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瞿九思传

瞿九思,字睿夫,黄梅人。其父瞿晟,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广平知府。曾主持凿长渠三百里,灌田数十亩。

九思十岁随父亲在吉安,拜罗洪先为师。十五岁做《定志论》,后与同乡耿定向交游,学问更加长进。万历元年(1573)乡试中举。在家乡居住两年期间,县令张维翰违制苛征,百姓十分气愤,聚集起来殴打县令,维翰认为是九思煽动的,将他以倡乱罪逮捕。巡按御史向程弹劾维翰激起民变,吏部尚书张瀚认为御史的弹劾是错误的,九思因而被长期流放于边塞。子瞿甲年十三岁,上书数千言为父伸冤。甲之弟瞿罕也到朝廷上书,请求宽宥其父。屠隆做《讼瞿生书》,遍告于朝廷内外。冯萝祯也向湖广当局说明九思蒙冤的事,张居正原来就看重九思的才学,如此种种原因,九思终于获释。嘉靖三十七年(1558),由于抚按的推荐,授九思为翰林待诏。九思力辞不受。朝廷令当地官府每年给九思米六十石,直至终年。九思做《乐章》及《万历武功录》,遣子罕到朝廷进呈皇帝。年七十岁而逝。

九思学问极为渊博,其文章虽不典雅,然当时那些好古之士也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

猜你喜欢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成宗一·宋濂
  卷二一四 唐紀三十·司马光
  卷二百九十六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卷一百五十八 慶曆六年(丙申,1046)·李焘
  第五十九回 骆中丞固守长沙城 钱东平献取江南策·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第十五章 教育·吕思勉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纪昀
  ●卷六·文秉
  高祖纪·魏徵
  ●卷六外篇·何孟春
  卷六十五巡防一·冯煦
  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黄宝楠·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劳孝舆

      序  康熙甲辰,余应岁试,识孝舆场中。时罗履先同余寓仙湖,何报之、陈圣取朝夕相过,孝舆并缔交称莫逆。诸子皆学使惠公所赏识,同在师门,风义倍敦也。孝舆性情笃雅类履先,风致潇洒类报之,志大则似圣取。惟圣取不修边幅,颓然

  • 第三十出 及第·周履靖

    【金钱花】〔生外小旦老旦扮巡逻夫役上众〕从来试法森严。森严。四围列棘成垣。成垣。巡逻瞭望百千般。防巧弊。觅眞贤。要关节。俟神僊。〔生〕你们都是那会场巡逻的夫役。日夜不得安息。好不辛苦。〔外〕说道今日

  • 卷一百五十七·徐世昌

    徐用仪徐用仪,字筱云,海盐人。咸丰己未举人,官至兵部尚书。谥忠愍。有《竹隐庐诗存》。涞水道中晓色微茫渡水滨,湿云乍敛静无尘。平畴雨足秋风爽,荞麦花开白似银。十一月二十日出京晚宿窦店西出郊原又一年

  • 卷四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富郑公集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天圣八年举茂材异等累擢知制诰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郑国公进昭文殿大学士监修国史进司徒薨赠太尉諡文忠涵虚阁画阁高连百雉城

  • 香溪集钞·吴之振

    范浚杂兴五首雉骄有擅泽,鸡雄亦专栖。乘人肆桀傲,未异雉与鸡。虚张尽客气,不知堕危机。雉骄或登俎,鸡雄亦为牺。嗟尔桀傲子,不戒将安之?荆枭昔见恶,去楚将巢吴。妖音不知革,吴岂荆人殊。枭能戒颊舌,勿复轻鸣呼。虽荆亦容尔,何必

  • 文公集钞·吴之振

    朱子文邵武道中风色戒寒候,岁事已逶迟。劳生尚行役,游子能不悲。林壑无馀秀,野草不复滋。禾黍经秋成,收敛已空畦。田翁喜岁丰,妇子亦嘻嘻。而我独何成,悠悠长路岐。凌雾即晓装,落日命晚炊。不惜容鬓凋,镇日长空饥。征鸿在云天

  • 东都事略卷九十九·王称

    列传八十二  邢恕字和叔郑州原武人也少俊迈多学能文章喜功名富贵谋大而术踈论古今天下事多战国纵横之说从程頥学中进士甲科调永安簿頥称其才于吕公着荐崇文院校书王安石行新法恕谓其子雱曰更法人皆以为不然子盍言之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六·徐乾学

    宋纪七十六【起着雍涒滩正月尽屠维作噩六月凡一年有半】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徳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名顼英宗长子母曰宣仁圣烈皇后髙氏庆厯八年四月戊寅生于濮王宫祥光照室羣防吐五色气成云八月赐名仲鍼授率

  • 卷九十九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九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四年五月莽曰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师古曰逡音千旬反字或从彳其音

  • 魏子平传·脱脱

    魏子平字仲均,弘州人。进士及第,调升五台主簿,屡次升迁被授予尚书省令史,任大理丞,历任左司都事、同知中都转运使事、太府监等职。正隆三年(1158),为贺宋主生日副使。这时,海陵王正在图谋攻打宋朝,魏子平出使宋朝回来后,入朝拜

  • 序言·钱穆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

  •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司马迁

    韩之先与周同姓,【索隐】:按:左氏传云“邗、晋、应、韩,武之穆”,是武王之子,故诗称“韩侯出祖”,是有韩而先灭。今据此文,云“其後裔事晋,封于韩原,曰韩武子”,则武子本是韩侯之後,晋又封之於韩原,即今之冯翊韩城是也。然按系本

  • 礼经会元卷一下·叶时

    宋 叶时 撰侯贡畿内租税天子食之畿外租税诸侯食之诸侯食其国之租税必以其半若五之一四之一入于天子効其土地之所有而尽其臣子奉上之心于是有九贡之致矣然周公之制为是贡必以供是用祀贡牷茅嫔贡丝枲器贡器械币贡皮帛

  • 亲近品第六十五·佚名

    尔时释提桓因意念言:菩萨行六波罗蜜乃至佛十八法。尚出众生之上。何况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若有发意念萨云然者,为得寿命中之最人中之善利。何况发意欲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者,未发者当亲近之。释提

  • 異部宗輪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凡用三本。(一)藏文本法行等譯異部宗輪論.校註略稱藏本。(二)後秦鳩   摩羅什譯十八部論.畧稱秦本。(三)陳真諦譯部執異論.略稱陳本。三本對勘今   譯.文句歧異有資尋討

  •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三·成寻

    【延久四年(宋煕宁五年)八月一日~十月十日】参天台五台山记第三煕宁五年八月一日丙子 天晴。依州牒,寅时,出国清寺向台州。未时,于临海县道安驿,对面使臣崇斑,令见州牒,来日到国清寺可待者。申时,至八□徐八家宿。今日行八十里

  •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梁启超

    梁启超撰,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周刊丛书社1925年初版,台湾中华书局1956年影印,刊入《国学研读法三种》。本书系梁启超1924年春季在清华学校授课的讲义,共解读了《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

  • 大业杂记·杜宝

    一作《大业拾遗》、《大业杂志》。唐杜宝撰。原十卷。今本一卷。作者预修《隋书》,嫌其缺漏,因作此编。今本仅叙隋大业三年(607)至十二年事。详于炀帝土木营建和巡幸江都故事。对洛阳城营建,江南河开凿,西苑、汾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