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震传

李震,南阳人。父亲李谦,任都督佥事,李震承袭指挥使。正统九年(1444),他从征兀良哈有功,升为都指挥佥事。后来,随从王骥讨平麓川,进升为同知。

景帝即位后,他充任贵州右参将,在偏桥攻打苗人,将其击败。景泰二年(1451),他随王来征讨韦同烈,攻破锁儿、流源等寨,俘虏和斩杀一千六百人,共同攻克香炉山,俘获韦同烈。进升为都指挥使,驻守靖州。不久因犯罪被调回。方瑛讨伐苗人,请求让李震随军,诏令允许他立功赎罪。后来,他随从方瑛大破天堂等地苗人,仍充任左参将。方瑛讨平铜鼓等地贼人,李震也进入武冈,攻克牛栏等五十四寨。他因斩杀和俘获多,升为都督佥事。

天顺年间,他又随方瑛平定贵东苗人干把猪。方瑛去世后,皇上即任李震为总兵官,取代方瑛镇守贵州、湖广。当初,麻城人李添保因拖欠赋税逃入苗人当中,伪称是唐太宗的后代,拥有部众一万余人,僭号称王,建年号叫武烈,抢掠远近各地。李震进兵攻击,大破李添保。李添保逃入贵州鬼池苗人当中,又引诱群苗出来抢掠。李震擒住了他,送到京师。不久他又攻破西堡苗人。

五年(1461)春,他剿捕城步的瑶、壮,攻打横水、城溪、莫宜、中平等寨,都击破了它们。他长驱进到广西的西延,会合总兵官过兴的部队,攻克十八团等瑶人,前后共俘虏和斩杀数千人。这年冬,皇上命李震专门镇守湖广,以李安为总兵官,镇守贵州。第二年夏他率军从锦田、江华到达云川、桂岭、横江等寨,击破瑶人,俘虏和斩杀二千八百余人。七年(1463)冬,苗人据守赤溪氵南洞长官司。李震和李安分道进兵,斩杀贼人首领飞天侯等人,攻破二百余寨,收复了长官司。他进升为都督同知。第二年冬,广西瑶人侵入湖南,夜间进入桂阳城大肆抢掠。李震派兵分道追击,接连把他们击败,俘虏和斩杀一千余人。

成化改元后,李震守备靖州。都指挥同知庄荣上奏贵州黎平等府紧邻湖广五开等卫,非用大将总领不可,皇上于是又命李震兼镇贵州。不久,他抓获贼人首领苗虫虾。

荆州、襄阳一带贼人刘千斤、石和尚作乱,李震进兵讨伐。贼人屡败,官军乘胜追到梅溪贼人巢穴。官军仗打得不利,都指挥以下三十八人战死,有诏书严厉责备李震。白圭等大军到后,李震从南漳进兵,联合攻击,大破贼人,贼人遂被平定。论功,李震升为右都督。

当时武冈、沅靖、铜鼓、五开等地苗人又纷纷起来作乱,而贵州也告警。李震说贵州终究难以遥制,请求让他专镇湖广,皇上答应了。于是李震回师。由铜鼓、天住分四路进兵,连破贼人,直抵清水江。用苗人为向导,深入贼境。两个月间他攻破贼人巢穴八百处,焚烧房舍一万三千间,斩获三千三百人,而抢劫桂阳的广西瑶人,也被斩杀三千八百余人。当时,李震威名震西南,苗、僚闻风畏惧,称他为“金牌李”。七年(1471),李震与项忠讨平流贼李原,招抚流民九十万人,荆、襄遂被平定。详见《项忠传》。

十一年(1475),苗人又侵犯武冈、靖州,湖湘受到严重骚扰。李震与巡抚刘敷等人分五路进击,攻破六百二十余寨,俘虏和斩杀八千五百余人,俘获贼人子女以万计。论功,李震被封为兴宁伯。当时武靖侯赵辅、宁晋伯刘聚都因功受封,但议论者多对他们有异议,唯独李震功劳最高,没有人有异言。

参将吴经与李震有矛盾,他的弟弟千户吴绶是汪直的心腹,吴经便嘱咐吴绶陷害李震。正好汪直正在排挤项忠,牵连到李震,李震于是被捕入狱,夺去爵位,降为左都督,发往南京闲住。不久,汪直派校尉去刺探情况,他们说李震暗中勾结守备太监覃包,私下通贿赂。皇上大怒,派汪直到南京历数覃包等人的罪行,罚降覃包为孝陵司香,勒令李震回京。汪直败后,李震上诉求恢复爵位,不久去世。

李震在湖湘岁久,熟知苗人情况,善于用兵。一时间论征苗之功,方瑛之后以李震为最。但他贪功冒进,又喜欢交结权贵,竟因此而败。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范泰 荀伯子 徐广 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李延寿
  周家人传第七·欧阳修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八·杨仲良
  卷十·佚名
  ●三、道光皇帝的一支·秦翰才
  二百四十五 内务府奏请将曹(兆页)等售参银两拨交内库摺·佚名
  一二五八 军机大臣奏周琼吴锡麒错误在三处以上应交部察议片·佚名
  二七七 陕西学政嵇承谦奏随棚查出应禁书籍折·佚名
  金佗续编卷十二·岳珂
  卷一百十三·司马迁
  刘昶传·魏收
  王播传·刘昫
  ●牧令书卷九 农桑上·徐栋
  卷二十一·佚名
  卷十三·郭良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冷禅室诗话 全文·海纳川

    (曹著伟诗云:“深山大泽堪容剑,地老天荒独有诗。”予以为诗虽小道,未可概以雕虫末技视之。赵宋以下,谈诗者无虑数千百家,所记类皆当时名篇,以传艺林佳话。予虽不敏,忝慕斯旨,而不事剿袭,力避陈腐,尤予此书此志也。著者

  • 第二折·白朴

    (安禄山引众将上,云)某安禄山是也。自到渔阳,操练蕃汉人马,精兵见有四十万,战将千员。如今明皇年已昏眊,杨国忠、李林甫播弄朝政。我今只以讨贼为名,起兵到长安,抢了贵妃,夺了唐朝天下,才是我平生愿足。左右,军马齐备了么?(众将

  • 四集目录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录九卷六十五庚子元旦元旦试笔题和阗玉九鹌如意宋人岁朝图元正太和殿赐宴纪事二律用旋转韵体元旦日雪正月初二日作加恩上年豫省被灾及弗被灾各州县诗以志事降旨加赈上下江及甘肃省偏灾各州县

  • 提要·庞元英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文昌襍録        杂家类三【杂说之属】提要【臣】等谨案文昌襍録六卷宋龎元英撰元英字懋贤单州人丞相籍之子官朝散大夫王士祯蚕尾集作文英者误也元丰壬戍元英官主客郎中在省四年

  • 第四十五回 庚子年拳会起迁都陕地·黄士衡

    诗曰:热血时时洒,忧怀字字垂。篇篇皆挽到,句句尽扶危。往往来来惯,凄凄切切悲。忙忙书告竣,恳恳奏丹墀。却说曾国藩因李秀成率大股太平军连陷德州、宁国,因鲍左军未至,正布置戒严,忽接京中八百里排单,催他率兵勤王,但不知北京有

  • 二百五十一 江宁织造曹(兆页)进物单·佚名

    原单无日期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恭进单: 宁鸭壹百贰拾只 金腿伍拾只 鱼翅贰箝 冬笋肆桶 [宫中.杂件.进贡单]

  • 杨文忠三录序·杨廷和

    杨文忠三录序少师石斋先生杨公自正徳间以首相值时多虞内蛊外衅而以一身任天下之重佐理匡救啓沃扶翊凡可为社稷利者竭尽心力为之无顾忌卒成中兴济之功天下之人盖隂受其赐而有不能尽知者也今观奏藁曰答天谴遵祖训戒游

  • 卷六·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六冠服三皇太后皇后皇贵妃以下至乡君冠服<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卷六>  皇太后皇后冬朝冠 谨按本朝定制皇太后皇后冬朝冠薫貂为

  • 卷二百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四人物志八十四大臣传七十【汉军镶红旗二 侯袭爵 杨茂勲马雄镇 姚启圣 于成龙】侯袭爵侯袭爵汉军镶红旗人顺治六年七月管佐领八年闰二月授刑部理事官十年十二月擢广东肇庆总兵官十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六·高晋

    祀典乾隆十五年十月三十日礼部奏言所有南廵应行祀典谨条列具议陈奏伏乞睿鉴遵行一防查康熙二十三年圣祖仁皇帝稽古时廵驾至泰安豋山躬祭岱岳回銮过鲁观车服礼器诣阙里亲祭先师孔子遣亲王致祭元圣周公【臣】等伏思乾隆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甲午朔,上观汉武帝纪,顾谓翰林待制吴沈曰:“人君理财之道视国如家可也,一家之内父子不异赀,其父经营储积,未有不为子计者,父子而异赀,家必隳矣,君民犹父子也,若惟损民以益君,

  • 卷第五十七·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习气。何等为十?所谓:菩提心习气;善根习气;教化众生习气;见佛习气;于清净世界受生习气;行习气;愿习气;波罗蜜习气;思惟平等法习气;种种境界差别习气。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永离

  • 台湾三字经·王石鹏

    本书全一卷,王石鹏撰。石鹏字箴盘,别号了庵主人。因感于「尔小子,生于斯,地理志,宜先知」(引本书首语);用「三字经」体,采诸家之杂说编为韵语,成此书。「自序」并作提要云:『首序位置、名称、治乱、沿革,继叙番部种族、山川、物

  •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刘志玄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又名《全真正宗仙源像传》,元朝全真道道士谢西蟾、刘志玄编撰。书成于泰定四年(1327),原本二卷,今《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谱录类,原书上卷辑录「列圣诏书」数篇,包括元太祖成吉思汗召见丘神仙(丘

  • 老子说罪福大报应经(敦煌本)·佚名

    老子说罪福大报应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南北朝或隋唐。原书卷品数目不详。《正统道藏》未收。现有敦煌抄本一件(P2818),首尾完好,存经文138行。题曰「老子说罪福大报应经第七」。经文乃老君对惠通真人讲述罪福报应。宣称行十

  • 隋炀帝艳史·佚名

    明代长篇白话小说《隋炀帝艳史》全名《新绣全像通俗演义隋炀艳史》,一名《风流天子传》。明齐东野人撰。关于作者的真实姓名、生平不详。鲁迅先生认为齐东野人即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许多学者认为其论据不足,有待于进一

  • 黑籍冤魂·彭养鸥

    醒世小说,三编二十四回。彭养鸥著。 清宣统元年(1909)二月改良小说社出版。列说部丛书。本书主题集中鲜明,构思巧妙。以吴廉一家五代人被鸦片所害为主要线索,以道光初年写到光绪后期,由鸦片初入国门写到其泛滥成灾,时间跨

  • 仪礼注疏·郑玄

    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玄与公彦有《周礼注疏》已著录。此书为记载周至战国时期儒家传习礼仪的最早著作。自西汉高堂生所传《士礼》今文本,数传而有大戴(戴德)本、小戴(戴圣)本及刘向《别录》本。郑注兼取今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