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马自强传

马自强,字体乾,同州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为检讨。隆庆年间,历任洗马,负责经筵。晋升为国子祭酒,整治学政,拒绝请托。提拔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负责翰林院。

神宗做皇太子时出后宫,他担任讲官,陈述明白、深切,于是受到皇上器重。等到神宗登基,马自强已经调任詹事,教导庶吉士,又提升为礼部右侍郎,担当日讲官。不久,以左侍郎身份负责詹事府,像以前一样负责讲授。遭逢继母去世而归乡。服丧期满,诏令他任原职协助负责詹事府。他到任后被升任吏部左侍郎,仍然负责经筵。才两个月,朝廷推举他任礼部尚书。皇帝派遣使者询问张居正尚书是否可以兼任讲官,张居正回答,事务繁多不得兼任。于是任用他为尚书,罢除日讲,担当经筵讲官。

礼官所负责的事,皇族宗藩的事情最多,先后的条例自相矛盾,狡黠的官吏得以恣意为奸。马自强选择恰当的条例命僚吏遵守,诸项不适宜于执行的条例都予以摒弃。每当藩府的奏疏送到,他都及时裁决,在礼部门上张榜告示,公开表明可行与禁止,官吏无法牟利。龙虎山正一真人,在隆庆年间就被降为提点,剥夺了盖有御印的诏书。到此时,张国祥请求恢复他原来的封号,马自强扣压了他的奏章。张国祥就大肆贿赂冯保,坚持请求恢复封号,马自强极力主张不可以,最终还是因为御旨准许了。起初,俺答通贡互市,对他们有定额的赏赐,后来边关大臣答应他们的请求,赏额逐渐增加。马自强奏请申明旧约,乱自请求的数额不给,每年节省的费用不可估量。《世宗实录》修撰成,他被加封太子少保。

万历六年(1578)三月,张居正准备回乡安葬父亲。思虑在乡里休息的内阁大臣,高拱与自己有很深的嫌隙,殷士儋有内援,有可能乘隙复出,只有徐阶年老容易结交,打算举荐他代替自己。已经派遣使者报告了徐阶,又思虑徐阶为前辈,自己还朝,应位居其下,于是奏请增设内阁大臣。皇帝当即指令张居正推举,于是根据人望推荐马自强以及所厚爱的申时行。诏令加封马自强为太子太保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与申时行一起参与机要事务。马自强起初因为救助吴中行、赵用贤与张居正相抵触,自认不敢奢望,等到皇帝的命令下达,人们更加由此称赞张居正。当时吕调阳、张四维先入内阁。吕调阳身体衰弱,多次卧病不出门,小事由张四维代替他拟旨,大事则派快马到江陵报告张居正,听从他的裁决。马自强虽然正直,也不能有所作为,驻守职位罢了。

此后,张居正返回朝廷,吕调阳推辞政务,马自强也患病去世。诏令赠封他为少保,谥号文庄,派遣行人护送他的灵柩回乡。

关中人进内阁,从马自强开始。此后薛国观继之入阁。整个明代终了,关中只此两人入阁。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李百药
  卷六十五·表第三·公主表·脱脱
  卷四百三十一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东汉会要卷九·徐天麟
  卷之一千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第七章 西征前之花剌子模·冯承钧
  废太子元恂传·魏收
  信都芳传·李延寿
  张弼传·张廷玉
  卷二十二·黄训
  卷一百十·宋敏求
  卷二十九·佚名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司马迁
  钦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五·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郑光祖

    (净躲入巢蜺马儿领乔卒上,云)戴上傒子盔,穿上匙头甲。他每争闲气,着我去厮杀。某乃副帅老躲是也。统人马征战方伯,先领五千游兵引战,没奈何看事色,得手纁了为上计。大小三军,摆开阵势,如今两阵对圆,大家用心,袖子里袖上些石头,到

  • 跋·杜本

    右诗一巻,凡二十三人,无名者四人,共一百首,乃宋亡元初节士。悲愤幽人清咏之辞,京兆先生早游江湖,得于见闻,悉能成诵,因录为一编。题曰谷音。若曰山谷之音,野史之类也,刋于平川怀友轩,以传于世。今厯兵燹,板己不存,余幸藏此本,风晨月

  • 卷五百三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一许浑太和初靖恭里感事【咏宋相申锡也申锡为王守澄所构谪死开州文宗太和五年事】清湘吊屈原垂泪撷苹蘩谤起乘轩鹤机沉在槛猨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寃宁有唐虞世心知不为言与侯春时同年

  • 卷四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七十三·脱脱

        史弥远 郑清之 史嵩之 董槐 叶梦鼎 马廷鸾   史弥远,字同叔,浩之子也。淳熙六年,补承事郎。八年,转宣义郎,铨试第一,调建康府粮料院,改沿海制置司干办公事。十四年,举进士。绍熙元年,授大理司直。二年,迁太社

  • 两汉刊误补遗卷二·吴仁杰

    督之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师古曰督谓察视责罚也丙吉传坐养皇曾孙不谨督笞师古曰督谓察视之仁杰按督有两义西域传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此用督察为义晋令曰应受杖而体有疮者督之此盖决罚之名颜注丙吉传但云察视非也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九年三月辛丑朔孝肃皇帝忌辰遣官祭 裕陵○日讲官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王图以考满被言<锍-釒>请罢斥不允○湖广等道御史金忠士<锍-釒>言今日行政虽有机务多端疏壅导流总在章奏一发盖引其脉则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六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慕容叛秦复燕 【肥水之役 姚苌灭秦慕容灭西燕】晋海西公太和四年燕车骑大将军呉王垂犇秦 初秦王坚闻太宰恪卒隂有图燕之志惮垂威名不敢发及闻垂至大喜郊迎执手曰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要

  • ●卷五外篇·何孟春

    教学,于王者之务莫先焉。成周遗册足征也。二代以降,汉、唐、宋为达治体,而汉未遑庠序之事,元朔始兴太学。唐仍魏制,始郡县有学。然唐郡县,未闻有专官于学者。宋庆历间,始立学命官。时宋已四世矣。我圣祖太学之立,在未正位前。

  • 南宫奏稿巻一·夏言

    明 夏言 撰一斟酌临雍旧典乞赐宸断疏仪制清吏司案呈先该本部题为议幸学以兴教化以全文治事奉圣防先师祀典既正朕当躬谒依拟于嘉靖十二年三月内幸学一应事宜都准行临期你部里具仪来看钦此钦遵续该本部拟题照得驾幸太

  • 附录 与顾颉刚论古史书·傅斯年

    颉刚足下:我这几年到欧洲,除最初一时间外,竟不曾给你信,虽然承你累次的寄信与著作。所以虽在交情之义激如我们,恐怕你也轻则失望,重则为最正当之怒了。然而我却没有一天不曾想写信给你过,只是因为我写信的情形受牛顿律的支配

  • 罗泮忱·周诒春

    罗泮忱 字建侯。年三十七岁。生于福州。弟忠在。本籍住址。福州南营。已婚。子一。女三。初学于天津北洋大学。任直隶广平府中学堂。及保定高等学堂教员。光緖三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宣统

  • 卷四八·邱濬

    ▲郡国之礼 《周礼》:州长(二十五百家为一州)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法(则也)。正月(建子之月)之吉,各属(合也)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若以岁时祭祀州社,则属其民而读法,亦如之

  • 卷三·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三      宋 杨简 撰邶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五·唐慧琳

       翻经沙门惠琳撰  音道地经一卷 琳  修行道地经六卷 琳  百喻经四卷 玄  菩萨本缘经三卷 玄  大乘修行诸要集三卷 未  付法藏传六卷 玄  坐禅三昧经三卷 琳  佛医经一卷 玄  惟曰杂难

  • 佛说法集经卷第四·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奋迅慧菩萨。语无所发菩萨言。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心念处智。何者是念。云何心念处。尔时无所发菩萨摩诃萨。语奋迅慧菩萨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已于一切法中无生智。为心念处

  • 孙不二元君法语·孙不二

    该书以诗赋形式述女丹法要,前五言四韵十四首,咏女丹功夫次第。又七言绝句七首,咏女功内丹补附于后。次第诗首篇言“收心”。谓我人未有此身,先有此气,一气者,即先天阴阳未判之气,分而为阴阳,阴阳冲和生万物。谭子《化书》云:虚

  • 海公小红袍全传·佚名

    简称《小红袍》。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十卷四十二回。书叙明代忠臣海瑞晚年与权臣张居正父子的斗争故事,揭示明代社会黑暗现实。 但亦杂有荒诞情节。 《海公小红袍传》是《海公大红袍传》的续篇,是继《海忠介公居官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