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余佑传

余佑,字子积,鄱阳人。十九岁拜胡居仁为师,居仁将女儿许配给他。..于弘治十二年(1499)中进士,授南京刑部员外郎,因得罪太监刘瑾而落职。刘瑾被诛后,又起任佑为福州知府。镇守太监购物不付钱,民众向余佑控告,佑安慰他们,答应将此情形上报朝廷,镇守太监害怕了,稍有收敛,但却怀恨在心,遣人入京告诉其党羽:“不除去余佑,镇守什么事也办不通。”但佑素来清廉,抓不到把柄。不久,调任山东副使,父亲去世,归家守丧。三年期满,起任徐州兵备副使。宦官王敬运宫廷所用之物入京,多挟持商船,因与知州樊准、指挥王良不和,王良揭发他携带违禁物品,王敬畏罪,去求佑为他解脱,佑不允。敬诬奏樊准等殴打他,一并将余佑逮捕,被贬为南宁府同知。稍后,调任韶州知府。他投呈自劾,辞官而去。嘉靖初年调任云南布政使,因太仆寺召他回京而未成行,改为吏部右侍郎,此时,佑已去世。

佑墨守其师胡居仁的学说,在狱中著《性书》三卷,其中说道,程朱专以“诚敬”二字教人,学者若真能去掉不诚不敬便可,否则不能达到古人的修养境界。当时王守仁著《朱子晚年定论》,认为朱子之学最终归于存心养性。余佑则认为“:朱子论心学有三个阶段的变化,存斋记述他的话,是他年少时的见闻,后见到延平,才感到过去所说的不对,聆听五峰之学于南轩,其言论又有变化。最后改定了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言论,然后本质与现象不偏废,动静交相作用,这就是朱熹最后的定论。怎能把朱熹少年时的见识说成是晚年的定论?”这种见解公开后,守仁的门徒也不敢非难。

猜你喜欢
  卷六十四 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班固
  杂传第三十九·欧阳修
  ●卷十二·邵博
  第五十八回 弑张后代宗即位 平史贼蕃将立功·蔡东藩
  第十五回 弃南都昏主被囚 捍孤城遗臣死义·蔡东藩
  卷一百·国朝·蒋一葵
  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一二三九 谕内阁签出《读画录》等书违碍字句之详校官着交部议叙·佚名
  战国策卷四·鲍彪
   第五章 父與子·林语堂
  金兴旺传·张廷玉
  卷十一·鄂尔泰
  卷一百一·雍正
  卷六十三水师一·冯煦
  卷十九·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回 高小姐山上赠金 赵知府舟中送酒·萧晶玉

    且说白杨树上被绑的车夫望着四个公人骂道:“都是你们这害馋佬,贪吃美酒,误了正事,带累人跟着受罪,这可瞪着眼等死罢!”数数落落,连哭带骂,那四个公人勒着嘴说不出话来,只好肚子里乾鼓。直等至第三天,饿了个杜阮蓝

  • 卷一·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一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妾薄命二首【后山自注曰为曾南丰作○汉书许后传曰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寜前故曹植乐府有妾薄命篇】 主家十二楼【鲍照煌煌京洛行曰凤楼十二重按汉书虽有五城十二楼

  • 卷七·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古诗纪卷七      明 冯惟讷 撰 古逸第七 杂辞 岣嵝碑 【徐灵期衡山记云夏禹导水通渎刻石书名山之高王象之舆地记云禹碑在岣嵝峯又传在衡山县云密峯宋嘉定中蜀士因樵人引至其所以纸蹋其碑七十

  • 提要·郭钰

    (臣)等谨案静思集十巻元郭钰撰钰字彦章吉水人江西通志称其元末遭辞隠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集首有洪武二年庐陵罗大已序亦称其有经济能自守今按集中有辛亥秋诏举秀才余以耳聋足躄县司逼迫非情因成短句一诗辛亥为洪

  • 卷二十三·志第四·五行·脱脱

        ◎五行   五行之精气,在天为五纬,在地为五材,在人为五常及五事。五纬志诸《天文》,历代皆然。其形质在地,性情在人,休咎各以其类,为感应于两间者,历代又有《五行志》焉。两汉以来,儒者若夏侯胜之徒,专以《洪范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台湾八日记(附台湾唐维卿中丞电奏稿)俞明震·佚名

    五月初五日,倭兵轮二十九艘游弋台北海面;复分泊各海口外:基隆、沪尾、澳底、金包里、八里坌、大姑崁,凡可登岸之处,皆有兵输。初六日,土民勾结挖金砂匪引倭人由澳底登岸。曾喜照所募土勇两营守澳底;成军甫三日,遇敌不敢战,均逃

  • 卷十九风教三·冯煦

    禁烟皖省禁烟公所于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开办,就原有戒烟总局改设。隶巡警道,为全省禁烟总汇。遵奉谕旨,严行申禁,自特简禁烟大臣设立查验所,各省一律仿办。皖省附设查验所,选精通中外医士,实地考查。以巡警道为总办,设提调二员,安

  • 第39章·老子

    【原文】昔之得一者(1):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2)。其致之也(3),谓天无以清,将恐裂;谓地无以宁,将恐发;谓神无以灵,将恐歇;谓谷无以盈,将恐竭;谓万物无以生,

  • 提要·邵泰衢

    【臣】等谨按檀弓疑问一卷国朝邵防衢撰防衢字鹤亭钱塘人明于算术雍正初以荐授钦天监左监副其书以礼记出自汉儒而檀弓一篇尤多附防乃摘其可疑者条列而论辨之如以脱骖旧馆人为失礼之正以夫子梦奠之事为杳冥茫皆非圣人

  •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一·佚名

    尔时严炽王闻萨遮尼乾子所说,得欢喜已,更问所疑。作如是言:大师。今此众生界中众生聚中。颇更有人聪明大智利根黠慧知法非法无过失不。答言:大王。有此众生无诸过失。王言:大师。今者谁是。答言:大王。此沙门瞿昙释家子。生

  • 指月录卷之二·瞿汝稷

    应化圣贤 ▲文殊菩萨一日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殊接得示众曰。此药能杀人。亦能活人。首山念云。文

  • 建设人间净土论·太虚

    一 人生愿望之所在  二 现代人间之苦恼   甲 五恶五痛五烧五善之佛说   乙 人间之分析观  三 人间净土之建设   甲 建设人间净土之要求   乙 人间净土之成分   丙 保持身命资产之安全法 

  • 第二十三卷·佚名

    观天品第六之二四王天之二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鬘持天十种地已。观迦留波陀天(此言象迹天)所住之地。有几种地。自作善业。受乐果报。彼以闻慧。见迦留天。有十种地。何等为十。一名行莲华。二名胜蜂。三名妙声。四

  •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卷下·书玉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科释二威仪分二。初标名。二释义。今初威仪门。威仪者。威以德显。非势力之威也。仪以行表。非诈现之仪也。故如来处世。深达物机。凡所施行。必以威仪为主。内怀狮子之德。外现

  • 天台山记·徐灵府

    游记。原题方瀛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徐灵府撰。徐灵府,字名征,自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唐道士。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此书则成于宝历初年。《天台山记》古逸丛书本,共一卷。是作者在唐元和年间(80

  • 文艺论ABC·夏丏尊

    民国18年ABC丛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夏丏尊。分18章。重点论述文艺的本质、鉴赏、创作等文学基本问题

  • 道德真经新注·李约

    四卷。唐李约(生卒年不详)撰。李约,字存博,号萧斋。唐肃宗、代宗朝重臣李勉之子,官至兵部员外郎,善书面,通音乐,当时颇享盛名。撰有《道德真经新注》四卷。《道德真经新注》,又称《道德经新注》。唐人研究 《道德经》者,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