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汪应轸传

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少年有志向操行。正德十二年(1517)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

十四年(1519)皇帝下诏书准备南巡。汪应轸抗言说:“自从下诏书以来,臣民彷徨,不能安居。临清以南,都弃业罢市,逃窜到山谷中去。如果不立即收回成命,恐生不测之变。过去谷永规劝汉成帝说:‘陛下厌恶高美的尊号,喜好匹夫之卑字。多次离开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追逐。典门户奉宿卫的人,拿着干戈而守卫空宫。’这些话切中现实。谷永是谄谀之臣子;成帝是庸暗之君主。谷永这样说而汉成帝宽容他。难道以陛下的圣明,不能俯纳耿直的规劝吗?”疏入,留宫中不发。继而又和修撰舒芬等人一起连章请求这件事。跪在宫殿门口,受杖痛击几乎致死。

训课任务结束后,吏部拟授与他给事中官职,但有圣旨让他出外任职,他于是出任泗州知州。泗州土地贫瘠,百姓懒惰,不懂耕种田地养蚕桑。汪应轸劝他们耕种,买桑苗种植;招募江南的女工,教他们缫丝织布。从此百姓丰衣足食。皇帝正在南征,中使驿车骚扰道路。汪应轸率领青壮男子一百多人排列水边,船到后,立即挽住皇帝出境。皇帝车驾驻住南京,命泗州送进的善歌舞管奏之美妇有数十人。汪应轸说“:泗州子女粗鄙丑陋,不能称皇上圣意。我先前招募有桑妇,请皇上将她们收纳在宫中,传授蚕事。”事情才止息。

世宗即位,召封他为户科给事中。山东矿盗兴起,抢掠东昌、兖州,流入畿辅、河南境内。汪应轸上奏说:“消弭强盗与抵御敌寇不同。抵御敌寇的办法,是将他们驱逐到境外而已。如果消弭强盗而纵使他们出境,就是嫁祸给邻国。凡一方有警,不实行扑灭,导致延蔓他境的人,都应当重重论罪。”皇帝答复准可。在户科一年多,共上疏三十多次,都切中时弊。后为便于养亲,乞求改派南方,于是调到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部,正提议追尊献皇帝。向来知道汪应轸名气,想倚靠他帮助自己。汪应轸与他们的提议不合,立即上奏请求遵循礼经、崇尚正统,以安定人心。皇帝不表态。

嘉靖三年(1524)春天,他出任江西佥事。过了二年,上疏称病,不等到命令下来就回家乡,被巡按弹劾。皇帝诏令所司逮捕查问。汪应轸说自己双亲已老,缺少兄弟,乞求休假侍养老人。吏部也为他请求,才免去逮捕。过了很久,廷臣交互推荐他,以原官起用,巡视江西学政。不久因父丧回到家乡,后病死。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欧阳修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卷一百六十六 表六·赵尔巽
  卷一二九 宋紀十一·司马光
  卷八十九 南凉録二·崔鸿
  卷九·陈继儒
  东行初录·马建忠
  卷之七十三·佚名
  第三十二章 首都革命以后·冯玉祥
  魏收传·李百药
  卷三百二十四·杨士奇
  卷十六·佚名
  258.文字狱·林汉达
  卷83·陈邦瞻
  卷九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九古今体八十五首【甲辰九】运河自从辛丑河北决踊愁为害无底止三湖虽未受沙淤【辛丑青龙岗河决北岸即虑淤湖阻运深以为忧不啻三咨五询节据河东总河及山东巡抚奏报

  • 卷419 ·佚名

    吴镒 宗老堂 八十郎君类若翁,一门两世寿吾宗。 晴空矫矫归来鹤,冬岭槃晚秀松。 重见堂悬宗老牓,大胜身袭列封侯。 宦游良苦端居乐,小弟输兄冰雪容。 吴鈟 句 阮籍摩挲青眼旧,邹阳感慨白头新。

  • 卷一百三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三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幻云居诗稿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皇祐五年进士第一神宗朝拜翰林学士为王安石所恶出知杭州徙青州提举鸿庆宫卒有郧溪集采鳬茨朝携一筐出暮携一筐归十

  • 沧浪集补钞·管庭芬

    沧浪集补钞南园(南园,吴越广陵王元璙之旧园也,岁久摧圮。至元丰中,犹有流杯回照、百花乐堂、惹去风月等处。)西施台下见名园,百草千花特地繁。欲问吴王当日事,后来桃李若为言。

  • 卷四百二十·列传第一百七十九·脱脱

        王伯大 郑寀 应亻繇 徐清叟 李曾伯 王野 蔡抗 张磻 马天骥朱熠 饶虎臣 戴庆炣 皮龙荣 沈炎   王伯大,字幼学,福州人。嘉定七年进士。历官主管户部架阁,迁国子正、知临江军,岁饥,振荒有法。迁国子监丞、知

  • 卷四百一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六·脱脱

        乔行简 范钟 游似 赵葵 谢方叔   乔行简,字寿朋,婺州东阳人。学于吕祖谦之门。登绍熙四年进士第。历官知通州,条上便民事。主管户部架阁,召试馆职,为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修官。升秘书郎,为淮西转运判官,知

  • ●三朝聖諭錄中·杨士奇

      永樂二  洪熙  ○永樂二  永樂二年七月,翰林侍讀學士王達講乾之九四,舉儲二為說。講畢,殿下召問臣士奇:「經旨於此必無儲二之說,達不含譏否?」臣士奇對曰:「講臣非正道不陳,豈敢含譏。此出宋儒胡瑗之說。」殿下云:「

  • 序·马缟

     昔崔豹《古今注》博识虽广,殆有阙文,洎乎广初,莫之闻见。今添其注,以释其义,目之为《中华古今注》,勒成三卷,稍资后后,请益前言云尔。

  • 卷五十一·杨士奇

    永乐四年二月壬戌朔○擢国子监生彭进徐鉴方霖林道顾斌窦承芳朱福玉辅彭鉴刘焕黄员相都察院令史殷昶方巽并为监察御史○丙寅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并必力工瓦国师端竹监藏等各遣使贡物赐赍有差○

  • 卷之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田宅例·佚名

    目录 严禁争坟 田土词讼令民呈报升科给照 禁止争水 典业免税 互争田亩 典卖契式 禁革田皮田根,不许私相买卖,佃户若不欠租,不许田主额外加增 禁墓佃毁坟盗卖 民间活典产业毋庸设立对契 严禁争坟 一件严禁争坟、盗挖等项

  • 题近溪子明道录 耿定向·罗汝芳

    余曩为近溪子题《疏山会语》,其词甚俚且赣,近溪子不以余为迕,若谓有契于心者,梓而传之矣。顷,杜生来自滇,将公泉胡公大命复以其集问序于余。嗟!余于近溪子窃附忘言之交矣,又何言与?又何言与!顾余兹有积疑于衷,非近溪子末余释也,藉

  • 卷第四 文章 名实 涉务·颜之推

    文章第九夫文章者,原出五经〔一〕:诏命策檄〔二〕,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三〕,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四〕,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六〕,生于春秋者也。朝廷宪章〔七〕,军旅誓诰〔八〕,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

  • 宁远州志·佚名

    辽宁地方志。未署修纂人及年月,据考定,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3)冯昌奕、王琨修,范勋纂。宁远,即今兴城。志前附图12幅。凡八卷:舆地志、建置志、田赋志、典礼志、武备志、官师志、人物志、艺文志。是志为编纂《盛京通

  • 印说·周应愿

    篆刻论著。明周应愿著。 周应愿,字公谨,吴江 (今属江苏) 人。此 书成于明万历三年 (1575) 王常辑的 《印薮》 刊行后不久。全书共分20章。内容丰富,于 印学源流及篆法、刀法等论述颇详,特别是 结合书法中的笔法来谈论

  • 春秋识小录·程廷祚

    九卷。清程廷祚撰。此书为考证《春秋》经传之职官,地名、人名之作。凡《职官考略》五卷,《地名辨异》三卷,《人名辨异》三卷。《职官考略》首为数国共有之官,次为一国特有之官,皆分列排纂。凡与《周礼》异同者,一一根据注疏

  • 仪礼识误·张淳

    三卷。宋张淳撰。张淳生卒年不详,字忠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乾淳间大儒,与薛士龙、郑景望齐名,五试礼部而不中,被人荐之于朝,为人严谨深博,颇有才智。除《仪礼识误》外,还有《古礼》,已佚。乾道八年(1172),两浙转运判官直秘阁

  •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千手陀罗尼之念诵法。不出大悲章句,但云真言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