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许士柔传

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天启二年(1622)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检讨。崇祯年间,历任左庶子,负责左春坊的事务。

在此之前,魏忠贤已经编辑了《三朝要典》,因《光宗实录》的记载和《要典》相矛盾,于是称叶向高等人所编撰的不真实,应该重新撰写,恣意篡改删削与《要典》相抵触的地方。崇祯改元,烧毁了《要典》,而被篡改的《光宗实录》如故。崇祯六年(1633),少詹事文震孟奏称:“先帝实录是魏党的曲笔之作,应当改正依照原来的实录。”当时温体仁当权,与王应熊等人暗中阻挠,事情便沉寂下来。许士柔愤然地说:“如此,则《要典》也不必焚毁。”于是上奏说“:先帝的实录的总记,唯独省略了世系。皇上孕育的年份,诞生的日期,没有记载。命名的大典,养育的府邸名号,没有记载。皇上的母亲出自哪个家族,封号什么,没有记载。这些都是原实录详细记载的,而篡改的实录有意删除了。原实录的修成,在皇上进入养育府邸的日子,犹且详细慎重如此。新实录的呈奉,在皇上登基之初,怎么如此粗略草率,使本朝的皇父子、母后、兄弟等大伦,都含混不明,空缺而不做考察。它怎么称得上是信史?”奏疏皇帝,庄烈帝并未省悟。

温体仁命令中书官将穆宗总记出示给许士柔看,许士柔详细做揭文与他争辩“:先帝的实录与列位先圣的条例不同。列位先圣在位时间长,登基后的事,编年的排比编纂,总记可以不做书写。先帝在位一个月,三位太后养育圣上都是在皇帝没有登基之前,不记录在总记,将记录在什么书中?穆庙大婚的礼仪,生育皇子,在嘉靖年间,所以总记没有记载,至于册立大典,编年没有不详细记载的。先帝在位仅一个月就辞世,熹庙的册立应该记载,皇上的册封唯独不应该记载吗?”温体仁发怒,准备弹劾他,被同僚阻止了。许士柔又上奏说“:各朝的实录,没有不记载世系的例子。我所以选择抉发篡改实录事,正是因它与各朝的既定例制不相吻合。孝端皇后是先帝的嫡亲母亲,原实录详细记载了她保护先帝的功绩,而修改的实录删去了,为什么?当时,太子差点儿不保,坤宁皇后调理保护,真是达到孝义、慈善的最高准则,父母养育的深厚恩情,史官轻易就用笔将它们抹杀了,这最不可理解。”奏疏呈上,庄烈帝答复知道了。

温体仁更加不高兴。遇上温体仁教唆刘孔昭弹劾祭酒倪元璐,就称许士柔的族子许重熙私自撰写《五朝注略》,准备株连许士柔。许士柔赶紧将《注略》呈献上去,才得以解脱。不久,出京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

温体仁离职,张至发当权,更加谋划驱逐许士柔。在此之前,高攀龙被追赠官职,许士柔拟草稿送交内阁,没有发给高攀龙家里。旧制,追赠官职的诰令,属于诰敕中书负责。崇祯初年,对各位忠臣的褒扬、抚恤,翰林中能够行文的人有时行使了此事,而中书认为这是侵犯了官职权限。崇祯三年(1630),禁止诰令中使用骈体、华丽的语句。到此高攀龙的家人请求追赠,离许士柔草拟诰令已有几年,主事的人仍然将许士柔先前的撰文呈入。中书黄应恩告诉张至发,法令的语言违反了禁令,至发很高兴,弹劾许士柔,将他降了两级官阶调用。司业周凤翔上奏争辩说:“词林的旧制,内阁大臣份内是撰写文字,或者亲自详细审定,或者进行篡改,没有亲自纠劾的。诰书敕令用御印,每年有固定的时间,没有十年之后加盖御印呈献,并追求现在的制度的。赠封诰令专归中书负责,是崇祯三年才开始强调,没有谁追究崇祯元年的史官,将他们责骂为越俎代庖的人。”没有答复。许士柔不久补任尚宝司丞,升任少卿,直至去世。他的儿子到朝门申辩冤枉之事,于是才给士柔恢复原来官职,追赠詹事兼侍读学士。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一·志第三十·刑法志上·脱脱
  卷二百九十六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一、你曾静为何尊敬悦服·雍正
  第十四回 陈参军立栅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虏将·蔡东藩
  卷第六·徐鼒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九·佚名
  卷之三十一·佚名
  卷二十四·叶盛
  第三十六章 平甘援陕·冯玉祥
  任忠传·姚思廉
  不忽木传·宋濂
  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吕思勉
  180.周世宗斥冯道·林汉达
  宋武帝·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776_1 【山中作】冯道之   草堂在岩下,卜居聊自适。桂气满阶庭,松阴生枕席。   远瞻惟鸟度,旁信无人迹。霭霭云生峰,潺潺水流石。   颇寻黄卷理,庶就丹砂益。此即契吾生,何为苦尘役。   卷776_2 【短歌

  • 卷三·阮阅

      ●卷三·孝义门  徐师川诗云:“楚汉纷争辨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籍,项伯胡颜肯信刘。”谓项伯,籍之近族,乃附刘而背项,郑君以(已)为汉臣,乃违汉而思楚也。余尝论之曰:方刘、项之势雌雄未决也,其

  • 第一折·佚名

    (刘员外上,云)自家刘员外的便是。自从李府尹借了我十个银子,可早一年光景也,本利都无。闻知他有个小姐,生的十分标致,大有颜色。料他父亲也无钱还我,我一心要娶他做浑家可不好?我着人请刘道姑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道姑上,云)

  • 大隠居士诗集卷上·邓深

    宋 邓深 撰五言古诗乡人祷雨有应时寓乌石力穑乃有秋斯言闻自古天时或不顺人事亦安取今年问何如常旸颇为苦大田纷拆裂槁苗渇灌注井瓮走墟落河车喧旦暮江溪近复涸手足了无措祷旱急农夫迓神击村鼓动以千百人为此万一举

  • 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五李白【补遗】鞠歌行【以下见文苑英华】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黄女持谦齿髪高汉妃恃丽天庭去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去秦丞相又不见田千秋

  • 卷三十六·唐·蒋一葵

    【陆龟蒙】 〔字鲁望,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居松江甫里,又曰甫里先生。性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自判品第。门有巨石,乃远祖绩为郁林守罢归无装,取以重其舡者,人称其廉,号郁林石。〕 天随生宅荒少墙,

  • 卷四十七·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四十七乌喇地方伊拉理氏额礼恳      莽检阿山以上俱有传萨哈布右系附载叶赫地方伊拉理氏达哈那      亲达瑚萨尔都      都喀禅喀宁阿      哈尔哈库尔当

  • 宣帝本纪·姚思廉

    高宗孝宣皇帝名顼,字绍世,乳名师利,始兴昭烈王第二子。梁大通二年(528)七月初六生,出生时有红光遍布堂室。年少时宽厚大度,富于才略。成年后,容貌俊美,身高八尺三寸,手垂过膝。有勇力,擅长骑射。高祖在平侯景时镇守京口,梁元帝

  •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三·允禄

    议政大臣等议覆据查旗御史观音保等奏称【臣】等将八旗每月送到档案详加校阅一应行查及补授官员事件俱与定限相符但补授官员或有一旗以档案未经查清或有一旗以派出王大臣未经验看虽行知防【臣】等其中不无逾限迟延借端

  • 选举二五·徐松

    【宋会要】宋铨选中侍郎右选 三班院真宗咸平二年十一月,左赞善大大魏廷式同勾当三班院,时初取使臣殿最,命廷式与枢密都承旨赵镕、李着同主其事。 三年十一月,诏三班院公事不少,不许接见宾客。 四年五月,诏:「三班院应差使臣

  • 卷第十九·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九〈起天平勝寶五年正月、盡八歳十二月〉」從四位下行民部大輔兼左兵衛督皇太子学士臣菅野朝臣眞道等奉勅撰。」寳字稱徳孝謙皇帝續日本紀卷第十九」寶字稱徳孝謙皇帝五年春正月癸夘朔。廢朝。天皇御中

  • 卷五·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五宋 钱时 撰商书汤誓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观此书止是汤谕其众庶而誓之初无伊尹相汤伐桀之文亦初未有升自陑战鸣条之事而序云尔者此夫子特书伐桀之始末所以深明乎汤之

  • 卷五十二·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五十二   宋 王与之 撰大仆下大夫二人郑康成曰仆待御于尊者之名大仆其长也○郑锷曰公卿大臣辅王于朝其见王为有时若夫左右仆从于王尤亲昵茍防近小人无以闻正论故先王以下大夫为之所以重其

  • 问田·韩非

    徐渠问田鸠曰:“臣闻智士不袭下而遇君,圣人不见功而接上。令阳城义渠,明将也,而措于毛伯;公孙亶回,圣相也,而关于州部,何哉?”田鸠曰:“此无他故异物,主有度、上有术之故也。且足下独不闻楚将宋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二君者

  • 信教自由与国教·太虚

    信教自由,所以息宗教之争也。宗教之争乌乎起?曰:起于不能发挥真理以凭人民之自由信仰也。俾人民不能自由信仰,非必禁止人民之信教也,特尊一教为国教,则已足生人民对于他教歧视之心。故今日提议尊孔教为国教,不啻根本推翻信教

  • 卷第二·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界品第一之二复次于前所说十八界中。几有见几无见。几有对几无对。几善几不善几无记。颂曰。一有见谓色  十有色有对此除色声八  无记余三种论曰。十八界

  • 医垒元戎·王好古

    十二卷。元王好古 (1200—1264)撰。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 (今河北赵县) 人。王氏通晓经史,喜好医学。曾从师于张元素、李东垣学医,官本州教授。撰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书。此书序中作者

  • 遍照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他化自在天为金刚手说诸字之义门并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