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晋王朱木冈传

晋恭王朱木冈,太祖第三子。他向宋濂学习文辞,随杜环学习书法。洪武三年(1370)受封。十一年,朱木冈前往藩地太原,中途鞭打膳夫。太祖马上告诫他说“:我率群英平定祸乱,从不姑息任何人。唯独膳夫徐兴祖,为我效力二十三年,从未受到挫折和污辱。怨不在大,小子你要牢记这一点。”朱木冈修目美须,威风凛凛,富有智谋。然而性情骄纵,在藩地经常违法。有人告发朱木冈企图谋反。太祖大怒,要将其治罪,经太子力救才得以幸免。二十四年,太子巡视陕西回京,朱木冈随同来朝,太祖命其返回藩地。从此之后,朱木冈改变了平日的骄纵行为,对属官均以礼相待,为人更加恭敬谨慎。这时,太祖十分担心边防,打算让诸子熟习战事,受封并且驻守边疆的诸王都参与军务。而晋、燕二王,尤其受到重托,太祖多次命二王率军出塞及筑城屯田。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大将均受二王节制。太祖又诏令二王,只需上奏军中大事。三十一年三月,朱木冈去世,其子定王朱济火喜继嗣。

永乐初年(1403),成祖以朱济火喜放纵部下为由,罢黜其长史龙潭。朱济火喜心中畏惧,要进献护卫。成祖不许。其弟平阳王朱济火黄,幼年便凶狠乖戾,以致失去父亲的疼爱。长大之后,太祖将秦、晋、燕、周四位世子及年长的庶子招来,在京城教育。朱济火黄与燕王之子朱高煦、周王之子朱有火动奸邪相当,都不被太祖疼爱。朱济火喜即嗣王位之后,成祖封朱济火黄为平阳王。朱济火黄追溯以往,怀恨其父,并且也对朱济火喜不从中调解怀恨在心,便唆使其弟庆成王朱济火玄等经常在朝廷诉说朱济火喜的过失,又诱使府中官吏,写文章告发其罪,历年不止。十二年,成祖褫夺朱济火喜的爵位,将他与其世子朱美圭一起贬为庶人,守护恭王园林,而将朱济火黄立为晋王。

朱济火黄立为晋王后,更加横暴,乃至毒害亲生母亲谢氏,强奸恭王婢女吉祥,幽禁朱济火喜父子,断其饮食。其父兄以往侍从宫女大多为其所害,都不敢言。恭王宫中老妇向成祖投诉,成祖乃到狱中召见晋府旧承奉左微查问,尽知朱济火黄陷害朱济火喜的情况。马上命左微速召朱济火喜父子,此时朱济火喜被幽禁空屋已达十年之久了。左微因受朱济火喜牵连下狱,传说左微已死很久。左微到后,全府上下大吃一惊。左微进入空屋,释放了朱济火喜父子,相互拥抱,大声痛哭。当时成祖正在北征,驻扎沙城,朱济火喜父子前往行在所谒见。成祖见朱济火喜有病,不由恻然,封朱美圭为平阳王,命其奉父居于平阳,并将恭王在连伯滩的田赐给他。成祖死后,朱济火黄便不再将田交给朱美圭。仁宗多次写信谕示,朱济火黄仍不听从。又听说朝廷赐给朱济火喜王公冠服及其他赏赐,朱济火黄更加怨恨。成祖、仁宗去世,朱济火黄不穿丧服,而命宦官代替,且在府中广布妖巫诅咒不已。

宣宗即位,朱济火黄暗中派人勾结朱高煦图谋不轨,宁化王朱济焕告发此事。等到擒获朱高煦,又得到朱济火黄的交往书信,宣宗还未去追问,而朱济火黄派往联系朱高煦的人害怕罪及自己,便前往京城自首。内使刘信等数十人告发朱济火黄擅取屯粮十万余石,企图响应朱高煦,并揭发其在宫中诅咒之事。朱济焕至此也才知亲生母亲被杀之事,迅速上奏。宣宗命人查证属实,便将朱济火黄召回京城,宣布其被人们所揭发的奸逆罪状,将其废为庶人,幽禁于凤阳。其同谋属官及诸妖巫均被处死刑。当时是宣德二年(1427)二月。

晋国绝封共八年,至英宗即位的二月,才进封朱美圭为晋王,还居太原。正统六年(1441),朱美圭去世。其子庄王朱钟铉继嗣,弘治十五年(1502)去世。朱钟铉的世子朱奇源及其子朱表荣都比朱钟铉先死,因此由朱表荣之子端王朱知烊继嗣。朱知烊七岁成孤儿,经受了极度的悲哀,在为母守丧时曾吐血,芝兰长于其寝宫。嘉靖十二年(1533),朱知烊去世。无子,其堂侄简王朱新土典继嗣。新化王朱表木兼、荥泽王朱表..都是端王。朱表木兼先死,其子朱知火节承袭新化王,也先端王而死,其有二子朱新土典、朱新土乔。端王让朱新土典承袭新化王,还未受封,端王便去世了,朱表..企图摄理王府事务。端王妃王氏说道:“端王无后,王位应由新化王继承,新化王父子已死,但其孙朱新土典还在。”即召朱新土典入府,摆设酒宴,拜为端王。朱表..气愤地说“:我辈份为大,反而不能承袭端王。”又上疏说:“朱新土典是已故新化王的长子,不得为人之后,朱新土典应继嗣新化王,朱新土乔才应继嗣端王。”礼部认为应由朱新土典继嗣,即为简王。朱新土典之母太妃尚氏严厉,以礼教子。太妃生病,朱新土典在露天叩首祈祷。长史有事敷陈,朱新土典总是恭敬接受教导。他年老之后,命其弟镇国将军朱新土乔之子朱慎镜摄理藩事。万历三年(1575),朱新土典去世,朱慎镜也死。其弟惠王朱慎钅取继嗣。七年去世。其子穆王朱敏淳继嗣,三十八年去世,其子朱求桂继嗣。李自成攻陷山西时,朱求桂与秦王朱存枢同被贼寇所捉,进入北京,不知所终。

猜你喜欢
  班彪列传第三十·范晔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七·汪楫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卷五十九·苏辙
  卷四十一·苏辙
  通志卷八十六·郑樵
  世家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四十一·郑麟趾
  王智兴传·欧阳修
  古里甲石伦传·脱脱
  卷之十九  建文皇帝遺蹟(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一·允禄
  食货一八·徐松
  第三节 唐初武功(二)·吕思勉
  卷28·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己酉五十八首·许南英

    己酉(宣统元年、一九○九)谳局同事王静甫大令以诗集相示(静甫,陕西举人)应官听皷利名场,此老胸中澹若忘。人到无求随事好,日如有累为诗忙。大千世界开新运(年逢纪元),百二河山梦故乡。我亦未能除结习,推敲喜与共商量。戏赠郑毓臣

  • 卷六·董解元

     【仙吕调】【恋香衾】一夕幽欢信无价,红娘万惊千怕,且恐夫人暗中知察。暂不多时阌臧眨红娘催定如花,把天般恩爱,变成潇洒。○君瑞莺莺越偎的紧,红娘道:“起来么,娘呵!”戴了冠儿把玉簪斜插。欲别张生临去也,偎人懒兜罗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范仲淹领张千上)(范仲淹云)职列鹓班真栋梁,恩沾雨露坐琴堂。调和鼎鼐安天下,燮理阴阳定万方。老夫姓范名仲淹,字希文。幼习儒业,在长白山修学。我与友人温习经书,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断虀数茎,酢汁半盂,暖而啖之,后成大

  • 第二折·范康

    (正末引外扮列御寇、张子房、葛仙翁上,云)贫道吕洞宾,这一位是列御寇,这一位是张子房,这一位是葛仙翁。贫道为陈季卿一人,亲到终南山青龙寺里度脱他,争奈此人迷恋功名,略不省悟。被贫道将一片竹叶,粘于壁上,戏成一只小船儿,他便

  • 卷八十八·徐世昌

    彭元瑞彭元瑞,字掌仍,一字辑五,号云楣,南昌人。乾隆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赠太子太保,谥文勤。有《恩余堂稿》。赵北口镫词绕淀长隄柳色苏,初张黄幄奉宸娱。团圞月照冰池上,万顷

  •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五·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五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 不趋吏部曹中版且鱠高沙湖里鱼【山谷辞吏部郎之命故不持手版以趋省曹渚宫旧事曰王琳为鲔表以刺时有曰高沙老女非有意于

  •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后序·丁曰健

    “治台必告录”一书,徐清惠中丞任台、澎日采辑前人治台成效及论台事之名言、硕画,益以自治官书荟萃而成。同治二年,台、彰戴逆变作经年,师久无功,全台大扰。方伯丁述安同年方卸署藩篆,请假养痾,中丞

  • 簡介·朱熹

      呂祖謙、朱熹編選之《近思錄》,取《論語》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之義,依次輯錄北宋新儒家周敦頤(濂溪)、程顥(明道)、程頤(伊川)、張載(橫渠)四人語錄,而呂祖謙、朱熹作爲編選者之見解自然也多有反映,故此一

  • 卷十九 论语一·黎靖德

      ◎语孟纲领   语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大雅〕以下六经四子。   语孟用三二年工夫看,亦须兼看大学及书诗,所谓"兴於诗"。诸经诸史,大抵皆不可不读。〔德明〕   某论语集注已改,公读令大学十分熟了,

  • 卷三十九·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十九   宋 王与之 撰凡乐事大祭祀宿县遂以声展之王昭禹曰宿县祭前之夕列之于笋簴○郑锷曰作乐之时乐县之位正于小胥既掌辨其声矣大司乐又宿县遂以声展之葢钟磬之属县于笋簴固可以作乐前

  • 修行胜道退分第二·佚名

    胜念已成就,懈怠竟沈没。是则为退像,无堪於所求。不染污无记,起诸脑恼退。垢浊热炎生,由是失正见。振掉或关钥(以灼反),浮飘粗涩滑。是五退减相,修行应分别。望远绝所悕,有见已坠落。还顾睹深崄,是皆退减相。长病诵止诤,多业远游

  • 卷三十五·佚名

    △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复次佛子。菩萨摩诃萨。知见如来音声十种无量。何等为十。所谓知见虚空等无量。无处不至故。知见法界等无量。无处不彻故。知见众生界等无量。令一切众生悉欢喜故。知见行业等无量。广说

  • 人生观的科学·太虚

    ──十三年初冬在宁波作── 一 绪言   二 宗教玄学哲学科学之审定   三 人生的科学   四 人生观的科学一   五 人生观的科学二   六 人生观的科学三   七 人生观的科学对于世界文化之抉择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於居士所。聞此甚深解脫門已。思惟修習。決定無間游彼福德海。淨彼福德田。趣彼福德津仰彼福德山。開彼福德藏。轉彼福德輪。觀彼福德法。植

  • 摩诃止观卷第五下·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五下第四明破法遍者法性清净不合不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破非不破何故言破。但众生多颠倒少不颠倒。破颠倒令不颠倒。故言破法遍耳。上善巧安心则定慧开发。不俟更破。若未相应。应用有定之慧而尽净

  • 附录·真歇清了

    华藏无尽灯记(出禅门诸祖偈集)东平打破镜。已三百余年。龙潭吹灭灯。复四百余岁。后代子孙迷於正眼。以谓镜破灯灭。而不知行住坐卧放大光明。灯未尝灭也。见闻觉知虚临万像。镜未尝破也。灯虽无影。能照生死长夜。镜

  • 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佚名

    经名:太上泰清皇老帝君运雷天童隐梵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言召遣雷神将师之符咒秘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本于《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增加天蓬、天猷、翊圣、真武四神及诸雷公等。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