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汤开远传

汤开远,字伯开,是主事汤显祖的儿子。年轻时就很有才识,以经济之才自许。崇祯五年(1632)由举人出任河南府推官。当时庄烈帝恼恨廷臣玩忽职守,用法过于严酷。开远上书谏议说:

“陛下登基以来,明罚亲断,不肯姑息,从小臣到大臣,接连不断地被重贬或者打入禁狱,差不多就像乱世刑法用重典那样了。看到廷臣荐举不当,就以为是结党偏私;讨厌廷臣固执己见,上书进奏,就怀疑他藐视、对抗圣旨。希望用鞭策的办法勉励臣下,因而戴罪的大臣越来越多,却不给他提供立功的门路;以详慎来要求臣下,于是引罪自咎的大臣越来越多,却不体谅导致这些失误的原因。贪官污吏固然应予逮捕,但是希望能放宽量刑的限度,不要因此埋没真正能干的大臣。至于农忙季节多灾害,全国各地多战争,各地官员害怕受处罚,就只是急于催收田赋,殊不知人民穷困就容易起来作乱。陛下宽一分在臣子,就是宽一分在民生,这是不用论证就确定不移的道理。我尤其希望陛下能对大臣推心置腹,待之以礼,教导法司量刑要平允。至于锦衣卫负责的禁狱,不是强盗奸贼,就不应轻易关进去。”

庄烈帝恼了,摘取奏疏中“滥用刑具,残酷无比地遍施于有功大臣”的话,责令开远加以具体说明。开远于是上奏说:

“苏州佥事左应选担任昌黎县令时,曾经率领当地百姓力保孤城。事情平定后他升任监司,竟因为一点小过失最后被判为贪赃。城池失守的既不能得到半点饶恕,捍卫城池功劳显著的也得不到原谅,臣子们究竟何所适从呢?事情紧急时再大的过错都可以不问,事情平定后就锱铢必较,假使昌黎像遵化、永平一样沦失,不知道要花费朝廷多少金钱呢,又哪里去寻找他的一点小过失把他问罪呢?这是我感到可惜的第一件事。

“给事中马思理、御史高倬,当草场大火烧起来时,急忙奔走灭火,差点累得断了气,最终没能扑灭大火。这不过是根据法令应当记过的事,朝廷却想进一步定为别的重罪,这实在过份了。今年盛夏下过雪雹,京郊发生地震,草场不点火也会自行烧起来。陛下不因此宽刑反省,反而把大臣严加拷讯并长久监禁,这不是用来感召天和、嘉奖善事的办法呀。这是我感到可惜的第二件事。

“宣大巡按胡良机,陛下也知道他知兵干练,让他两次到艰苦的边疆任职,不久却因为失误被革了职。社会舆论都认为可惜,难道陛下的成命一辈子都不能改变吗?这是我感到可惜的第三件事。

“监兑主事吴澧,在运河上昼夜辛劳,经营漕事。运粮的士兵耽误时限,他酌情进行责罚,朝廷却把他罢了官,还想要查办他的罪。士兵哗变,朝廷就为他们换下将领,将领哗变,朝廷就为他们压制文官,这些兵将敢于哗变却怯于杀敌,朝廷用这些骄兵骄将又是干什么的呢?这是我感到可惜的第四件事。”

最后又为都御史陈于廷、易应昌申辩。庄烈帝恼了,把他严厉训斥了一番。

河南的流贼极为猖狂,开远监管左良玉的部队,身穿戎装,屡次克敌致胜。庄烈帝当时因为天下正在用兵,心中很重视武将,总督、巡抚失事的大多被逮捕关押起来,对大将却经常姑息。开远认为这样做有失偏颇,就在八年十月上书说:

“近年来贼寇猖獗,巡抚、军将的位置很重要,可是陛下对于抚臣就惩治他,对于军将就优待他。试看近来各抚臣,有不被夺职不被监禁的吗?各帅臣及偏裨将官,有一个不受到隆重礼遇,予以升官、封荫的吗?就是那些观望不前、战败而逃、罪状显著的,有不宽恕优待他的吗?惩治抚臣,陛下的意思是想让他畏法而提高警惕;优待武臣,陛下的意思是想让他感恩而奋勇作战。然而领土一天天沦失,贼寇一天天蔓延,战事不见转机的原因是朝廷没有区别对待的办法。抚臣中操守清廉的如沈翸,干练的如练国事,守护两河、身自为将的如元默,困难重重阻止贼兵深入的如吴生生,有的受到了审讯,有的受到弹劾,其他人就无法一一说了。可是武臣桀骜不驯,放纵成性,没有一天不上书札,争论规矩,一旦战事发生就犹豫退缩,就是陛下的严令一次次传下,他也充耳不闻。像王朴、尤世勋、王世恩等人,他们的罪行岂止应当杀头?

“陕西巡抚甘学阔上过一篇《法纪全疏》的奏疏,请依法惩治纵贼作害的武弁们的罪过,可是陛下的明旨却把他严厉批评了一番。这么说来从今往后,败将就不该被治罪了?文臣未必无才能,竟然有宁愿被贬也不想担任军事也不敢担任军事的,这是因为担任军事会被治罪,不担任军事也治罪,不过不担任罪还轻些,担任了罪会更重。陛下假如想让大臣积极踊跃地担任军事,那么办法在于放宽对文官的惩罚,考察实际情况,分别对待,考虑对文官的任免,不要因为一点点小错就抛弃贤才。对于武将的过失,朝廷只要不让那些怯懦并且行骗的武臣在部队中侥幸容身,那么赏罚公平了,文武百官也就听命了。”

庄烈帝认为他所说文官不想、不敢担任军事没有指出具体的人来,责令他再上书讲清楚。开远于是上书说:

“朝廷赏罚功过没有章程,于是大臣们不肯担任不敢担任军事的要问罪,肯担任敢担任军事的也被问了罪,并且罪反倒比前者为重。劝惩不当,这样想平定大乱我没听说过。从来没有训斥督臣为庸帅出气的道理,可是如今杨嗣昌就不能禀告他的意见。从来没有压制言路为劣弁出气的道理,可是如今王肇坤就没法保住自己的官位了。王朴对敌胆怯,暴行显著,听凭敌人抢劫够了扬长而去,却把他和吴生生一道论罪,传遍天下,这不是人们批评朝廷的一个大大的口实吗?至于抚臣中不肯担任不敢担任军事的,如陕西的胡廷晏,山西的仙克谨、宋统殷、许鼎臣,为什么当时对他们的处分比肯任敢任的大臣还都轻一些?练国事、元默在大坏极敝的情况下继任,竭力支撑时局,为什么当时对他们的处分较前者更重?

“此外近些时为了平定贼寇杀掉了一名督臣,逮捕了两个督臣、抚臣,又贬免了两个抚臣。甚至巡方与抚臣一同议罪,又连带逮捕了两位按臣;计典与失事牵合到一块时,一并又把南枢臣也给夺了官。至于监司、守令被重贬的就数不胜数了。试问前前后后那些帅臣们有一个被杀被逮捕的吗?就是往下说到那些偏裨小将,有一个被杀被逮捕的吗?甚至那些避寇、纵寇、养寇、助寇的将帅也都放置一旁不加以治罪。即便有所处分,也不过是降级戴罪而已。照理说来将帅们不肯任不敢任的能说他没有罪吗?因此说陛下对于文武两途,委任相同,要求不同。明旨上所说的一体,事实上不是一体。

“不仅这些。按臣曾周在原抚臣守丧回家后,极力阻挡贼兵主力,本不是失事,但最后竟遭逮捕、发配,将来没有肯任敢任的按臣了。道臣祝万龄兵饷拮据,寝食俱废,直至背上长出疽疮来,可是突然被削除官籍,将来没有肯任敢任的监司了。史洪谟当宜阳县令时,战守器械一向完备,贼兵渡过渑池不敢走近宜阳城,等他做六安知府时,又取得过保全六安城的战绩,可是突然被罢了官,将来没有肯任敢任的州县官了。贼兵进逼永宁时,原四川巡抚张论跟儿子、给事中鼎延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召募士兵,昼夜守卫在城墙上,等到张论去世后,鼎延请求给以抚恤,却连他儿子的官一齐给罢了。将来没有肯任敢任的乡官了。吏部只有杂职人员弊端多,我的同乡吴羽文竭力加以革除,致使一帮刀笔吏、商贾之流哄然而起,蓄意倾轧,羽文毫不畏惧,可是却因为起用废籍一事被长久监禁,刻意办罪,将来没有肯任敢任的部曹了。

“我读明旨,陛下说诸事都经过查证确实,认为讨论处分有吏部,讨论量刑有法司,考察纠举有按臣。殊不知圣旨一下,吏部就讨论降职讨论罢免,有肯坚持奏称‘这个人不应当处分’的吗?一下到法司,就判处发配判处充军,有肯坚持奏称‘这个人不应当办罪’的吗?至于考察失事,按臣不过是根据事实上报,有推求‘功中之罪、罪中之功’,向朝廷请求饶恕的吗?这不是诸臣不肯加以区别,而是他们知道陛下一心想加重处罚,他们说了一定不会听取,有时反而会加重那人的罪过。这正是为什么军队失事,没有一天不讨论处分这个、办罪那个,而对于扫除贼寇安定百姓没一点裨益的原因。这样说来现在朝廷所缺乏的难道不是公正的赏罚吗?”

庄烈帝接到奏疏大为恼火,传令把开远削除官籍,让抚按官把他押到京师来审判。河南人听说这个消息后,如同丧失了慈母一般。左良玉同将士七十多人一道联名上书请求留下开远,巡按金光辰也详细讲了开远的功绩,报告朝廷。庄烈帝为此改变了脸色,传令把他释放回去,戴罪平贼。

十年(1637)正月,开远讨伐平定了舞阳大盗杨四。评定功劳开远应当提升,总理王家祯又推荐了他,朝廷于是提拔开远为按察佥事,让他监管安庆、庐州二府的部队。这年冬天,太子即将出居东宫。开远进奏说:“陛下言教不如身教。请陛下注意独处深宫时的表现,抚恤贫穷的百姓,优礼大臣,容许直谏,宽待拙吏,把货财看得轻一些,清理迟疑不决的官司,使太子能够常见到常听到这些,作为将来治国理民的根本。”庄烈帝深以为是,听取了他的意见。

当时贼兵大肆骚扰江北,开远立下过几次战功。巡抚史可法推荐他治绩品行突出,开远被升为副使,和原先一样担任监军。十三年,开远与总兵官黄得功等把革里眼等贼将打得大败,贼兵于是请求归降。朝廷打算把开远用为河南巡抚,他竟然因为积劳成疾,死于任上,当地军民都为他的死落下了眼泪。朝廷追赠他为太仆少卿。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七·黄以周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一·焦竑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七·李心传
  卷第九十八·胡三省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两汉笔记卷一·钱时
  史记索隐序·司马迁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李延寿
  廖永忠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八十一·佚名
  叙·冯梦龙
  蔡增基·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五·皇甫冉

    钦定四库全书二皇甫集卷五唐 皇甫冉 撰七言律诗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可过处处萟兰春浦緑萋萋借草逺山多壶觞湏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更使轻桡徐转去防风落日水増波送李録事赴饶州

  • 卷六·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六       宋 韩淲 撰七言古诗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四章 潜山之水兮流幽幽溪翁何在兮流不休昔之隐於此地兮将何求後世之人兮因筑亭以遨游 潜山之水兮声潺潺溪翁何在兮声可观昔

  • 卷二·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二蒲州吴雯撰七古昌化寺观吴伟画壁长句晨兴骑马缘山嵎初日照眼明金铺石磴无人散松子入门茗荈追清娱何人善绘江夏吴应真五百穷规模其上调御古丈夫诸天剑佩纷来趋袈裟一缕覆大地三大劫等翻辘轳无

  •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诸葛李孟·欧阳修

    王重荣,太原祁人。父纵,太和末为河中骑将,从石雄破回鹘,终盐州刺史。重荣以父任为列校,与兄重盈皆以毅武冠军,擢河中牙将,主伺察。时两军士干夜禁,捕而鞭之。士还,诉于中尉杨玄实,玄实怒,执重荣让曰:“天子爪士,而籓校辱之!”答曰:“

  • 卷五十五·志第二十二·柯劭忞

      ○百官一   世祖命刘秉忠、许衡定官制,以中书省管政事,枢密院管兵,御史台司纠劾,又设行省、行台,使内外均其轻重,以相维系,立法之善,殆为唐宋所不及。然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之长,汉人、南人贰之。终

  • 北征后录·金幼孜

    永乐十二年三月十七日庚寅,上躬帅六师,往征瓦剌胡寇答里巴、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等,马步官军凡五十余万,予与学士胡公光大、庶子杨公勉仁偕扈从。是日辰时启行,由安定门出,午至清河下营。晚微雨,夜复骤雨,五更雨止。十八日

  • 卷之六十七·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七 传第五十一 扎萨克一等台吉纳玛琳藏布列传 纳玛琳藏布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贝勒博贝从子祖罗卜藏台吉额琳沁以戕扎萨克图汗旺舒克奔厄鲁特嗣与噶尔丹隙避居西藏

  • 钦定兰州纪略卷四·阿桂

    庚申伍弥泰马彪奏言【臣】等于四月初九日到兰遵即传防将花翎荷包赏给王廷賛并面询伊出城赍折之人据称系宁夏府中衞县考职正八品吏贠姚起彪设法更换衣服妆作民人缒城而下将折递送驿站【臣】等亦已遵防重加赏赐奏入上谕

  • 薛序·邹漪

    明季之误,从前京贯中连,顾厨外角,槎枒错出,已非一日。即如豫楚败局,予所目击心讶。不知当年方剿何以遽抚?既抚何以旋剿?何以食葚怀音,方吞灰洗胃,而过憎鸠眼,反俾饱扬?何以负嵎伏毒,犹坐睨玩掌,而厚奉骄子,甘以身殉?自予在南,遥切齿此

  • 卷十二·方苞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析疑钦定四库全书仪礼析疑卷十二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士丧礼死于适室敖氏本引注作北墉是也亳社北牖使隂明也生人寝室北不宜有牖幠用敛衾大敛二衾注谓用其一以覆尸是也夷者等也大敛衣倍多衾必称

  •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三十三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化十方各如克伽沙等世界诸有情类。皆令安住独觉菩提。所获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若教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则令世间

  • 问僧那品第十六·佚名

    是时邠耨文陀尼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说所以为摩诃萨者,佛言:汝乐欲说者便说之。邠耨言:菩萨为大功德所缠络乘於大乘。以是故谓为摩诃萨。舍利弗问邠耨言: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以大功德所缠络而为摩诃萨。邠耨报言:菩萨摩诃萨不为齐

  • 卷二·佚名

    △陀罗尼护持国界品第二尔时世尊欲说甚深理趣决定了义菩萨摩诃萨六波罗蜜多。时即於东方有大光明。金色晃耀照王舍大城迦兰多竹林精舍。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而此世界所有诸天。护世四王释提桓因。乃至他化自在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四·宗喀巴

    戊三上士修心之道次第分三,已初明发心为入大乘之门,己二此心如何发起,己三发心已学行之法。 今初如是流转之过患,从种种门中长时修习,则见于此三有如陷火坑,为欲解脱惑苦,证得涅槃,意怀热恼,由是修学三学,从生死中而得解脱焉。

  • 世界佛学院建设计划·太虚

    ──十七年十月改正──一 宗旨 昌明佛学,陶铸文化,增进人生之福慧,造成世界之安乐。二 组织 由创议人与附议人同为发起,其赞助进行者,推为赞成人。不分别国籍民族男女宗教阶级。俟院址决定后,开一发起人会,推举建设委员

  •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唐代张彦远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绘画通史。张彦远(约815~约875),字爱宾,河东(今山东永济)人,乾符初官至大理寺卿。本书成于大中元年(847)。十卷。记述自轩辕黄帝起至唐会昌元年间历代画家三百七十二人的传记和有关绘画

  • 江变纪略·徐世溥

    二卷。明末徐世溥撰。徐世溥,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诸生,长于文笔,山居遇盗焚掠而死,或云为仇家李明睿所加害。著有《榆墩集》、《榆溪集选》。《江变纪略》述永历初金声桓、王得仁南昌反正事。金声桓本明将,叛明降清,复又叛

  • 岁时广记·陈元靓

    四十卷。陈元靓撰。陈元靓,约当南宋理宗时人。该书卷首为图说一卷,卷末为总载一卷,正文四十卷。春、夏、秋、冬各为一卷,元旦分上、中、下各一卷,立春一卷,人日一卷,上元分上、中、下各一卷,正月晦日、中和节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