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继儒传

陈继儒,字仲醇,松江府华亭人。自幼即聪明异常,能写文章,同郡徐阶特别器重他。长大成人为生员,与董其昌齐名。太仓王锡爵延请继儒去与其子王衡共读书于支硎山。王世贞也非常重视继儒,三吴名士都争着与他结为师友。继儒刚二十九岁时把儒士衣冠都焚烧掉,隐居于昆山之南,建庙祭祀“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和陆云)。有草堂数间,在那里焚香安坐,心胸宽广。当时锡山的顾宪成讲学于东林,聘请继儒,继儒谢绝不去。父母去世,葬于神山麓,他筑室于东佘山,闭门著述,决心终老于此。

继儒工诗善文,短文小词都非常风雅。还会绘画。他博闻强记,凡经、史、诸子百家、技艺、小说与二氏家言,无不研究。或摘取其中语录和不常见的故事,编辑成书,远近争相购买抄写。请他写诗做文的人每日不断。继儒喜好鼓励士子,来求见他的人常常满座,只听他几句话就满意而去。闲暇之时就与老和尚们欣赏山水景色,咏诗唱歌,流连忘返,足迹很少留在城市。董其昌请他去,并专为他筑“来仲楼”。黄道周上疏说“:论志尚高雅、博学多通,谁都不如继儒。”他们对继儒的推崇如此之高。侍郎沈演及御史、给事中等朝中大臣,先后举荐,都说继儒道德高尚,年富力强,应像聘用吴与弼那样征聘他。朝廷多次下诏征用,继儒都借口有病而推辞。终年八十二岁。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七 魏韦郭·欧阳修
  卷十五·楚二·佚名
  卷一六二 梁紀十八·司马光
  卷十九·李心传
  第二十八回 使西域班超焚虏 御北寇耿恭拜泉·蔡东藩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八·杨士奇
  ◎禁止小便妙文·吴虞公
  卷十六·吴缜
  刘..传·令狐德棻
  樊子盖传·李延寿
  赵弘智传·刘昫
  皇甫遇传·欧阳修
  熙宗二子传·脱脱
  闗中奏议巻三·杨一清
  李馥荪·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秋虫·徐志摩

    秋虫,你为什么来?人间早不是旧时候的清闲;这青草,这白露,也是呆:再也没有用,这些诗材!黄金才是人们的新宠,她占了白天,又霸住梦!爱情:像白天里的星星,她早就回避,早没了影。天黑它们也不得回来,半空里永远有乌云盖。还有廉耻也告了长

  • 卷五十八 志三十三·赵尔巽

      ◎地理五   △江苏   江苏:禹贡扬及徐、豫三州之域。明为南京。清顺治二年改江南省,设布政使司,置两江总督辖江南、江西,驻江宁。又设淮扬总督,寻裁。及江宁巡抚。治苏州。又设凤庐安徽巡抚,寻裁。十八年,分府九:安庆

  • 卷十一·连横

    教育志连横曰:嗟乎!自井田废,而学校息,人才衰;朝廷之所以取士者,唯科举尔。夫科举非能得人才也,而人才不得不由科举,故以管商之政治,仲舒之经学,相如子云之文章,苟非一入主司之目,亦终其身而不遇。是科举非能得人才也,又且抑遏之、

  • 鸿猷录卷四·高岱

    高岱 克张士诚 平方谷珍 平陈有定 辑抚两广 ○克张士诚 张士诚泰州白驹场人初为盐场纲司牙侩与弟士德士信俱以贩私盐并缘?奸利轻财好施与以收众心元至正癸?夏五月士诚见蕲黄汝颖间兵起聚众攻陷泰州元淮南行省遣守臣李

  • 卷之三十三·佚名

      顺治四年。丁亥。秋七月。庚子朔。享太庙遣辅国公巩阿岱行礼。  ○遣官诣盛京、祭四祖庙。  ○三等昂邦章京古禄格、先以罪降为一等梅勒章京。至是、命复职。  ○摄政王传集内大臣、各部尚书启心郎等、谕

  • 自序·包天笑

    距今二十余年前,清夜梦回,思潮起伏,因想到年逾七十,蹉跎一生,试把这个在前半生所经历的事,写些出来,也足以自娱,且足以自警。先从儿童时代,写了家庭间事,成数万字。既而兴之所至,从青年时代到中年时代,断断续续,一直写下去,又成了

  • 罗宪传·房玄龄

    罗宪字令则,襄陽人。父亲罗蒙,三国时任蜀国的广汉太守。罗宪十三岁时便能写文章,很早出名。师从谯周,谯周的门人称他为子贡。罗宪正直诚实严整;待士不倦怠,轻财好施舍,不经营产业。在蜀国入仕当太子舍人、宣信校尉。两次到吴

  • 王建传·欧阳修

    王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隆眉宽额,相貌魁伟。少时无赖,以杀牛、偷驴、贩运私盐为业,乡里人称之为“贼王八”。后来为忠武军的士卒,逐渐提升为队将。黄巢攻陷长安,唐僖宗在蜀,忠武军的将领鹿晏弘以兵八千隶属杨复光攻打起义军

  • 深察名號第三十五·苏舆

      治天下之端,在審辨大。辨大之端,在深察名號。錄其首章之意,以窺其中之事,則是非可知,逆順自著,其幾通於天地矣。是非之正,取之逆順,逆順之正,取之名號,名號之正,取之天地,天地為名號之大義也。古之聖人, 而效天地謂之號,鳴而施

  • 卷四十三 论语二十五·黎靖德

      ◎子路篇   △子路问政章   问:"'先之,劳之','劳'字既有两音,有两说否?"曰:"劳之以身,勤之以事,亦须是自家吃些辛苦,方能令得他。诗所谓'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古人戴星而出,戴星而入,必是自耐劳苦,方能说得人。欲民之亲其

  • ●二、经学流传时代·皮锡瑞

    经名昉自孔子,经学传于孔门。《韩非子显学篇》云:“孔子之后,儒分为人,有子张氏、子思氏、颜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公孙氏、乐正氏之儒。”陶潜《圣贤群辅录》云:“颜氏传《诗》,为讽谏之儒;孟氏传《书

  • 春秋辨义卷二十·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襄公一己丑○简王十四年崩元年○晋悼公周元年齐灵十年衞献五年蔡景二十年郑成十三年曹成六年陈成二十七年杞桓六十五年宋平四年秦景五年楚共十九年吴寿梦十四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衞甯

  • 八佛名号经正文·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大乘众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尔时世尊,与无量无数百千万众。前後围绕而为说法尔时尊者舍利弗。於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

  • 佛顶尊胜陀罗尼注义·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曩谟婆(上)誐嚩帝(归命世尊)怛[口*賴](二合)路枳也(三世亦三界)钵啰(二合)底尾始瑟吒(二合)野(最殊胜)没驮(引)也(大觉者)婆誐嚩帝(同前)怛你也他(引。所谓。亦即说)唵(亦云一

  • 翻译名义集卷第一·法云

    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宋僧传云。如翻锦绣背面俱华。但左右不同耳。译之言易也。谓以所有。易其所无。故以此方之经。而显彼土之法。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方曰寄。南方

  • 道教义枢·孟安排

    道教论著。道士孟安排编集。凡10卷,《正统道藏》收入。孟安排约为唐初人,生平不详。全书分37门,广引众经,解释道教教义理论,“显至道之教方、标大义之枢要”。有道德、法身、三宝、位业、三洞、七部、二观、三乘、六通、福

  • 难经正义·叶霖

    医经类著作。清叶霖撰。六卷。霖字子雨,江苏扬州人。著名医家。撰有《脉说》、《伏气解》、《痧疹辑要》等。并参订《脉诀乳海》、《伤暑全书》。叶氏认为《难经》“理趣深远,非浅学得窥堂奥”,遂“谨考经文,寻其意旨

  • 四书纂笺·詹道传

    元詹道传撰。二十八卷。是书略仿陆德明《经典释文》之例,先取朱熹《章句》、《或问》、《集注》,正其音读,考其名物训诂,注于本句之下。如《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朱注:“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或佾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