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榛传
谢榛,字茂秦,临清人,独眼。十六岁做乐府商调,少年们争着歌唱。随后立志读书,刻意于诗歌。西游彰德时,受到康王的盛情款待。到京师,从狱中救出卢木冉。
李攀龙、王世贞等人组织诗社,榛为首座,攀龙居于次位。后攀龙名声很大,与榛不和,二人绝交。世贞等人偏袒攀龙,极力排斥谢榛,将他从“七子”中排除。榛游历地广,秦、晋诸王都聘请他去,大河南北皆称“谢榛先生”。赵康王去世后,榛便回归故乡。
万历元年(1573)冬,榛又游历至彰德,赵康王曾孙穆王也以礼相待。有次宴会,酒喝得有了醉意,音乐也停奏了,穆王命其爱妾贾姬独弹琵琶,弹唱的是榛做的《竹枝词》。榛正侧耳细听,王命姬出堂相见,光华射人,就地而坐,弹了十章。榛曰:“这只是山乡民歌,我另做以备房中弹唱。”次日清晨,创新词十四阕,贾姬谱曲。第二年元旦在便殿演奏,酒宴散,送客归,穆王将姬送与榛。榛游于燕赵之间,至大名,有人请他写祝寿诗百章,他写了八十余首,尚未写完就溘然逝世。
当“七子”组成诗社之初,在讨论唐代各家时,各人有所推崇,榛认为“:取李白、杜甫等十四家最佳作品熟读,领会其神韵,歌唱中求其声调,玩味其中之精华。得此三条要领,则浩浩荡荡浑然一体,不必专去摹仿李白和杜甫了。”大家内心信服榛的这一见解,后来虽合力排斥谢榛,但认为论诗的宗旨,实从谢榛开始。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五·杨仲良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敦谊会之西曲·李定夷 卷八·王当 八九一 寄谕闽浙总督陈辉祖等着江浙商人捐建文澜阁并添置三阁书格·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一 高丽史一百二十八·郑麟趾 史记集解卷十七·裴骃 一三九 爱罗先珂下·周作人 二八 鲁迅在S会馆·周作人 姚景行传·脱脱 卷之五十五 謇齋瑣綴錄三(明)尹直 撰·邓士龙 附录(三) 读江永《乡党图考》·钱穆 巻二·努尔哈赤 卷一百三十·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