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居仁传
胡居仁,字叔心,余干人。闻知吴与弼在崇仁讲学,便去与之交游,而完全放弃做官的念头。他治学以忠信为先,以把握善心为要,随时保持戒慎之心,因而命名他的居室为“敬斋”。他为人端庄持重,对妻子相敬如宾。时常备一记事册,详细记录自己言行的得失,用以做自我考察。他生活简朴,破旧衣服,粗茶淡饭,安逸自如。虽住在山谷中,而四方前来求学的人甚多。他告诫他们“:学是为了自己,而不是要显名于世。”谈到治国安邦,他说:“唯行王道,才能使万物各得其所。”所著《居业录》,是取“修辞立诚”之义。他常说“:与我的学理相似的莫如禅学。后生学者误认为自我反省就会流于禅学,有的欲杜绝一切思念而求静。殊不知圣贤唯有自我警戒,遇事谨慎,常存思惧之心,自然就没有邪念。这样不求静又何尝不静。故卑下之人沉溺于功利,高傲者不务实际,其弊端有二,一在所见不真,一在功夫间断。”曾做《进学箴》曰:“人们有了诚实敬戒之意,他天赋的善心就自然存在,长期身体力行,大家都有了仁爱之心,都见于行动,治家治国,就能完成圣人的事业。”
居仁禀性淳厚诚实,居丧期间,身体非常虚弱,非扶杖不能起身,三年不回自己卧室,与人谈话从不涉及利禄。他与罗论、张元祯友好,多次聚会于弋阳龟峰。他曾说,陈献章之学近于参禅悟道,庄昶的诗只是豪放无羁而已,此风一成,为害不小。认为一般儒生的毛病在于著述既多又杂,认为朱熹大可不必去注释《参同契》、《阴附经》这样道家的书。督学李龄、钟成相继聘请他去主持白鹿书院。路过饶城时,淮王请他去讲解《易传》,待他如同贵宾、师长。当时吴与弼以其学问而著名于世,受到朝廷重视,然学者中也有说三道四的。居仁则闭门修养,终身为平民,人们认为薛蠧之后,正直无暇者,只有居仁一人。年五十一岁而逝。万历十三年(1585)供于孔庙随同祭祀。追谥文敬。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一·志第一百四·舆服三·脱脱 卷十三 漢紀五·司马光 卷一百四十二·杨士奇 一四○一 福建巡抚浦霖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三三三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福建解到书板情形并交武英殿照例办理折·佚名 绎史卷三十二·马骕 卷七十四·司马迁 顾荣传·房玄龄 姚内斌传·脱脱 熊概传·张廷玉 秦韩战于浊泽·佚名 一九 外国文和外国教师·邹韬奋 选举三二·徐松 公主府·朱元璋 朱寿丞·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