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詹仰庇传

詹仰庇,字汝钦,安溪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由南海知县征招授为御史。

隆庆初年,穆宗诏令户部购置珠宝,尚书马森劝谏,给事中魏时亮、御史贺一桂等人相继上疏反对,皇帝都不听。詹仰庇奏疏:“前不久言官劝谏购置珠宝,反而遭到责备。以前仲虺告诫商汤不要近声色,不要发展商贾之利;召公告诫武王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商汤、武王能接受两位大臣的告诫,杜绝玩物嗜好,所以圣德光照千秋。如果一生心性放纵,不能再加以遏制,放纵情欲,财资耗费百姓穷困。陛下渐渐开启玩物嗜好之心,厌恶听到逆意的忠良劝谏,小人们乘隙而入,百方诱惑陛下,祸害不胜数说。况且宝石珠玑,多收藏于中贵人家,追求越急切,索取的价值愈高,怎么用有用的资财,耗费在无用的东西上。现在两广需要粮饷,再三奏疏请求,仍吝啬不给,为什么轻重倒置呢?”没有答复。隆庆三年(1569)正月,宦官酿成烟火,延绵烧毁禁宫庐舍,詹仰庇请求调查惩治宦官。皇帝左右亲近的小人都对他咬牙切齿。

皇帝颇为耽迷声色,陈皇后稍做劝谏,皇帝发怒,将她逐至别宫。外廷都对此忧虑,却不敢言语。詹仰庇进宫朝拜,遇上御医从宫中出来。询问他,得知皇后病情危急,立刻上奏:“先帝慎重地选择贤淑女子,与陛下婚配,担当宗庙社稷的内廷之主。陛下应当遵循先帝的安排,与皇后情笃意好,近来听说皇后移居别宫,已经将近一年,愁闷成疾,陛下丝毫不去省视。万一皇后殒命,在圣德上就讲不过去。臣下无不忧虑惶恐,只因为事情牵涉禁宫,不敢评说。我认为做臣子的道义,知道却不劝谏,该死;劝谏触犯禁讳,也该死。我今天固然不因死而叹惜。希望陛下能采纳、听从我的劝谏,马上使皇后回复中宫,时时慰问,这样我虽然死了也比活着强。”皇帝亲笔批阅作答“:皇后无子嗣,身体多病,移居别宫,姑且自己贻养,希望因此除去疾患。你怎么知道内宫的事,而妄自言语呢?”詹仰庇自己料想会受到重责,同僚也觉得他处境危险。等到圣旨下达,京城内外惊喜过望,詹仰庇更加感情激奋。

不久,他巡视十库,奏疏称“:每年内官监租税收入很多,但是每年的支出不造簿册。查京城内外的园林、栈房、场地,隶属本监的以数十计算,每年的课税都属于官钱,但宦官假借供给皇帝的名目,恣意渔猎。填充私家的利窟,过失归咎于朝廷。请详细核实该留该革之项,以及出入多少的数目,以便杜绝奸诈欺骗。再说,皇帝的奢侈或节俭,关联四方的安危。陛下以前提取户部的银资,以备缓急之用。现在如内官监所称,则全部用作创制鳌山、修筑宫苑、制作秋迁、建造龙凤舰、加工金柜玉盆。众宦官因此多有侵吞,败损圣德,危害国家大计。希望陛下深刻反思,有以玩物嗜好迎合奉承的人,全部逐出并治他们的罪。”宦官更加憎恨他。旧制,各司文书往来,以及行政官离京教化,使用“照”字,言官上奏没有这种文体。宦官因此指责“再照人主”一句,是犯大不敬之罪。皇帝发怒,颁布诏令:“仰庇这个小臣,竟然照及天子,而且狂妄放肆屡不悔改。”于是将他廷杖百下,除去其名,罢除科道中巡视库藏的人。南京给事中骆问礼、御史余嘉诏等人上疏救助,并劝谏不能罢除巡视官。没被采纳。詹仰庇任御史仅仅八个月,多次陈述直言,竟然因此获得罪名。

神宗继位,录用先朝正直的大臣。因詹仰庇在京城时曾经替商人做中间人,没能招回京师,任命为广东参议。不久,请求回乡。在家闲住十多年,又起任江西官员。再升任南京太仆少卿。入朝任左佥都御史,晋升左副都御史。詹仰庇起初因为正直的气节而负有盛名。到此时为保全职位考虑,不免很有些趋炎附势。饶伸因科场的事弹劾大学士王锡爵、左都御史吴时来,詹仰庇即刻弹劾饶伸。进士薛敷教弹劾吴时业和南京右都御史耿定向,詹仰庇还没翻阅奏疏,就判薛敷教诬陷大臣的罪名,薛敷教被黜废。等到吏部侍郎赵焕、兵部侍郎沈子木相继离职,詹仰庇图谋取代他们,迹象很明显。给事中王继光、主事姜士昌、员外郎赵南星、南京御史王麟趾等人,纷纷上疏评论。詹仰庇自己感觉不安,屡次请求辞官。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但是众议纷纷不止。渐升刑部右侍郎。因疾病而回乡里,很久才去世。

猜你喜欢
  卷二百十七·列传第一百十三·柯劭忞
  卷一一二 晉紀三十四·司马光
  ○正大本第二·宋濂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纪昀
  一四七○ 河南巡抚穆和蔺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九五七 谕和珅着与阿桂梁国治同办《开国方略》·佚名
  史记集解卷九·裴骃
  世系·林献堂
  雪不台传·宋濂
  卷之七  北平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二百十·佚名
  职官三○·徐松
  卷十·长孙无忌
  卷四十五·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八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六古今体一百六首【甲寅二】立春日得句新春四始洽新年【正月初四日】苍縡钦承景福骈禄位名夀德惭薄元亨利贞时致先昨丰今吁绥屡继【去岁幸获普丰秋间播种麦田

  • 至德第八·陆贾

    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故据万乘之国,持百姓之命,苞山泽之饶,主士众之力,而功不存乎身,名不显于世者,乃统理之非也。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

  • 后汉光武皇帝纪四卷第四·袁宏

      二年(丙戌、二六)  春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本志曰〔一〕:&ldquo;日者阳精,人君之象也。君道亏,故日为之蚀。诸侯顺从,则为王者。诸侯专权,则疑在日〔二〕。于是在危十度〔三〕,齐之分野,张步未宾之应也。&rdquo; 〔一〕

  • 卷之七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安禄山传·刘昫

    安禄山,营州柳城杂种胡人。他原来没有姓氏,名字叫轧荦山。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突厥人“斗战”一词的发音是轧荦山,就用它作为安禄山的名字。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在突厥族里生活,将军安波至的

  • 歴代建元考卷二·钟渊映

    秀水钟渊映撰前编盘古氏一曰浑敦氏首出御世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一姓十三人兄弟各一万八千岁始制干支地皇氏继天皇氏以治一姓十一人兄弟各一万八千岁始定三辰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人皇氏继地皇氏以治一姓九人兄弟合四万

  • 蕃夷五·徐松

    瓜沙二州【宋会要】瓜、沙二州,本汉敦煌故地,自唐天宝末陷于西戎。大中五年五年:原作「言」,据《文献通考》卷三三五、《宋史》卷四九○改。,刺史张义潮以州归顺潮:原阙,据《文献通考》卷三三五、《宋史》卷四九○补。,诏建沙

  • 卷二十五·戴锡章

    西夏称天盛十七年春正月,遣武功大夫讹罗世、宣德郎高岳如金,贺正旦。(《金史&middot;交聘表》。按《西夏书事》岳官至枢密直学士,历世通显,至孙良惠为夏国相。)三月,遣使如金贺万春节。(《金史&middot;交聘表》)夏五月,任得敬营

  • 四十年(上)·佚名

    (丁未)四十年大明萬曆三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丑,上在貞陵洞行宮。○王世子問安。○仁順王后忌辰齋戒。○右承旨李善復啓曰:「雨勢雖歇,內庭水漲,行禮不平。今日望闕禮,似當停止,敢啓。」傳曰:「允。勿爲擧動。」○政院問安

  • 卷九九·邱濬

    ▲邮传之置 《周礼》:乡大夫之职,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闾以待政令,以旌节辅令则达之。 贾公彦曰:“国有大事故,恐有奸寇,故使民征令,出入往来皆须得旌节辅此征令,文书乃得通达,无节则不得通。” 臣按:旌以

  • 第七章 16·辜鸿铭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辜讲有一次孔子在开始研究《易经》 后,说:“如果我可以多活几年,去完成我对《易经》的研究,那么在我的人生中便不会有什么比较大的遗憾了。”编者注下面有两则辜鸿铭先生读

  • 卷二十二·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二十二 宋 严粲 撰 谷风之什    小雅 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焉 伐木之化行则民德归厚故以俗薄道絶刺其上也 习习谷风【解见邶谷风】维风及雨【钱氏曰人行于道遇连续之风又加以雨喻

  • 第36章 孔子年谱·孔子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

  • 四十六、竿头进步·慧开

      石霜和尚云:“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又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   无门曰:进得步,翻得身,更嫌何处不称尊?然虽如是,且道: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嗄。   颂曰:瞎却顶门眼,

  • 卷第三十四·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四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度僧提纲(大众) 圆悟勤禅师受季善友为僧上堂。三界无安。四生拘促。欲脱爱网超步大方。正应披忍辱铠操智慧刀。运上品心发殊胜志。与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灭

  • 卷之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峰禅师语录莲峰禅师语录卷之二嗣法门人性深等编兴化报恩禅寺语录康熙五年丙午八月十五日师在兴化府云峰寺受仙游邑侯顾公乡绅泊庵唐公耘庵徐公芾斯吴公孝廉亦肯严公瞻岵吴公暨信士林性洁黄道亨蔡遂钦

  • 七千佛神符经·佚名

    亦称《七佛神符经》、《益算神符经》、《益算经》等。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主要宣扬神符的功效,谓佩戴各种神符,可得诸佛护佑,添寿益算,破灾招祥。经中有不少道教语汇,卷末并附神符十五道,道

  • 长老尼偈经·佚名

    巴利名Theri^-ga^tha^ ,音译涕利伽陀。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内容系收集佛弟子中长老尼之偈颂。颂数自一偈集之十八颂乃至大集之七十五颂,共有十六集(nipa^ta),五二二颂说偈之尼为六十九人。本经虽与长老偈为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