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燧传

孙燧,字德成,余姚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由刑部主事升刑部郎中,正德年间,任河南右布政使。宁王宸濠阴谋叛乱,勾结太监和皇帝的宠臣,日夜刺探朝廷动向,希望朝廷发生什么变故,他好乘机起事。又威胁和利诱一些官吏,以便为他所用。他恼恨巡抚王哲不顺从他,下毒药使哲得病,一年后去世。董杰接任,仅八个月又死。从此以后,凡在江西做官的人,都惶恐不安,以离开江西为幸事。董杰之后相继接任的任汉、俞谏,都只一年便罢官归家。燧的才干和节操,都名声卓著,所以廷臣都推荐他去江西任巡抚。

正德十年(1515)十月,升燧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燧受命后叹息道:“这到了生死关头了。”把妻室儿女送回故乡,自己只带两个书童去上任。这时,宸濠谋反的罪行已明显暴露出来,南昌人惶惶不安,说宸濠早晚会做天子。燧的左右都是宸濠的耳目,燧防备严密,使他们什么也窥探不出来。他虽时向宸濠讲说忠义之道,而宸濠终不悔改。燧暗中察觉副使许逵为人忠信,可以托付重任,便与他商议。燧考虑到向朝廷告发是无济于事的,便借口御寇而预做防乱准备:先屯兵于进贤城,再屯兵于南康、瑞州两城;因建昌县多盗,从中分出一些地方而设立安义县,以渐渐消除忧患;奏请恢复饶、抚二州兵备,若能恢复,则请令湖东分巡兼管;九江为鄱阳湖之重地,最为要害,奏请加重兵备的权力,使他们兼管南康、宁州、武宁、瑞昌以及湖广之兴国、通城,以便控制形势。广信之横峰、青山诸窑场,地势险要人悍强,奏请设通判驻于弋阳,兼督附近五县兵马。又恐宸濠劫夺兵器,便以讨贼为名,将兵器转移到别处。宸濠窥探到孙燧是在对付他,使人贿赂朝中幸臣设法除去孙燧,而且送给燧以枣梨姜芥(即早离疆界的谐音)以示意,燧笑着退还。许逵劝燧先发制人,然后上报朝廷,燧曰“:为何要给贼以发难的借口,暂且等待。”

正德十三年(1518),江西大水,宸濠平素所蓄养的盗贼如陵十一、吴十三、闵念四等,出没于鄱阳湖。燧与逵策划要将他们逮捕。三贼逃到沙井,燧计划自江外乘其不备予以逮捕,但是那夜大风大雨,未能成功,三贼躲藏于宸濠的祖坟中。燧秘密上疏,向朝廷报告盗贼的情形,并且说宸濠必反。连续上疏七次,都为宸濠半途截获,而未能到达朝廷。宸濠非常憎恨孙燧,设宴毒害他,燧未死。燧请求辞职,朝廷不准,他十分忧惧。

正德十四年(1519),宸濠强迫镇巡官向朝廷奏陈其“孝行”,燧与巡按御史林潮想藉此延缓宸濠反叛的阴谋,于是共同将宸濠的“孝行”奏于朝廷。朝廷正要降旨谴责孙燧等人,恰巧御史肖淮揭发了宸濠一切不轨行径,朝廷诏令重臣宣布。宸濠闻讯,便决意起兵反叛。

六月十三日是宸濠的生日,宴请镇巡三司。十四日,燧与诸大吏去向宸濠道谢,宸濠预设伏兵,燧等来时,声称太后诏令他起兵讨贼。众人相顾失色,不知所措。燧向前说道:“这是说哪里话,请把诏书拿出来我们看!”宸濠说“:不必多讲,我要去南京,你给我扈驾。”燧大怒道“:汝命不长了,天无二日,我岂能从你为逆!”他急起要走,但已走不出去了。宸濠入内殿,换上军装,指挥士兵缚住孙燧。许逵奋起喝道“:你们怎能侮辱天子大臣!”以身挡燧。贼也把逵捆绑起来。二人大骂。贼把燧的左臂折断,与逵一同拉出去了。逵对燧说“:我之早劝公先发制人,是因为料定会有今日。”燧与逵同被害于惠民门外。巡按御史王金、布政使梁宸以下,都向宸濠叩头,高呼万岁。

宸濠举兵反叛,任命三贼为将军,首先遣娄伯进军进贤,为知县刘源清所斩。宸濠招窑贼响应,贼怕守吏而不敢动。宸濠大肆搜索城中军械,城中军械早已转移了,以致其兵卒多持木棍。伍文定起兵抗贼,设孙燧、许逵二人的灵牌于文天祥祠内,率吏民祭祀恸哭。南赣巡抚王守仁也起兵平叛。叛军逃往安义,全部落网,无一逃脱。人们更思念燧的功绩。

世宗即位,赠燧为礼部尚书,谥忠烈,与许逵一起在南昌建祠祭祀,各荫一子。燧子堪闻父被害,率两弟墀、升赶到南昌,这时宸濠已被擒,兄弟三人扶父亲灵柩归葬。

猜你喜欢
  卷二十四 前燕录二·崔鸿
  读礼通考卷四十·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零一·佚名
  前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八·纪昀
  第三辑·佚名
  一四○七 湖南巡抚姜晟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一三二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恭报办理文津阁书匣等情形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二·阿桂
  学史卷七·邵宝
  吕太后本纪第九·司马迁
  房景先传·魏收
  中国的皇太后:一个公正的评价·辜鸿铭
  卷一百二十六之六·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大舆·唐圭璋

      大舆字载万,自号岷山耦耕,蜀人。有词集号乐府广变风,今不传。   更漏子   怜宋玉、许王昌。东西邻短墙。   虞美人   世间离恨何时了。不为英雄少。楚歌声起霸图休。玉帐佳人血泪、满东流。   葛荒葵老芜

  • 第六出 微行·李渔

    (生引内待上)从来国色出寒门,天子何妨屈至尊。常笑吴王非好色,不曾亲到苎萝村。寡人为着廉访美人一事,今日就要微服私行。本该宣许进入宫,面嘱一番才是,怎奈他父子两个,都是骨鲠之臣,若知道寡人出去,一定要苦谏遮留,反使寡人脱身

  • 诗本音卷八·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大雅文王在上于昭于天【一先】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十七真】有周不显帝命不时【七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音以 此章以平上通为一韵】亹亹文王令闻不已【六止】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六止】文王孙子【见上】

  • 卷二·龙榆生

    34 梅尧臣 一首 录字能改斋漫录【苏幕遮】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庾郎年最少。 ^①地春袍, ①:↑穴↓卒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

  • 卷三百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二 陈伯康 陶渊明田居 吾慕陶徵君拂衣轻去就栖鸟恋旧林归云忘出岫巾车返柴荆环堵植松柳东臯课种苖南山歌种荳田父时过门葛巾与漉酒五斗愧折腰浮名

  • 卷十九·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十九     无锡浦起龙撰外篇汉书五行志错误【第九】班氏着志抵牾者多在於五行芜累尤甚今辄条其错缪定为四科一曰引书失宜二曰叙事乖理三曰释灾多滥四曰古学不精又於四科之中疏为杂目【一作

  • 卷八·常璩

      大同志   古者国无大小,必有记事之史,表成著败,以明惩劝。稽之前式,州部宜然。自刘氏祚替而金德当阳,天下文明不及曩世,逮以多故。族祖武平府君、汉嘉杜府君并作《蜀后志》,书其大同,及其丧乱。然逮在李氏,未相条贯,又其

  •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  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附录(三) 读江永《乡党图考》·钱穆

    清儒考论孔子事迹,自崔述《洙泗考信录》之后,有江永《乡党图考》,其首卷亦备论孔子生平历年行事,自先世迄于其卒,略如崔氏之书。而文辞简质,立论谨慎,不如崔氏之博辨,而所失亦较少。如其叙公山不狃之召,曰:“不狃与阳货共

  • 进鬻子表·鬻熊

    臣行珪言:臣闻结绳以往,书疏蔑然;文字之初,教义斯起。记言之史设,褒贬之迹聿兴;书事之官置,劝诫之门由启。於是国版稠迭,谟训昭彰,唱赞之道以弘,阐扬之理兹畅。德业弥缛,英华日新,雕琢性情,振其徽烈。逮乎周文作#1圣,鬻子称贤,意合道

  • 卷二百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七体国经野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锥指传曰三山皆在雍州河谓梁山龙门西河正义曰地理志云吴岳在扶风汧县西古文以为汧山岐山

  • 述佛品法句经第二十二(二十有一章)·佚名

    述佛品者道佛神德无不利度明为世则。己胜不受恶,一切胜世间。叡智廓无彊,开蒙令入道。决网无罣碍,爱尽无所积。佛意深无极,未践迹令践。勇健立一心,出家日夜灭。根断无欲意,学正念清明。见谛净无秽,已度五道渊。佛出照世间,为

  • 佛说太子刷护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千二百比丘。菩萨万二千人。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梵释。及无央数人民鬼神龙皆来俱会。阿阇世王太子。名为刷护。从国中与群臣长者子五百人。各持黄金华盖。出罗阅国相随出

  • 佛说秘密相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一切如来三昧界中。一切菩萨摩诃萨众皆悉圆满。是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从诸佛智三摩地起。普遍观察一切大众。当彼

  • 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圆晖

        正议大夫持节诸军使晋洲刺史贾曾 撰  昔释迦去代。过九百年。天亲菩萨纂论千部。弘宣盖远。发起良多。至于标揭义门训剖名相。文约事广。词微理明。则此对法藏论尤称工也 虽源出婆娑。本诠论藏。若能究根

  • 卷第九十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 【论】第六阎浮提畔海幢比丘主正心住。 【经】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

  • 续补侍儿小名录·温豫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温豫撰。一卷,有《稗海》本、 《香艳丛书》本等, 《绿窗女史》、《五朝小说》等本径题作《侍儿小名录》。本书为续补洪炎、王铚二人之书,专录侍妾故事之作。所录凡二十八则,均注明出处。引书有

  • 也是录·邓凯

    一卷。明末清初人邓凯撰。邓凯,江西吉安人,又名弘智,字无可,号药地和尚、是非和尚,生卒年月未详。唐王时,邓凯随杨廷麟、刘同升、万元吉等起兵,功授江西总兵。清军破赣州后,邓凯潜入云南,被永历授为扈从总兵,加督都同知衔,守卫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