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幼学传

陈幼学,字志行,常州府无锡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确山知县。幼学在确山政务以惠民为本。为此他积粟一万二千石备荒。开垦荒地八百余顷,给贫民耕牛五百余头,核实黄河退水滩地一百三十余顷,分给无地农民。村中妇女不能纺织者,授纺车八百余辆。建屋一千二百余间分给贫民居住。建官署八十间,供六曹吏役食宿。将节省下来的公费银六百余两,代贫困百姓交纳赋税。此外,还栽种桑榆等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一百九十八条。

布政使刘浑成之弟刘灿成助妾杀妻,幼学将他法办。行太仆卿陈光日文家人犯法,幼学立即将其逮捕惩处。汝宁知府丘度怕因此招祸,建议抚按调他至中牟。中牟县秋收时节遇到蝗灾,幼学发动群众捕捉蝗虫达一千三百余石,消灭了虫灾。中牟县旧系土城,城墙低且多已损坏。幼学用以工代赈之法,发给饥民口粮,让他们修筑城垣,竣工后饥民还不知是服了力役。他鼓励百姓在县南荒地开垦,得肥沃田地数百顷,全数分给农民。县内有一大泽,积水占去肥沃土地二十余里,幼学督率群众疏导河流五十七道,开渠一百三十九条,将积水引入小清河,百姓大获其利。大庄许多地方常被水淹,幼学组织民众筑堤十三道,挡住流水。他还给贫民发放耕牛、种子,给贫妇纺织工具,政绩卓著。但由于他不结纳权贵,在考核政绩时,掌道御史却要贬斥他的政绩,其子不服,辩论道“:儿自中州来,都说中牟县的政绩无与伦比,今为何要排在最后?”经过力争,御史才不得不将其列为头等。

不久,幼学升为刑部主事,宦官采摘御园果实时,怒杀园夫之母,弃尸河中。幼学如实奏报,将肇事宦官依法处置。嘉兴人袁黄妄自批删《四书》、《书经集注》,名为《删正》,刊行于世。幼学予以驳正,并上疏直言不讳地列论其谬误。幼学的上疏虽被廷臣扣留,但《删正》的刻板全被烧毁。幼学曾以员外郎之职对畿辅罪犯审慎用刑,将案情不明而又值得同情的三百余人全部释放。其后晋升为郎中。

幼学调任湖州知府,一到任便捕杀豪强恶奴。士人之子施敏、某富豪家奴杨升,横行郡中。幼学将施敏下狱,施敏买通权贵,嘱咐巡抚亲自审理,幼学不允,即刻将施敏用棍杖击毙。施敏供词中株连到故尚书潘季驯之子潘廷圭,幼学将此案情告诉御史,上章弹劾,将廷圭逮捕入狱。其他奸豪论罪处死者数十人。唯独杨升畏罪潜逃。幼学想到,若自己离开湖州,杨升必再来逞凶,终于将他逮捕处死。从此一郡太平。湖州阴雨连月,禾苗尽死,幼学施行救荒措施,被赈饥民达三十四万余人。御史准备向朝廷举荐他,收集其政绩,推官阎世科列举了三十六事,上报朝廷。朝廷下诏加官为按察副使,仍管湖州政事。

以后,幼学以副使职总督九江兵备,这时他已七十高龄,其母尚在,故请求辞官归家奉养母亲。母亲去世后他不肯出来任职。天启三年(1623),朝廷起用他为光禄少卿,又改为太常少卿,他都未赴任。四年逝世,享年八十四岁。中牟县、湖州均建祠纪念他。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二 张琼 斛律羌举 尧雄 宋显 王则 慕容绍宗 薛修义 叱列平 步大汗萨 慕容俨·李百药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柯劭忞
  卷一百二十一·毕沅
  卷八十六 西秦録二·崔鸿
  ●卷四·周密
  第二十八回 下南交杀敌擒渠 出北塞铭功勒石·蔡东藩
  一百五十六 署内务府总管海章转奏曹寅病故摺·佚名
  十七 苏州织造李煦奏与曹寅等议得莫尔森可去东洋摺·佚名
  第二二九图说(第二三○号之粘付)一一五○九--一二·佚名
  卷五十四·张守节
  孤忠后录·赵曦明
  荀磠传·房玄龄
  韩休传·刘昫
  司马光传·脱脱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二·彭定求

        卷62_1 【南海乱石山作】杜审言   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

  • 蠲戏斋诗话(六)·马一浮

      诗之道极难,须从《三百篇》入,得诗人之胸襟,先立其大;再觅一家,寻个入处,始可言其余耳。不然门外张皇,终不济事。并须读得多,亦须读诗文评,以资启发。如《苕溪渔隐丛话》、《诗薮》二书,论诗颇允,体裁亦颇广博。但如未多读古

  • 第三折·王实甫

    (外扮孤上,诗云)声名德化九天闻,长夜家家不闭门。雨后有人耕绿野,月明无犬吠荒村。小官完颜女真人氏,自幼跟随郎主,多有功勋,今除小官在此济南府为府尹。近闻京师有四丞相,因打李圭,如今贬在济南府歇马。想小官幼年间都是四丞

  • 孏窟词·侯寘

    宋 侯寘 撰水调歌头【题岳麓法华台】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青鞵黄防忺与名士共跻攀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俛首眎尘寰长啸望天末余响下云端 白鹤去荒井在汲清寒醒然毛骨浮丘招我御风还拂拭苍崖苔藓一写胸中豪气

  • 卷二十二·连横

    宗教志连横曰:宙合之中,列邦纷立。而所以治国定民者,曰政,曰礼。夫政者,以辅民志者也;礼者,以齐民俗者也。如车两轮,相助为理。然而诗书所载,每言鬼神。降祥、降殃,归之天帝。一若冥冥之上,果有一真宰者焉。诗曰:『赫赫不显,上帝维

  • 一四一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谢恩命办理十三经刻石折·佚名

    一四一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谢恩命办理十三经刻石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臣和珅等跪奏,为恭谢天恩事。本月二十一日奉上谕:自汉、唐、宋以来,皆有石经之刻,所以考定圣贤经传,使文字异同归于一是,以嘉惠艺林,昭垂奕禩,甚

  • 十国春秋卷六十七·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一武穆王世家武穆王【林崇禧庙碑作武威王今从五代史十国世家】姓马名殷字覇图许州鄢陵人也【三楚新録云殷上蔡人通鉴云扶沟人】自云伏波之后唐中和时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与龙骧指挥使刘建锋【或作峯非新

  • 八三、逢泽之会乃梁惠王非秦孝公·钱穆

    在梁惠王廿七年非周显王廿七年辨《秦策》:“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天子。天下皆从。齐太公(当作威王。)闻之,举兵伐魏。梁王身抱质执璧,请为陈侯臣。天下乃释梁。郢威王闻之,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缚遇于

  •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四封建考【九】异姓封爵五汉军王义王孙可望汉军正白旗人顺治十四年十二月归顺封薨諡恪顺 孙徵淇孙可望子顺治十七年十一月袭 孙徵淳孙可望

  • 玉坡奏议卷二·张原

    明 张原 撰止殷通等乞陞职世袭疏臣伏见兴府旗军军校校尉军人厨役殷通等一千三百余名俱縁从龙之故防恩填注锦衣卫食粮当差各赏银两彼乃不知止足援引乔成例连名具奏又乞陞职世袭近该给事中安磐论奏奉圣防该部知道钦此

  • 卷四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选举考任子宋宁宗嘉定十四年四月命任子帘试於御史台次年二月罢帘试理宗端平元年诏省吏官至朝奉中散中奉大夫者存殁任子不得过二三人密院比类一体施行令有司裁抑参着为令淳佑二年诏臣

  • 榕村语録卷二十四·李光地

    学二圣人首聪明睿智大学先格物致知人总以明白为主若心里不明白则刚为暴仁为懦勇为乱许多好字面俱可变壊孔子圣之至亦是始条理与他圣异两汉人物尽好然底里病痛只坐有些不明白不明白纵使天姿纯粹只做到两汉之功业节义而

  • 跋·车垓

    双峰先生内外服制通释余闻其书旧矣今始获一覩其发明朱夫子家礼殆无余蕴岂曰小补之哉因思丱角时从玉峰先生于上蔡东湖书院引试圣则堂举孟子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章为题先生曰此帝尧命契教天下万世以人道之始也余对曰朱夫

  •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陈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通达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人俱&mdash;&mdash;皆是阿罗汉,诸漏永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善解脱,善得自在犹如大龙;唯阿难在学地须陀洹果

  • 许真君仙传·佚名

    不题撰人。传中称许逊元代封号“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至道玄应神功妙济真君”,盖撰于元代。柳存仁《许逊与兰公》一文认为,本书为宋白玉蟾《旌阳许真君传》所本(见《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3期)。本书鲜见其他传本。该

  • 南征录汇·李天民

    《南征录汇》为编年体裁,记事起自金天会四年(1126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即金军攻陷汴京城之日;止于次年四月一日,即宋徽、钦二帝由刘家寺北迁之时。它比较详细地记载了金军兵临城下,逼迫宋帝投降卖国的整个过程。《南征汇录

  • 春秋孔义·高攀龙

    十二卷。明高攀龙撰。此书斟酌《左传》、《公羊》、《穀梁》、《胡传》之说,无所考证,亦无所穿凿。主张以经解经,凡经无而传有者不敢信,传无而经有者不敢疑。如隐七年“滕侯卒”,《公羊》以不名为微国,《穀梁》以不名为狄道

  •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投子义青

    凡二卷。又作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投子青和尚录、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投子义青禅师撰,自觉重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编集白云山海会禅院语录、投子山胜因禅院语录、师答同霖十问、五位颂并序、五位偏正谣、四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