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葛守礼传

葛守礼,字与立,德平人。嘉靖七年(1528),考取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授职彰德的推官。大盗诬陷富贵人家,株连者上百。葛守礼将他们全部释放,主持刑狱的人向御史诬陷他。遇上藩府的刑狱久久不能裁决,交付葛守礼,一次审讯就解决了,于是大为惊叹佩服。冬至日,赵王请百官穿朝服朝贺,唯独葛守礼认为不可。

不久他调任兵部主事。父亲去世,葛守礼守丧期满除服,补任礼部职。宁府的宗族人全部被禁锢在高墙内,后来渐渐获得解脱,于是请求封赏。礼部尚书夏言提议酌量恢复几名中尉的官职。奏书未上,夏言进入内阁,严嵩执掌礼部。葛守礼降职为仪制郎中,驳议不行。先例,郡王绝嗣,近亲能够像原来的爵位处理府中事宜,却不能继承封赏。交城、怀仁、襄垣的近亲绝嗣,请求继承封赏,葛守礼坚持不让步。遇上他告疾在家,三座邸的人乘机行贿,于是请求获得批准。锦衣卫的旗校刺探得知此事。有簿籍记录的贿赂达十多万,唯独没有葛守礼的名字,皇帝由此知道了葛守礼的廉洁。

葛守礼调任河南提学副使,又调任山西按察使,晋升为陕西布政使,擢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地区。入朝任户部侍郎,督察宣、大的粮饷。改任吏部职。由左侍郎晋升为南京礼部尚书。李本负责吏部事务,秉承严嵩旨意考察朝廷大臣,葛守礼被列为下等,勒令退休。后来皇帝询问葛守礼在何处,左右的人胡诌他以年老病患告退。皇帝为他叹惜了很久。

隆庆元年(1567),葛守礼起任户部尚书。上奏进谏:“京城附近、山东一带的流民日益增多,因为有司变法扰乱纲常,征收的科税太重,征派又不均衡。况且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土地贫瘠,正常的供给尚且不能保障,重复繁重的徭役更无从谈起。工匠和富商大贾,都以无田免去徭役,只有农夫受此困厄,这就很不合事理。请求纠正田赋的规章,罢除科差不公的法令。开国之初征收粮食,户部审定仓库的名称和数量与价值,颁布给各司,分派给黎民百姓,百姓税粮上交给各自仓库,缴纳与拖欠的数目了然可查。现在制定了一条鞭法,依照田亩数征收银赋,不论仓库,不问储存数量。官吏书记攀附为奸,任意增减分派数额,弊端百出。等到收集解送,就又变成一串铃法,称为一起征收而分散解送。征收的人不解送,解送的人不参加征收,征收的人获取多余的资财,解送的人承担赔贴的责任。钱谷必须分开则数目明晰便于稽查审核,现在混为一团,是为那些贪污挪用者提供机会,希望敕令有司酌情恢复旧规章。”诏令全部施行。因此上奏确立国家财政大计的簿记方式,颁布于天下。自嘉靖三十六年(1557)以后的完欠、解送、追征的数额以及贫民不能缴纳的,全部记录在簿。从府州县到布政,送交户部稽查考核,以便清查隐瞒疏漏侵占欺诈的弊端。让户部专门负责财政赋税,必须详细知晓国家仓库的盈虚,然后才可能节制、压缩或进行调剂。先帝在世时下令全国每年将文册报告户部,于是请皇帝派遣史谭启、马明谟、张问明、赵岩分区巡行全国负责其事,并且承敕令行事,广施恩泽,按例犒赏边防军,或者有论及虚冒士伍名额的,应当乘行赏之机加以淘汰。葛守礼进谏“:这是朝廷从未有过的事,是想收集怨恨吗?”议论于是终止。

大学士高拱与徐阶不和睦,朝廷官员都攻击高拱。侍郎徐养正、刘自强,为高拱所看重,也到葛守礼处进言,葛守礼不允许,徐养正等人终究抨击了高拱。葛守礼即刻请求回家侍养母亲。等到高拱再度任宰相,对葛守礼非常感激,起用他任刑部尚书。起初,徐阶审定方士王金等人刑狱,以妄自进奉药物定罪,参照子杀父的刑律定为死罪。诏令法司会审。葛守礼等人评议王金没有妄自进奉药物的事实,但是沿习以往陶仲文的方术、邪道蛊惑民众,应当依照附从之律将其戍边。给事中赵奋进谏“:司法是天下公平的机构。过去审案者主张将王金入重罪,而不给先帝留面子;现今主审者又一味主张为其开脱,而不考虑后世的议论。罪有首犯者而后就有从犯者,王金等人为从犯者,谁是首犯呢?以陶仲文为首犯,那么陶仲文已经死了很久。如此执法,陛下将依赖什么呢?”奏疏送入皇宫,皇帝答复知道了。

不久将葛守礼改任为左都御史。上奏称“:京畿地区地势低洼,河道淤塞,遇上涝积则千里成为沟壑。恳请仿效古代的井田制,疏治沟渠与田间水道,使旱涝有备。”奏章下达给有司。又申明巡抚的事宜,条陈官箴、士节等六件事。葛守礼对王金案狱的评议,与高拱的想法相合,然而并不附和高拱。后来张居正意欲用王大臣的事罗织罪名诛杀高拱,葛守礼极力替他辩解,才幸免于难。徐阶、高拱、张居正交替掌权,彼此倾轧。葛守礼周旋于他们中间,清正独立,人们认为这是很难得的事。万历三年(1575),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诏令加封太子少保,乘驿车返乡。六年,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端肃。

猜你喜欢
  卷九十·志第四十三·地理六·脱脱
  资政要览·顺治
  第一回 遍地金沙·德龄
  卷二十六·张九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五十六·佚名
  九七三 满票签为本处并无拔贡副榜举人出身人员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卷五十八·张守节
  卷一上·班固
  七 园里的动物二·周作人
  有凤来仪:远游·胡兰成
  宋敏求传·脱脱
  附记·沈从文
  卷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郑光祖

    (冲末袁绍领卒子上,云)一统山河帝业昌,文臣武将尽忠良。八方拜表朝金阙,万国来朝赞圣皇。某乃河北冀王袁绍是也。今有太守孙坚,与吕布交战,大败亏输。因有曹操青州催运粮草去,路打德州平原县经过,举荐刘关张弟兄为将,直至虎牢

  • ●卷第一百九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五   起绍兴瑙年五月,尽六月二十一日己巳   五月张俊韩世忠来朝。   复南京归德府为应天府许州为应昌府陈州为淮甯府颍州为顺昌府寿州为寿春府曹州为兴仁府渭州为平凉府庆州为庆阳府延州为延安

  • 第二回 定秘计诱杀副留守 联外助自号大将军·蔡东藩

      却说李渊醉卧晋阳宫,由两美人侍寝,渊此时已入梦境,还晓得什么犯法。待酣睡多时,才觉有些醒悟,鼻中闻着一股异香,似兰非兰,似麝非麝,不由的奇异起来。当下揉开双眼,左右一瞧,竟有两美人陪着,禁不住咄咄称怪。是否开肉弄堂?还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九月。己巳朔。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戊戌。皆如之。  ○奉皇太后自华州启銮。  ○谕军机大臣等、现在驻跸长安。护<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及分防各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三南越尉陀列传第五十三南越王尉陀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张晏曰扬州之南越也】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嵗【徐广曰秦并天下至二世元年十三年并天下八嵗乃平越地至

  • 职方部·佚名

    郎中员外郎主事之职天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堠之政   城隍 【 谓城池也】 凡天下都司并卫所城池军马数目必合周知或遇所司移文修筑须要奏闻差人相度准令守御军士或所在民人筑造然后施行计天下都司卫所都司一十七处 

  •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一·高晋

    奏议乾隆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兵部奏言【臣】部查向来皇上巡幸各处沿途安设台站调拨马匹原期一切本报事件驰逓迅速不致稍有稽延明春恭逢皇上巡幸江浙应设台站业经【臣】部派员查勘安设正站四十九处腰站四十九处除直

  • 十、释丘·佚名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 如乘者乘丘,如陼者陼丘。 水潦所止,泥丘。方丘,胡丘。 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 水潦所还,埒丘。上正,章丘。 泽中有丘,都丘。当途,梧丘。 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 途出其

  • 天方性理图传卷首·刘智

      第一章  总述大世界造化流行之次第  最初无称,真体无着。唯兹实有,执一含万;唯一含万,妙用斯浑;唯体运用,作为始出(昭徽经)。真理流行,命昭元化,本厥知能,爱分性智。一实万分,人天理备,中含妙质。是谓元气。先天之末,后天之

  • 卷二·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二婺源江永撰圣迹先世考家语夲姓觧孔子之先宋之后也成王命防子代殷后国于宋防子卒其弟曰仲思名衍嗣防子后微仲生宋公稽稽生丁公申申生缗【当作愍】公共及防【当作】公熈熈生弗父何及厉公方祀

  • 法华义疏卷第六·吉藏

    都干缘沙门   素庆谨志法华义疏卷第六胡吉藏撰譬喻品之二时诸子等各白父言下此第五等赐大车譬。就文为三。一索车二赐车三得车欢喜。索车者大乘机发也。赐车者为说一乘也。得车欢喜者闻一乘悟解也。义唯有此三不得

  • 卷第四十三·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三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宋(都汴京)太祖(宣祖第二子。母杜氏。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 葬永昌陵)建隆元年(庚申)正月甲辰周恭帝逊于位。初上受诏北征宿陈桥驿。将士推戴拥入京师

  • 丰臣秀吉·柴田炼三郎

    本书是柴田炼三郎以日本战国时期统一全日本的丰臣秀吉一生为蓝本的小说。其实就秀吉的一生而言,浓缩在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的确稍显单薄,但因为是小说题材,写的非常通俗易懂,最重要的是个人演绎的成分很少,而且大的事件

  • 伤寒论·张仲景

    中医伤寒类著作。10卷。汉张机著。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原为《伤寒杂病论》中伤寒部分,经晋代王叔和编次整理而成,命名《伤寒论》。宋治平二年(1065)经林亿等校定,流传至今。本书共22篇,三百九十七法,列方113首,应用

  • 道德指归论·严遵

    六卷。汉严遵撰。严遵 (原名庄遵),字君平,蜀人,成帝时,常卜筮于成都市,为人言说吉凶利害,日得百钱够自养,便闭门读《老子》。西汉扬雄,少年时曾从严遵学。严遵一生不愿做官,隐居著述十余万言,传说他卒年九十余岁。撰有《道德指

  • 管子余义·章太炎

    《管子余义》是章太炎《管子》考释札记的选编。他吸收前辈学者的成果,或证成前人观点,或作新的发明。在训诂方法上秉承乾嘉传统,又有自己的特色。还对《管子》的句读校勘、篇章文法以及章句义理有所探讨。但它在训释

  •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佚名

    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简称大妙经,唐 达磨栖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