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观传

韩观,字彦宾,虹人,高阳忠壮侯韩成的儿子。韩观以舍人之衔宿卫禁宫,忠诚谨慎,为太祖所知,授予桂林右卫指挥佥事。

洪武十九年(1386),他讨平柳州、融县各地蛮人,累升为广西都指挥使。二十二年,平富平县蛮人,设立灵亭千户所。二十五年,讨平宾州上林县蛮人。二十七年,会同湖广的部队讨全州、灌阳等地瑶人,斩杀一千四百余人。第二年捕捉宜山等县蛮人,斩杀其伪王和万户以下共二千八百余人。以征南左副将军身份跟随都督杨文讨伐龙州土官赵宗寿,赵宗寿服罪。移师征讨南丹、奉议以及都康、向武、富劳、上林、思恩、都亮等地蛮人,先后斩获一万余人。

韩观在军队中成长,有勇气和谋略。他性格凶狠,该杀该罚的毫不宽容。他令下如山,没有人敢违犯。当初,蛮人到处起事,抢掠郡县,杀害守官,势力很大。将士们害怕韩观的法令,争相拼死杀敌。韩观对抓获的贼人一定要处以极刑。偶尔放过一两个人,是让他们回去告诉各地蛮人,因此蛮人都丧胆,境内因此得以安宁。

二十九年(1396),他被召回,进升为都督同知。第二年他又随杨文讨平吉州和五开反叛的苗人,与顾成讨平水西各个蛮人堡垒。回来后他掌管左军都督府事务。建文元年(1399),他在德州练兵,抵御燕王部队无功。成祖即位后,对他委任如故。他奉命前往江西练兵守城,兼节制广东、福建、湖广三个都司。

庐陵百姓啸聚山泽起事,皇上不想用兵,派行人许子谟带着敕书前往招谕,命韩观也去安抚。韩观到后,众人都复业了,皇上赐给玺书褒奖慰劳他。命他佩征南将军印,镇守广西,节制两广官军。皇上知道韩观嗜杀,赐玺书告诫他,说“:蛮民易于反叛,难以臣服,杀得越多就越难治。爱卿前往镇守,务必要安抚他们,不要专用杀戮。”正好群蛮又反叛,皇上派员外郎李宗辅带着敕书去招抚他们。韩观大规模陈兵,做出要出发的样子,然后派使者与李宗辅一同去招抚。桂林蛮人有六千家复业,只有思恩蛮人没有归附。而庆远、柳州、氵寻州等地蛮人又在杀掠官民,韩观于是上奏请求征讨。

永乐元年(1403),韩观与指挥葛森等人击杀理定等县山贼一千一百八十多人,擒获其首领五十多人,将他们斩首示众。将被掠去的男女还给各家,而安抚逃散的百姓。第二年派都指挥朱辉招谕劝降了宜山、忻城等地山寨。荔波瑶人非常害怕,请求做编户之民。皇上嘱咐韩观招抚他们,八十余洞全都归附。第二年,氵寻州、桂林、柳州三府蛮人作乱,受招抚后又反叛,韩观派朱辉率偏师击破他们。蛮人非常害怕。正好朝廷派郎中徐子良来到,蛮人于是来投降,归还所掠去的人畜器械。

四年(1406),朝廷大发兵征讨安南,诏令韩观策划出兵方略,转运粮饷二十万石供给部队。过后,又命他与大理寺卿陈洽挑选士兵三万人会合于太平府,仍令韩观侦察安南贼人动静。不久他随大兵从凭祥出发,抵达坡垒关,以所部扎营在关下,伐木架桥,为部队供应粮饷。安南平定后,命他计划设置交趾沿途各堡。而柳州、氵寻州各蛮人乘韩观出去,又反叛。

五年,韩观回师抵达柳州。贼人望风逃避躲藏。韩观请待秋后天气凉了再深入,并请增派部队。皇上派使者发湖广、广东、贵州三个都司的部队,又敕令新城侯张辅派都督朱广、方政以征讨交趾的部队协同进讨。十月,各军全部会集,分道进剿。韩观自己以贵州、两广的部队从柳州进攻马平、来宾、迁江、宾州、上林、罗城、融县,全部击破了他们。会师象州,又进军武宣、东乡、桂平、贵县、永福。斩首一万余级,俘获一万三千余人,群蛮又被平定。捷报传到朝廷,皇上嘉奖慰劳他。

九年(1411),他任为征夷副将军,仍佩原印,总领部队镇守交趾。第二年又命他转运粮食供给张辅的部队。张辅两次出兵平定交趾,韩观都主管运送粮饷,不领兵作战,所以功劳不著。

韩观在广西岁久,威震南中,蛮人惴惴不安,都奉他的号令。继任的除山云外,无人能及。十二年(1414)九月去世,没有儿子。宣德二年(1427),保定伯梁铭上奏求韩观在南京的旧宅,皇上答应了。过后听说韩观的妻子住在里面,便说“:韩观是功臣,他虽然死了,岂能夺他的家?”遂不批准,令有关官员以别的房子赐给梁铭。

猜你喜欢
  卷一二三 宋紀五·司马光
  卷二十一·黄以周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皇王大纪卷三十四·胡宏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八·杜大珪
  ·台湾班兵议(上)·丁曰健
  琅邪王高俨传·李百药
  宋聇传·欧阳修
  杨廉传·张廷玉
  卷七十三·佚名
  二九、孔子弟子通考·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四·董康

      ○玉麟符   未知何人所作。以楚懷王孫心佩玉麟符。爲婚姻關鍵。而所演皆項梁項羽事蹟。半實半虛。   史記項羽紀。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爲秦將王翦所戮者

  • 列传第六十六 隐逸下·李延寿

    臧荣绪 吴苞徐伯珍 沈麟士 阮孝绪 邓郁 陶弘景 诸葛璩 刘慧斐 范元琰 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 马枢臧荣绪,东莞莒人也。祖奉先,建陵令。父庸人,国子助教。荣绪幼孤,躬自灌园,以供祭祀。母丧后,乃着嫡寝论,扫洒堂宇,置筵席,朔望辄拜

  • ●卷一·李心传

    建隆至天禧每朝廷大礼,二府必进宫。天圣二年南郊,吕许公恳言之乃止。自是止加恩而已。(出宋敏求《春明退朝录》)按《国史》,太祖四郊,二府加恩而已,未尝进宫。太宗六行大礼,惟雍熙南郊、端拱田,二府进秩,其四郊但加恩。真宗

  • 治术类·佚名

    ○刘文正值军机刘文正公丰范严正,如对神人。数十年中,目中并未见有此等气象者。每直军机处,闭目坐,闻人言事偶误,张目侃侃直陈。内侍传赐食物,谢恩只领,从不与内侍交一言。后高云从案,大臣多罹罪者,独不及公。其端严慎密如此。

  • 卷之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五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周延儒传·张廷玉

    周延儒,字玉绳,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1413)他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被授予修撰,当时他才二十来岁。他美丽自喜,与同年生员冯铨相友善。天启年间,他升为左中允,掌司经局事务。不久他以少詹事之衔掌南京翰林院事务。庄烈帝即位

  • 第十一章义冢租·佚名

    (一)乾隆二十四年,台湾知县夏瑚等,设法捐资代运旅榇至厦,俾客亡亲属,按籍认领。咸丰年间,总兵林向荣镇守时,各属停柩不能归葬者,资助运回原籍,皆一时传为盛举。要不若广设义冢,俾小民得一坏之土,以安旅魂,其利尤溥也;但必划界勒碑,垂

  • 卷二百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十九人物志一百三十九列女传十九八旗蒙古列女传二镶黄旗蒙古马甲弼立克图之妻哈尔亲氏镶黄旗蒙古马甲汉班之妻巴林氏镶黄旗蒙古马甲弼里克之妻吴尔多苏氏镶黄旗蒙古马甲噶尔玛扎布之

  • 卷一 释诂第一·邢昺

    [疏]释曰:释,解也。诂,古也。古今异言,解之使人知也。《释言》则《释诂》之别。故《尔雅·叙篇》云:《释诂》、《释言》,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第,次也。一,数之始也。以其作最在先,故为第一。此篇相承以为周公作,但其文有周

  • 节葬上第二十三(阙)·墨子

    (阙)

  • 朱子礼纂卷一·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总论臣闻之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遭秦灭学礼乐先壊汉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礼而已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仪等篇乃其义说耳前此犹有三礼通礼学

  • 泰而不骄·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读解】 在《颜渊》篇里,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心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云何诸佛菩萨威力。当知略有三种。一者圣威力。谓佛菩萨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心调柔故善修心。故是名圣威力。二者法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九·澄观

    疏。若约所说法相者下。第三约所诠辩异。然贤首义分齐内。第二卷广明。今但略说。于中上一句标。下皆别释。初小乘中四。一约法数多少。二约二空差别。三约所依根本。四结成有余。今初。言七十五者。谓五类法中有多少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一卷·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与诸苾刍。于此住处。三月雨安居。时有众多苾刍。于其夏中。遂向余处。人间游行。不善护身。伤杀虫蚁。时诸外道。咸起讥嫌。作如是语。此沙门释子。无有慈

  • 诸师真诰·佚名

    诸师真诰,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元末明初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书中罗列道教诸天尊神灵及真人祖师之名号、真诰,共四十一条。其中包括元始天尊号、上清号、泰清号、弥罗号、天皇号等神灵名

  • 诸法集要经·佚名

    诸法集要经 十卷(宋释)日称等译,(大正藏0728部) ,《诸法集要经》中讲了三恶趣的很多经历,经中云:“由先造恶业,堕饿鬼趣中,为狱火烧炙,长受饥渴苦。”(“狱火”是地狱之火,地狱之火烧炙它,长期感受饥渴的痛苦。)从这部经典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