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周嘉谟传

周嘉谟,字明卿,汉川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官户部主事,担任韶州知府。

万历十年(1582)调任四川副使,分道巡按泸州。彻底惩处大奸大猾的杨腾霄,将他处死。建武所士兵放火焚烧总兵官沈思学的官署,周嘉谟只身前往平息了这件事。不久巡抚少数民族地区白草。统兵邛州、灌县,都有计谋策略。过了五年,提升按察使,上书称病引退。一段时期后,重新被起用,官复原职。榷税中官丘乘云肆虐,又是逮捕又是囚禁。周嘉谟发布檄文给有关部门予以拒绝,并且鞭打杀死那些奸诈狡猾、助纣为虐的人,丘乘云也就收敛了。

调任左布政使,后提升右副御史,巡抚云南。陇川宣抚多安民叛乱,逃入缅甸,占据蛮湾。周嘉谟讨伐并抓获了他,立他的弟弟安靖,然后返回。晋升为兵部右侍郎,仍旧巡抚云南。黔国公沐昌祚侵占百姓的田地八千多顷,周嘉谟揭发并惩处他,又揭发他的孙子沐启元的罪状。过了一段时期,改任统领两广的军务,兼广东巡抚。考核期满,担任右都御史。广西少数民族首领勾引交趾的部队侵犯内地,政府军队打退了他们。周嘉谟为此增加了兵力、增设了军事据点。南海、三水、高要、四会、高明等城镇遭大水,冲坏堤防河岸,周嘉谟留下赎刑的钱来修筑堤防。

改任南京户部尚书,不久被召见授官工部尚书。孝定皇后去世,内廷利用皇帝的谕旨向官府索取的钱财,不可胜计。周嘉谟说丧礼有一定的制度,不能听信左右的谗言,随便耗费国家钱财,因而不接受索取。没多久改任吏部尚书。

四十八年(1620)七月,神宗皇帝驾崩。八月二十三日天刚亮时,光宗皇帝即位,郑贵妃占据乾清宫,并且请求封为皇太后。周嘉谟听从言官杨涟、左光斗等人的意见,用君臣大义谴责郑贵妃的养子郑养性,让郑贵妃晓得其中的利害。郑贵妃于是移到慈宁宫,封太后的事也不再提了。外廷大臣都说郑贵妃进献八名侍女,从而导致皇帝患病。二十六日,周嘉谟趁被皇帝召见之机,规劝皇帝节制自己的欲望。皇帝长时间注视周嘉谟,然后命令皇长子向外廷宣布:“传闻之辞不可轻信。”各大臣于是退朝。二十九日,皇帝的病情愈发加重。周嘉谟偕同大学士方从哲、刘一火景、韩火广等接受皇帝的遗诏。当天晚上,皇帝去世。九月二十六日天刚亮时,光宗皇帝的遗诏让皇长子即位。这时李选侍在宫廷内独断横行,势力很嚣张。朝中大臣担心出现意外,进门哭吊之后,请求朝见皇长子,高喊万岁,把他迎奉到文华殿接受大臣们的朝拜,送他到慈宁宫居住。周嘉谟上奏说:“陛下担负着国家社稷的重任,进出应该慎重。大小装殓,早晚的哭临,应该等大臣们到达后才进行。”皇长子点头同意了。各大臣商议协定,皇长子在九月六日即位,李选侍照旧居在乾清宫,还想挟持皇长子同她住在一起。周嘉谟急忙起草奏疏带着朝中大臣请求皇帝转移宫室,左光斗、杨涟跟着上疏。五日,李选侍才移到仁寿殿。这时重大事故接连不断,国家很不安定,首辅方从哲迟疑不决,刘一火景、韩火广又是第一次主持朝政,周嘉谟在朝中执政,主持大议,朝廷内外十分倚重他。

神宗皇帝末年,齐、楚、浙三个派系执掌朝政,控制贬谪、提拔官吏的权力,吏部都做不了主。等到周嘉谟主管选拔权,只任用那些有才干的人。光宗、熹宗相继登位。周嘉谟大规模起用被废免的官员,朝廷之中全是年长而有德望的人。一向被称作三大派系的首领和结党乱政的人,也渐渐自行引退,朝中的污浊之风也为之一清。此后,极力陈述吏治衰败,请求指定让巡抚、按察使、监司等部门办好这件事。报告官员的政绩,大多用四六骈体语,不能反映实情。周嘉谟请求用六件事作为评定官员的标准:一为操守,二为才干,三为心术,四为政绩,五为年限,六为相貌。各自按实注明,不要用空洞的言辞装饰。皇帝认为很好,加以实行。

天启元年(1621),御史贾继春获罪。他的同事张慎言、高弘图上疏开脱他的罪责,皇帝想把他们一起治罪。周嘉谟等人极力为他们说情,于是只停发张慎言、高弘图的俸禄而已。朱钦相、倪思辉被贬,周嘉谟也为他们伸张正义。给事中霍维华希求魏忠贤指责弹劾王安,把他弄死。周嘉谟憎恶他,把霍维华放逐到外地。魏忠贤很恼怒,唆使给事中孙杰弹劾周嘉谟受刘一火景的嘱托为王安报仇,并且以任用袁应泰、佟卜年等人作为周嘉谟的罪过。周嘉谟请求辞职,魏忠贤假传圣旨答应了他。大学士叶向高等人请求留用周嘉谟继续完成百官考察之事,不听。第二年,广宁失陷。周嘉谟备感忧愤,立即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张鹤鸣主战误国的罪行。天启五年(1625)的秋天,魏忠贤的党徒周维持再次弹劾周嘉谟有意庇护王安,于是周嘉谟被削籍为平民。

崇祯元年(1628)被推荐起用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第二年,死在任上,时年八十四岁,赠为少保。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 刑法·房玄龄
  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二·赵尔巽
  ●卷一百五十七·徐梦莘
  ●卷三十九·徐梦莘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十一、这“山崩川竭”的传言·雍正
  序·沈德符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 唐纪二·纪昀
  读例存疑卷二十五·薛允升
  公孙轨传·李延寿
  黄观传·张廷玉
  卷六·佚名
  卷三十二·宋敏求
  卷十四、准葛尔及西藏之兵事·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钱仲联

    一○一、嘉兴唐兰庵(兰),锡山唐蔚师门下同学也。又曾受业于金甸丞,为沈寐叟再传弟子。诗功极深,同门中除王瑗仲(蘧常)外,无人能及。瑗仲尝举其佳句云:“黄昏乘落日,布作满城霞。”真能状难写之景,可匹刘宾客之句。《蟹

  • 第十八出 改图·李渔

    〖普贤歌〗(丑上)洞房处处起风波,命犯孤鸾待若何?年纪二十多,依然没老婆,叫我这手指如何当得过?我阙里侯娶了一双新人,弄出两番把戏。一个方才满月,一个止得三朝,都生出法来骗走了。如今合起来一算,共当了三十三夜新郎。在我看起

  • 榖城山馆集卷十一·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律诗御试大祀方丘应制圣代郊禋典秩崇祗坛午夜肃斋宫五方琮帛坤灵会八变云韶帝德通星斗疎明香雾里旌旗回合晓霞中祯符欲胜汾阴日万歳声闻动逺空阁试中秋风露西清昼漏残月华缥缈凤城端三天如水销银汉

  •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三·宋濂

        张桢   张桢,字约中,汴人。幼刻苦读书,登元统元年进士第,授彰德路录事,辟河南行省掾。桢初娶祁氏,祁生贵富家,颇骄纵,见桢贫,不为礼。合卺逾月,即出之。祁之兄讼于官,且污桢以黯昧事,左右司官听之,桢因移疾不出,滞

  • 卷二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柯劭忞

      徐寿辉 陈友谅 理 明玉珍 升   徐寿辉,一名贞一,蕲州罗田人。以贩缯为业。往来蕲、黄间。   初,袁州有妖僧彭莹玉,用泉水治病多愈,远近神之。至正十年,其徒周子旺以妖术惑众,从之者五十余人,僭称国王,官王获而杀之。

  • 卷十二 怀帝·王夫之

      〖一〗  晋武分诸王使典兵,晋不竞矣。彼皆膏粱纨袴之子也,教练不亲,束伍不禁,瓦合而徒炫其军容,足以乱尔,而不足以竞。又、颖、颙、越之交相残杀,閧然而前,穨然而熸,未尝有经旬之战守,而横尸万计,其以民命为戏久矣。不足以

  • 卷之二百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十四·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七月。庚戌。谕军机大臣等、丰绅奏、官军入山摉贼。续有斩擒。现仍饬前窜呼兰厅匪徒。经参领成庆击败后。该匪窜入黑山。复经托克湍派令委参领兴德等、入山摉捕擒。现在近山一带。虽无贼踪。仍恐有

  • 第二十六章盛运中之衰象(下)【唐代政府官吏与士人之腐化】·钱穆

    唐代的租庸调制和府兵制,结束了古代的社会。其政府组织和科举制,则开创了后代的政府。但后两者亦各有其流弊与缺点。 一、政权之无限止的解放科举制让人自由应考,即是广泛的开放政权。此制度容易引起士人充斥

  • 卷五·佚名

    ——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五)第五则赶缯船,十四只。内水师提标左营「国」字七号船一只:身长五丈七尺,头起■〈乔亢〉四尺五寸、尾起■〈乔亢〉三尺二寸。船头长二丈一尺,面匀宽一丈八寸、底匀宽九尺三寸;船中长一丈八尺,面匀宽

  • 御制大清通礼序·佚名

    御制大清通礼序伊古承天之道治人之情莫善乎礼顾其为用往往详于朝庙略于乡闾及考仪礼十七篇所纪独多士礼自后苍有推而达之之説儒者奉为本经其等差节度互见于周官戴记然时有抵牾朱子尝建议请修通解而未既厥业信乎完书之

  • 子张第十九·朱熹

     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盖孔门自颜子以下,颖悟莫若子贡;自曾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凡二十五章。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命也。四者

  • 止学 原文·王通

      智卷一  智极则愚。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才高非智,智者弗显也。位尊实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穷哉。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谋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敌,慎之少祸焉。智

  • 春秋大全卷七·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庄公上公名同桓公之子母文姜夫人哀姜年十四岁即位在位三十二年諡法胜敌克乱曰庄周 鲁庄公十二年庄王崩子僖王立庄十七年僖王崩孙惠王立郑 鲁庄公十四年郑傅瑕杀子仪而纳厉公庄二十一年厉公卒子文公立

  • 第66章·老子

    【原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1)。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2)。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3)。天下皆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

  • 辯中邊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用二種異譯對校。(一)陳真諦譯中邊分別論.校註略稱陳本。(二)西藏勝   友等譯辯中邊論釋.略稱藏本。   三.異譯對校凡有四事。(一)品目.陳藏二本開合立名有異者.悉爲註出曰.某本

  • 东游记·吴元泰

    又名《东游记上洞八仙传》、《八 仙出处东游记》、《东游八仙全出身传》。章回长 篇小说。明吴元泰著。二卷。五十六回,别本 四十五回。叙八仙故事。各有出身,铁拐李玄, 魂随老君游西,身被徒弟杨子焚毁,依附饿莩 之尸,故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