黄门出后府”。不久因为正月初一发生星变,宪宗省悟过来,就恢复了林俊的官职,改派他到南京去了。

弘治元年(1488),林俊因人推荐升任云南副使。鹤庆玄化寺据说是有活佛,逢年过节这里聚集了上万名男女,争着用钱往佛面上涂贴。林俊下令烧了这尊佛像,所得的捐款用来帮助穷苦百姓偿还拖欠的款项。后来他又拆毁了三百六十处滥建的祠堂庙宇,木料都撤下来修筑学宫。千崖地方的土著人刀怕愈想夺走侄儿的宣抚官,把他的大印劫去几年不还。林俊传令过去警告他,刀怕愈这才归还了侄儿的大印。后来,林俊又升任按察使,五年调到湖广去了。在这期间他因为雨雪灾异上书评议时政的得失、利弊,又说德安、安陆修建王府以及增修吉王府都工程浩大,耗费亿万钱财,百姓受不了这样的征派。所以他奏请按照宁王、襄王、德王府的旧例来办,一切都务必减省,不必使用琉璃砖瓦和白玉雕栏,并请将此订为律例。孝宗没有听从。

九年,他上书称病引退,没等批复就径自回去了。很久之后,因人推荐朝廷起用他为广东右布政使,他不接受任命;又起用他为南京佥都御史,总管操江事宜。十四年(1478)正月初一,陕西、山西地震水涌,林俊借此上书讲述自古以来宫闱、外戚、太监、权臣的祸患,并且请求孝宗停止设坛求福,减少织造供应,清理役满官员,停止工程建设,削减内府供应,节制各种赏赐,戒除游佚享乐,疏远邪佞小人,亲近贤良之人。又请求预先教育太子,进而荐举侍郎谢铎,少卿储馞、杨廉,已退休的副使曹时中,处士刘闵,说他们可以做太子的辅导官。孝宗回答说知道了。过后,林俊又屡次上书请求退休,推荐时中来接替自己,孝宗不答应。江西新昌的一个百姓王武率领一帮人做了贼盗,巡抚韩邦问不能扫除他,朝廷传令林俊前往巡视。林俊亲自走入王武的巢穴之中,王武便请为他效命,林俊把所有的贼党都给擒拿了。孝宗发布诏书就让林俊取代邦问,林俊援引朱熹代唐仲友、包拯代宋祁的往事竭力推辞。孝宗不答应他的推辞。于是林俊改定政纲,使各种政务从此焕然一新。王府征收岁禄,大都向百姓多增收一倍,因为林俊说了话才大大削减了数额。宁王宸濠贪婪、横暴,林俊却屡次抑制他。宁王请把王府改为琉璃瓦,约费银两万两。林俊说应该保持原样,不要犯上像叔段请求京边肥地、吴王所得几杖的赏赐那样的不吉利。宁王恼了,一心想找他的茬子,却没抓到他什么把柄。后来碰到皇上生日,林俊却巡查自己的部属,就上书弹劾他,林俊因此被扣发了三个月的俸禄。不久他母亲去世,他就归乡守丧去了。

武宗继位后,言官纷纷荐举林俊,江西人在朝中做官的也联名上书请让林俊恢复原职。于是武宗提升他为右副都御史,再次让他去巡抚江西,但碰上他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没能上任。正德四年(1509),武宗起用他巡抚四川。眉州人刘烈发起叛乱,失败后逃走了,一帮不得志的人们假托他的名字四出剽掠。林俊张榜绘像缉捕,没能抓到。恰好这时保宁的反贼蓝廷瑞、鄢本恕、廖惠等跟着闹起来,气势更加猖狂,从保宁转攻巴州。林俊在华垄突然撞上了他们,就乘坐一顶轿子独自到他们营前,给他们讲解利害关系,反贼听后就围着他下拜,愿意约定时间投降。后因为大雨连绵误了约定日期,他们就又叛走,打下了通江。林俊在龙滩河打败了他们,又派遣知府张敏等人追击,在门镇子打败他们,捉住了廖惠。蓝廷瑞逃奔到陕西西乡,越过汉中三十六盘,到达大巴山。官军追上去,又把他打得大败。然后林俊移兵攻击泸州反贼曹甫,同时派人前往招安。曹甫佯装着听他们的命令,却让他的弟弟曹..一如既往地抢劫。指挥李荫斩下了曹..的人头,反贼就转移到江津,分兵七营,打算攻打重庆。林俊征调酉阳、播州的士兵增援李荫,在五年元旦那天发起围攻,打下了敌人四个兵营,活着的贼人逃入百姓家里,官军把他们全给烧死了。然后官军乘胜攻打反贼的老营,指挥汪洋等中埋伏死掉了。李荫继续进兵,在离贼营十五里的地方,曹甫带着几十个骑兵出来,碰上李荫的部队,就败逃回去。官军乘胜进兵围困敌营,俘虏及烧死的盗贼有两千多人。后来,本恕、廷瑞被永顺的土著百姓彭世麟捉住。林俊论功升任右都御史。曹甫的余党方四逃到思南后又攻占南川、綦江,窥视泸州。林俊又多调了一些士兵,派副使何珊、李钺等把他们打得败逃而去。捷报传给朝廷后,武宗用加盖玉玺的诏书奖励了林俊。

林俊在部队里,与总督洪钟议事往往意见不一。一些太监的子弟要跟着冒认军功,林俊总是不许这样。御史俞缁临阵脱逃躲避敌人,致使佥事吴景阵亡。俞缁感到惭愧不安,想嫁罪于林俊,就弹劾林俊一次次报上斩敌之功,反贼到底还没消灭掉,加上他开凿水井,拆毁寺庙,赶出僧人,迫使他们都做了贼。于是林俊前后几次受到严厉批评。等到方四败灭以后,江西反贼差不多消灭干净了,林俊上书辞谢给自己的晋级和奖赏,请求让自己以原来的职务告老还乡。诏书传下来,不允许他辞谢晋级,但准予退休,言官纷纷上书请对林俊加以留用,武宗没做任何批示。林俊起程回家的时候,江西的士绅、百姓号哭追送,恋恋不舍。当时是正德六年(1511)十一月。

世宗即位以后,起用他做工部尚书,又改为刑部尚书。他在赴京的路上就几番称病求罢,世宗不同意。他在奏章中还进而请求世宗亲近儒臣,平心静气地发号施令,以朴实、厚重的美德做天下人的榜样;即位诏书中所要革除的弊端,实行过程中不要迁就,以免使公众的舆论落空。抵达京师后,正碰上暑天,经筵停止进行日讲,林俊就拿祖宗勤学的故事来劝谏世宗。他那时已经有七十岁了,却只在朝房中居住,以示没有长期住下来的意思。他几次给世宗讲要亲近大臣,勤于研究儒学,明辨佛、道是异端,治国要节约财用等道理。朝廷中间每有大事,他一定侃侃陈论,当时朝堂内外的人们都想一睹他的风采呢。

宦官葛景等人非法谋利的事暴露后,被言官举报上去,世宗传令让司礼太监审讯,林俊说内臣犯法,法司不能审问,这样宫廷和朝廷不就一分为二了吗?请交给法司公审,以显示政治的公平、光明。都督刘晖关入监狱后,林俊认为应按结成朋党的律令来断,说刘晖与许泰罪恶相等,请将他斩首以告慰天下人。廖鹏、廖铠、齐佐、王王献被判死刑后,世宗屡次诏令缓期执行,林俊上书请立即执行。后来他又弹劾谷大用侵占民田一万多顷。世宗都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宦官崔文的仆人李阳凤向匠师宋钰索取贿赂不成,怂恿崔文把宋钰差点一棒打死了,崔文被关在刑部狱中尚未定案,已从宫廷内直接传来圣旨要刑部把他移交镇抚司。林俊押下不肯移交,极力向世宗谏诤,世宗不听。第二天林俊再次上书,世宗恼火地责成他作出书面解释。林俊说“:祖宗把量刑交给法司办理,把缉捕奸盗交镇抚司办理,镇抚司审讯以后,犯人还必须交给法司来判刑。从来没有从法司夺走尚未量刑的犯人,倒回头交给审讯者定罪的。崔文是武宗朝留下的坏蛋,他的罪恶已经不容不杀,现在又暗地里求取内宫发出诏书,我不忍心看到朝廷一百五十年来传下的法度给这些人破坏了。”世宗敬畏他说话爽直,就不再追究他了。

林俊因为年长而有德行,被世宗从乡下起用上来,他坚持正道,不避嫌疑,在屡次受到阻挠后,就上书请求退休。世宗传令加封他为太子太保,按规定配给他驿道车马、仆人和粮食。

林俊也曾屡次和世宗争议“大礼”,意见和杨廷和一致。他曾上书说皇上推尊自己的亲生父母有不容罢休的心情,也有不可改变的礼制,于是抄辑了尧、舜以来到宋理宗为止共十条往事,递了上去。等“大礼”议定后,被世宗治罪的人有的竟被杖打至死。嘉靖四年(1525)秋天,林俊在病中上书说:“古时候鞭打的刑罚,也只是羞辱罪人而已,不是非要打伤罪人的肌肤,让他去死不可,也不是用来对待士大夫的。成化时,我见到过廷杖三个大臣,都允许他们穿着厚棉衣,裹着几层毯子,就这样也要打得大半死,很长时间才能痊愈。正德年间,邪恶的刘瑾窃取权柄后,廷杖才让人脱下衣服,致使后来受廷杖的人大多被打死。我又见到成化、弘治年间,只有叛逆、妖言、强盗关进诏狱后,才传令拷问,其他类型的犯人只是说送审而已。现在对不管什么犯人都一概拷问,也不是过去有过的事。从去年至今,原先的大臣差不多给赶尽了,朝堂为之一空。我请求圣明的陛下留心,把已经离开的大臣以礼召回,对没有离去的加以安慰和留用。有着很高的德行、名望的人如罗钦顺、王守仁、吕木冉、鲁铎等人,应该安排在陛下的身边。我衰老有病,只在等死,没有别的希望,所以敢仿效古人临死上表的意思,恭敬地表达我犬马一样的忠心。”世宗收到后只是交给有关部门收存而已。过了一年,林俊病危,又上书请世宗勤于学问,光大孝行,任用贤人,虚心纳谏,善保玉体,并且预先辞谢身后的丧葬善后仪式。然后就死掉了,终年七十六岁。

第二年,《明伦大典》成书,朝廷追论林俊附和杨廷和的罪过,削了他生前的官,他的儿子就用士丧礼埋葬了他。林俊先后经历四朝,抗言敢谏,以礼入仕,也以礼退休,一生中始终保持着同样的节操。隆庆初年,朝廷恢复了他的官,又追赠他为少保,谥贞肃。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 罗结 伊馛 乙瑰 和其奴 苟颓 薛野 者 宇文福 费于 孟威·魏收
  列传第十 孝文五王·魏收
  列传十六·薛居正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六十五·宋濂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张廷玉
  卷二百二十四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宋史纪事本末卷四·陈邦瞻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八·陈厚耀
  第九卷·况周颐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杨士奇
  ◎知事闹新房·李定夷
  第三十五册 天聪五年二月至三月·佚名
  一四三三 军机大臣奏漱芳斋西配殿陈设书籍黏补装潢已竣开单缴进片·佚名
  汤宗传·张廷玉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题词评曲藻後·王世贞

    夫一代之兴,必生妙才;一代之才,必有绝艺;春秋之辞命,战国之纵横,以至汉之文,晋之字,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是皆独擅其美而不得相兼,垂之千古而不可泯灭者。虽然,即是数者,惟词曲之品稍劣,而风月烟花之间,一语一调,能令人酸鼻而刺心,神飞

  • 卷二十二·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二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魏第二 文帝【讳丕字子桓太祖长子八岁能属文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太祖薨嗣位为丞相魏王称受汉禅遂即帝位○诗品曰文帝诗源出於李陵颇有仲宣

  • 卷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四 王勃【字子安绦州龙门人文中子通孙也】 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松吟白云际桂馥清溪里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春日宴乐

  • 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脱脱

        度宗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讳禥,太祖十一世孙。父嗣荣王与芮,理宗母弟也。嘉熙四年四月九日生于绍兴府荣邸。初,荣文恭王夫人全氏梦神言:"帝命汝孙,然非汝家所有。"嗣荣王夫人钱氏梦日光照东室,是夕,齐国

  •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成宗四·宋濂

        ◎成宗四   七年春正月戊戌,太阴犯昴。甲辰,太阴犯轩辕。丙午,定诸改补钞罪例,为首者杖一百有七,从者减二等;再犯,从者杖与首同,为首者流。己酉,以岁不登,禁河北、甘肃、陕西等郡酿酒。益都诸处牧马之地为民所

  • 东都事略卷九·王称

    本纪九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神宗第六子也母曰钦成皇后朱氏以熈宁九年十二月七日生赤光照室十年授天平军节度使封均国公元丰五年改镇彰武封延安郡王七年神宗宴百官于集英殿哲宗初侍立于朝天表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天启七年三月戊辰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成安伯郭邦栋祭裕陵○原任辽东督师王之臣言辽东抚赏诸弊有弊在官商收货滥恶虚冒者有弊在委官给散丛窦侵欺者有弊在监守抵换那移那移支剩不还希图乾没者臣自去年八月接管一季额外撙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纪昀

    列传宋 【七十八】○宋七十八张俊【从子子葢】张宗颜 刘光世王渊解元曲端王友直 李宝成闵赵密 刘子羽 吕祉胡世将 郑刚中张俊张宗颜刘光世王渊解元曲端王友直李宝成闵赵密刘子羽吕祉胡世将郑刚中△张俊张俊字伯英

  • 卷九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九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索隐案县名属

  • 康福传·薛居正

    康福,蔚州人,世代担任本州军校。祖父康嗣,曾担任蕃汉总知兵马使,追赠太子太师。父亲康公政,历官至平塞军使,追赠太傅。康福熟谙弓箭兵马,年轻时事奉后唐武皇,历补军职,兼承天军都监。庄宗即位,曾经对左右侍臣说:“我本来是蕃地人

  • 李崇矩传·脱脱

    李崇矩字守则,是潞州上党人。年幼时孤贫,有善行,被乡里人所推服。汉祖在晋阳起兵,驻扎在上党,史弘肇当时任先锋都校,听说崇矩的名声,召来任为亲吏,乾..初年,史弘肇总领禁兵兼任京城巡检,常常残杀军民,身边的部属害怕,慢慢都离开了

  • 卷一百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六宗庙考【十】奉先殿顺治十三年十二月世祖章皇帝命建奉先殿景运门之东北为奉先殿西门曰诚肃门正门曰奉先门前殿後殿均九间南向如太庙寝制

  • 克己第五卷·朱熹

      1、濂溪先生曰: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而後至。乾之用其善是,損益之大莫是過,聖人之旨深哉!吉凶悔吝生乎動。噫!吉一而已。動可不慎乎?   2、濂溪先生曰: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予謂養心不止於寡而存

  • 卷之六 览冥训·高诱

    览冥训览观幽冥变化之端,至精感天,通达无极,故曰览冥,因以题篇。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风雨暴至,平公□病,晋国赤地。白雪,太一五十弦琴瑟乐名也。神物,即神化之物,谓玄鹤之属来至,无头鬼类操戈以舞也。平公,晋悼公之

  • 卷九·邵宝

    简端录卷九(明)邵寳 撰○春秋【凡一百六】郑伯髠顽弑而不弑从赴也赴以疟疾则何以知其弑也既弑矣其孰能掩诸虽然传闻之言不可以加于策书之赴故赴卒亦卒然则讨贼之义安在诸侯在会地则迩矣时则迫矣而不知贼之所归亦末如之

  • 卷一百八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八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论语第五子罕第九考异古本经大宰知我乎我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有鄙夫问于我问上有来字 子见齐衰者一本齐作见之虽少必作少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忽然在后然作

  •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大众中。结跏趺坐。时诸大众。恭敬围绕。瞻仰如来。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顶礼佛德海  真实正遍知  过去及未来  敷演缘生法

  • 紫阳真人内传·佚名

    紫阳真人周义山,字季通,相传乃西汉时人。为东晋古道书。谓周义山得道成真之事,言义山少好神仙,游天下名山大川,遇仙真三十余人,分别授以经文、丹法、符箓、法术等,又修持百余年,乃白日飞升。传后附有所授道经目录,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