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林鸿传

林鸿,字子羽,福清人。洪武初,被荐举授将乐县训导,后官至礼部精膳司员外郎。禀性洒脱,不善做官,年未到四十自己就辞官归家。闽中善于赋诗者有十人,称十才子,鸿为第一名,其他是闽县的郑定,侯官的王褒、唐泰,长乐的高木秉、王恭、陈亮,永福的王翶及林鸿的弟子周玄、黄玄,时人称为“二玄”。

林鸿论诗,认为汉、魏诗骨气虽雄伟,但精华不足。晋诗崇尚玄虚,宋诗讲究流畅,齐、梁以下但务春花,少秋实。惟唐代诗作可谓大成。然贞观时之诗还因袭前代弊病,神龙时则渐变常调。开元、天宝年间声律大备,学者当以此为楷模。闽人论诗者大体根据鸿的观点。

晋府引礼舍人浦源,字长浦,无锡人。慕鸿之名,越岭拜访。至鸿门,二玄请朗诵自己作品。鸿请他入社。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十三·赵尔巽
  卷三十四 淳化四年(癸巳,993)·李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五·李心传
  卷十五逆贤羽翼纪略·刘若愚
  卷二十七·唐·蒋一葵
  卷四十·杨士奇
  卷之七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九十七·佚名
  卷七十三上下·郝经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佚名
  附录二·冯玉祥
  崔隐甫传·欧阳修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六·吴振棫
  卷一百五·佚名
  第一节 高宗之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六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五古今体五十九首【庚子一】庚子元旦首祚庚庚吉兆频岁维轮子旦维辰田蚕四海殷同祝礼乐三年此重新玉帛依然拱北极舆舻将以事南巡囘思廿五方践阼开袠谁知忽七旬元旦试笔两岁太和罢贺正事过

  • 列传第三 晋荡公护 叱罗协 冯迁·令狐德棻

    晋荡公护字萨保,太祖之兄邵惠公颢少子也。幼方正有志度,特为德皇帝所爱,异与诸兄。年十一,惠公薨,隋诸父在葛荣军中。容败,迁晋阳。太祖之入关也,护以年小不从。普泰初,自晋阳至平凉,时年十七。太祖诸子并幼,遂委护以家务,内外不

  • 卷三百四十六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四月盡是年五月   六月己巳朔,詔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就臺劾右班殿直皇甫旦,仍命中書舍人蔡京、右司員外郎路昌衡同治。   上初手詔李憲曰:「回鶻與吐蕃,近世以來,代為親家,而回鶻東境與韃靼

  • 卷五十三 咸平五年(壬寅,1002)·李焘

      起真宗咸平五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   冬十月癸亥朔,詔并汾二州、大通監得替幕職、州縣官,自今免其守選。   丙寅,西涼府六谷首領潘囉支遣使上言:「李繼遷送鐵箭誘臣部族,已戮一人,縶一人,以聽朝旨。」詔褒之,聽自裁處。

  • 列传卷第十二 高丽史九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梁元俊。○梁元俊字用章忠州人起自胥吏监光州务妻事姑不谨黜之妻与子号哭乞哀终不许至使其妻独还人或讥其不仁。 仁宗时累迁殿中侍御史出为

  • 卷三十九·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九明 俞汝楫 编精膳司职掌膳羞筵宴下程旧制凡大筵宴膳司提调光禄寺官供办其待诸番茶饭及下程膳司自行办送後革主事厅一应皆属光禄寺礼部止行文照会以其

  • 遇不遇第二十四·佚名

    贤有常质,遇有常分。贤不贤,性也,遇不遇,命也。性见于人,故贤愚可定;命在于天,则否泰难期。命运应遇,危不必祸,愚不必穷;命运不遇,安不必福,贤不必达。故患齐而死生殊,德同而荣辱异者,遇不遇也。春日丽天,而隐者不照;秋霜被地,而蔽者不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二·黄晖

      紀妖篇   衛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上,夜聞鼓新聲者,說之,使人問之,左右皆報弗聞。召師涓而告之,曰:「有鼓新聲者,使人問左右,盡報弗聞。其狀似鬼,子為我聽而寫之。」師涓曰:「諾。」因靜坐撫琴而寫之。明日報曰:「臣得之矣!然

  • 提要·崔寔

      严可均曰:《隋志》法家《正论》五卷,汉大尚书崔寔撰。《旧唐志》:《政论》五卷。《意林》亦五卷。《新唐志》作六卷。各书引见或作《政论》,或作《正论》,又作《本论》,止是一书。寔字子真,一名台,字符始。涿郡安平人。高

  • 朱子礼纂卷一·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总论臣闻之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遭秦灭学礼乐先壊汉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仪等篇乃其义说耳前此犹有三礼通礼学

  • 卷十二·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十二地官司徒第二之五封人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正义贾氏公彦曰王之社稷之坛坛外有壝不云坛举外以包内也王国外四面五百里各置畿限畿上皆为沟堑其土在

  • 诗经稗疏卷一·王夫之

    汉阳王夫之撰周南周南召南,郑氏诗谱曰雍梁荆扬徐豫之人咸被文王之徳而从之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岐邦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职之邑六州者得二公之徳教尤纯故独录其诗属之太师分而国之其得圣人之化者谓之周

  • 分身集会品第二·佚名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

  • 佛说施灯功德经·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光明。无量妙色。无量福藏。无量乐藏。无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辩才之

  • 杂阿毗昙心论 第四卷·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四卷尊者法救造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等译使品第四已广说业。彼业伴烦恼受种种生。非离烦恼。烦恼今当说一切有根本业侣生百苦谓彼有七使牟尼说当思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此有贪欲等七使为种。以烦恼

  • 修习般若波罗蜜菩萨观行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归命般若母  清净妙法身  我今依瑜伽  演说观行法  运心遍法界  一切佛刹海  想身周围绕

  • 皇明盛事述·王世贞

    《皇明盛事述》,明代王世贞撰。不佞生晚,当累洽之季,而又家世从缨绂后,窃有志慕说古公卿将相之盛。屈指西京以还,若功臣之族,鲜通籍者。计独有外戚王、马、梁、窦之属,虽鼎贵,不足道。而丞相彻侯父子相继,仅绛、条、韦、平两三

  • 涅槃宗要·元晓

    佛教著述。唐高丽僧元晓撰。一卷。是《大般涅槃经》的论释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略述经文大意,即序品部分。第二部分广开分别,有四门:初说因缘、次明教宗、三出教体、四辨教迹。“说因缘”中,认为本经所说为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