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起潜传

高起潜,在宦官中以懂得军事著称,受到皇上的重用。五年(1632)他受命与同伴吕直督领各将到登州征讨孔有德,第二年凯旋。当时流贼势力很盛,皇上命太监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人为内中军,分派入大帅曹文诏、左良玉、张应昌各营中,名叫监军,而分到边镇的,都叫监视。而高起潜得以监视宁远、锦州各军。后来那些太监多侵吞军用物资,而临阵对敌时却总是拥着精兵首先遁走,各将领也羞为他们的下属,因此都无所作为。八年皇上全部撤回各镇的宦官,只有高起潜仍旧担任监视。

九年(1636)七月皇上又派太监李国辅、许进忠等人分守紫荆关、倒马关等关口,孙元斌防卫马永河。当时兵部尚书张凤翼出去率领援军,宣大总督梁廷栋也领兵南下,皇上特命高起潜为总监,给他黄金三万两、赏功牌一千枚,派司礼监大宦官张云汉、韩赞周辅佐他。但高起潜实际上不曾打过一仗,只是割下死人的头冒功而已。第二年,高起潜巡视所辖地区,检阅军队,命令监司以下官员都要对他行军礼。永平道刘景耀、关内道杨于国上疏反对,被撤职。后来他与兵部尚书杨嗣昌勾结,致使宣大总督卢象升孤军战死,而他还将这件事隐瞒下来,所以人们多恨他。

十七年(1644),李自成将要侵犯禁宫,皇上又命高起潜监宁、前各军,而用杜勋镇守宣府。杜勋到镇后便投降了贼人。这事传到朝廷后,廷臣请尽快撤掉城守太监,忽然间传下圣旨说:“杜勋骂贼殉难,给予庇荫并祭祀他。”这是皇上为宦官所蒙蔽的结果。不久,杜勋随从贼人来到,李自成架着黄幄坐在广宁门外,秦、晋两位王爷席地而坐,杜勋在他们下面侍候,呼喊城上的人请求让他进城见皇上。守城的宦官将他吊了上来,一同进入大内,说贼人势力很强,劝皇上为自己打算。左右的人请将他留下来,杜勋说“:我如果不回去,则二王就要危险。”于是放他出城,将他又吊了下去。他走时对守城的宦官说“:我们的富贵总是在的。”不久京城陷落,宦官们都投降了。后来贼人战败,将要逃走时,便下令将宦官全部逐出,结果他们不分贵贱老弱都号哭,赤脚而行,头破血流地走出京城的大门。贼人于是将金银珠宝装载,向西而去。

当初,宦官奉命守城,已有了异心,他们令士卒都拿着白杨杖,将其染红,在木杖的顶端穿上铁环,使它能发出声响,一旦格斗就会折断。到这时贼人逃走时,贼人就用这些木杖驱赶他们。广宁门的开启,有人说是太监曹化淳献给贼人的,又有人说曹化淳实际上是守东直门,而曹化淳进入我大清朝后,上疏极力申辩,当时仓卒之间,一时难以搞清楚。高起潜前往宁、前,中途弃关而走,福王将他招为京营提督,后来也投降了我大清。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刘昫
  卷十六·李斗
  大明孝宗敬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卷之三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十九 奸臣传八·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五十九·纪昀
  一五一六 谕《巴勒布纪略》《廓尔喀纪略》《安南纪略》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三下·袁枢
  二七 夜航船·周作人
  ·会镇请设太平船装载兵骸并运送马匹议·丁曰健
  中法北京条约·佚名
  猩、敞知盗分贓案·佚名
  88.王允计除董卓·林汉达
  梁武帝·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令畤·唐圭璋

      令畤字德麟,燕王德昭玄孙。生于治平元年(1064)。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坐与苏轼交通,罚金,入党籍。后官右朝请大夫,改右监门卫大将军,营州防御使,迁洪州观察使。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同知行在大宗正事。四年(1134)卒,赠开府仪同

  • 第三折·佚名

    (正末扮张忄敝古上,云)老汉张忄敝古是也。幼年间在开封府做着个五衙都首领,如今老了也,多亏包待制大人可怜见,着老汉柴市里讨柴,米市里讨米,养济着老汉,过其终身。有这瓦窑村盆罐赵小弟子孩儿,常在俺处寄卖家火,许了俺一个夜盆

  • 卷一六·郭则沄

    成庙在潜邸日,赐居丰泽园崇雅殿,嗣又奉命与邸同读书于瀛台日知合,阁在淑清院内。每岁自春徂秋,始还居大内。迨践阼,重瀛台,御制《感事述怀》诗云:“转瞬星霜二十年,西园消夏荷恩宣。淑清近在文峰畔,崇雅同居液

  • 明诗评二·王世贞

    王世贞 常评事伦 皇甫佥事涍 王检讨九思 袁侍御凯 曹布政嘉 顾尚书璘 王宫谕维祯 祝京兆允明 王太学宠 陈提学朿 徐邑令献忠 施邑丞渐 朱参政应登 屠宫谕应埈 袁提学袠 刘尚书崧 刘司空麟 杨按察基 汪丞相广洋 王博士

  • 志第四十五 食货五·欧阳修

    武德元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三品四百石,从三品三百六十石,四品三百石,从四品二百六十石,五品二百石,从五品百六十石,六品百石,从六品九十石,七品八十石,从七品七十石,八品六十

  • 卷第一百二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三〔起着雍执徐(戊辰),尽上章敦牂(庚午),凡三

  • 通鉴续编卷二十二·陈桱

    【甲午】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末帝承麟元年太宗皇帝六年 是嵗金亡】春正月金主守绪传位于东面元帅承麟孟珙入蔡州蒙古师从之金主守绪及尚书右丞完顔呼沙呼死之金主承麟死于兵江海获金参知政事张天纲以归金亡【正月庚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天启五年十二月乙亥朔上传兵部马世龙向来戴罪杜门准他回卫其中部总兵员缺速推堪任的来用见今河冰已合著经略高第督率道将严加防御务保无虞○兵部覆世龙回卫 上复以世龙劳苦三年著回府遇缺推用该部即与优叙○尚宝司卿

  •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八月。壬午。谕内阁、边宝泉奏、□□□尔□劾知县等官等语。陕西吴堡县知县袁启豸、才欠开展。办事竭蹶。着开缺另补。前署佛坪厅同知试用同知吕懋深、怠惰偷安。虚诈不实。前署淳化县知县候补知

  • 西汉年纪卷二·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高祖七年冬十月长乐宫成诸侯羣臣皆朝贺仪先平眀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歩卒【汉书作戍卒】卫官【史记作卫宫】设兵张旗志【一作帜】传曰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

  • 總序·佚名

    世宗莊憲大王實錄 ○世宗莊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諱裪,字元正,太宗恭定大王第三子也。母元敬王后閔氏,以太祖六年丁丑四月壬辰,生於漢陽俊秀坊潛邸,實大明太祖高皇帝洪武三十年也。英明剛果,沈毅重厚,寬裕仁慈,恭儉孝友,出於

  • 卷一百三十一 本朝五·黎靖德

      ◎中兴至今日人物上(李赵张汪黄秦。)   李伯纪,徽庙时,因论京城水灾被出。后复召用,遂约吴敏劝行内禅事。李恐吴做不得,乃自作文,於袖中入,吴已为之矣。后钦宗即位,用之。一日,闻金人来,殿上臣寮都失措,皆欲作窜计。李叩閤

  • 论语稽求篇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论语稽求篇者予归田后复读论语之所为作也明制以八比取士士子挟四书一编及他一经穴纸而贯以绳居置几桉出而携之巾箱间及试礼部有名则唾而抵之牀下曰厌晦予少读论语为经生长而弃去及以辞赋应 制科暨

  • 卷六·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六    宋 李樗黄櫄 撰北门刺仕不得志也言卫之忠臣不得其志尔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其矩反】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适我政事一埤【避支反】益

  • 《尸子·发蒙》白话译文·尸佼

    原文:若夫名分,圣之所审也。造父之所以与交者少,操辔,马之百节皆兴。明王之所以与臣下交者少,审名分,群臣莫敢不尽力竭智矣。天下之可治,分成也;是非之可辨,名定也。夫过其实,罪也;弗及,愚也。是故情尽而不伪,质素而无巧。故有道之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八·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八 偈颂四 侍者 文斌等 编 明真颂二十八首 我有摩尼一颗。埋在五蕴身田。昨向泥中取出。光明照烛无边。所为莫不知意。日用寻常现前。世上谁无此宝。昏迷未脱盖缠。死生生死。萦绊

  • 太清金液神气经·佚名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经卷上于西汉出世。卷中、卷 下引《真诰》等文字,为后人混入本经。卷上清虚真人述清虚太 皇所授三经,示炼丹之方。中卷黄帝述万神姓名,并述炼丹方。卷 上多隐名,卷中易解,卷下皆录自《真诰》,

  •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宗坚

    3卷,清宗坚说,妙圣等记。上卷 上堂住澄江府路南州兜率禅寺 上堂住云南府嵩山禅寺 中卷 小参 晚参 示众法语机缘真赞 下卷 颂古 拈古 杂偈 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