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朱英传

朱英,字时杰,桂阳人。五岁时父亲去世。学习勤奋,考取正统十年(1515)进士,授御史职位。浙江、福州府闽县大规模的贫民暴乱,朝廷选拔御史十三人与宦官分守各府,朱英守处州,而叶宗留一伙四出劫掠,处州道路阻塞。朱英从小路赶到,按抚招降甚多,杀叛乱首领周明松等人,叛乱分子四处逃走,朱英才班师回营。

景泰初年,御史王豪曾经因为调查陈循争地的事,得罪了陈循,被陈循所攻击。此时,陈循起草诏书,暗示说凡是受到揭发的御史,虽然经过救免宽恕,全都改任地方职务。这样王豪应当改任知县,朱英上奏章说:“如果像诏书这要处理,那么凡是遭到御史抨击的人都将怀着私仇诬陷攻击,而御史愈来愈缄默不敢说直话。”奏章下到掌管司法刑狱的官署,也要求接受朱英的意见,于是仍恢复王豪御史职位。不久,朱英被调任广东右参议,路过家乡探望母亲,口袋里只有赐金十两。到任后,抚慰流亡百姓,关心百姓疾苦。建立均徭法,十年一换,人民都觉得便利。

天顺初年,两广叛乱活动愈来愈厉害,诸将多滥杀无辜百姓冒领功劳,巡抚叶盛委托朱英督察。参将范信诬称宋泰、永平二乡百姓做贼,几乎将村民全部屠杀,又要血洗进城乡,朱英赶去查讯实情后,将被虏百姓全部放走。范信十分怨恨,屯兵不还。朱英秘密向叶盛求援,叶盛命范信班师。此地方才开始安定。潮州叛乱分子罗刘宁等流窜抢掠,屡次挫败官兵,朱英汇合军队消灭之,夺回所掠人口数千人,单独置一营安置妇女,无人敢侵犯。

朱英任参议官职十年,升为右参政。母亲去世,成化初年服丧期满,补任陕西。官军大举征讨满四,他掌管运输军粮有功。历任福建、陕西左、右布政使,都推行均徭法。

成化十年(1474),以右副都御史职务巡抚甘肃,先后陈述安定边防二十八件事。其中请求迁徙定居的戎人,安置流转、离散人员,减少进贡使臣,这些都十分切中当时的事务。第二年冬天,两广总督吴琛去世,因为朱英以前在广东有威信,廷臣推选他代替吴琛任两广总督。

自从韩雍大征讨以来,将帅喜好邀功,以俘掠为利,称为“雕剿”。朱英来后,以安定清静为原则,约束告诫将士,不得为叛乱者夸大声势,胡乱出兵。招抚瑶族、僮族归顺者,定为编户,免除三年徭役,于是马平、阳朔、苍梧诸县的少数民族全都望风归附。而且荔波叛乱者李公主有几万人马,长期凭恃地势险固,也派儿子归顺,朱英将他们安置在永安州居住,使他的子孙世代为吏目。以此归附的一天比一天多,总共四万三千多户,十五万余人,宪宗十分赞赏。

镇守宦官与督抚、总兵官的坐次排列是宦官居中,总督居于总兵官左。这时总兵官陈政因为有伯爵封号想抑朱英居右,朱英不答应,奏请朝廷裁定,朝廷下令解除朱英总督职务,以巡抚职,居于陈政之下。尚书余子俊说朱英招之来归附者众多,本应当增加俸禄给予奖赏,却反而削减其权力,只怕无法控制各少数民族。于是提升朱英为右都御史,仍任总督,坐次如前。

田州酋长黄明奸其知府岑溥祖母,要杀岑溥,岑溥逃到思恩,黄明于是大肆屠杀。朱英带领军队去征讨,传檄岑溥族人思恩城知州岑钦杀黄明雪耻,岑钦就诛杀黄明及族属,将首级挂在军营之门示众。

朱英质朴、敦厚,然而执法从不宽容,与管理市舶贸易宦官韦眷相抵触,韦眷择其若干事例奏告朱英专权轻视贼人,氵寻州知府史芳因犯事曾被朱英责备,也攻击朱英奸诈、贪婪、欺骗蒙蔽。调查都无证据,就降史芳官职二级,告诫韦眷与朱英融洽共事。

成化十六年(1480),交趾进攻老挝,朝廷有人担心交趾借机入侵,皇帝问朱英处置的办法,朱英回答说:“那不过是为争边界而已,警告他们,他们就一定会恐惧、改悔。”宪宗接受朱英的意见,交趾果然上表道歉。氵寻州、梧州、高州、廉州发生叛乱,朱英与陈政等分兵击贼,二次交战,俘虏斩杀很多,十九年,桂林平乐蛮攻城杀将,朱英、陈政又分兵十二路将其击败。

第二年掌管都察院事,不久加封太子太保。又过一年正月,星相有异变,上疏陈述八件事:请求禁止边将节日、元旦献马;镇守宦官、武将不得私立庄田,侵夺官地;对炼丹、搞符咒歪门邪道的人,应当施以重法;四方分守监仓内官不要进贡物品;撤去仓场、马房、上林苑增设的内侍;召还因发表意见而得罪朝廷的诸臣;清理内府收白粮的积弊;治奸民献送庄田以及贵戚中受献者的罪。这对于有权势、受宠幸的人都不利,主持政务的人多反对实行,朱英到内阁去力争,终究不能全部接受。这时流民聚集京师的人很多,朱英请求每人每月供应米三斗,幼儿减半,朝廷答复准行。这年秋末,赠封太子太保。

朱英承韩雍、吴琛之后任职总督,韩雍虽有大功,但出手大方,馈赠过于奢侈,有关部门为巨量供应而为难,公私财物耗费殆尽。而吴琛致力谨慎清廉,到朱英更保持高尚的节操,仅携带一个仆人赴任。前后屡次赐给他的玺书、黄金、纸币,朱英将玺书收藏起来,把黄金、纸币交给国库。他的威望不及韩雍,而恩泽超过韩雍。他在甘肃积储三万两银子,在广东积储四十万两银子,都没往外宣传。有人问起这件事,他回答说:“这是边臣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说。”人们佩服他识大体。正德年间,追赠谥号恭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九·刘昫
  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欧阳修
  ●卷一百五十四·徐梦莘
  第七十四回 暱奸人淫后杀贤王 信刁媪昏君戮胞弟·蔡东藩
  第三十八回 让主权孙部长签约 失盛誉熊内阁下台·蔡东藩
  提要·杨陆荣
  卷之五十·佚名
  一三二五 军机大臣奏查江苏省查缴禁书尚未据书麟等具奏片·佚名
  卷十八·班固
  杨骏传·房玄龄
  胡深传·张廷玉
  四·钱穆
  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晋政辑要卷之五·海宁
  卷二十一·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仲淹·唐圭璋

      仲淹字希文,吴县(今苏州)人。生于端拱二年(989)。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学士为陕西四路宣抚使。知邠州,徙邓州、荆南、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文正。

  • 巻十四·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十四眀 胡震亨 撰乐通三琴曲高宗白雪曲【显庆中帝以琴曲失传令有司修习太常丞吕才言琴曲本宜合歌请依琴中旧曲以御制雪诗为白雪歌辞又古今乐府奏正曲后复有送声亦君唱臣和之义请以羣臣长孙无

  • 卷33 ·佚名

    陈师道 和休文至自新安 无成底事到天涯,重见春工换柳枝。 历尽江山苦行役,归来风雨过花时。 驱驰共厌人间世,险阻时闻别後诗。 独有穷愁销未尽,一番相见一伸眉。 陈师道 和颜生同游南山 竹杖

  • 二百五十一 江宁织造曹(兆页)进物单·佚名

    原单无日期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恭进单: 宁鸭壹百贰拾只 金腿伍拾只 鱼翅贰箝 冬笋肆桶 [宫中.杂件.进贡单]

  • 九一 谕内阁进士邵晋涵举人戴震等如勤勉准其一体散馆殿试酌量录用·佚名

    九一 谕内阁进士邵晋涵举人戴震等如勤勉准其一体散馆殿试酌量录用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一日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一日,内阁奉上谕:前据办理四库全书总裁奏,请将进士邵晋涵、周永年、余集,举人戴震、杨昌霖调取来京,同司校勘。

  • 提要·吕中

    宋大事记讲义宋 吕中 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五宋大事记讲义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宋大事记讲义》二十三卷,宋吕中撰。中字时可,晋江人,淳佑中进士,官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徙肇庆教授。其书卷一论三篇,卷二卷三纪宋太祖事,卷四

  • 裴政传·李延寿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祖父裴邃,父裴之礼,《南史》都有传。  裴政自幼聪明,见识广博,记忆力强,从事政治很通达,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仕于梁朝,因军功封为夷陵侯,任给事黄门侍郎。魏国军队围攻荆州,裴政在城外被俘,萧鮞对裴政

  • 索湘传·脱脱

    索湘,字巨川,沧州盐山人。宋开宝六年(973)中进士举,授官郓州司理参军。齐州有大案件,牵连被抓者一千五百人,官吏不能判决,索湘受诏命考察审讯,案事随即审清楚了。太平兴国四年(979),转运使和岘向朝廷推荐索湘的才能,索湘升任太

  • 刘应节传·张廷玉

    刘应节,字子和,潍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进士。授任户部主事。历任井陉兵备副使,兼管三关。三关从此隶属井陉道。四十三年,任山西右参政,升任右佥都御史,管理辽东。因母亲去世而回乡。隆庆元年(1567),出任河南地方官。俺

  • 汉纪二十三 孝成皇帝上之下阳朔三年(己亥、前22)·司马光

    汉纪二十三 汉成帝阳朔三年(己亥,公元前22年) [1]春,三月,壬戌,陨石东郡八。 [1]春季,三月,壬戌(疑误),东郡坠落八块陨石。 [2]夏,六月,颍川铁官徒申屠圣等百八十人杀长吏,盗库兵,自称将军,经历九郡。遣丞相长史、御史中丞逐捕,以军兴

  • 卷二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一礼部仪制清吏司朝会二凡大朝之礼元日长至次日万夀圣节皆豫月由部疏请御殿受贺得旨先期戒百执事至日五鼓銮仪使率官校至太和殿前陈法驾卤簿乐部率和声署陈乐悬仪制司郎中奉在京王公百

  • 纯学第四凡十四章·湛若水

      “孟氏,其圣学之纯乎!”曰:“请问其全。”曰:“其尽心矣,尽心其知性矣。知天事天,达诸天之所为,是故性与天道之极乎!”   存省一心,孰分动静?分则离,一则合,合则无间,无间则无息。   或问:&l

  • 孟子杂记卷三·陈士元

    ○校引【诸书多引孟子校其异者记之】孟轲至梁梁惠王曰叟不逺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庭将何以利吾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史记魏世家】孟

  • 卷一·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一     宋 黄仲炎 撰隐公元年说元年者有二曰体元也曰明僭也所谓体元者曰春秋以一为元示大始而欲正本也王者即位必体元以施化也使如其说则春秋黜周而王鲁矣是不然所谓明僭者曰古者列国无

  • 包待制陈州粜米·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陈州粜米》。末本。《陈州粜米》,全名《包待制陈州粜米》。此剧写陈州大旱三年,朝廷派刘得中、杨金吾前去赈济。刘、杨二人乘机大肆搜刮,并用敕赐紫金锤打死灾民张撇古。张子小撇古上告开封府,府尹包拯

  • 续词品·杨夔生

    词学论著。清杨夔生著。十二则。以“轻逸”、“绵邈”、“独造”、“凄紧”、“微婉”、“闲雅”、“高寒”、“澄澹”、“疏俊”、“孤瘦”、“精练”、“灵活”等审美范畴,概括词的审美意识。以“轻逸”为第一品:“悠

  • 武昌纪事·陈徽言

    二卷。清陈徽言撰。陈徽言,字炯斋,剑川(今云南省大理)人。曾任国子监典簿。《武昌纪事》卷一以日记体记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占武昌、汉阳始末;卷二为杂论,记载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等人家世及西洋诸教及其影响,

  • 诸法最上王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等译,与《佛说诸法勇王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