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程敏政传

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人,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十岁时随父亲在四川做官,有奇才,巡抚罗绮视他为神童,举荐于朝廷,英宗召入朝面试,果然才华出众,非常高兴,诏令他在翰林院读书,衣食由官府供给。学士李贤、彭时都喜欢他,颇器重他,贤把自己女儿许配给他。敏政于成化二年(1466)进士及第,授编修,任左谕德,为太子讲学。翰林中,学问最广博的要数敏政,文章古雅数李东阳,德行真纯数陈音,各为一时之冠。孝宗即位,提升敏政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负责经筵讲座。

敏政为名臣之子,才高,以文学自负,常看不起同辈人,因而颇为人所忌怨。弘治元年(1488)冬,御史王嵩等借雨水为灾,弹劾敏政,强迫他退职。五年后才又起用,改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晋升为礼部右侍郎,专管内阁诰敕。弘治十二年,与李东阳主持会试,举人徐经、唐寅预做文,与考试题相合。给事中华昶弹劾敏政,说他出卖了试题。当时还未发榜,诏敏政不阅卷,将录取的人令东阳会同考官复校。徐、唐二人试卷皆不在所取复校的试卷之中。东阳向朝廷报告如此情况。批评者还不肯罢休,将敏政、昶、经、寅俱下狱。因为徐经曾送礼求见敏政,唐寅曾向敏政乞求文章,将此二人贬为吏,强制敏政辞职,华昶以弹劾不符事实罪调为南京太仆寺主簿。敏政出狱愤慨不已,不久病逝。后赠礼部尚书,有人说敏政下狱,是傅瀚想夺他的职位,唆使华昶劾奏。其中的秘密,至今不明。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二·李延寿
  卷一百八十六·志第一百三十九·食货下八·脱脱
  卷二百一·毕沅
  ●卷三十四·赵翼
  卷十七·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盛序·丁宗洛
  卷十九·黄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纪昀
  七九三 署陕西巡抚毕沅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阿桂
  绎史卷三十二·马骕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司马迁
  虞愿传·李延寿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零五·彭定求

        卷605_1 【放歌行】邵谒   龟为秉灵亡,鱼为弄珠死。心中自有贼,莫怨任公子。   屈原若不贤,焉得沉湘水。   卷605_2 【长安寒食】邵谒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

  • 蠲戏斋诗话(七)·马一浮

      余弱岁治经,获少窥六义之指;壮更世变,颇涉玄言,其于篇什未数数然也。老而播越,亲见乱离,无遗身之智,有同民之患,于是触缘遇境,稍稍有作,哀民之困以写我忧,匪欲喻诸行路。感之在己者,犹虑其未至,焉能以感人哉!既伤友朋日寡,余年向

  • 卷一百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十一宫殿类五言古新成安乐宫       【梁】简文帝遥看云雾中刻桷映丹虹珠帘通晓日金花拂夜风欲知歌管处来过安乐宫新成安乐宫       【陈】阴 铿新宫实壮哉云里望

  •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四溟集卷八 明 谢榛 撰 七言排律 寄李槐亭鸿胪卿 曾使琉球旌节还只凭忠信渺茫间涛声荡舶无寜梦宝气淩空亦惨顔直向岛夷通汉诏囘看闽树即燕山不知几犯蛟龙窟自喜仍随鵷鹭班海外壮游名独着朝中厚禄意常

  • 志第二十九 经籍三(子)·魏徵

    《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 《曾子》二卷目一卷。鲁国曾参撰。 《子思子》七卷鲁穆公师孔亻及撰。 《公孙尼子》一卷尼,似孔子弟子。 《孟子》十四卷齐卿孟轲撰,赵岐注。 《孟子》七卷郑玄注。 《孟子》七卷刘熙注

  • 卷之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二十二卷明洪武(三)(附建文)·缪荃孙

    二十年正月癸酉,命工部主事杨德礼往高邮,督有司修筑并湖堤岸。因扬州府同知任祥之言堤岸圮坏,故有是命。二月戊子,直隶苏州等府县进鱼鳞图册。己丑,以孝廉李德为应天府尹。是月,置金山卫于松江之小官场;筑青村及南汇觜城千户

  • 读例存疑卷三·薛允升

    名例律上之三犯罪存留养亲天文生有犯工乐戸及妇人犯罪徒流人又犯罪犯罪存留养亲:巻首凡犯死罪,非常赦不原者,而祖父母(高、曾同)、父母老(七十以上)疾(笃废)应侍(或老或疾),家无以次成丁(十六以上)者(即与独子无异,有司推问明白),开具所

  • ●牧令须知卷一·刚毅

    长白刚毅子良氏着海土葛上达子材氏编订 居官 莅任(附告示) 关防 用人(附告示) 陋规(附告示) 书役(附告示) 同寀 赌博 相验 催科 办差 邮政 听讼(附告示) 弭

  • 春秋集传纂例卷五·陆淳

    唐 陆淳 撰用兵例第十七赵子曰春秋纪兵曷无曲直之辞与【怪不以客主曲直为褒贬】曰兵者残杀之道灭亡之由也故王者制之【无王命及非侯伯不得兴师】王政既替诸侯专恣于是仇党构而战争兴矣为利【利其土地及党与】为怨【

  • 卷一·吴浩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义疑卷一华亭吴浩撰易经经分上下上下经之分其分于序卦乎奚以明其然也太极动而生阳阳之徤为干静而生隂隂之顺为坤故乾坤为诸卦之首循次以推得卦三十是为上经至于咸恒又为下经之首者则以乾道成男坤道

  • 卷十 舅甥/舅姑/妇妾/乳母·司马光

    嘴里含饭,救活外甥【原文】秦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文公遭骊姬之难,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曰:“我见舅氏,如母存焉!”故作渭阳之诗。【译述】秦康公的母亲是晋献公的女儿。文

  • 读书须知·周梦颜

      此书凡孔孟薪传,佛祖道脉,格致诚正,了生脱死,与凡日用云为,居心动念,一一发明,堪为规范。诚可谓借世间之因果,示作圣之玄猷。实如来随机利生之妙道,众生离苦得乐之真诠。读者当与佛经一律看,宜存敬畏,切勿亵渎,则福无不臻,灾无

  • 大菩薩藏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二種異本。(一)西藏法性戒譯大寶積經第十二會菩薩藏經.校註略   稱藏本。(二)宋法護等譯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略稱宋本。兩種幷擧則稱二   本。   三.譯校凡有二例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一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一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之一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怜愍一切众生。不调能调不净能净。无归依者能作归依。未解脱者能令解脱得八自在。为大医师作大药王。善星

  •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十·湛然

    天台沙门释湛然於佛垄述先总。次开章。言非一者。不出一百四十种见。又解知下。重释见字。於百四十各生一解。夫听下。次辨非见。听学者自谓有凭如生。斥修观者无据如死。夫习禅去。偏观者自谓妙悟。斥学问者名为守株

  • 桐江续集·方回

    诗文别集。元方回著。三十六卷。乃方回元时罢官后所作。卷一至卷二八是诗,卷二九至卷三六为赋、说、引、序、记等文。据集中《虚谷桐江续集序》称为二十卷,而《千顷堂书目》则著为五十卷,今考集中诗文,知此集非一次编

  • 圣经学规纂·李塨

    二卷。清代李塨(1657—1733)撰。全书摘录四书五经中的“为学”之道,以申明作者关于“古圣学规,固不可不亟明于世矣”的观点。其中第一卷摘录了 《论语》中关于学规的内容三十九条、《中庸》中关于学规的内容三条、《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