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雍传

韩雍,字永熙,长洲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御史职务。韩雍豪气自负、果敢,以才能和谋略著称。在南畿审阅刑事案件卷宗,砀山教谕某人鞭打膳夫,膳夫逃跑后躲起来,膳夫的父亲告发教谕杀了他的儿子,并取他人尸体肢解做伪证,教谕已经无辜服罪,韩雍跟踪而得到膳夫,洗清教谕的冤屈。又出巡河道事务。不久,到江西巡察,罢免贪官污吏五十七人。庐陵、太和发生盗贼,韩雍派人捕杀。

正统十三年(1448)冬,处州贼叶宗留自福建转而危害江西。官军失利,都督佥事陈英、指挥刘真遇到埋伏而死。皇帝下诏命韩雍与镇守侍郎杨宁督促军民共同防守。恰巧福建巡按御史汪澄给邻境送来文书会同讨伐贼邓茂七,因为贼人商量投降,官军停止军事行动,韩雍说“:贼真的投降了再退兵也不晚。”急速进军,贼已经叛变,汪澄因此被判死刑,人们由此佩服韩雍有见识。

景泰二年(1451),韩雍提升为广东副使,大学士陈循推荐他为右佥都御史,代替杨宁巡抚江西。年成不好,韩雍上奏章免去百姓要交的秋粮,弹劾宁王做的不法事,宁王府的官吏都获罪。这时韩雍才三十岁,却才能、名望显赫,他所制定的措施都可以为后来者所效法。

天顺初年,取消所有巡抚官,韩雍改任山西副使,宁王因为以前的怨恨,弹劾他擅自乘坐轿子等事,韩雍被捕入狱,削去官职。后起用任大理少卿,不久又恢复右佥都御史职位,辅佐寇深治理都察院事。石亨已被杀,锦衣指挥刘敬因供石亨值班的房间饭食而被判罪,套用朋党律判以死罪。韩雍说:“律重判朋党罪,是因为勾结扰乱朝政,因人供应饭食就判为朋党罪,哪会是法律之本意?况且石亨势盛时,大臣早晚上他家,这倒不判罪,独独判刘敬这是为什么?”寇深赞叹佩服他,刘敬被释放。韩雍母亲去世,服未满仍被起用。天顺四年(1460),巡抚宣府、大同。七年,因商量事情晋见皇帝,明英宗见他气宇不凡留下任兵部右侍郎。

宪宗继位,韩雍受学士钱溥牵连,贬为浙江左参政。广西的瑶人和僮人流窜到广东劫掠。沿途的郡县几乎全被捣毁坏,成化元年(1465)正月,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拜都督赵辅为总兵官,派太监卢永、陈蠧担任监军,兵部尚书王雄说“:韩雍才气无双,平定贼非韩雍莫属。”于是改任韩雍左佥都御史,协助治理军务。

韩雍骑马奔驰到南京,召集诸将商议计谋策略。在此以前,编修丘浚写信给大学士李贤,说贼在广东适宜驱赶,贼在广西的应该采用围困的方法,要将军队驻扎在大藤峡,控制其出入,破坏贼的庄稼,一二年可望灭贼。李贤很赞赏这项作战的计划,把信献给宪宗,宪宗下诏抄写下来让诸将看。诸将都主张按此计划实行,请求下令派游击将军和勇率领少数民族骑兵直奔广东,而大军一直赶到广西,分兵扑灭叛乱。韩雍说:“贼已经蔓延数千里,而所到处就与贼交战,这是使自己疲惫。应该全军直捣大藤峡,这样南可支援高州、肇庆、雷州,廉州。东可以与南雄、韶州应合,西可以攻取柳州、庆远,北可以切断阳峒各条道路。首尾相应,攻其腹心之地,巢穴已经倾覆,其余则可迎刃而解。舍弃这不去谋取,而分兵四出,贼更加奔逃,郡县更加遭到破坏,这等于是救火时却鼓风一样。”众人说“:对。”赵辅也相信韩雍完全能够战胜贼,军中一切完全听从韩雍谋划。

韩雍等日夜兼程直奔全州,击破劫掠兴安的阳峒苗人,到达桂林,将错过战机的指挥李英等四人斩首示众,韩雍手按着地图同诸将商议说:“贼以修仁、荔浦为羽翼,应该先攻取这二县来孤立贼的势力。”于是率领十六万兵士,分五路出兵,先攻破修仁县的贼,穷追到力山,俘获一千二百余人,斩首七千三百个,荔浦也平定了。

十月到氵寻州,向当地父老询问,都说:“峡,是天险,不能强攻,应用计围困。”韩雍说:“峡延绵六百余里,怎能围困?兵分则力弱,长期用兵则财物缺乏,贼何时能够平定!我的计划已定。”就长驱到峡口。有儒生、里老数十人伏在道路左边,愿意担任向导,韩雍见了立刻骂道“:贼胆敢欺骗我!”喝令左右绑起来斩首,左右都非常吃惊。捆绑时而发现袖中的利刀,一审问,果然是贼,斩杀后,全部肢解,挖出肠胃,分挂竹林中,成串相连。贼大为吃惊地说“:韩公是天神。”

韩雍下令总兵官欧信等为五哨,自象州、武宣攻其北面;自己与赵辅率领都指挥白全等为八哨,自桂平、平南攻其南面;参将孙震等为二哨,从水路进来;而且另外分兵守住各险要的地方。贼首侯大狗等大为恐惧,先把其家属资产转移到桂州横石塘,而在南山竖立栅栏,准备很多滚木、石块、标枪、涂毒的弓箭来抗拒官军。

十二月初一,韩雍等率领各军水陆并进,持圆盾登山,殊死作战,接连攻破石门、林峒、沙田、古营各巢穴,焚烧其房屋积聚,贼都奔跑溃败。伐木开路,直抵横石塘以及九层楼各山。贼又竖立栅栏好几层,凭借地势高来抗拒。官军引诱贼发放箭石,估计快用尽了,韩雍亲自率领诸军借着树攀藤而上,另外派遣壮士从小路先上,占据山顶用火炮发石击贼。贼抵挡不住,被打得大败。先后摧毁栅寨三百二十四个,活捉侯大狗及其同党七百八十人,斩首三千二百余个,坠入水中淹死的不计其数。峡有根大藤像虹,横着交错在两山崖之间,韩雍用斧砍断大藤,改名断藤峡,刻石记功而返。分兵打击余党,郁林、阳江、洛容、博白接连都被平定。

明宪宗大喜,下诏书表彰功劳,召回赵辅等,调升韩雍为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韩雍就在各军中遣散人员,以此节约军饷,而贼人余部侯郑昂等就乘虚攻破氵寻州以及洛容、北流二县。韩雍被弹劾服罪,明宪宗宽容他。他更加奋力投入发兵讨伐中。这时各地的叛乱蜂起,思恩、氵寻州、宾州、柳城全都被骚扰劫掠。贼流窜抢劫到广东,钦、化二州均随即被攻陷。

成化四年(1468)春,由于两广地大事繁,韩雍请求东西各设置巡抚,明宪宗表示同意,任命陈濂抚广东,张鹏抚广西,而韩雍专门治理军事。不久韩雍因家有丧事而归。第二年,两广盗贼又起,佥事陶鲁说:“两广地势交错,应当像手臂与手指一齐使用,不能分开。最近贼侵犯广西,我与广东三司商议调兵,一个月还没结果,盗贼毫无畏惧之心。请求仍然任命大臣总督为好。”正好佥事林锦、巡按御使龚晟也同样的向上请求,于是撤去两巡抚,而又起用韩雍为右都御史,同以往一样总督两广军务。又过了一年的正月,韩雍上疏要求辞去所新任官职,恳求服满三年之丧。宪宗没批准。韩雍到任,派遣参将张寿、游击冯升等分路讨伐贼,摧毁忻州八砦蛮以及抢劫州县诸山的瑶人、僮人。少数民族百姓向来害怕韩雍威力,寇盗逐渐平息。

成化九年(1473),柳州、氵寻州各少数民族又发动叛乱,参将杨广等俘获、斩首共九百人,正准备继续进击,而贼攻破怀集县,兵部弹劾韩雍向朝廷奏报不实。广西镇守宦官黄沁向来恨韩雍压抑自己,借机攻击韩雍,并且说韩贪欲纵酒,滥加奖赏,胡乱开支花费,宪宗派给事中张谦等去调查,而广西布政使何宜、副使张学攴怀恨韩雍一贯轻视自己,两人在一起酝酿韩雍的罪状。张谦返朝向宪宗上奏,半为捏造半为事实地报告了韩雍的情况,宪宗竟然命韩雍退职回家。

韩雍通达开朗,重信义。巡抚江西时,请求给文天祥、谢枋得追加谥号,皇帝下诏追加文天祥谥号为忠烈,谢枋得谥号为文节。韩雍有雄才大略,善于决断,常常能抓住时机。作战时,他常冒箭林石雨,眼睛都不眨一下,因为讲究尊严,三司都长跪言事。军门设置铜鼓几十个,礼节详密。副将以下犯事,绳绑装入囚笼毫不宽容。广东广西镇守宦官向来骄傲放纵,面对韩雍也屏声静气不敢放肆。韩雍痛恨罪恶,心胸开阔而不高傲,挥霍财物从不可惜。因此虽然令行禁止,百姓安居,然而对他的毁谤、非议也容易产生。他被宦官所毁伤,公众的舆论都为他抱不平。两广的人怀念韩雍的功绩,尤其痛惜他的离去,建立祠堂纪念他。韩雍回家后,家住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正德年间,追封谥号襄毅。

猜你喜欢
  志第三 天象一之三·魏收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忠义上·欧阳修
  卷五十五·志第二十二·柯劭忞
  卷十一·王夫之
  皇清开国方略巻十二·阿桂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九 列传十九·纪昀
  卷之二十六  御製官箴(明)朱瞻基 撰·邓士龙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五·王世贞
  工部·佚名
  卷二十·佚名
  第五十六章 欧战爆发后之宜、枣及豫南、鄂北诸战役·李宗仁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六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六十八古今体七十一首【辛亥八】出丽正门观稼碧天高朗金阳曝几暇乘凉策马予体贴衆情都跃跃揽观多稼信与与未臻塲纳敢有喜前切农愁幸弗虚益壮老当常已励木兰秋猕自

  • 卷33 ·佚名

    陈师道 和休文至自新安 无成底事到天涯,重见春工换柳枝。 历尽江山苦行役,归来风雨过花时。 驱驰共厌人间世,险阻时闻别後诗。 独有穷愁销未尽,一番相见一伸眉。 陈师道 和颜生同游南山 竹杖

  • 卷二百五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二十二 揭奚斯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 皇明属休期侧席伫贞良游麟既集薮鸣凤亦在冈君子乘时兴出饯何辉光车马塞江介笳鼔迎羽觞时秋风雨交四顾野茫茫晨钲激中流

  • 卷之一千三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五月。庚辰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戊申皆如之。内记  ○辛巳。谕军机大臣等、李鸿章奏、行抵上海。暂行驻扎。并请饬潘鼎新帮同筹办各摺片。李鸿章着即速赴天津。仍回北洋

  •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司马迁

    张凤岭译注【说明】本篇是汉初两位重要臣僚刘敬和叔孙通的合传。汉朝建朝初期,百端待举,在辅佐汉高祖刘邦建设西汉政权中,刘敬和叔孙通从不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合而为传。刘敬本姓娄,因去陇西戍守路过洛陽,便主动劝说高

  • 张仪说秦王曰·佚名

    【提要】 张仪,战国时代与苏秦齐名的说客、谋士,纵横家中连横派的领军人物和最高首脑。张仪也擅长于战略谋划、长篇游说和辩论,张仪在运用具体技巧和策略时也毫不逊色。合纵派与连横派的斗争最终以张仪为首的连横派的胜

  •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九兵考【十一】直省兵广东广西八旗驻防广州将军一人【驻劄广州府】满洲副都统一人汉军副都统一人统辖满洲协领四人佐领四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

  • 思辨録辑要卷十九·陆世仪

    治平类[井田]三代而上天下非天子所得私也秦废封建而始以天下奉一人三代而上田产非庶人所得私也秦废井田而始以田产予百姓此数语说得最确井田之法行之春秋战国而寻其遗迹也易行之后代而更新开拓也难行之于创造而产无専

  • 读书劄记卷六·徐问

    明 徐问 撰皋陶谟曰天叙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天命有徳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圣帝明王只知其责为代天理物其经纶裁辅以奉若天道合如此故有天下而不与焉若视为己私分命徳为恩讨罪为威则于

  • 卷十六·吕本中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集解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十六宋 吕本中 撰宣公十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齐人归我济西田左氏传公如齐齐侯以我服故归济西之田伊川先生解齐鲁修好故归鲁田田鲁有也齐非义取之故云归我不足为

  • 书传卷六·苏轼

    宋 苏轼 撰夏书甘誓第二啓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史记有扈禹之后其国扶风雩县是也国语曰夏有观扈周有管蔡以比管蔡兄弟之国也甘扈之南郊也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天子六师其将皆命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三之二如是已说大善地法。大烦恼法地名大烦恼地。此中若法大烦恼地所有名大烦恼地法。谓法恒于染污心有彼法是何。颂曰。痴逸怠不信  惛掉恒唯染论

  • 卷第六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定品第二十七之一 【论】此品佛自说十定之名普贤说十定之用以明佛根本智是体普贤差别智是

  • 西村集·史鉴

    八卷。《附录》一卷。明史鉴 (1434—1496)撰。史鉴字明古,因家居西村,人称西村先生,江苏吴江人。他隐居不仕,终身布衣。王恕巡抚江南时,闻其名,延见之,与其讨论时政,史鉴指陈利弊,王恕非常佩服其才,认为可以独当一面,

  • 石林燕语辨·汪应辰

    叶梦得《石林燕语》所记多为北宋以来的典章制度和人物轶事,此书“纂述旧闻,皆有关当时掌故,于官制、科目,言之尤详,颇足以补史传之阙,与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徐度《却扫编》可相表里”。惜该书成于动乱之时,由于图籍散失、

  • 太上洞渊三昧帝心光明正印太极紫微伏魔制鬼拯救恶道集福吉祥神咒·佚名

    元始天尊述吉祥神咒、神咒玄章,劝人持咒。

  • 佛为心王菩萨说投陀经·佚名

    佛典注疏。惠辩注。一卷。敦煌遗书藏本。是《佛为心王菩萨说投陀经》(又名《心王菩萨说头陀经》)的注释书。正文大字写经文,小字双行夹注写疏释,疏通其“法体性空,空无所有”之理。未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敦煌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