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尤世威传

尤世威,榆林卫人。他和哥哥世功、弟弟世禄三个人都作战勇敢,知名当时。天启年间,世威做官做到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七年升任山海中部副总兵。宁远告警,他跟着大帅满桂赴援,在城东力战,立下战功,得到提级和赏赐。

崇祯二年(1629),世威升任总兵官,镇守居庸、昌平。这年冬天,京师戒严,朝廷命令他率兵五千防守顺义。不久命令他返回驻地,防护皇陵。四年,他接替宋伟担任山海总兵官,累计资历升到左都督。七年,朝廷命令他和宁远总兵官吴襄一起驰援宣府,因为他拥兵不进,被剥夺官职,判处戍边。尚未动身,正好流贼在破坏河南,朝廷诏令世威充任办事官员,与副将张外嘉统率山海关关门的五千铁骑前往剿贼。

第二年正月,贼寇打下了凤阳。世威带领二千五百名骑兵前往,开到亳州时,碰上总督洪承畴出关讨贼,驻扎在信阳,传令世威赶赴汝州。他才到两天,承畴也来了。当时贼寇看到河南的官兵势力强盛,都跑到关中去了。承畴打算入关征讨,就把各位将领都召集来,命令他们分守汝州、雒南的各处要害。因为世威的部下都是精兵强将,承畴让他和参将徐来朝分别驻守在永宁、卢氏一带的山里,以便扼守雒南兰草川、朱阳关的天险。承畴告诫他说:“灵草川、陕州是贼寇出入的门户,你可不要放松啊!”等承畴入关后,贼寇躲开他向南逃,又从蓝田逃到卢氏来,被世威拦截后,又逃进商州、雒南一带山中。来朝所率领的三千士兵不肯进山,大吵大闹,贼兵来后,来朝逃跑了,他的部队全部覆灭了。世威的军队在野外驻久了,发生了严重的病疫,跟贼兵交战失利,世威及游击刘肇基、罗岱都负了重伤,官军大败。贼寇于是越过卢氏,直奔永宁。这事朝廷知道后,就命令把世威解除职务,听候查处。十年,宣大总督卢象升说:“世威善于安抚士卒,懂得军事,只是因为他的几千客兵久守荒山,发生病疫,才交战失利。现在正值用兵之时,不用他是可惜的。”朝廷于是命令世威跟着象升的大军立功自赎。等象升战死,世威自请罢免,回家去了。

十五年(1642),因为朝臣的推荐,崇祯皇帝命令世威和他的弟弟世禄赴京,等候调用,召他们到中左门问了一次话,他们又请假回乡去了。第二年十月,李自成打下西安,传发檄文到榆林招降。总兵官王定怕了,率领部下的精兵弃城逃跑了。当时巡抚张凤翼还没到任,榆林城里兵马单弱,人心惶惶。布政使都任赶忙召集副将惠显、参将刘廷杰等以及赋闲在家的将帅世威及王世钦、王世国、侯世禄、侯拱极、王学书及原延绥总兵李昌龄一起讨论守城,大家公推世威当主帅。不久,贼军十万兵力打下延安,占领了绥德,又派使者来劝降。廷杰大声喊叫说:“长安虽然被打下了,三边依旧有官兵驻着。贼兵都是中州子弟,杀死他们的父兄然后驱使他们来打仗,当然不是他们心甘情愿的。榆林号称天下强兵,只要我们一战之下打掉他们的锐气,然后约宁夏、固原的部队来,安排三处兵力轮流出击,贼寇是可以平定的。”他们都同意他的意见,于是就歃血誓师,简选兵力,修整兵器,各自捐出自家的私财充作军费,准备防贼。防守的战备尚未齐全,贼寇已兵临城下。

廷杰召募死士,又向河套的部落借兵。这些军队将到榆林时,贼寇分兵击退了他们,一面更加用力攻城。官军奋力作战,杀死了无数的贼兵。贼寇增加兵力来攻打,架起飞楼威慑城中,箭头、飞石不断地打过来,世威等更加勇猛战斗。他们防守了七个昼夜,贼兵挖地道通向城墙,又放大炮轰炸,城终于失守。世威等人继续指挥官兵巷战,妇女、儿童也扔房瓦打击贼兵,贼兵的尸体堆满各处。后来他们体力不支了,都任阵亡,侯世禄父子和学礼都不屈而死。贼寇恨廷杰联合河套的部落军,把他绞杀了,廷杰至死骂不绝口。世威、世钦、世国、昌龄都被活捉,绑送西安。自成坐在秦王府里想让他们投降,他们四个不愿屈膝拜他。自成说:“你们几个都是名将,帮我打定天下,博取封侯,怎么样?”他们骂道“:你一个小小的驿卒,也敢说大话侮辱我们!”自成笑了,上前来为他们松绑,世钦唾骂说:“驿卒不要过来,弄脏了将军的衣服!”自成恼了,把他们都给杀死了。

世威的弟弟世禄曾经当过宁夏总兵官,历次立下战功,现在跟世威一同死去。世威的堂弟翟文是靖边营副将,曾经跟着洪承畴在凤翔的官亭打败闯贼,斩获七百多首级。到这个时候,他率领敢死队出南门跟贼兵厮杀,杀死了很多贼兵,自己也中箭身亡。

猜你喜欢
  志第二 礼仪二·魏徵
  卷一百十九·毕沅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二·焦竑
  宋史全文卷十三下·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四·佚名
  ◎周公末路(男儿报国争先逃)·李定夷
  蜀燹死事者略传·余澜阁
  一百八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请再派盐差以补亏空摺·佚名
  五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鲍士恭等五家呈献遗书等事折·佚名
  伊洛渊源录卷一·朱熹
  周延儒传·张廷玉
  张德胜传·张廷玉
  卷三十·徐一夔
  116.闻鸡起舞·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小休集卷下·汪精卫

    十年三月二十九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下作(以下十年)飞鸟茫茫岁月徂,沸空铙吹杂悲吁。九原面目真如见,百劫山河总不殊。树木十年萌蘖少,断篷万里往来疏。读碑堕泪人间事,新鬼为邻影未孤。墓迩执信塚,故末句云然。晨起捲帘,庭兰

  • 卷七百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七冯道冯道字可道景城人初爲刘守光参军後历唐晋汉周事四姓十君并在政府自号长乐老卒谥文懿追封瀛王诗集十卷今存五首天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氷须泮春来草

  • 第七十三回 撤藩封伪主被絷 拒和议忠谏留名·蔡东藩

      却说张浚因郦琼叛逆,引咎自劾,力求去职。高宗问道:“卿去后,秦桧可否继任?”浚答道:“臣前日尝以桧为才,近与共事,方知桧实暗昧。”高宗道:“既如此,不若再任赵鼎。”浚叩首道:“陛下明鉴,可谓得人。”及浚退朝,即下诏命赵鼎

  • 五六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呈马裕家藏及总商等访得书籍折·佚名

    五六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呈马裕家藏及总商等访得书籍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六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奴才前奉谕旨,访觅遗书,当卽钦遵圣训,于商人马裕家内暨江广达等购觅共得书二百九十一种,并马裕恳请将原书呈

  • ●题善女人传偈·彭绍升

    菩萨戒优婆塞 彭际清 述 我观诸世闲常自寂灭相云何幻化中乃生男女根譬如太虚空捏目出狂华是华不可取从汝妄想生妄想入轮回劫劫自缠缚一念忽自觉了妄本无从虚空亦强名狂华竟何有佛昔呵女人具足诸妖秽其有染著者患乃

  • 汉纪四十七 孝桓皇帝中延熹七年(甲辰、164)·司马光

    汉纪四十七 汉桓帝延熹七年(甲辰,公元164年) [1]春,二月,丙戌,乡忠侯黄琼薨。将葬,四方远近名士会者六七千人。 [1]春季,二月丙戌(疑误),乡侯黄琼去世。临下葬时,四方远近知名人士前来吊丧的有六七千人。 初,琼之教授于家,徐稚从之

  • 卷十二·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二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僖公四经【乙酉】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夏狄伐郑○秋七月○冬天王出居于郑【杜襄王也天子以天下为家故所在称居天子无外而书出者讥王敝于匹夫之孝不顾天下之重

  • 第二次研究会·太虚

    ──六月十八日──一 圆泽禅师之托生公案王兴周  唐代宗大历间,洛阳隐士李源,舍宅为“慧林寺”,请圆泽禅师住持。后源约圆泽到川朝峨嵋,泽欲由长安经斜谷陆道去,源坚要从荆州入峡由水道去。源虽不知泽之心事,而泽已知源

  • 佛学源流及其新运动·太虚

    一 佛学的发源二 佛学在印度的流行三 佛学在中国的流行四 现今佛教在世界上的三个中心五 余之佛学新运动 甲 人生的佛学 乙 科学的佛学 丙 实证的佛学 丁 世界的佛学  一、佛学的发源  佛学所

  • 菩萨本缘经卷下·佚名

    僧伽斯那撰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  兔品第六  菩萨摩诃萨  若堕于畜生  所行诸善法  外道不能及  如我曾闻。菩萨往昔曾为兔身。以其先世余业因缘。虽受兔身善于人语。言常至诚无有虚诳。智慧成就远离

  • 迦旃延教老母卖贫缘品第十九·佚名

    【古文】尔时尊者大迦旃延在阿槃提国。时彼国中。有一长者。多财饶宝。悭贪暴恶。无有慈心。时有一婢。晨夜走使。不得宁处。小有违失。便受鞭捶。衣不蔽形。食不充口。年老困悴。思死不得。【白话】

  • 卷第三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爱敬纳息第四之四如是择灭亦名涅槃。亦名不同类。亦名非聚。亦名非显。亦名最胜。亦名通达。亦名阿罗汉。亦名不亲近。亦名不修习。亦名

  • 平斋文集·洪咨夔

    诗文别集。一作《平斋集》。三十二卷。宋洪咨夔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著录洪集。《宋史》本传但言有“外内制、奏议、诗文行于世”,未云集名。《宋史·艺文志》未著录。《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二部,一为九册,一

  • 御制官箴·朱瞻基

    御制官箴,一卷,明宣宗朱瞻基撰。朱瞻基,明朝第五个皇帝,在位十年,年号宣德,事迹详明史本纪。官箴,凡三十五篇,前列圣谕及目录,后附御制广寒殿记。圣谕称:「凡中外诸司,各着一篇,使揭诸厅事,朝夕览观,庶几有儆。」盖宣宗时皆颁行之。

  • 雨航杂录·冯时可

    笔记。明冯时可撰。二卷。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又号天池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人。隆庆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参政,有治绩。以著述为海内所重。有《左氏释》、《上池杂识》、《天池集》等。是编上卷多为学术论文,下卷多记物

  • 女丹十则·陈撄宁

    女子修行,与男子有别,男子阳从下泄,女子阳从上升。男子体刚,女子体柔,男子常保守丹田之阳精,不使外泄,积之既久,用身中真火锻炼,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而证道矣。

  • 清史列传选·佚名

    《清史列传》80卷,不著编撰人,又无序跋,莫详来源。书中记录了清代300年间著名人物的传记,共有2894篇,分为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逆臣等八门。叙事较《清史稿·列传》详备,又可补订《清实录》之遗

  • 春秋或问·吕大圭

    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吕大圭(生卒不详)撰。吕大圭字圭叔,号朴乡,南安(治今江西大余)人,宋代经学家。淳璠进士,官至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官,崇政殿说书。出知漳州军、节制左翼屯戍军马。未行,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