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方震孺传

方震孺,字孩未,祖籍安徽桐城,后来迁到寿州。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由沙县知县进入朝廷担任御史。

熹宗即位,叛逆太监魏忠贤勾结客氏。方震孺上疏陈述三朝的危难,说:“宫女近侍,易于谄媚,窥探圣上情况让人担心。宫中诏书频频颁发,恐怕会重蹈唐代‘斜封官’的覆辙。”天启元年(1621)陈奏《拔本塞源论》说:“先前的梃击案,王之肕、陆大受、张庭、李俸全都被排斥,而东林党人如赵南星、高攀龙、刘宗周各贤士,被终身禁锢,应该赶快召见任用他们。至于杨涟争取移官,侥幸没有罪过,不知道凭什么说他居功,还有勾结的嫌疑?将使得后代说我们有圣明的君主高高在上,却有相互勾结,假传圣旨的太监在下面为非作歹。”报告呈上去,震动了整个朝廷。这年春天巡视南城。宦官张晔、刘朝被人告了,魏忠贤替他们说情。方震孺不听,最终报告了皇帝,魏忠贤更加怨恨他了。

辽阳失陷后,方震孺一天上了十三道奏疏,请求增派巡抚、疏通海运、调集边兵、撤换司马。一天五次到公卿门前击鼓,一边筹划一边痛哭,而请求让自己去犒劳部队。这时,三岔河以西四百里,荒无人烟,军民都逃跑了,文武将官没有一人向东进发的。皇帝鼓励他,派国库银二十万两给方震孺犒劳部队。六月,方震孺出关,会见将士,吊唁死亡战士,救护伤病员,军民一片欢腾。于是报告皇帝说:“河宽不到七十步,一叶小舟就可渡过,没有惊涛骇浪的危险,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一点。部队到来,砍木材做木排,上面堆上土,众人推它填河,就像走在平路上一样,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二点。三岔河离代子河不远,敌人从代子河直接渡河,防守三岔河的士兵不到二万人,能看着敌人渡到一半再阻止吗?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三点。沿河一百六十里,筑城则不能够,布置栅栏又没有用处,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四点。黄泥洼、张叉站冲浅之处,可以修城防守,现在那地方又不在我军手里,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五点。转眼之间就要结冰了,三岔河就会成为平地,驻扎部队,布置防守,还得五十万人,这些兵从哪里来?这是不足以倚恃的第六点。”又说:“我军以退为守,是不足以防守的,我军以进为守,则防守绰绰有余。专门依靠三岔河作为大本营,万一将来形势发生变化,榆关一线足以保卫蓟门吗?”奏疏呈上,皇帝命令方震孺巡按辽东,监察军事纪律。

方震孺巡按辽东,有七个月没有住在房屋里,没有吃热熟食。有人想要放弃三岔河,退守广宁。方震孺请求在镇武驻兵。军法不严,请求下令宁、前监军,专门斩杀逃兵逃将,皇帝都听从了他的意见。然而这个时候,经略与巡抚不合,边防事务更加败坏了。方震孺再次上疏说山海关没有外卫,应赶快在中前所驻兵,作为山海关防卫的前哨,不听。

第二年正月,任期满,在前屯待命,而大清兵已第二次渡过三岔河。先锋孙得功没有交战,却在镇武高喊:“军队失败了。”于是逃跑。巡抚王化贞在广宁,也仓惶逃跑,各城驻军也都闻风而逃,只有方震孺的前屯没有动摇。正在这个时候,西平守将罗一贯已经战死,参将祖大寿收拾残兵驻扎在觉华岛上。于是方震孺召见水军头领张国卿商量说:“现在东路军到处找粮食,听说祖将军在岛上有二十多万米豆,十多万士兵,数万百姓,无数的战船、器械、牛马,东路军和岛上部队联合以攻榆关,不是很幸运的吗!”于是方震孺、张国卿航海去会见祖大寿,慷慨激昂地对他说:“将军归国,我们担保你荣华富贵,如不归国,我方震孺就死在将军面前。”祖大寿痛哭,方震孺也跟着流泪,于是一起回归,获得军民辎重无数。

有一个名叫徐大化的主事,是魏忠贤的死党,弹劾方震孺为“赃官”。都御史邹元标举笔说:“方御史保全山海关,不仅无过而且还是国家的功臣。”给事中郭兴治于是借道学之名赶走邹元标。邹元标离职,方震孺也随即被罢官回家。第二年,魏忠贤、魏广微大造冤案,再次招聘弹劾方震孺的人,郭兴治再次追论方震孺在河西贪污赃款。逮捕方震孺拷问,判处他藏赃款六千多两,准备处以绞刑。扬州太守刘铎诅咒一案又被提起,于是诬赖方震孺与他交往、勾结,犯了杀头之罪,方震孺被逮捕下狱。有一个巡逻的士卒常常帮助方震孺的饮食,方震孺问他,他说:“我的妻子,听说您精忠卫国,亲手做了献给您。”就报告宦官说:“某人因病革职,某人将死了。”宦官的防备更松了。

第二年,庄烈帝继位,方震孺得到释放。八年(1635)春天,流贼进犯寿州,寿州的长吏刚好调走了,方震孺倡议士大夫、百姓固守,贼人从此不敢逼近寿州。巡抚史可法向上面汇报了他的功绩,将他用为广西参议。不久,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京师陷落,福王在南京登基,当天方震孺就上奏勤王,马士英、阮大铖很忌讳,命令他回到广西。方震孺竟因此郁郁忧愤而死。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八·本纪第三十八·脱脱
  卷九十九 志七十四·赵尔巽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张岱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董心葵事记·佚名
  列传卷第十二 高丽史九十九·郑麟趾
  世家卷第五 高丽史五·郑麟趾
  第十二章 从二月到八月·冯玉祥
  一七七 元旦的刺客·周作人
  叶琛传·张廷玉
  卷二百七十八·佚名
  卷十八·乾隆
  卷二百九·佚名
  第五十四章 武汉保卫战·李宗仁
  刘瑞恒·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残破·徐志摩

    一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 小巷里奔跑: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二深深的深夜里坐着,生尖角的夜凉在窗缝里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 也不饶

  • 卷一百七十五·徐世昌

    沈瑜庆沈瑜庆,字爱苍,号涛园,侯官人。光绪乙酉举人,官至贵州巡抚。谥敬裕。有《涛园集》。纪朱总兵洪章事每饭意不忘钜鹿,眼前魏尚翻为戮。少年不自惜功勋,垂老对人羡蒲穀。苍头特色黔中黔,太守益阳与薰沐。

  • 卷164 ·佚名

    李弥逊 再用硕夫韵二首 一丘一壑半生中,旁舍小儿见老翁。 归来赋就晚迳绿,醉时歌罢春灯红。 壮心欲尽孤云薄,昨梦不留寒月空。 茗碗粥盂能事毕,四三朝暮付狙公。 李弥逊 再用硕夫韵二首 北窗

  • 列传第七十七 艺术上·李延寿

    晁崇 张深 殷绍 王早 耿玄 刘灵助 沙门灵远 李顺兴 檀特师 由吾 道荣 张远游 颜恶头 王春 信都芳 宋景业 许遵 麹绍 吴遵世 赵辅和 皇甫玉 解法选 魏宁 綦母怀文 张子信 陆法和 蒋升 强练 庾季才 子质 卢太翼 耿询 来

  • 第二十二回 扫逆藩众叛荡平 激外变四州沦陷·蔡东藩

      却说殷孝祖阵亡,众情震骇,还亏沈攸之御众有方,勉力支持,方得镇定人心,不致溃散。时江方兴已由南调北,与攸之名位相埒,应前回。大众拟推攸之为统军,攸之独让与方兴。方兴大喜,便督厉诸将,准备开战。  赭圻守将,为寻阳左卫

  • 第四回 毁贼船用火破卢循 发军函出奇平谯纵·蔡东藩

      却说卢循、徐道覆回泊蔡洲,静驻了好几日,但见石头城畔,日整军容,一些儿没有慌乱。循始自悔蹉跎,派遣战舰十余艘,来攻石头城外的防栅,刘裕命用神臂弓迭射,一发数矢,无不摧陷,循只好退去。寻又伏兵南岸,使老弱乘舟东行,扬言将

  • 第一百五十回 发宣言改组国民党 急北伐缓攻陈炯明·蔡东藩

      却说陈炯明在广州被中山击败后,只得退守博罗等处,一面向吴佩孚乞救。吴佩孚虽然拥兵甚众,无奈鞭长莫及,不能立刻派队援助,只得电令沈鸿英、方本仁、陆荣廷等,火速入粤。那沈鸿英此时已有归附中山、回桂攻陆的意思,对于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四·佚名

    正统六年冬十月甲子朔享 太庙○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米昔儿地面使臣马速兀把都儿奏守天方地面王遣其男赛亦得阿力同使臣赛亦得哈三带奇异方物进贡至哈剌地面被贼杀死赛亦得哈三伤赛亦得阿

  • 卷之一千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六八禀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二二○六--一·佚名

    竹南二保铜锣湾福兴街八庄职员、生员、监生、业户、佃户、众铺户,禀举李沧玉为总理佥禀竹南二保铜锣湾福兴街八庄、芎蕉湾庄等职员吴肇光、生员黄文龙、邱龙章、职员林上青、监生彭嘉谟、赖志森、

  • 金佗续编卷六·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六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五绍兴四年给降晓谕榜文省劄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榜文劄与岳飞依此誊写雕印散行晓谕即不得备坐今降圣旨指挥具知禀闻奏右并榜文连粘在前今劄送江南西路舒蕲州兼荆南鄂

  • 黄庭坚传·脱脱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惊奇,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

  • 卷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四十一军礼大军出征奏防上所获于京师乃献俘于太庙社稷祗告成事献俘太庙之礼前期有司诹吉以闻翰林院撰祝文【祝辞随时撰拟】太常寺以祝版送内阁恭书受而

  • 卷一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十二兵部七军役军政至重其目有收补重役冒名缺伍老疾等项皆见於诸司职掌以後又有存恤之法今附録之诸司职掌凡内外卫所军士俱有定数大率以五千六百名爲一卫一千一百二十名爲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一

  • 礼论第十九·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礼制的起源、内容、作用等各个方面。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为了满足欲望,就会发生争夺混乱,统治者为了避免这种局面,于是就制定了礼来加以约束。制定礼不但是为了用来调节与满足人们的物

  • 卷十二 戒警·张伯行

    此卷论戒警之道。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知戒警则善日积,不知戒警则恶日滋。凡修己治人者,皆不可不存此意也。朱子曰:开卷便有与圣贤不相似处,岂可不自鞭策。朱子曰: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只

  • 医学见能·唐宗海

    又称《医学一见能》。综合类著作。清唐宗海撰。四卷。宗海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已著录。简述临床各科证治,以冀读者“一见而能”,故名。成书于同治十二年 (1873) 。卷首论诊法,包括五脏、六腑、经络及四诊; 卷一按

  • 录曲余谈·王国维

    一卷。王国维撰。本书为戏曲杂考札记一类,对古代戏曲中的角色名目、杂剧传奇的本事、曲家、曲目、南曲源始等多有考证。采取分条列项的说明方式,眉目十分清楚。其中有些材料被作者纳入所著《戏曲考》、《宋元戏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