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程启充传

程启充,字以道,嘉定州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官三原知县,调入朝廷任御史。当时很多皇上宠爱之臣的子弟家人滥冒军功,有的得到都督职被赐蟒袍玉带。程启充上奏说:“定制,军职授官,悉准首功。现在宠癰之门大启,有买功、冒功、寄名、窜名、并功之弊。权要之家贿赂军士金帛,用来换取所获得的首级,这叫买功。冲锋斩敌首级的是甲,而乙却取去,更有甚者杀平民以为敌贼,这叫冒功。身不出门闾,而名子却隶属行伍,这叫寄名。贿赂求属官,洗补文册,这叫窜名。以至于有一人之身,一日之间,人不出京师,而东西南北四处报他的功劳,按名累计首级,骤然到达高阶,这叫并功。这都是破坏祖宗之法,使将士解体,乞求皇上严为审察进行革除。”皇帝不采用他的意见。

十一年(1516)元旦,群臣半夜入贺,到日已偏西礼才成。到散朝的时候,已是黄昏黑夜。众人奔趋而去,颠仆互相践踏。将军赵朗,死在禁门。程启充详细报告这种情况,请求皇帝清晨视朝,以图明作之治。都督马昂进献有身孕妹妹,程启充等人极力争辩。既而又极力陈述冗官、冗兵、冗费的弊端,请求全部进行革罢。但皇帝都不察看。腾骧四卫军改卫的,奉诏令撤回,而各卫被遣派的户籍仍然支粮,糜费仓储八十七万多石。程启充极力诉说这件事,冒支弊绝。因父丧事回家乡。

世宗即位,程启充被起用为原官职,就争辩兴献帝皇号。嘉靖元年(1522)正月城郊祀祭刚刚完毕,清宁宫小房失火。程启充说:“火灾到达内寝,是由于徇情之礼违背天常,僭逼之名很悖典则。辅臣坚执廷议,礼臣明白建言,不能抵挡经生的邪说,佞亻幸的谄谀词语,动不动假母后以钳天下人的言论。臣认为不正大礼,不黜邪说,所谓的是修身反省都是形式。况且近时的旨意是从宫中而出,内阁不知道,奸党案件成立而委曲为其庇护。诤谏之臣被贬斥驱逐,耳目有被堵塞遮蔽的忧患。大臣被疏远,股肱有痿痹的祸患。司礼之权重于宰相,枢机这种关键地方委任宦官。近臣贪浊,频频有升迁授官的。边关将帅师败,听不到被谴责贬斥。庄田的赏赐过多,潜邸的乞恩没有停止。伏望陛下仰畏天明,俯察众人之言,亲近大臣,严明庶政,以转变灾祸。”皇帝只说知道了。

不久,出按江西。获得宸濠通肖敬、张锐、陆完等人的私人信件,他想急着去掉孙燧,说:“代替他的人汤沐、梁宸可以,其次王守仁也可以。”因判论肖敬、张锐等人的罪状,并说王守仁袒护叛逆,应当追问剥夺俸禄。给事中汪应轸诉说王守仁的功劳,说:“叛逆宸濠的私人信件,有诏令焚毁。程启充轻信被贬黜的知县章立梅摘取的言词,才有这样的奏章,不是用来勉励有功的办法。”主事陆澄也为王守仁上奏辩解。御史向信据此弹劾汪应轸和陆澄,皇帝说:“王守仁一听到宸濠政变,仗义兴兵,平定大难,特加封爵,以酬大功,不必更议。”皇帝听从太监梁栋的请求,派遣中官督南京织造。程启充偕同官和科臣张嵩等人竭力诤谏,皇帝不加采纳。

程启充向来言语正直,张璁、桂萼厌恶他。正巧郭勋庇护李福达的官司,被程启充弹劾,张璁、桂萼因而指责程启充挟私,程启充被谪贬守戍边卫。十六年(1537)遇赦回来。言官交互推荐他,没有再次被任用,默默死去。隆庆初年,赠官光禄少卿。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七·毕沅
  卷六十三 景德三年(丙午,1006)·李焘
  卷十四 安帝·王夫之
  ●卷一 记事第一上·徐时栋
  ●卷下·张唐英
  补遗跋·沈德符
  名山藏卷之六十九·何乔远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第一个升降机——“左派”右派·恽逸群
  大事记解题卷六·吕祖谦
  一百九十五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一三八二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旨议奏添纂《八旗通志》情形折·佚名
  五○二 谕内阁礼部尚书钟音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佚名
  卷十一·张守节
  贺人龙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欧阳修·唐圭璋

      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景德四年(1007)。天圣八年(1030)省元,中进士甲科。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熙宁五年(1072)卒,年六十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知滁日

  • 第一折·张国宾

    (净扮高丽王领卒子上,诗云)独据辽东一小邦,大唐休怪不归降。随他百万英雄将,谁敢偷窥鸭绿江?自家高丽国王是也。俺国自箕子受封以来,传至孤家,世守高丽,雄称辽左。自俺高丽以东,还有一十六国,都与大唐年年进贡,惟有俺这一国,不

  • 七言巻三十四·洪迈

      七言  长安早春        施肩吾  报花消息是春风未见先教何处红想得芳园十馀日万家身在画屏中  再酬李先辈  清辞再发郢人家字字新移锦上花能使龙宫买绡女低回不敢织轻霞  寄隠者  路绝空林无

  • 梁臣传第九·欧阳修

    呜呼!孟子谓“春秋无义战”,予亦以谓五代无全臣。无者,非无一人,盖仅有之耳,余得死节之士三人焉。其仕不及于二代者,各以其国系之,作梁、唐、晋、汉、周臣传。其余仕非一代,不可以国系之者,作《杂传》。夫入于杂,诚君子之所羞,而

  • 卷四十九·志第二·天文二·脱脱

        ◎天文二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紫微垣   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东蕃近阊阖门第一星为左枢,第二星为上宰,三星曰少宰

  • 卷第二百九十三 後周紀四·司马光

      起柔兆執徐(丙辰)三月,盡強圉大荒落(丁巳),凡一年有奇。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顯德三年(丙辰、九五六年)   三月,甲午朔,上行視水寨,至淝橋,自取一石,馬上持之至寨以供礮,從官過橋者人齎一石。太祖皇帝乘皮船入壽春壕中,城上發

  • ●卷一百三十三·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十三。   起建炎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戊戌,尽十一月乙巳朔。   张浚至兴元府奏乞车驾巡幸兴元府。   奏曰:窃见汉中实天下形势之地臣顷侍帷幄亲闻玉音谓号令中原必基於此臣所以不惮万里捐躯自效,庶几奉

  •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五月。庚辰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戊申皆如之。内记  ○辛巳。谕军机大臣等、李鸿章奏、行抵上海。暂行驻扎。并请饬潘鼎新帮同筹办各摺片。李鸿章着即速赴天津。仍回北洋

  • 通志卷一百三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四十五宋赵伦之【子伯符】萧思话【子惠恵明】臧焘【孙凝之 焘弟熹 熹子质】谢晦【晦兄瞻 弟防 从叔澹】谢裕【孙孺子 裕弟纯 纯弟述】谢方明【子惠连】谢灵运【

  • 缅甸土司传·张廷玉

    缅甸,就是古代的朱波。宋朝宁宗皇帝时期,缅甸、波斯等国向朝廷进献白象,于是中国与缅甸的交通才从此开始。元朝至元年间,屡次派军讨伐他们,他们才向朝廷入贡。缅甸地处云南的西南端,有城郭庐舍,那里的人大多居住在楼上。明太

  • 卷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十二典礼二【銮仪二】十八日黎明设大驾卤簿於太和殿前皇上陞殿受朝贺羣臣行礼讫随设行幸仪仗乘甸漆明轿幸畅春园臣民重瞻天仗填溢道左銮仪之制凡皇上陞殿则设大驾卤簿路辇及象列两阙前笓头

  • 卷之七·子华子

    子华子卷之七晋人程本着执中子华子曰:圣人贵中,君子守中,中之为道也几矣。寓中六指,中存乎其间,两端之建而中不废也,是故中则不既矣。小人恣睢,好尽物之情而极其执#1,其受祸也必酷矣。何以言之?朱明长赢,不能尽其所以为温也,必随

  • 卷第七·朱熹

    二先生语七此卷亦有不可晓处,今悉存之,不敢删去。与人为善。始初便去性分上立。晦叔猎,自谓今无此好。周茂叔曰:「何言之易也!但此心潜隐未发,一日萌动,复如前矣。」后十二年,因见,果知未。一本注云:「明道年十六七时,好田猎,十二

  • 指月录卷之十·瞿汝稷

    六祖下第四世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闽人也。幼于本州黄檗山出家。额间隆起如珠。音辞朗润。志意冲澹。后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熟视之。目光射人。乃偕行。属涧水暴涨。捐笠植杖而止。其僧率师同渡。师曰。

  •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下·佚名

    宋西天同译经宝法大师赐紫沙门智吉祥等奉 诏译  佛告长者  是诸众生  于多劫中  积集诸法  谓贪嗔痴  见慢疑悔  于诸欲境  触向迷著  于昼夜时  曾无间断  寂灭静虑  未尝修习  生死苦源

  • 释氏通鉴序·佚名

    史家者流。不出编年列传二体。左丘公谷因经为传。编年成书。龙门以下历代之史。皆从列传。司马文正公着通监一编。取法左氏。上下数千载。前後数十朝。禅代废兴存亡。贤否得失。一开卷得其大都。读史者善之。慨自纪载

  • 禅宗颂古联珠旧集本序·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旧集本序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传法宝鉴大师法应述 法应自昔南游访道。禅燕之暇集诸颂古。咨参知识。随所闻持同学讨论。去取校定三十余年。采摭机缘三百二十五则。颂二千一百首。宗师一百二十二人。编排

  • 东汉演义评·珊城清远道人

    题 “珊城清远道人重编”。八卷三十二回。有清嘉庆乙亥 (1815) 同文堂刊本,为通行大字本。此书与甄伟 《西汉演义》合刊名 《东西汉演义》。有同文堂刊本,聚文堂刊本,同治十一年 (1872) 善成堂刊本等。清远道人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