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胡宗宪传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考中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余姚二县知县。升御史职,巡视宣府、大同。皇帝诏令迁徙大同左卫军到阳和、独石,士卒聚众喧哗抗拒,宗宪单人独马前往安抚解释,同意不再迁徙,士卒这才安定下来。

嘉靖三十三年(1554),胡宗宪出使巡按浙江。当时歙县人汪直盘踞五岛煽动倭人入侵,而徐海、陈东、麻叶等以柘林、乍浦、川沙洼为巢穴,经常骚扰郡县。嘉靖皇帝任命张经为总督,李天宠为浙江巡抚,又命侍郎赵文华督察军务。赵文华依恃严嵩为后台,异常骄恣。但张经、李天宠并不依附于他,独有胡宗宪委身依附。赵文华大为高兴,于是合力排挤张、李二人。倭寇进犯嘉兴,胡宗宪以毒酒杀死数百人。及至张经破敌于王江泾,胡宗宪亦为有力的参加者。赵文华将战功归于胡宗宪,而尽数抹杀张经的功绩,张经因此获罪。不久又诬陷李天宠,并立即提升胡宗宪为右佥都御史,取代李天宠巡抚浙江。

此时柘林倭寇移驻陶宅,兵势渐弱,正值苏、松巡抚曹邦辅歼灭倭寇于浒墅,赵文华意欲居功未能如意,大为遗憾,于是率兵进剿陶宅残余倭寇。胡宗宪与其一道行动,带精锐士卒四千人,扎营于砖桥,约同曹邦辅夹击倭寇,倭寇拼死反击,胡宗宪的部下伤亡千余人。赵文华命令副使刘焘继续攻击,又遭惨败。倭寇趁机进犯浙东诸州县,杀害政府文武官吏甚众。胡宗宪于是与赵文华商定施用招抚的计谋。赵文华回朝廷后,大肆诋毁总督杨宜,并向朝廷推荐胡宗宪,于是命胡宗宪以兵部右侍郎职取代杨宜为总督。

首先,胡宗宪派幕客蒋洲、陈可愿出使日本,宣谕朝廷诏书,在航行到王岛附近时遇上了汪直养子汪誢,汪誢邀请两位使者去见汪直。此前汪直诱使倭寇入侵沿海州县,倭人掠夺了不少财富,因此倭寇常裹挟各岛的居民一起洗劫地方。在与官军作战中,死伤不少,有的甚至整座岛屿都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死者家属多归怨汪直。于是汪直与汪誢、叶碧川、王清溪、谢和等据五岛自保,岛上的人称汪直为老船主。胡宗宪与汪直同乡,他想招抚汪直,从金华监狱中释放了汪直的母亲和妻子,并给了优厚待遇。蒋洲等人这次见到了汪直,就将胡宗宪的意思告诉了汪直,汪直动心了,又得知老母娇妻安然无恙,非常高兴地说:“俞大猷逼得我无路可退,所以落到今天这一步。如果允许我赎罪通市贸易,我愿意归降。但日本国王已经死了,各岛无统一之权,须待逐个地劝说解决!”于是留下蒋洲,派遣汪誢等人护从陈可愿返回。胡宗宪以厚礼接待了汪誢,并给他以立功的机会。汪誢先后在舟山、列表击败倭寇,胡宗宪为汪誢向朝廷请功,朝廷因此赐汪誢等人金币,让汪誢等人回岛。汪誢大为欢喜,并告之徐海意欲内犯的消息。不久,徐海果然招引大隅、萨摩两岛的倭寇分路侵掠瓜洲、上海、慈奚谷,并自带万余人攻击乍浦,陈东、麻叶与其一道行动。胡宗宪固守塘栖,与巡抚阮鹗相为犄角。正逢徐海进窥皂林,阮鹗派遣游击宗礼邀击徐海于崇德三里桥,三战三捷,此后不久宗礼竟兵败身死,阮鹗逃至桐乡。

阮鄂部驻扎桐乡,徐海部众乘胜将其围困。胡宗宪私下计议说“:与阮鹗同困于此,于战事无补。”于是回到杭州,派指挥夏正等带着汪誢的书信劝降徐海。徐海大惊说“:老船主也归降吗?”这时徐海有伤在身,为此颇为心动,就说“:兵分三路行动,由不得我一人呀。”夏正回答说“:陈东已另有约定,所担心只有你徐公了。”徐海于是对陈东有了猜疑。而陈东知道徐海营中有胡宗宪的使者时,大为吃惊,由此与徐海有了隔阂。夏正乘机说服徐海,徐海派遣使者前来联系,并索要财物,胡宗宪尽数满足他们的要求。徐海于是放归官军俘虏二百人,放弃桐乡之围。陈东坚持围攻一天之后也撤走,回到乍浦。阮鹗知道自己不是徐海的对手,也就东渡钱塘江以抵御其他海寇。

起初,徐海入侵,上岸后焚毁了自己的舟船,以向士卒表明其有进无退的决心。至此,胡宗宪派人跟徐海说:“你已归附官府,吴淞江那儿有贼人活动,何不出击贼人而立功呢?再说,可以掠夺其舟船,为自己进退之用。”徐海觉得此言不差,就迎击海盗于朱泾,杀死海盗三十多名。胡宗宪又密令俞大猷偷偷地焚毁徐海新近掠夺的舟船。徐海心中恐惧,将弟弟徐洪作为人质,并献上自己平日佩戴的飞鱼冠、坚甲、名剑及其他珍奇玩物。胡宗宪因此厚待徐洪,谕告徐海如能将陈东、麻叶绑来,将给他世袭的军功爵位。不久,徐海果然将麻叶绑到。胡宗宪亲手解掉绳索,并令麻叶写信陈东,要他除掉徐海,胡宗宪又设法将此信内容泄露给徐海。徐海动怒,徐海之妾也受到胡宗宪的贿赂,劝徐海先除陈东。于是徐海又设计捕捉陈东,献之于胡宗宪,并率其部众五百人离开乍浦,驻扎梁庄。官军焚毁乍浦贼人营地,斩首三百余级,烧死、淹死的也不少。徐海于是确定了请降日期,不料徐海又提前猝然而来,将全副武装的壮士留在平湖城外,自带酋长一百余人,披甲前来,赵文华等很害怕,意欲拒绝徐海等人的晋见,胡宗宪执意接见。徐海叩头请恕其罪,胡宗宪抚摸着徐海的脑袋,以好言安慰。徐海自己选择沈庄屯聚部众。沈庄分为东西两庄,中间以河为界。胡宗宪让徐海居东庄,西庄安排给陈东部众。胡宗宪叫陈东致信余部说:“督府檄文徐海,要他晚上来捕捉你们。”陈东余部大为恐惧,于是乘夜攻击徐海,徐海带着两个小妾逃走,在小路上为兵器所伤。第二天,官军包围了徐海,徐海投水而死。这时卢镗也擒获了辛五郎,辛五郎是大隅岛海盗头子的弟弟。于是胡宗宪将俘获的徐洪、陈东、麻叶、辛五郎及徐海首级进献京师。皇帝大悦,举行告庙大礼,胡宗宪加官为右都御史,加级赐赠金币。徐海余部逃往舟山,胡宗宪命俞大猷雪夜焚烧其营地,海盗尽数死于烈火之中。两浙的倭患渐次平息。

嘉靖三十六年(1557)正月,阮鹗改任福建巡抚,朝廷命胡宗宪兼任浙江巡抚之职。蒋洲在倭人中,谕令山口、丰后二岛头目源义长、源义镇归还所掠大陆人口,并备办乡物入贡朝廷。宗宪以此事上报,嘉靖帝诏令厚赏来使,将其放还。十月,又派夷人头目善妙等,随汪直前来贸易,停泊在岑港。浙江人听说汪直乘倭人船只而来,大为惊异。巡按御史王本固也上言不宜,朝臣说胡宗宪将酿东南大祸。汪直遣汪誢前来晋见胡宗宪说“:我们奉诏而来,为的是止息兵戈,安定边境,应该有使者远道迎接,设宴犒赏。现今却戒备森严,禁止舟船往来,胡公是不是在欺骗我?”胡宗宪再三解释,汪直不肯相信。宗宪又令汪直的儿子写信招请汪直,汪直说:“儿子你多蠢,你父亲在,就厚待你,父亲来了,全家同归于尽。”因而要求有一朝廷命官做人质。胡宗宪立即派夏正与汪誢一同前往。胡宗宪曾预先撰写了请赦汪直罪疏,并将汪誢引入卧室内,偷看了奏疏内容。汪誢告诉了汪直,汪直的疑心逐渐解除,于是偕同叶碧川、王清溪进谒胡宗宪,胡宗宪尽心抚慰,并令汪直等去杭州见王本固。王本固将汪直等人关进监狱。宗宪上疏请为汪直赎死罪,让汪直戍守海疆,以笼络番夷之心。王本固上书强烈反对,而社会舆论说宗宪受了汪直等人的贿赂。胡宗宪很害怕,就改变了主意。汪直论以死罪,叶碧川、王清溪充军边塞。汪誢与谢和于是肢解了夏正,驻扎舟山,守驻岑港。官军四面合围,贼人殊死搏斗,伤亡甚多。

到了第二年春天,大批新的倭寇增援而来,朝廷严旨斥责宗宪。胡宗宪害怕朝廷降罪,上疏陈述战功,说贼人指日可灭。有关部门指斥其为荒谬之言。嘉靖帝大怒,尽数剥夺俞大猷等将官之职,严厉地斥责胡宗宪,命令他在指定期限平定倭患。这时赵文华已获罪处死,胡宗宪失去内援,他见倭患来了,想讨好皇上,恰好在舟山得到一只白鹿,胡宗宪将白鹿献于皇上,嘉靖帝大为高兴,行告庙祭礼,厚赏银币。不久,胡宗宪又上一只白鹿,嘉靖帝愈发高兴,在玄极宝殿及太庙行祭礼酬谢,朝廷百官也前来祝贺,赐加胡宗宪俸禄。不久之后,岑港海寇移驻柯梅,官军多次进攻而不能得手。御史李瑚弹劾胡宗宪,说他诱捕汪直,挑起衅端。王本固和给事中刘尧诲也上疏弹劾老师放纵海寇,请剥夺胡宗宪的各项奖赏。嘉靖帝命群臣讨论,大家都说胡宗宪功劳多,不宜罢免。嘉靖念其擒获汪直之功,命令胡宗宪仍官居原职。

海寇移驻柯梅后,制造巨大的舰船作为逃走的运载工具。大船竣工后,胡宗宪认为海寇走有利于自己,因此,并不攻击敌人。海寇将大船驾驶到浯屿,大肆攻掠福建沿海州县。福建人大噪,说胡宗宪嫁祸闽人。御史李瑚又疏劾胡宗宪三大罪。李瑚与俞大猷都是福建籍人,胡宗宪怀疑俞大猷说了什么,于是上疏弹劾俞大猷消极作战,因此俞大猷被捕入狱。

此时,江北、福建、广东皆为倭寇所害。胡宗宪虽然尽督东南数十府,但道路迢迢,只是遥控而已,不能详加筹划。然而一有小胜就论功奖赏,这样的事无月不有,如果战败了,却不追究责任。嘉靖三十八年(1559),海寇大举攻掠温州、台州,并有另外一支海寇侵扰沿海诸县。给事中罗嘉宾、御史庞尚鹏奉诏调查此事,说胡宗宪纵养海寇,当置重刑。嘉靖帝并不追究。第二年,论平汪直之功,加胡宗宪为太子太保。

胡宗宪善用权术,喜取功名。通过赵文华结纳严嵩父子,每年进献金币、玉帛、奴婢及珍奇淫巧无数。赵文华死后,胡宗宪更加巴结严嵩,威权震于东南。胡宗宪善待宾客,常招请东南士大夫参预军事谋议,名利双收。至于身怀各种技艺的各色人等,都予蓄养,施之于恩赏,也就能得其死力。然而胡宗宪创制均徭的征纳法,额外加征田赋,人民为此困敝不堪。而且他还侵吞国库,聚敛富人财物无数。罗嘉宾、庞尚鹏还朝,上疏申诉胡宗宪侵吞国库,计银三万三千两,其他则无典册可寻。胡宗宪上疏自辩,说“:臣为国除贼,下诱饵,施用反间计,没有小恩小惠,是难成大事的。”嘉靖帝对宗宪的做法表示理解,抚慰再三。不久,胡宗宪上疏,请节制巡抚及掌管江都御史之权,如三边旧例。嘉靖帝即晋胡宗宪为兵部尚书,一如所请。胡宗宪又献白龟二只、五色芝五株。皇帝为此又到玄宝殿的太庙祭告酬谢,并加倍赏赐宗宪。

第二年,江西发生农民起义,胡宗宪兼职节制江西。宗宪未到,总兵官戚继光已剿平地方。九月胡宗宪奏称“:盗贼屡次侵犯宁、台、温诸地,我部前后俘虏斩首一千四百多级,贼众全部剿灭。”皇帝高兴,加胡宗宪少保衔。两广平定巨盗张琏,也归功于宗宪。这时严嵩已倒台,大学士徐阶说:“两广讨平贼众,这跟浙江有什么关系呢?”于是皇帝仅赐给银币。不久,南京给事中陆凤仪疏劾胡宗宪党附严嵩以及奸欺贪淫十大罪状,朝廷乃下旨逮捕拿问。等宗宪押到时,嘉靖帝说“:宗宪不是严嵩之党羽,我选拔任用他八九年,人们对他并无微词。自从屡献祥瑞之物后,被群邪嫉妒。并且开始讨论捕获汪直功劳时答应给他五等封爵,现在如果加罪于他,以后谁还为我做事呢。放他回去闲住吧。”

事情过了很久,胡宗宪在万寿节进献秘术十四条,嘉靖帝大为喜悦,又考虑起用他。此时正逢御史汪汝正抄没罗龙文家,得到一件胡宗宪手写的文书,原来是胡宗宪被弹劾时自拟圣旨让罗龙文转给严世蕃的,于是将胡宗宪逮捕下狱。胡宗宪上疏自叙讨平倭患之功,说自己因献祥瑞得罪言官,且告汪汝正接受赃物之事。嘉靖帝对胡宗宪还是有所眷恋,并将汪汝正捕入狱中。胡宗宪最终病死狱中,汪汝正获释。万历初年,恢复胡宗宪官职,追谥襄懋。

猜你喜欢
  卷十九·浦起龙
  卷三十一·黄以周
  ●卷一百二十一·徐梦莘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三十九·乾隆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五·倪在田
  附录·高岱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长老赌寿之佳话·李定夷
  卷五十二·高士奇
  元和·周绍良
  张守聀传·欧阳修
  张孝杰传·脱脱
  ●作邑自箴卷第一·李元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郭子正·唐圭璋

      子正,“全”已见。   永遇乐   多积阴功,后蒙天报,荣贵长久。一片灵台。丹青要画,画请看人间秀,慈仁雅着,延永松年,内鼎有丹方就。想除非,真的高人,五福自然兼有。   从来义方,今见公辅,量运夔龙居后。承此门风,相传世

  • ●慶芝堂詩集卷十二·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五言律詩四 ◆五言律詩四◆ 過金魚池 雨後魚溪 對鏡 對鏡步張生光模韻 散步 廷璋兒以武舉効力京營千總秉瑛姪以進士試用戶部主事數年資其薄俸以供饘粥今二子前後歸班候選生路遂絕賦此見志且勵二子固貧

  • 卷四百三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卷六十九 傅珪 此日足可惜 百年如瞬息寒暑迭相侵所以圣贤学惜此分寸隂明日还易得今日不再临试观过隙驹载骤何駸駸眼前斑白者昔时俱青衿才言且姑待倏

  • 西塘集补钞·管庭芬

    西塘集补钞郑侠次韵种道行衙赏莲花城中势利如聚蛙,聒聒鼓闹穷两衙。忽闻携樽命真赏,如见地涌金莲花。况兹危亭跨高爽,极目四顾穷天涯。红蕖缭绕已数亩,盛妆翠盖相撑拿。舆肩不换足已到,咫尺异彼穷幽遐。居之自可换凡骨,不必

  • ●卷五·杨循吉

      挞懒与宗盘、宗隽既合议以齐地归宋,诸酋不肯。或曰:『我以地与宋,必德我。』或曰:『我俘宋人父兄,怨非一日,若资以土地,是助仇也,何德之有?宜勿与。』然三大酋竟以河南、陕西地归宋,以张通古为使使宋。名曰:『诏谕江南使。』

  • 第三章 临终时·李叔同

    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彼牵动爱情,贪恋世间,有碍往生耳。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康健时书写,付人保藏。倘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则可顺其所欲而试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须强为。因常人命终之前,身体不免

  • 法无戏论·胡兰成

    法无戏论《左传》里有鲁国的使者对晋侯曰:“寡君幼不喜弄,弱不好斗。”旧时民间小孩与邻儿打架,大人不问曲直,各把自己的小孩责骂一顿了事。我小时爱看庭前雄鸡斗,及畈上牛抵角,但是大人见了只把它们赶赶开。这且

  • 崔暹传·李百药

    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氏,汉尚书崔宀是的后代,世代为北朝著姓。父穆,州主簿。暹年轻时是书生,避难渤海,投奔高乾,嫁其妹与乾弟慎为妻。慎后任职光州,上书朝廷请求用暹为长史。南赵郡公琛镇守定州,辟举其为开府咨议。暹随同琛前

  • 闗中奏议巻十八·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提督类一为处置属番以安边徼以杜后患事钦差提督陜西三边都御史臣杨一清谨题为处置属番以安边徼以杜后患事嘉靖五年正月十八日准巡抚甘肃等处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寇天叙咨据陜西按察司分巡西宁道带管肃

  • 跋·李邦献

    藻尝谓践履之学,见于日用,其本在于正心诚意。其效小用之,以齐家,大用之,以治国平天下,乃圣贤相授受之心法也。河内李公太中先生着《省心杂言》一编以贻训子孙,始终不离乎孝弟忠信仁义道德之说,践履至到,发而为言,简而有法,与大学

  • 第十五章 38·辜鸿铭

    子曰:“有教无类。”辜讲孔子说:“在真正学识渊博的人当中,是没有阶级区分,也没有门第差别的。”辜解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来说,迫切需要的都是“门户开放”,“开放”——不是政治上或者经济上的,需要的是文化和道德层面上

  • 卷十四·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十四易学启蒙一圣人观象以画卦揲蓍以命爻使天下后世之人皆有以决嫌疑定犹豫而不迷于吉凶悔吝之涂其功可谓盛矣然其为卦也自本而榦而支其势若有所迫而自不能已其为蓍

  • 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智旭

    夫三界惟心。心外无法。理具事造。实非两重。但迷之则三障宛然。悟之则三德法尔。迷悟无性。随俗假名。真实指归。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迷悟似分。迷既迷其所悟。悟卽悟其所迷。此占察善恶业报经。乃指迷归悟之要津也

  •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一·慧思

        南狱思大禅师曲授心要  (行者若欲修之。当于下止观体状文中学。若有所疑不决。然后遍读当有断疑之处也。又此所明悉依经论。其中多有经文论偈。不得不净御之。恐招无敬之罪)。  有人问沙门曰。夫禀性斯质

  • 归有园麈谈·徐学谟

    杂著,一卷。归有园,作者园名。麈:鹿属。魏晋时名士清谈时常持麈尾,后世称客座清谈为麈谈。此书多记其归田后与友朋清谈的内容,故名曰《归有园麈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学谟尝谓昔人有云:近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归

  • 太上济度章赦·佚名

    《太上济度章赦》,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出于唐代。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表奏类。上卷、中卷辑录奏章三十二篇,有延生解厄章、谢上安宅章、谢罪祈雨章、祈嗣章、祈禄章、禳火灾章等,用于各种斋醮祈禳法事。另有

  • 邪见经·佚名

    一卷,失译。中阿含邪见经之别译。

  • 观自在菩萨母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法贤译。佛在广严城,普贤菩萨说此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