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祚传

陈祚,字永锡,吴县人。永乐年间中进士。升为河南参议。十五年(1417),他与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联合上疏说建都北京不便,结果他们都被贬到均州太和山做佃户。陈祚躬耕力作,泰然处之。仁宗即位后,下诏选用被贬出的诸臣,陈祚也在被选之列。正值皇上去世,他没能被起用。

宣德二年(1427),命地方长官到均州考核他们,陈祚考取第一名。吏部考试,他又是第一。皇上于是升他为御史,巡按福建。他在任时方面大官多被弹劾,他还禁止和买,福建人很感激他。他回来后上奏说白塔河上通邵伯湖,下注入大江,苏州、松江的船只,多由此往来,而河道过于浅狭,并且有淤塞,请求开通疏浚。皇上听从了。转运漕米果然更加方便了。不久他出京巡按江西。

当时天下承平,皇上很喜欢游玩打猎以及玩好之物。陈祚传上奏疏劝皇上勤于圣人之学。大略是说“:帝王之学首先要明理,明理在于读书。陛下虽然有圣德,而讲经筵不怎么举行,讲学也达不到应有的程度,圣贤思想的精微、古今的治乱,怎能周知洞悉呢?真德秀的《大学衍义》一书,对于圣贤的格言,无不详加记载。愿陛下在听政之余,命儒臣讲解,没有大的原因,不得间断。如果知道古今怎么得到治理,政事怎么处理,一定能使陛下开广耳目,增光德业,而企图以奇技淫巧来动摇皇上意志的邪佞之徒自然会日见疏远,天下人民则受福无穷了。”皇上见到奏疏后大怒说“:这小儒敢说朕没读过《大学》吗?他这样来鄙薄我,不可不诛。”学士陈循叩头说道“:俗士处在远方,不知道圣上无书不读罢了。”皇上怒意稍解。把陈祚投进监狱,并将他的家人十余口也逮捕了,分别隔离关押了五年,他的父亲竟死于狱中。那时,刑部主事郭循谏阻拓宽西内的皇城来修建离宫,被逮入宫当面责问。郭循抗辩不屈,也被投进监狱。英宗即位后,陈祚和郭循都得释放复官。

陈祚再次巡按湖广。他因为上奏辽王朱贵..有隐罪,与巡抚侍郎吴政被逮到京,投进监狱。不久被赦免出来。当时王振专权,执法专务严峻,陈祚上书说“:近来法律部门断案,多违背固有的法律。如侍郎吴玺错误举荐主事吴车兀,应判推荐非人之罪,而现在却依奏事有规避的律条判了斩刑。吴车兀自杀后,狱官狱卒之罪应递减,却援引不应为重罪的条文,一概杖打他们。一事如此,其他的可以推想了。如今天时不顺,灾异频繁发生,未必不与此有关。”皇上很赞同他的意见,将他的奏章出示给司法官员。不久他改调南京,升为福建按察司佥事。他任官威严但也仁爱,对不载入祀典的神祠都全部撤除。后来,他因病归家。去世。

陈祚生性威严,即使对子弟也很少跟他们言笑,唯独敬重乡人邢量。邢量是博学之士,以占卜隐居,几间破屋,有时几天不生火。陈祚经常挟着书去向他请教,往往到晚上才回来。

猜你喜欢
  任贤第三·吴兢
  孙威敏征南录 全文·滕元发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史记集解卷十五·裴骃
  张镐传·刘昫
  太平公主传·欧阳修
  杨光远传·欧阳修
  齐纪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495)·司马光
  卷十八·鄂尔泰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雍正
  卷二·佚名
  职官一八·徐松
  卷二十一、鸿博经学诸特科·黄鸿寿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指摘·冯金伯

    长调之祖晚唐五代小令填词,用韵多诡谲不成文者,聊为之可耳,不足多法。尊前集载唐庄宗歌头一首,为字一百三十六,此长调之祖,然不能佳。[周长卿]曲子相公和凝少时好为曲子,布於汴、洛。洎入相,契丹号为曲子相公。有集百卷,自镂版以

  • 卷二十三·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三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吕中父山人时 初名时臣自称甬东野人世居木阜峯下山川名胜山人少喜为诗不治经生业及壮负气不能随俗俯仰尝於坐隅书青天白日名山大川八字

  • 卷九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九十张均张均说长子开元中历官大理卿受禄山伪命为中书令肃宗立免死长流合浦集二十卷今存诗七首和尹?登南楼客来已两春更瞻韶光早花鸟既环合江山复骈抱楼形写北潭堞势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雍正

      七、明朝亡于李自成之后,清兵的确是明臣请来除寇治乱的,是救亿万生灵于水火之中的仁义之师啊!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明亡之恨”等语。前明之亡国,亡于流寇李自成之手,与我朝毫无干涉。自有明之季,政教

  • 第五十九回 惩奸党唐主施刑 正乐悬周臣明律·蔡东藩

      却说唐使冯延鲁、锺谟,自周遣还,又释归南唐降卒,共五千七百五十人。嗣又将许文缜、边镐、周廷构等,也一并放归。先是冯延己、陈觉等,自诩多才,睥睨一切,尝侈谈天下事,以为经略中原,可运掌上。延己尤善长聚咏,著有乐章百余

  • 卷之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司马迁

    张凤岭 译注【说明】战国时期秦国武王时樗里子任右丞相,甘茂任左丞相。本篇即是樗里子和甘茂的合传,并附甘茂之孙甘罗传。樗里子和甘茂在对韩、赵、魏、楚等东方各国用兵方面颇有功绩,所以《太史公自序

  • 杨恒传·张廷玉

    杨恒,字本初,浙江诸暨人。外族方氏建立义学,请四方游学之士来任教,恒年幼时便上这义学学习儒家经典,很快就能领悟其中心思想。他文章写得好,在本郡县还颇有名声。浦江郑氏请他去为师,他在那里教十年书后退居于白鹿山,头戴棕榈

  • 一·钱穆

    我在前提到中国知识分子,此乃中国历史一条有力的动脉,该特别加以叙说。 中国知识分子,并非自古迄今,一成不变。但有一共同特点,厥为其始终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之核心。因此一面不陷入宗教,一面也并不向自然科学深入。其知识对

  • 第三十六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上)【明代兴亡】·钱穆

    除却汉高祖,中国史上由平民直起为天子的,只有明太祖。【元末群雄,如河南韩山童、韩林儿,乃白莲教师。湖广徐寿辉,为贩布者,其部将陈友谅,乃渔父。江苏张士诚,为运盐舟人。浙江方国珍,乃贩盐者。安徽郭子兴,则卖卜者之子

  •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左丘明

    庄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传】元年春,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三月,夫人孙于齐。不

  • 卷一百·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     宋 卫湜 撰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郑氏曰躬身也礼自外作故治身鄙诈入之谓利伪生易轻易也孔氏曰前云致

  • 卷首第一·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首第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礼经作述源流上王氏通曰吾视千载而上圣人在上者未有若周公焉其道则一而经制大备后之为政者有所持循矣陆氏德明曰周仪二礼并周公所制 三礼次第周为本仪为末孔氏颖达曰洛

  • 卷十三(竺法护译)·佚名

    △密迹金刚力士会第三之六於是密迹金刚力士。所愿已备得受佛决。所望已毕欣然大悦。叉手白佛言:唯佛大圣。就我旷野之界鬼王国土。在密迹宫舍。七日受请。诸菩萨等及大声闻。唯见垂愍。顾意不忽。当於佛所在。於旷野鬼

  • 中国是否有僧伽问题之辩论·太虚

    时间:二十四年十月十九日  地点:北四川路克伦比家  人物:太虚大师与纳啰达比丘  翻译:赵朴初、徐和卿君虚  锡兰比丘皆分卫乞食,吾早已知之矣,但不知今之钖兰比丘系个别散居的,抑多人共住于一处。纳  锡兰比丘亦集

  • 菩萨戒本疏卷下(之末)·义寂

    第一救赎危苦戒佛言佛子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及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菩提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悲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

  • 卷十九·彭绍升

    居士传十九王摩诘柳子厚白乐天传王摩诘名维。世为祁县人。後徙家於蒲。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擢进士第。历官至监察御史。母博陵县君崔氏。持戒安禅。摩诘於蓝田营山庄。为母经行之处。既卒。乃上表於朝。请施庄为

  • 梅妃传·佚名

    《梅妃传》一卷,唐、宋史志未见著录,出自《说郛》卷三十八,未著录作者。《唐人说荟》定为唐·曹邺作,实不足信。但篇末有“唯叶少蕴与予得之”的话,则知作者为宋人。按,叶梦得(1077—1184),字少蕴,号石林,苏州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