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铁铉传

铁铉,邓人。洪武年中,由国子生的身份被授为礼科给事中,后调为都督府断事。曾经审理疑案,并迅速破案。太祖十分高兴,赐其字为鼎石。

建文年初,铁铉为山东参政。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督送军饷,从未中断。李景隆兵败白沟河,一人骑马逃往德州,守城将士均望风而溃。铁铉与参军高巍为此感奋,痛哭流涕,自临邑直趋济南,偕同盛庸、宋参军等誓死相守。燕兵进攻德州,李景隆投奔铁铉。德州陷落,燕兵获其储蓄百余万,势头更猛,于是进攻济南。李景隆又大败,往南而逃。铁铉与盛庸等倚城抵御。燕兵引堤水灌城,筑成长围,昼夜攻击。铁铉施计焚毁燕兵攻城器具,并乘机出兵奋击。又派出一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燕军将士都为此欢呼。铁铉命壮士埋伏在城墙上,待燕王进入,便抛下铁板袭击他,并另外设伏断桥。不久失约,燕王还未入城,铁板便突然被抛下,燕王大惊而逃。伏兵暴露,桥在仓促之间也未截断,燕王策马奔驰而去。燕王十分气愤,施展百计发动进攻。围城共三个多月,可济南终固守不下。正在那时,平安统兵二十万,打算收复德州,以绝燕兵运饷之路。燕王畏惧,便解围北归。

燕王自起兵以来,进攻真定,二日不下,便舍它而去。唯独认为获得济南便可截断南北通道,就地划疆而守,金陵不难谋取,因此便乘大破李景隆锐气之机,全力以攻,希望一定要攻取济南,但却为铁铉所挫。皇上闻此大悦,遣官前往慰劳,赏赐金币,封其三世。铁铉入宫拜谢,皇上又赐宴招待。凡是铁铉的建议都予以采纳。铁铉被提升为山东布政使,随即进升兵部尚书。皇上以盛庸代替李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铁铉参与军务。这年冬天,盛庸在东昌大败燕王,斩其大将张玉。燕王逃回北平。自从燕兵进犯以来,南北干戈连续不断,而王师所获胜仗,从来没有像东昌这样的大捷。从此以后,燕兵都由徐、沛南下,不敢再取道山东。

当燕日益进逼时,皇上命辽东总兵官杨文率所部十万前去与铁铉会合,断绝燕兵后路。杨文军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到达济南。四年(1402)四月,燕军在小河之南与王师相接,铁铉与诸将时有斩获。双方连战于灵璧,平安等兵溃被擒。不久盛庸也败绩。燕兵渡江,铁铉屯兵淮上,兵也溃败。

燕王即帝位,铁铉被捕至京,背坐廷中辱骂不止。命他回过身来,铁铉却始终不听,于是在街市被施以磔刑,终年三十七岁。其子铁福安,谪边戍守河池。其父铁仲名,年已八十三,其母薛氏,一起被安置于海南。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一·志第一百四·舆服三·脱脱
  ●明季三朝野史卷之二·顾炎武
  卷一 二世·王夫之
  卷之三十·佚名
  ●卷五·余继登
  第六十一册 天命九年正月至六月·佚名
  九八六 军机处为《十三经解》《佩文韵府》板片全数解京事致苏州织造札文·佚名
  卷二十三·吕中
  闽语四(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刘季连传·姚思廉
  石琚传·脱脱
  进表·阿桂
  卷三·陈骙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修纂凡例·佚名
  卷101·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祥·唐圭璋

      祥,淳熙十三年(1186)合州守。   水调歌头   为爱龙山胜,小队一登临。冯仙洞府安在,抉石试幽寻。商略生平事业,摆脱人间尘土,欲与劚断丝芩。泉响似相答,未可启归心。   中原地,禾黍茂,犬羊腥。君王梦想豪杰,有待扫妖氛

  • 卷七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五崔江【诗一首 以下世次爵里俱无考】宜春郡城闻猨怨抱霜枝向月啼数声清绕郡城低那堪日夜有云雨便似巫山与建溪李伉【诗一首】谪宜阳到荆渚汉江江水水连天被谪宜阳路几千为问【一作

  • 苇航漫游稿巻二·胡仲弓

    宋 胡仲弓 撰五言律诗舟中夜闻弹筝舣舟寻近岸余兴月明中鼔瑟人何在弹筝意畧同声和随去浪调古动悲风银甲无由见清音出绣栊竹夫人虚心陪燕寝不受虢秦封惟有氷霜节全无云雨踪李娥书旧恨湘女敛愁容却是専房宠无人妬阿侬

  • 卷四百四十七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八月庚戌盡其月   八月庚戌,龍圖閣待制、樞密都承旨王巖叟、權兵部侍郎范純禮為賀遼主生辰使,引進副使王舜封、莊宅使張佑副之;吏部郎中蘇注、戶部郎中劉昱為正旦使,供備庫使郭宗顏、西京左藏庫副使

  • ●明朝小史卷七 正统纪后改天顺·吕毖

    ○小儿谣 帝时大旱,京师小儿为土龙祷雨,拜而歌曰:雨滞雨渧,城隍土地。雨若再来,还我土地。成群呼噪,不知所起。未几有监国即位之举,继有复辟之事。解者谓雨渧者乃与弟,城隍乃郕王,再来还土地,即复辟也。其谣之验如是。 ○岂敢有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陈厚耀

    赵烈侯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六年魏韩赵皆相立为诸侯追尊献子为献侯【史赵世家】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

  • 卷五十·杨士奇

    永乐四年春正月壬辰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赐宴○甲午北京行部并天下文武官述职凡千九百四十三人赐敕谕曰人君守成法以出治人臣遵成法以((转))[辅]治君明臣良上下协和乃臻治效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万历十八年七月庚子朔日食○孟秋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侯吴继爵李言恭分献○户部以太仓年例缺乏议动广东存积银一十五万两角□羊京以备九边支用从之○户部奏言各省直缺官柴马等银有灾地方存留抵补无灾者不得一概议

  • 巴林紀程·文祥

    咸豐七年丁巳嘉平十二日於太僕寺少卿任內奉旨派往巴林扎薩克已故貝子多爾濟薩穆魯布之游牧賜奠擬年前請訓正月二日起程嗣因兵部理藩院應辦勘合等未齊候至正月十一日請訓十四日起程 【 請訓用清文奏摺外黃綾安摺一分遞

  • 春秋讲义卷三下·戴溪

    宋 戴溪 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卫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鱼石之入也彭城不书宋诸侯之围彭城也复繋之宋何也虎牢郑地也诸侯夺而城之故不书郑言郑之不能有其地也戍郑虎牢复系之郑言

  • 修身第六十一·管仲

    失传。

  • 第1章 前言·孔子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一部关于伦理言论的著作,也是研究孔子的主要资料。《论语》善于通过人物的神情语态,展示人物的不同性格。书中不仅有关于孔子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还有关于他个性

  • 辩中边论述记卷上·窥基

    翻经沙门基撰佛灭度后九百年间。无著菩萨挺生于世。往慈氏所请说大论。因缘如别处说。慈氏为说此论本颂。名辩中边颂。无著既受得已。便付世亲使为广释。故此长行世亲所造。名辩中边论。辩者显了分别异名。中者正善离

  • 显扬圣教论 第七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七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三论曰。学十二种分别者。一差别分别。二生起分别。三转异分别。四能治所治分别。五能引胜生定胜分别。六顺法分别。七补特伽罗分别。八下中上

  • 光绪恒春县志·屠继善

    台湾地方志。清陈文纬修,屠继善纂。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文纬事迹不详。继善自号啸云居士,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光绪十八年开设台湾通志局,命各属县修志。本志以档册和采访笔录为主要资料来源。约于光绪二十一年(1885)

  • 撼龙经·杨筠松

    古代堪舆术书。旧题唐杨筠松撰。一卷。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一卷,附《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杨筠松著有《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

  • 铜人针灸经·佚名

    七卷。不著撰人。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

  • 宝贤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祇园,宝贤大夜叉王,献咒使贫苦之众生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