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何鼎传

何鼎,余杭人,一名文鼎,个性忠诚正直。弘治初年,他作为长史,上疏请革除传奉官,为同辈所忌。寿宁侯张鹤龄兄弟出入宫禁,曾经在内廷宴席陪坐。皇上上厕所,张鹤龄仗着酒气戴上皇冠,何鼎心里很愤怒。后来有一天,张鹤龄又窥视皇上帷帐,何鼎拿起瓜想打他,奏告皇上说:“二张极为不敬,没有人臣之礼。”皇后激怒皇上,将何鼎投入锦衣卫监狱。审问他有没有人主使,他说:“有。”问是谁,他说“:孔子和孟子。”给事中庞泮、御史吴山和尚书周经、主事李昆、进士吴宗周先后上书相救,皇上因皇后的缘故,都不采纳。皇后竟派太监李广杖杀何鼎。皇上怀念他,为他赐祭,并将祭文刻在石碑上。

这时期,宦官多守洁,奉诏出镇的,像福建的邓原、浙江的麦秀、河南的蓝忠、宣府的刘清,都廉洁爱民。兵部上奏他们的事迹,皇上敕令表彰奖励。还有一个司礼监太监,叫萧敬,他历事英宗、宪宗二朝,熟谙典故,并善于鼓琴。皇上曾对刘大夏说:“萧敬是朕的顾问,但朕不曾让他掌权。”唯独李广、蒋琮得到皇上的信任,后来两人俱败,而萧敬直到世宗朝,活了九十多岁才去世。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魏四·佚名
  第四十四回 救忠臣阉党自相攻 应贵相佳人终作后·蔡东藩
  仁宗皇帝实录(卷十二)·杨士奇
  ◎袁公子碰碑(故宫禾黍泣残阳)·李定夷
  一一五四 军机大臣奏将原奉添派八阿哥等校勘谕旨抄录进呈片·佚名
  一○八三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遵旨议叙四库馆各项人员折·佚名
  绎史卷一百三十六·马骕
  六朝通鉴博议卷四·李焘
  卷十一·李天根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陈寿
  任窻传·姚思廉
  卷三十四·阿桂
  卷四十七·佚名
  奏谳书十六·佚名
  四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十七·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七司经局洗马掌局事兼翰林院修撰加二级【臣】王奕清奉旨校刊词话【南宋一】光尧当内修外攘之际尤以文德服远至於宸章睿藻日星昭垂者非一绍兴二十八年将郊祀有司以太常乐章篇序失次文

  • 卷二百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九十二 王栢 赤松即景 平生百虑懒尚有丘壑心佳哉二三友同盟时幽寻壮怀豁虚旷玄宫穷邃深时方酿薄暑万緑涨云岑新篁疑粉翠日影筛碎金痩筇扶野步羽扇揺清吟漱

  • 卷三十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三十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韩驹陵阳诗钞韩驹字子苍蜀仙井监人尝在许下从苏辙学称其诗似储光羲遂名於时政和以献颂补假将仕郎召试赐进士除秘书正字?坐苏氏党谪知分宁召为着作郎奏旧祠祭乐章辞多

  • 卷之五百七十二·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夏四月。辛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丁卯皆如之。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端方等、据电奏、请将江北米谷杂粮厘捐。

  •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十三·徐紘

    (明)徐纮 撰南山黄先生墓碣铭  杨守陈山环吾郡而其南若金峨诸峯尤峻秀先生乐之故自号南山而学者称南山先生无异词先生尝仕有官阶矣皆不称其官独举其号而先生之者崇其道也先生之道性乎天而成于自得其学圣贤为一鹄以知

  • 汪应轸传·张廷玉

    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少年有志向操行。正德十二年(1517)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十四年(1519)皇帝下诏书准备南巡。汪应轸抗言说:“自从下诏书以来,臣民彷徨,不能安居。临清以南,都弃业罢市,逃窜到山谷中去。如果不立即收

  • 卷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一兵部武选清吏司守卫凡宿卫宫门领侍卫内大臣率侍卫分班入直紫禁城门前锋护军统领率前锋护军参领前锋护军分班入直皇城门前锋护军参领率所属官兵及步军尉步军分班入直三旗司钥长一人於

  • 四年·佚名

    (丁卯)四年清同治六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丙辰。大王大妃殿寶齡六旬稱慶。詣仁政殿,親上致詞箋文,表裏。受賀,頒赦。敎文若曰:「迓邦籙於三始,皇穹畀純嘏之常。添海籌於六旬,慈極膺難老之錫,受玆介福,率是彝章。恭惟孝裕獻聖宣敬

  • 物理论·杨泉

      天者旋也均也积阳为刚其体回旋群生之所大仰[北堂书钞天部太平御览天部]  杨雄非浑天而作盖天圆其盖左转日月星辰随而东西桓谭难之雄不解此盖天者复难知也[太平御览天部]  元气皓大则称皓天皓天元气也皓然而已

  • 第二章 14·辜鸿铭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辜讲孔子说:“聪明人不偏不倚,但不会保持中立,愚蠢的人会保持中立,但不能做到不偏不倚。”

  • 卷十六·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六    元 毛应龙 撰匠人爲沟洫贾氏曰古者人耕皆上种谷沟洫之间所以通水郑锷曰为国之本在农农民之利在水春耕夏耘者农事之有常旱干水溢者天时之不常先王以为天下之大利害者亦莫若水故

  • “佛教性质之确定”征文·太虚

    本报今拟有一论题,曰“佛教性质之确定”。因有谓佛教是多神教者,有谓佛教是一神教者,有谓佛教是无神非教者,有谓佛教是哲学非宗教者,有谓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与人世所云一切迥别者,有谓佛教非非宗教非非哲学该括群教群学而复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上·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庵罗树园大法讲堂。与大比丘众十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其心调柔如大龙王。所作已办舍离重担逮得已利。尽诸有结到于彼岸

  • 汾阳无德禅师歌颂卷下·楚圆

    门人住石霜山慈明大师楚圆集参学仪夫参玄大士。与义学不同。顿开一性之门。直出万机之路。入总持之林苑。薝卜为香。扇古佛之嘉猷。心明是道。怀冰霜而洁白。真玉无瑕。蕴金石而坚贞。骊珠有照。绍迦叶之正宗。传曹溪

  • 死后·伍尔里奇

    短篇小说,伍尔里奇著。警方在追查一件子虚乌有的凶杀案时,却发现了一件意外死亡的真相,并成功阻止了另外一件正在实施中的罪行。

  • 古今刀剑录·陶弘景

    兵器史书。旧题梁陶弘景撰。弘景, 字通明,丹阳秣陵 (今江苏南京) 人。曾官齐奉朝请, 后辞官归隐句曲。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和医学家。是书一卷,所计共七十四事,皆刀剑之属, 其中记帝王刀剑自夏启至梁武帝四十事, 诸国刀剑自刘渊

  • 易韵·毛奇龄

    四卷。清毛奇龄撰。《周易》的 《系辞》及爻象多为韵文,吴棫《韵补》很少征引《周易》文字,至明张献翼始作《读易韵考》七卷。然张氏不懂古音,往往随口取读,或牵引附会,颇庞杂无绪。至毛氏此书与顾炎武《易本音》,方对《周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陆玑

    二卷。三国吴陆玑撰。陆玑字元恪,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仕吴为太子中庶子、乌程令。《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俱着录,皆谓三国吴陆玑撰。然明北监本《诗正义》所引作陆机,明毛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