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选传

陈选,字士贤,临海人。父亲陈员韬,宣德五年(1430),中进士。任为御史,出去巡按四川时,黜退贪赃之官,奖励廉洁之吏,昭雪死囚四十余人。正统末年,大军征讨邓茂七,他前往安抚当地百姓,释放被诬陷为贼的一千多家人。都指挥蒋贵向部属索贿,都督范雄因病不能治军,员韬都把他们弹劾罢免了。他历任广东右参政、福建右布政使。广东正值黄萧养叛乱之后,而福建也是寇盗刚被平息,员韬所到之处,都安抚教养,深得士民之心。

陈选从小端正诚实,寡于言笑,以圣贤为榜样来要求自己。天顺四年(1460),他考取乡试第一名,成为进士。后来被授予御史,巡按江西,将贪婪凶残之吏全部贬退了。当时人们说“:前有韩雍,后有陈选。”广东贼寇流窜到赣州,他上奏报告,不待回报,便派兵讨平了他们。

宪宗即位后,他曾弹劾尚书马昂、侍郎吴复、鸿胪寺卿齐政、救修撰罗伦、学士倪谦、钱溥。他的意见虽然没有完全被采用,但人们一时都敬畏他的风采。后来,他到南畿提督学政,在学宫中颁设冠仪、婚仪、祭仪和射仪,让学生们时常学习。他还著《小学集注》来教授生员。出巡所辖地区时,他常留宿在学宫中,考察生员诵读功课。他废除试卷糊名的陋习,说:“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相信别人?”

成化六年(1470),他升为河南副使。不久改提督学政,仍如在南畿那样立教。王直出巡,都御史以下官员都拜谒,陈选却只是长揖。王直问是什么官,陈选说:“提学副使。”王直说:“大于都御史吗?”陈选说“:提学怎能与都御史比,但因为忝为人师,不敢自辱而已。”陈选词气严正,而学生们也都群集在官署外面。王直有点害怕,好言送他出来。

后来他进升为按察使。他审理放出了数百名犯轻罪的人,而重罪的也多有平反,监狱为之一空。他为政崇尚简易,唯独对于贪官污吏毫不放过。不过受贿一百金以上的,他只罚六七环。有人问他,他说:“奸人惜财也惜命,如果他们尽将所收的贿赂去买通要人,则法律就会受到阻挠。”历任广东左、右布政使。肇庆发大水,他不待回报,即先发粮食赈济。

二十一年(1485),诏令减免各地的贡献,而市舶司宦官韦眷上奏请用均徭户六十人添办地方特产。陈选拿着诏书力争,皇上命给他一半,韦眷由此恨陈选。番人马力麻诡称自己是苏门答剌使臣,欲入京朝贡,私下做贸易。韦眷看中他丰厚的贿赂,将要批准他,陈选立即将他逐出。撒马儿罕使者从甘肃来贡狮子,将取道广东从海路回去,说要前往满剌加一边做买卖一边回去。陈选上书说不能答应他,说这样做恐怕会贻笑于外番,让他们看轻中国。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而韦眷更恨陈选了。

先前,番禺知县高瑶没收韦眷通外番的资财巨万,陈选移文去嘉奖他,并且汇报朝廷。至此韦眷上奏诬陷陈选、高瑶勾结起来贪污。诏令派刑部员外郎李行会同巡按御史徐同爱审问。陈选曾黜退某吏叫陈..,韦眷以为他一定恨陈选,便引他来作证,让他诬陷陈选。陈..坚决不从,抓住他进行拷打,他也不改口。李行、徐同爱害怕韦眷,竟判陈选犯了韦眷奏章中所说的罪行,使陈选和高瑶都被征回京师。士民数万人号泣挡道,要留下他们,使者开道,才得以出来。走到南昌时,陈选疾病发作。李行不给他医药,他竟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

编修张元祯为陈选治丧,装殓了他。陈..得知陈选死,很哀悼,便上书说:

“臣听说口能熔金,毁誉足以销骨。臣私下见到故罪人陈选,孤处群邪之中,独立众憎之地。太监韦眷通番事情败露,知县高瑶依法处理他。陈选移文奖励,以激励惩处贪婪怯懦之徒,这本是贤明的按察使的职责。都御史宋..和徐同爱害怕权势,姑息养奸,致使韦眷胆大横行,玷污和轻视清流之士。调查官员李行态度傲慢,扣拿他人,竟无佐证。臣本是小吏,因失误犯法,被陈选黜退,这实是臣自取。韦眷以为臣恨陈选,用丰厚的贿赂来收买臣。但臣虽是一名胥役小吏,怎敢昧着素有的良心!韦眷知道臣不可利诱,便唆使李行等人将臣逮捕处理,拷打了一个多月。臣忍死吁天,终不改口。李行等人于是依据韦眷的话,自立证词,弹劾陈选调查受灾地区不实,擅自发放仓米,曲意庇护属官,想图取他们的感谢和酬报。如果真如他们所说,那真是诋毁共姜是夏姬,辱骂伯夷是庄纐。

“近年岭南地震水灾频繁,冲走百姓房屋,所属各府报灾的公文纷纷传来,各地老弱引领待哺,而巡抚、巡按、布政、按察官员却置若罔闻。唯独陈选胸中挂念着人民的苦难,食不下咽。他认为如果让公文来回审批,再派官员来调查,则人民已濒临绝境,所以他先相机筹划赈济。他志在救民,并没有别的意思。陈选本就刚正,不堪忍受屈辱,愤懑了十几天,终于罹病而死。李行忍看着他死去,阻止给他医治。他回来复命之日,即偷偷跑去报告韦眷。小人佞毒,竟至于此!臣不过是一名被黜退的罪人,持耒耕田,百无所图,只是痛心忠良之士含冤,而为朝廷忧患而已。”

奏章呈上后,不见回报。

员韬父子操行都很廉洁,而员韬气量大,能容人,陈选则严格约束自己,所以他自号克庵,待人也比较严格。人们说员韬的德性,春夏秋冬四时皆备,而陈选具有他秋天的性格。他曾划出一百四十亩田来赡养他的族人,他死之后,族人因为陈选的儿子陈戴比较贫,便还给他,但陈戴不同意,这事便罢了。弘治初年,主事林沂上疏为陈选雪冤,诏令给他复官,以礼安葬。正德年间,追赠他为光禄寺卿,谥忠愍。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 侯瑱 欧阳頠 子纥 吴明彻 裴子烈·姚思廉
  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欧阳修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一·杨仲良
  卷八·李心传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三·乾隆
  通鉴续编卷二十·陈桱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卷之三十二·佚名
  一一 父亲的病中·周作人
  卷四十二 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范晔
  李弼传·令狐德棻
  屈突通传·欧阳修
  蔡泽见逐于赵·佚名
  管仲·苏辙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彭定求

        卷340_1 【辛卯年雪】韩愈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

  • 卷二十一·阮阅

      ●卷二十一·留题门  澧(醴)阳道旁有甘泉寺,因莱公丁谓曾留行记,从而题咏者甚众,碑牌满屋。孙讽有:“平仲酌泉曾顿辔,谓之礼佛遂南行。高台下瞰炎荒路,转使高僧薄宠荣。”人独(皆)传道。余独恨其语无别。

  • 第二折·佚名

    (搽旦上,云)妾身是同知相公的小夫人。有大夫人是张氏,他带将一个小的来,是王六斤。我见这小的聪明,我着他近身边伏侍我,俺两个有些不伶俐的勾当。相公歇息了也,我叫六斤来者。(做叫科)(王六斤上,云)下次小的每,前后收拾,夫人叫

  • 初集卷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五古今体八十八首【辛酉一】辛酉元旦律转三阳泰天开大造春共球朝万国垂拱御元辰木德方临甲金穰岁在辛所期寰海内熙皥戴鸿钧上元节侍皇太后宴恭纪风光午夜漏声

  • 卷八十六·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六目录花卉类荅江明道见示画雪梅诗【宋朱松】题茅山道士雪梅障【元刘因】梅雪卷【明丘濬】为王仲义题雪梅【明梁寅】题雪梅图【明董其昌】题墨梅风烟雪月【明陶安四首】题雪梅月梅

  • 附集外诗·陶弼

    (据合璧事类増) 咏藕 万顷金沙里,谁将玊节栽。丝应鲛乞与,津是蚌分来。盘贮氷犹结,刀侵雪易摧。防风骨外折,混沌窍中开。月寺僧家钵,风亭酒客杯。胸中秋气入,牙角雨声回。自愧尘泥贱,得蒙尊爼陪。与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蜨 暖

  • 卷之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提要·吕中

    宋大事记讲义宋 吕中 撰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十五宋大事记讲义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宋大事记讲义》二十三卷,宋吕中撰。中字时可,晋江人,淳佑中进士,官国子监丞,兼崇政殿说书,徙肇庆教授。其书卷一论三篇,卷二卷三纪宋太祖事,卷四

  • 二七 花瓶·周作人

    鲁迅从小喜欢“花书”,于有图的《山海经》《尔雅》之外,还买些《古今名人画谱》之类的石印本,很羡慕《茜窗小品》,可是终于未能买到。这与在东京买“北斋”是连贯的,也可以说他后来爱木刻画的一个原因。民国以后他搞石刻,连

  • 职名·雍正

    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奉旨开列编次校刋诸臣名衔和   硕   和  亲   王【臣】弘 昼太 保 保和 殿大学 士三 等伯【臣】鄂尔泰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三等伯【臣】张廷玉太  保 武 英 殿 大

  • 卷七十三绿营四·冯煦

    江南驻京文报局江南驻京文报局委员一人。江南旧有驻京提塘,因转雇书手,积压文件,经督抚会奏裁撤,照直隶另设文报局办法,派员驻京,设立江南文报局,据光绪三十三年司卷。旋经陆军部奏准。所派文报局各员名,应先行咨部,如遇有迟延

  • 读诗略记卷五·朱朝瑛

    明 朱朝瑛 撰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序曰文王受命作周也吕氏春秋以为周公所作受命者言天命归之而文王之功德足以受之也凡周书所称文王受命亦然礼祭义曰

  • 读书丛説卷一·许谦

    元 许谦 撰书五十八篇今文三十三篇【伏生所传凡二十八篇而以舜典合于尧典益稷合于臯陶谟盘庚三篇合为一康王之诰合于顾命因古文出后方别出此五篇故成三十三篇】虞书四【伏生为二篇】尧典 舜典【复出】臯陶谟益稷【

  • 卷二·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二明 杨于庭 撰桓公滕子来朝滕侯爵也降而称子胡氏以为朝弑君之贼而黜之非也自桓二年以至于定哀之世滕或卒或会或盟或来朝或会葬止称子春秋之法恶恶止其身若以为朝桓得贬何故并其二百余年之子

  • 卷十九·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九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宣公二经【辛酉】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无传】公至自齐【无传】○夏仲孙蔑如京师○齐侯伐莱【无传】○秋取根牟【杜根牟东夷国也今琅邢阳都县东有牟乡林取言公

  • 卷三十五·佚名

    △耶输陀因缘品下尔时善觉大富长者,以诸亲族数数殷勤共相晓喻。乃至第三。苦切劝谏。而彼长者,意中不已,即将家僮。赍持大斧。簸箕杴锄。及诸锹?。种种刀锯。诣彼树所。既到彼已,立於树前。而作是言:汝树当知。我从他闻。

  • 续英烈传·佚名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又名《永乐演义》、《永乐定鼎全志》、《云合奇踪后传》。五卷三十四回。题“空谷老人编次”。首“秦淮墨客”序,秦淮墨客为纪振伦,似作者即为纪振伦。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主要写明初“靖难

  • 毛诗故训传·毛公

    注释书。西汉毛公撰。《诗经》传至西汉,分为四家,齐鲁韩三家为今文,毛诗为古文,《汉书·艺文志》著录《毛诗》29卷,《毛诗故训传》30卷,然但称“毛公之学”,不著其名,今人一般认为作《故训传》者为鲁人毛亨(称“大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