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郑岳传

郑岳,字汝华,莆田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授官为户部主事,改任刑部主事。董天锡和锦衣千户张福一同判决囚犯,张福坐董天锡上方,郑岳说这样不合体统。并说“:纠察弹劾并不是镇守太监的职责,但董让这样做了。太常寺本属礼部管辖,而崔志端专权独断了。朝廷内外效尤,将更加肆无忌惮。”因而忤逆圣旨,而被拘囚入狱。尚书周经、侍郎许进等为他求救,皇上不听。杖打赎罪后才复职。

不久进为员外郎。许进在大同督师,皇亲国戚讨厌他的刚正方直,谋议找人代替。被罢职的总兵官赵日永谋求起用,而京军屡次出击但无建树。郑岳说许进不可代,赵日永不可用,京军不可出。朝论认为郑岳是对的。

迁湖广佥事,归还严宗藩侵占的民地。施州夷民相互仇杀,有司告他们反叛。郑岳整治其头目,其余的人都被释放遣走。荆、岳两地发生饥荒,郑岳劝富民捐出粮食,放松河泊禁令。属县有运粮远方卫所,一般花两石才能运到一石。郑岳用一石的钱给卫所,而留粮以备救济,百姓于是获得救护。

正德年初期,升为广西副使。土官岑猛应当调往福建,但他据守在田州不肯前往。郑岳答应为他上奏改在近地为官,岑猛于是请求自己效力。不久郑岳改派广东。迁江西按察使,就地调任为左布政使,宁王宸濠强取民田计有亿万,人民建立寨子以求自保。宸濠想出兵攻击,郑岳坚决认为不可。正巧提学副使李梦阳与巡按御史江万实相互攻击,郑岳奉命去调查处理这件事。李梦阳捉拿郑岳的亲信官吏,说郑岳的儿子郑氵云接受贿赂,想以此来要挟郑岳。宸濠因助李梦阳上奏这件事,将郑氵云拷打囚禁。巡抚任汉有顾虑不能做出决断,皇帝派遣大理卿燕忠会同给事中黎..察问。燕忠等上奏郑岳之子的偏私有迹可查,而李梦阳挟制抚、按,都应当受到贬斥。于是郑岳被罢官为民。宸濠衰落后,朝廷内外都推荐郑岳,任郑岳为四川布政使。郑岳因孝事在身而未赴任。

世宗初年,郑岳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刚刚二个月,诏封为大理卿。嘉靖元年(1522)冬天,郑岳向皇上献言说宦官犯法者,应当任凭部院审理,不要由宫中判决,皇帝不能听从他的话。皇帝多次生病,郑岳请求皇帝遵循圣祖寡欲勤治的古训,后宫有一定的规制,房事有一定的时间安排,而退朝却去文华殿,裁决章奏,日暮还宫,以养寿命之源。皇帝说知道了。不久到甘肃处理士兵叛乱之事,总兵官李隆等人都伏罪。回到朝廷以后,因灾异发生陈述刑狱失平八事。

不久迁为兵部右侍郎。当时“大礼”未定。郑岳说如果尊崇两位先考不太合适,就称考宗庙号,不要称伯考,以便稍稍保留些正统之意。大学士石王缶请求皇帝听从郑岳的建议。皇帝深切地责罚了石王缶,夺去郑岳官俸两个月。后转为兵部左侍郎。郑岳请求罢免山海关税,皇帝不准许。中官崔文想用他哥哥的儿子当副将,郑岳认为不可以。宁夏总兵官仲勋到京师行贿,御史聂豹根据风闻揭发郑岳。郑岳自己表白无辜,于是请求退休。回到家乡十五年后死去。

猜你喜欢
  東觀漢記卷二十·多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七·李心传
  卷四十四·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一·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四·佚名
  中兴小纪卷十一·熊克
  第十九册 天命六年三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三 循吏传四·纪昀
  卷四十八·温达
  卷十五·高士奇
  毛修之传·沈约
  徐浩传·刘昫
  冯琦传·张廷玉
  纲鉴易知录卷二十·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乔吉

    (末戎装引卒子上,诗云)万里功名衣锦归,当年心事苦相违。月明独忆吹箫侣,声断秦楼凤已飞。自家韦皋的便是。自离了玉箫大姐,到的京都,一举状元及第,蒙圣恩除为翰林院编修之职。后因吐蕃作乱,某愿为国家树立边功,乃领兵西征,一战

  • 卷346 ·佚名

    苏轼 倦夜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苏轼 绝句 柴桑春晚思依依,屋角鸣鸠雨欲飞。 昨日已收寒食火,吹花风起却添

  • 卷之五十七·佚名

    洪武三年冬十月丙辰朔监察御史袁凯言国家荡平四方固资将帅之力然今天下已定将帅多在京师其精悍雄杰之士智虽有余而于君臣之礼恐未悉究臣愿于都督府延致通经学古之士或五人或三人每于诸将朔望早朝后俱赴都堂听讲经史庶

  • 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光绪十二年。丙戌。夏四月。甲子朔。享太庙。遣庄亲王载勋恭代行礼。谕档  ○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辰皆如之。谕档  ○谕内阁、翰林院侍讲欧德芳奏、恳请开缺回籍省亲一摺。欧德芳着

  • 绎史卷一百三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列国难周战国防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顔率顔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顔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尽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寳也愿

  •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

  • 密王朱友伦传·薛居正

    密王朱友伦,小时聪明颖悟,喜爱文笔,懂得音律。到长大后,爱好骑马射箭,有指挥治理的谋略,太祖常感到惊奇,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啊。”年十九岁时,任宣武军军校。景福初年,兼任元从骑军都将,接着上奏朝廷任右武卫将军,逐渐让他参与

  • 第十八章海埔租·佚名

    (一)钦加道衔、护理福建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梁,为谕给成熟印照,永远管耕征租事。照得军工厂一带海坪,沙泥壅积,涨成浮埔,前来开垦成业,尚难报升。经前道详奉前总督部堂赵、巡抚部院孙批司议详,准予招佃开垦田园耕作,以及筑

  • 卷十四·乾隆

    大淸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十四恤臣下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二月戊午上谕吏部兵部王大臣等验看革退人员内其武职官曽在军旅効力身经受伤虽年齿衰迈仍畱职衔文职官除年老庸劣外若由进

  • 周伦元·周诒春

    周伦元 年二十七岁。生于浙江寗波。父庆礼。任绍兴亚细亚煤油公司总理。未婚。初学于寗波浸会学校。及上海圣约翰书院。任上海亚细亚煤油公司事。又为寗波中学校教习。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理海大学。习矿业工程

  • 人生的历程和滋味·孔子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十有五”即“十五”,古人

  • 卷十五·毛奇龄

    <经部,五经总义类,经问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五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问三正递改宋儒俱谓但改正朔而不改时月先生谓时月俱改歴引其説于尚书春秋诸传中可谓详且着矣独史记秦始纪汉书高帝纪皆以冬十月为岁首而先生谓是汉史

  • 卷一百七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五十八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五【宋板】凡生天地之间者【三年问】考异足利本经则失丧其羣匹无羣字 古本注无止已下有之也二字三年之防至也哉补遗

  • 维摩经玄疏卷第六·智顗

    第一正辨体 第二简伪显真 第三入实相门 第四一法异门 第五为众经体 第六约观心 第七通释此经第一正辨经体者。此经以不思议真性解脱为体也。真性解脱义如前广辨。就此略为二意。一者正辨此经体。二明须知经体。

  • 卷第十二·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十二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诸师列传第六之二 四明法智法师法嗣(第一世) &middot;广智尚贤法师   &middot;神照本如法师   &middot;南屏梵臻法师   &middot;三学则全法师   &middot;浮石崇矩

  • 原本韩集考异·朱熹

    十卷。宋朱熹撰。《原本韩文考异》 其书因 《韩集》诸本互有异同,方崧卿所作“举正”,虽参校众本,取其长处,弃其短处。实则惟以馆阁本为主,多所依违牵就。是以复加考订,为十卷。凡方本之合者存之,其不合者一一详为辨

  • 岳飞传·还珠楼主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于1956年出版,全书20回16万字,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

  • 博山和尚参禅警语·元来

    明代禅宗典籍。明无异元来撰,成正编。一卷。此书为揭举参禅中常犯毛病,指导参学人如何做工夫,发疑情,参公案的专书。中收“示初心做工夫警语”、“评古德垂示警语”、“示疑情发不起警语”、“示参禅偈十首”等内容。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