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吕大器传

吕大器,字俨若,遂宁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初任行人,升为吏部稽勋主事后又先后在四个司里任过职,然后请假回乡。他看到遂宁城的城墙低矮而且不结实,就倡议加以修建。工程刚刚完毕,贼寇来了,他帮助地方官拒敌守城,遂宁得以保全。朝廷下令给他升官一级。回朝以后,大器到地方上担任了关南道参议,又升为固原副使。期间,巡抚丁启睿传令让他去征讨长武的贼寇,他采用挖地洞火攻的办法消灭了贼寇。

十四年(1641),大器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他弹劾了总兵官柴时华的不法行径,朝廷就解除了时华的职务,马上派副将王世宠接替了他。时华向西边的部落借了兵,和土鲁番一起制造动乱,大器命令世宠前往讨伐,打败了时华和西边的部落兵,时华自焚死了。塞外尔迭选、黄台吉等拥兵请赏,打算侵犯肃州,肃州守臣把他们打走了。大器借着犒赏他们为名,在他们饮马的泉水中投了毒,毒死了他们无数人。又派总兵官马火广带领副将世宠等人去讨伐叛乱的各番,斩获首级七百多,招安三十八个部落,然后返回。又打败了那里叛贼的余党。西部边境基本上安定了。

十五年六月,朝廷任命他为兵部添注右侍郎。他仗着自己有本事,性情刚强、急躁,善于避事。当时他看到天下大乱,怕担任军队中的职务,所以极力推辞,并且给吏科投上一封帖子,说自己好酒,好色,贪财,一定不胜任。崇祯皇帝催他来京师,他诈称有病不去,又下了一道严厉的诏书批评他,他还是不去,崇祯皇帝命令有关部门调查后回奏,第二年三月他才到京。崇祯皇帝命令他以原官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保定、山东、河北的军务。当时京城郊区还没有解严,大器和其他将领和应荐、张汝行飞马前往扼守顺义的牛栏山。总督赵光扌卞会合各镇兵力在螺山大战,应荐阵亡,别的将领也多次失败。大器领的部队没出过什么事,被提升了一级官俸。

五月,因为保定战事结束,停设总兵官,特设江西、湖广、应天、安庆总督,驻九江,大器担任了这个职务。湖北的地盘当时已丢失了,武昌也沦陷了,左良玉驻扎在九江,自称有病不出兵。因为侯恂的缘故,良玉怀疑大器来是要暗算自己(这件事的叙述见于《良玉传》中)。大器亲自到病榻前进行慰劳,良玉的怀疑方略为解消。后来张献忠在湖南大搞破坏,分派部队打下袁州、吉安。大器赶忙派自己的部将和良玉的部队在樟树镇进攻贼兵,峡江、永新二郡都得到收复。过后建昌、抚州失陷,良玉、大器两人不和,两家的部队私斗,烧毁了南昌城关的乡村。朝廷因此决定让大器改任南京兵部右侍郎,让袁继咸替换了他。

十七年(1644)四月,京师沦陷了,南京的大臣们讨论立新皇帝。大器同意钱谦益、雷纟寅祚的主张,打算立潞王。还没有确定下来,马士英和刘泽清等将领簇拥着福王来了。福王登基后,提升大器为吏部左侍郎。大器因为以前的不同意见没能实现,自感不安,就上书弹劾士英,说他拥兵入朝,厚颜无耻地在朝廷中逗留不去,翻先皇帝亲定的逆案,想把阮大铖塞进内阁。他的儿子花了几个臭钱就当上都督,他的妹夫没上过战场竟官拜总兵,他自己的姻亲越其杰、田印、杨文骢本来是先朝的罪人,现在却高官厚禄,这些岂不是坏乱了等级名分。“像吴生生、郑三俊,我不敢说他们一点过失也没有,但他们正直、宽容、大方,到底是天下好人们所心服的对象;士英、大铖,我不敢说他们连一技之长都没有,但他们自私、虚伪、邪恶,终究会成为国家无穷尽的罪魁祸首。”他的奏疏递进去以后,福王以和好共处,体谅国家答复了他。

不久,泽清入朝,弹劾大器、纟寅祚心中在图谋不轨。大器于是请求离职回家,临行之前亲手把福王监国告庙的文件抄了一份送到内阁,表明自己别无他念。士英对他怀恨不已,又让太常少卿李沾弹劾他。朝廷于是剥夺了大器的官籍,又命令法司把他逮捕问罪。因为四川的领土全部失陷,无法找到他的人影才罢休。大器被赶走后,李沾被破格提拔为左都御史。谦益也因为追随士英、大铖,得以出任礼部尚书。只有纟寅祚被判了死刑。

第二年,唐王把大器召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因道路阻隔,很久他才到任。汀州失陷后,他逃奔到广东,与丁魁楚等人一起拥立永明王监国,永明王让他以原官兼管兵部事务。很久以后,升他为少傅,让他统领西南所有的军队,接替了王应熊,又赐了他尚方宝剑,让他享有见机行事的权力。到涪州以后,他和将军李占春深相结交。别的将领杨展、于大海、胡云凤、袁韬、武大定、谭弘、谭诣、谭文等都接受大器的管辖。宗室朱容藩自称天下兵马副元帅,驻兵夔州。大器传令占春、大海、云凤讨伐,把容藩杀掉了。大器到思南后得了病,返回途中驻在都匀死掉了。永明王给他加谥号为“文肃”。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八·刘昫
  ●卷一百五十四·徐梦莘
  ●海东逸史卷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萨镇冰与张作霖·刘以芬
  第三九八牒同治十一年五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三--三·佚名
  卷之四十七·祁韵士
  卷一百下·班固
  彭城王刘义康传·李延寿
  葛从周传·欧阳修
  韩若愚传·宋濂
  扩廓帖木儿传·宋濂
  卷八十二·阿桂
  卷二百二下·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十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癸卯朔,降授朝請郎、權刑部侍郎周之道,朝散大夫、刑部員外郎許介卿,宣德郎、刑部員外郎錢蓋並降一官,以參定前秦鳳路提點刑獄劉何辨雪制勘公事不當故也。復命何提點永興軍等路刑獄,

  • 卷一百六十一 慶曆七年(丁亥,1047)·李焘

      起仁宗慶曆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丙子,詔以冬至有事於南郊。   己卯,詔御史臺,自今定奪公事,如有請求行用,許人陳告,賞錢二百千,從中丞魚周詢所請也。   辛巳,詔兩制及太常禮院議增真宗諡。   壬午,戶部副

  • 第一百四十四回 昧先机津浦车遭劫 急兄仇抱犊崮被围·蔡东藩

      却说民国十二年五月五日那一天,津浦路客车隆隆北上,将到临城的那一天,滕县忽然起了一个谣风,说抱犊崮的土匪,将到临城。滕县警备总队长杜兆麟,闻得这个消息,急忙赶到临城,想报告驻防于该地的陆军六旅一团一营营副颜世清

  • 卷四·昭梿

    ◎岳青天岳少保起,满洲人。以孝廉起家。初任奉天府尹,前令尹某以贪黩著,公入署时,命仆自屋宇器用皆洗涤之,曰:“勿缁染其污迹也。”后与将军某抗,罢官。今上亲政,首起用为山东布政使,俄调任江苏巡抚。公以清介自矢,夫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一·佚名

    嘉靖元年十二月癸酉朔以浙江湖州府水灾令该府漕运粮米再改折六万石每石徵银七钱仍命总理粮储尚书李充嗣于浙江运司量支盐课银五千两督同守巡等官核实赈济饥民○甲戌谕礼部朕祖母寿安皇太后夙事皇祖宪宗诞生兴献帝壸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壬戌朔○癸亥大学士赵志皋廿□寺以日讲请因言经书俱已讲过我 祖宗嘉谟善政比隆帝王具载 实录中欲每日摘取一条进讲以备 皇上法 祖通今之助不报已淂旨诗经讲完时请旨别讲他书不淂輙撰讲章已再请钦

  • 卷之八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佚名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六月初九日,闻复州人叛,命大贝勒、斋桑古台吉、多铎台吉、硕托台吉、阿济格阿哥率每牛录十五名甲兵前往。因叛变属实,故尽杀其男丁,将其妻孥牛马作为俘获带来,於二十八日到达。复州备御王彬告大贝

  • 五九一 翻书房为催付《清文鉴》正副草本事致蒙古堂移付·佚名

    五九一 翻书房为催付《清文鉴》正副草本事致蒙古堂移付乾隆四十四年正月翻书房为移付事。照得贵堂于四十三年八月内领去查对卷一、卷二三合《清文鉴》正副草本,次于九月起将所有草本、副本陆续全行领去,查对遗漏蒙古语

  • 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上·熊方

     宋 熊方 撰百 官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上>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上>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上>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上> <史部,正史类,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上> <史部,

  • 第十九节 当时南意大利之形势·梁启超

    北意大利统一,大业成就既已过半。虽然,加富尔巴黎会议之宣言,特指尼布士之惨状,以激众怒而博同情,今者尼布士之戴外族受压制,犹依然也。当时意大利列邦之虐政,虽万方同慨,而其尤甚者莫如尼布士。当1851年,英国名相格兰斯顿游历

  • 卷首之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十勅谕四雍正年间雍正六年正月二十九日上谕值班侍卫及守卫护军等与其长昼闲坐莫若学习清语近见新挑之侍卫护军等弃其应习之清语反以汉语互相戏谑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八·高晋

    祀典乾隆四十四年十月初八日礼部奏言乾隆四十五年正月恭逢皇上圣驾南巡【臣】等伏查三十年圣驾南巡【臣】部具奏沿途秩祀事宜奉防照二十七年举行嗣经奏准禹陵元圣周公先师孔子阙里东岳岱宗河渎淮渎江渎河神庙海神庙南

  • 卷70·陈邦瞻

    高宗绍兴六年六月,岳飞进屯襄阳。时张浚视师江上,会诸大帅,独称韩世忠与飞可倚大事。命飞屯襄阳以窥中原,曰:“此君素志也。”飞遂移军京西,除宣抚副使,置司襄阳,命往武昌调军。秋七月,岳飞遣王贵等攻虢州,下之,获粮十五万石,降者

  • 郭文芳·周诒春

    郭文芳 字耀华。年四十岁。生于广东香山。已婚。女一。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伯斯学校。习银行业。民国元年。入比色学校。习雕刻印刷术。民国三年。回国。现时通信处。广东广州十八甫三十六号。Gorh, F. M.-Bo

  • 金刚仙论 第五卷·佚名

    金刚仙论 第五卷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于洛阳译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者。此举大身喻之报佛。同彼山王镜像譬相似义也。又此山胜出余山。名为王也。有人者。即说报佛为人也。亦得言有人者世间人也。如王者。引

  • 续近思录·张伯行

    十四卷。清代张伯行撰。此书依据宋代朱熹《近思录》书中的门类,摘录朱熹有关言论分别编入其中,并作了注解,计有六百三十九条,内容主要有“道体”、“论学”、“致知”、“存养”、“家道”、“辨别异端”等十四门类。

  • 省庵法师语录·省庵

    二卷。清释宝贤编。宝贤为清鄮山阿育王寺沙门,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省庵法师”即是指释宝贤。宝贤少年甘蔬食,厌酒肉。后接触佛经,感念心净。梦观阿育王塔,发下供养四十八愿。弱冠之年,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