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翱传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十三年(1415),他初次在行在所参加会试,成为贡士。当时皇上想定都北京,想获得并使用北方的士人。王翱两试都是上等,皇上非常高兴,特地召见他,赐给饮食,改任庶吉士,授予大理寺左寺正。不久他降为行人。

宣德元年(1426),因杨士奇的推荐,他升为御史。当时官吏有罪,不问轻重,都允许运转赎罪复职。王翱请对犯贪污罪的官员,只许赎罪,不许复职,以惩治贪污。皇上听从了。五年,他巡按四川。松潘蛮人作乱,都督陈怀驻扎在成都,两地相隔八百余里,无法控制。王翱根据情况提出五条意见上奏:请调陈怀到松潘;松茂的军粮趁农闲时齐力起运,由官军护送,不要专累百姓,致使遭到抢劫;官吏生活不赡,就如同是百姓的蛀虫,请令他们自首,不要隐瞒;州县和土司地区,遍设社学;会川银场每年运米八千余石供给军队,往返烦劳,花费也大,请令有罪的人缴纳粮食以赎罪。皇上下诏令有关官员详细讨论运粮之事,而把害民的官员迁到北京,其他的都照他所请实行。

英宗即位后,廷臣建议派文武大臣出去镇守。王翱被升为右佥都御史,与都督武兴镇守江西,惩治贪污,抑制奸人,官民都很敬爱他。正统二年(1437),他被召回都察院。四年,处州贼人流劫广信,王翱受命前往剿捕,全部把他们抓了回来。这年冬,松潘都指挥赵谅诱擒国师商巴,掠夺他的财物,与同官赵得诬陷他反叛。商巴的弟弟小商巴大怒,聚众抢掠。皇上命王翱和都督李安率军二万前往征讨。而巡按御史上报商巴是冤枉的,皇上下诏命王翱看情况决定进退。王翱到达后,把商巴从狱中放出来,派人招他弟弟来,安抚好了余党,而弹劾诛杀了赵谅,把赵得遣去戍边,恢复商巴国师的职位。松潘就这样平定了。六年,他取代陈镒镇守陕西,军民借贷粮食不能偿还的,王翱核实后都免了。

七年冬,王翱提督辽东军务。王翱因军令长期以来废弛,敌人一来,将士都不力战,便趁诸将来谒见时,责备他们失律之罪,命左右拉出去斩首。他们全都惶恐叩头,愿效死赎罪。王翱于是亲自巡行边防,从山海关到开原,沿途修缮城垣,疏浚沟渠。五里设一堡,十里建一屯,使烽烟相接。他还训练将士,给鳏寡之人成家,军民都非常高兴。他又因边塞孤悬在外,远离内地,军饷缺乏,便依据当地风俗立法,令犯了罪的人可以赎罪。十余年间,靠这一项获得米粮和牛羊数十万,边防用度因此很充足。

八年,王翱因九年任满,升为右副都御史。指挥孙王景鞭杀戍卒,戍卒的妻子和女儿也哭死了。别的士卒状告孙王景杀死一家三口。王翱说:“戍卒因违法而死,妻子为丈夫而死,女儿因父亲而死,不是被杀死的。”命孙王景为他家赔偿埋葬费,孙王景很感动。后来他任辽东参将,追敌出三百里外,成为李秉手下的名将。

十二年(1447),王翱与总兵曹义等人出塞,攻击兀良哈,擒获和斩杀一百余人,获得牲畜四千六百头,进升为右都御史。十四年,诸将在广平山击破贼人,王翱升为左都御史。脱脱不花大举侵犯广宁,王翱正在阅兵,敌寇突然来到,官军大溃。王翱入城自保。有人说不能守城,王翱提着剑说:“敢说弃城者斩。”敌寇退走后,王翱被罚停俸半年。

景泰三年(1452),王翱被召回掌管都察院事务。改换太子后,他加封太子太保。氵寻州、梧州瑶人作乱,总兵董兴、武毅互相推委,不负责任。于谦请用翁信、陈旺取代他们,而特派一名大臣总督军务,皇上于是任命王翱前往。两广有总督即从这时开始。王翱到驻镇之地后,将吏都惶恐敬服,他推诚安抚,瑶人归顺,使辖区之内平安无事。第二年他被召入京任吏部尚书。当初,何文渊协助王直掌选官之政,多有营私,被言官弹劾罢免。王翱取代他上任后,完全遵循原来的制度。

天顺改元后,王直退休,王翱这才专掌吏部事务。石亨想除掉王翱,王翱请求退休。他已获得皇上批准,因为李贤力争,才又把他留了下来。后来李贤被石亨逐出,也因为王翱的意见,皇上把他留了下来。两人关系非常好。皇上在用人时一定先询问李贤,李贤又推给王翱,因此王翱得以实现他的想法。

皇上对王翱的宠爱很深,时常把他召到便殿谈论,称他为先生而不称其名。而王翱年近八十,记忆力已经很差了。曾经令郎官谈伦随他入宫。皇上问是什么原因,王翱叩头说:“臣老了,所聆听的圣谕,怕有遗误,所以令这个郎官来记下来,此人诚实谨慎,是可信的。”皇上很高兴。吏部主事曹恂已升为江西参议,因患病回来,王翱报告了皇上。皇上命他以主事之衔回原籍。曹恂很愤怒,趁王翱入朝时,揪住王翱的胸部,给他打了个耳光,大声辱骂他。事情传到皇上那儿,命令把曹恂关进诏狱。王翱上书说曹恂实是有病,结果曹恂得斥退回去,时人佩服他的度量。

五年(1461),他加封为太子少保。成化元年(1465),升为太子太保,雨雪天气可免朝参。王翱屡次上疏请求回去,皇上总是安慰挽留,还多次派医生来看病。三年,他病重,皇上才准许他退休。还没出都城他便去世了,终年八十四岁。赠太保,谥忠肃。

王翱在吏部时,谢绝别人的请谒,公事之余总是住在办公室中,不是过年过节、初一十五拜谒祖先祠堂,他不曾回到私宅。每次选用官员,有时正值他被皇上召去谈话,侍郎代为选用,王翱回来后虽然很晚了,仍到官署查看所选的是什么人,唯恐有选用不当。他推荐人才不让他人知道,他说:“吏部怎能是快意恩仇之地?”自己的生活非常俭朴。景帝知道他贫,为他在盐山建了府第。他的孙子受庇荫入太学读书,王翱不让他去应试,说:“不要妨碍了寒士之路。”女婿贾杰在近畿为官,王翱的夫人多次把女儿接回来,贾杰很愤怒地说:“你的父亲掌管选官之政,把我调到京师,易如反掌,怎么就不烦路上往来?”夫人听到后,找机会求王翱。王翱大怒,把书案一推,打伤了夫人的脸部。贾杰终于不得调。王翱从辽东回朝时,同事的宦官敬重王翱,送给他几颗明珠,王翱坚决推辞。那人说“:这是先朝皇帝赐给我的,您不是以为这是赃物而拒绝我吧?”王翱不得已,收下把它藏了起来。那位宦官死后,王翱召来他的侄子还给他。他任都御史时,夫人为他娶了一个妾,过了半年才告诉他。王翱大怒说“:你为什么破坏我的家法?”当天他就备好金币把妾送了回去。而那个妾终不嫁人,说:“岂有大臣之妾嫁给别人的?”王翱死后,她去奔丧,他的儿子赡养她终身。李贤曾对人说:“皋陶所说的九德,王公有其中五个:处乱而谨慎,遇扰而坚毅,虽贫而不贪,刚正而诚实,虽强但很讲道义。”不过他的个性颇为固执。曾有诏书要选取贤良方正、经明行修以及山林隐逸之士,到来的人都要参加吏部考试,王翱黜落了绝大部分,几乎一百人中取不上一两个。他又不喜欢南方之士。英宗曾说“:北方人文雅不如南方人,但性格朴实正直,身材雄伟,国家遇有缓急之事,还得靠他们。”王翱于是更多引用北方人。晚年他顺从宦官郭聪的嘱咐,被都御史李秉弹劾,王翱自己承认了这个错误。这件事对他的令名不无小损。子孙世袭锦衣卫千户。

猜你喜欢
  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班固
  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礼十八等·脱脱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二·荀悦
  提要·王国维
  甲申忠佞纪事·佚名
  卷之三十九·佚名
  杜工部诗年谱·鲁訔
  五 内务府总管海拉逊等奏曹寅进送开茶·佚名
  第四节 典权·佚名
  卷三十·傅恒
  王瑶传·欧阳修
  齐藏珍传·薛居正
  翰苑羣书题记·洪遵
  卷二百七十八·佚名
  通制条格卷第七·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二十·邵雍

    伊川邵雍尧夫首尾吟一百三+五首尧夫非是爱吟诗,为见圣贤兴有时。日月星辰尧则了,江河淮济禹平之。皇王帝伯经褒贬,雪月风花未品题。岂谓古人无阙典,尧夫非是爱吟诗。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坐看时。一气旋回无少息,两仪覆焘

  • 初集卷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五古今体八十八首【辛酉一】辛酉元旦律转三阳泰天开大造春共球朝万国垂拱御元辰木德方临甲金穰岁在辛所期寰海内熙皥戴鸿钧上元节侍皇太后宴恭纪风光午夜漏声

  • 卷528 ·佚名

    赵子岩 青白堂 北庵竹玉青,南阶梅雪白。 吏散隐几坐,观化聊自适。 竹青表劲节,梅白留佳实。 太守谢二友,粗官谩陈力。 取名吾有寄,梅竹盖假借。 青白遗子孙,先训存金石。 斯民雕瘵馀,政教当

  • 列传第四十四·魏徵

    ○外戚 历观前代外戚之家,乘母后之权以取高位厚秩者多矣,然而鲜有克终之美,必罹颠覆之患,何哉?皆由乎无德而尊,不知纪极,忽于满盈之戒,罔念高危之咎,故鬼瞰其室,忧必及之。夫其诚着艰难,功宣社稷,不以谦冲自牧,未免颠蹶之祸,而况道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佚名

    万历元年正月壬午朔 上御皇极殿百官朝贺以未及小祥免宣表文先期并免习仪○甲申 上御皇极殿太常寺奏孟春时享 太庙○是日 宣宗庄皇帝忌辰遣怀柔伯施光祖祭 景陵○丙戌户科都给事中贾三近参新推湖广总兵平江伯陈王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八·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九月丙戌朔上驻跸大凌河地方  ○以太医院右院判韦尽性为左院判御医傅允祖为右院判  ○调永平道佥事姚恭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潞安兵备道怀隆兵备道朱寿錅为山西布政使司参议朔州兵备道  ○摄

  • 一○八七 谕内阁此次干清宫考试满洲翰詹官员着分别加级革罚·佚名

    一○八七 谕内阁此次干清宫考试满洲翰詹官员着分别加级革罚乾隆五十年二月初九日乾隆五十年二月初九日内阁奉上谕:此次干清宫考试,满洲由别衙门升用翰、詹等官,既阅其翻绎,又验其人才,分别等第。一等庆龄一员;二等观永、白

  • 燕饥赵将伐之·佚名

    【提要】 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不仅在道义上受谴责,实际上也得不到多少好处。且看赵恢是如何改变准备乘人之危的赵国的战略的。 【原文】 燕饥,赵将伐之。楚使将军之燕,过魏,见赵恢。赵恢曰:“使除患无至,易于救患。伍子胥、

  •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佚名

    【提要】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安危经常维系在少数几个忠臣身上。忠臣越多,国家就越兴旺,而如果国家重臣一个个贪赃枉法、中饱私囊,那么国家的安危就会出现问题。莫敖子华向楚威王推荐了忠臣的五种类型,这些人的高风亮节、

  • 卷一百十六·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六  宋 卫湜 撰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禕立于东房夫人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镫尸酢夫人执柄夫人授尸执足夫妇相授受不相袭处酢必易爵明夫妇之别也郑氏曰校豆

  • 卷上·佚名

    东方去是百千万亿江河沙诸佛土解君世界宝光月殿妙尊音王如来、东方去是百八万亿江河沙诸佛土净光庄严世界净华宿王智如来、东方去是百亿江河沙诸佛土超立愿世界普照常明德海王如来、东方喜信净世界光英如来、东方解脱

  • 大般若經第二分品目舍利子般若四品·欧阳竟无

      緣起品第一      歡喜品第二   觀照品第三      無等等品第四   有佛般若.有菩薩般若.有菩薩聲聞共般若。以菩薩聲聞共般若故.佛常被舍利子   善現說般若。舍利子人智慧第一.般若之法智慧第一.故五般

  • 大乘起信论研究序·太虚

    予去年对欧阳竟无先生之抉择谈,尝作佛法总抉择谈,载在海潮音,于大乘起信论曾涉言及之。嗣梁任公先生有大乘起信论考证之作,而王君恩洋复著大乘起信论料简。以国内佛学者多数习大乘起信论之故,遂嚣嚣然驳难纷出;而武昌印经处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二十·湛然

    天台沙门湛然述次难六宗。先指四宗与前同竟。已如前破。次今问下真常二宗对并为难。又二。先以同异对并。次何者下释不异。又二先释异非妙法以生灭虚伪故。次又真下判既非妙法何殊不真等。次难圆宗中先牒计总斥。次大

  • 新华严经论 第十七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第二菩萨名一切慧世界名波头摩华。佛号无尽月。于此义中义分为五。一释菩萨名。二释世界名。三释随位进修佛果之号。四释其座体。五定其所来方面。一释菩萨名者所以名一切慧。以随位进修中达一切法无体

  • 物理学和哲学·海森堡

    德国海森堡著。海森堡早年随A.J.W.索末菲(Sommerfeld)学习理论物理学,1923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分别在M.玻恩(Born)和N.玻尔(Bohr)的指导下工作过,是继玻尔之后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获得1932年

  • 水经注·郦道元

    40卷。北魏郦道元撰。成书于延昌三年(514)到正光五年(524)的十年之间。《水经》原是记我国古代河流水道的地理学著作,成书于三国时代。此书记载包括长江、黄河在内的河流水道共137条,每水一篇。至宋代,原书散佚。郦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