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传
李如松,字子茂,是李成梁的长子。因为父亲的战功荫封为都指挥同知,充当宁远伯勋卫。李如松骁勇刚强,敢于作战,小时候跟父亲熟悉兵机。再次提升代理都督佥事,担任神机营右副将。
万历十一年(1583)派出担任山西总兵官。给事中黄道瞻等人几次说李如松父子不应当都驻守军事重镇,大学士申时行请求皇上保全他,于是召回李如松担任佥书右府。不久提督京城巡捕。给事中邵庶曾弹劾李如松和他的弟弟李如柏违法,并且请求皇上稍稍压制他们,以求他善始善终,皇帝没有接受。十五年又以总兵官镇守宣府。巡抚许守谦检阅士兵的操练情况,李如松拉他一起坐下。参政王学书推辞不接受,闹得不可开交,几乎挥拳打了起来。巡按御史王之栋于是弹劾李如松骄横,并且批评王学书,皇帝剥夺了他们二人的俸禄。不久,恢复李如松的俸禄,给事中叶初春请求皇上调动他的职位,于是命令李如松跟山西李迎恩对调。此后,军政纠察,给事中视察军政,都多次弹劾他。皇帝始终喜欢他而不为所动,召回为佥书中府。
万历二十年(1592),継拜在宁夏反叛,御史梅国桢推举李如松有大将的才干,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樟都是少年英杰,应该命令他们去讨伐强盗。于是命令李如松为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就派梅国桢监军。武臣担任提督是从李如松开始的。已命令李如松统领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各路援军,六月抵达宁夏。李如松认为自己职权很大,不想受总督的管制,遇到事情就自己独断专行。兵科许弘纲等人认为李如松违反制度,尚书石星也说李如松按诏书应受总督节度,不得自行其是,皇帝于是下诏申饬。在这之前,诸将董一元、麻贵等人多次攻城不下。李如松到达后,更加猛烈地攻城。用三万只大布袋,填满土,垒砌起来登城,被炮石打垮了。李如樟夜晚攀登云梯攻城,不能奏效。游击龚子敬率领苗兵攻打南关,李如松准备乘机登城,也不能奏效,于是决心用水攻。継拜处境困迫,派遣养子克力盖前往勾结河套的盗贼,李如松命令部将李宁把他追杀了。此后,河套盗贼一万多骑兵到达张亮堡。李如松奋力作战,亲手杀死畏缩不前的士兵,敌人最终败逃了。大水冲淹北关,城墙崩塌。李如松和萧和薰等在北关佯攻以吸引敌人,却偷偷地派精锐部队袭击南关,攀登云梯攻城。口孛拜和他的儿子承恩杀死叛党刘东..,许朝乞求免死。于是李如松先登城,萧如薰和麻贵、刘承嗣等人紧随其后,全歼継拜一族。记录功绩,提升为都督,世代荫封锦衣指挥同知。
正好赶上倭寇猖獗,下诏命令李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各军,限期东征。他的弟弟李如柏、李如梅一起率部支援助剿。李如松刚刚立了战功,更加骄横,跟经略宋应昌争执不下。按照过去惯例,大帅第一次参见督师,应身着甲胄当庭拜见,出门更换帽子和衣带,这是对人恭敬有礼,李如松用监司拜见督抚的礼仪,只是穿着平常衣服侧坐一旁而已。十二月,李如松抵达部队,沈惟敬从日本回国,说日本首领行长愿意受封,请求明军退到平壤以西,双方以大同江为界。李如松大声呵斥沈惟敬奸邪,想把他斩首。参谋李应试说:“利用沈惟敬哄骗日本授封,而我军偷偷地袭击他们,这是一条奇计。”李如松很赞成,就把沈惟敬安置在军营里,并誓师渡江。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四月,军队驻扎肃宁馆。行长以为是授封的使者将要到达,派遣二十名牙将出来迎接,李如松传令游击李宁活捉了他们。日本人突然反抗,只捉住了三人,其余的都逃回去了。行长大感惊骇,又派遣亲信小西飞来朝见,李如松安慰他一番又把他送走了。六日,进驻平壤。行长还以为是授封的使者,站在风月楼等待,众日本人身穿花衣服夹道欢迎。李如松分派各军,抵达平壤城,各将来回巡逻没有入城,形迹暴露,日本人全部登上城墙拒守。这天夜晚,袭击李如柏兵营,被打退了。第二天早晨,李如松下令各军不要割首级,攻城时只攻三面而留下东面不围攻。因为日本人一向轻视朝鲜军,李如松命令祖承训穿上朝鲜军的伪装,偷偷埋伏在西南。命令游击吴惟忠攻打平壤以北的牡丹峰,而李如松率领大军直抵平壤城下,攻打东南面。敌人炮箭犹如雨下,我军稍稍后退。李如松杀死退却的士兵来示众。召募敢死队,攀援钩梯直接上城。日军正在轻视南面的朝鲜军,祖承训等人于是脱去伪装露出明军的铠甲。日军大惊,急忙分兵抵抗,李如松已率领副将杨元等军从小西门先登城,李如柏等人也从大西门进城。各种火器一齐放射,火焰蔽空。吴惟忠中炮胸部受伤,还在高喊着督战。李如松的坐骑被炮击毙,换了匹马冲锋,掉进战壕里,战马一跃而上,李如松挥师猛攻。将士无不以一当百,于是攻克了平壤。斩首一千二百多级。日军退保风月楼。半夜,行长渡过大同江,逃回龙山。李宁和参将查大受率领精兵三千人埋伏在东江小路旁,又斩首三百六十。乘胜追击逃敌,十九日,李如柏收复开城,失陷的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也一起收复了。敌军头目清正据守咸诡,也逃回王京。
官军接连取得胜利,产生了轻敌心理。二十七日再进军。朝鲜人报告敌人已放弃王京。李如松相信了,率领轻骑直奔碧蹄馆,离王京三十里,突然与敌军遭遇,被敌人重重包围。李如松率部下鏖战。一个穿着金甲的日本兵飞速扑向李如松,指挥李有声拼死相救,被杀死。李如柏、李宁等人奋力上前两边夹击,李如梅一箭将金甲兵射下马来,杨元也领兵到了,冲入重围,敌人才退却,官军死伤惨重。正好赶上阴雨连绵,骑兵陷入稻田发挥不了作用。日军背靠岳山,面临汉水,在城中连营扎寨,广泛树立飞楼,不停地放箭发炮,官军于是退守开城。二月十五日,间谍报告日军以二十万人来犯。李如松命令杨元驻守平壤,扼守大同江,接通粮食运输线;李如柏等部驻守宝山各处作为声援;祖大受驻守临津;留下李宁、祖承训驻守开城;而李如松亲自从东西两方面调度指挥。听说日军将领平秀嘉据守龙山粮仓,堆积了数十万石粮食,密令祖大受率领敢死队从小路去放火焚烧了粮仓,于是倭人缺乏粮食。
当初,官军平壤告捷,兵锋锐利,不再过问授封纳贡的事情。等到兵挫碧蹄,李如松意气大为萧索,宋应昌、李如松很想休兵,而日军也粮草断绝,加上平壤之败记忆犹新,也产生了归国的念头,于是沈惟敬招抚的建议又开始盛行。四月十八日,日军放弃王京逃跑,李如松和宋应昌进入王京城,派兵渡汉江尾随敌后,准备攻击掉队的日军。日军步步为营,轮番休息,官军不敢攻击。日军于是在釜山扎营,作为长期留守的打算。这时兵部尚书石星极力主张授封纳贡、建议撤兵,只派刘彳廷留守。李如松于是在十二月班师回朝。论功行赏,加封李如松为太子太保,增加每岁俸禄一百石。有人诋毁李如松和亲辱国,多次攻击他,皇帝置之不理。
万历二十五年(1597)冬天,辽东总兵董一元被罢免,朝廷三次推举李如松,传旨特别任用李如松。言官又轮流上疏极力争论,皇帝也置之不理。李如松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更加意气奋发。第二年四月,土蛮进犯辽东,李如松率领轻骑远行军直捣敌人的老巢,中敌人埋伏力战阵亡。皇帝悲痛地悼念他,命令让他穿好衣帽运回去埋葬,赠封少保、宁远伯,建立祠堂,谥号忠烈。
猜你喜欢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班固 志第二十六 地理下·魏徵 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欧阳修 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十二·张廷玉 歴代通畧蒙求·陈栎 卷之一千二百六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西汉年纪目録·王益之 卷二十八·张守节 卷一·汪越 读例存疑卷三十二·薛允升 南阳王高绰传·李延寿 卷之四十四 御製周顛仙人傳(明)朱元璋 撰·邓士龙 卷八十一·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一·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