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传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的进士第一。授职为修撰。历任左庶子,负责翰林院的事务。
万历五年(1577),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当时申时行因为文采与书法而受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安抚他。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乡安葬父亲,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此后,晋升为礼部尚书兼职文渊阁,升任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学士。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然而,此时内阁的权势很重,六卿大都依从内阁大臣的指向。诸位大臣由张四维、申时行起用,大臣们对他们的宽大之举感到高兴,大都与他们很友好。
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余有丁、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先后同居衙门之中,彼此没有猜疑。此前舆论被张居正控制,到此时才得舒缓。因为张居正一向亲近申时行,人们不能不对他有所讽刺。申时行对外显出胸怀博大,能够容人,内心却本不善良。皇帝虽然高兴言官攻击张居正的缺点,却很厌恶别人评论时事,论事的人间或遭贬官。众人因此都责备申时行,口语交相辱骂。诸位大臣又都袒护,申时行堵塞言官之口,言官更加愤怒,申时行因此损害了自己的威望。
万历十二年(1584)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争辩称“:张文熙称部院的百官不应该设置考成簿,送交内阁监察、考核;吏部、兵部的解职授任,不应该一一由内阁裁决;督抚巡按办事,不应该用密揭请教阁臣;内阁中的票拟,应该让同官知道。阁臣不称职应当罢黜,如果合并他们的职权将阁臣全部革职,这是因噎废食。至于票拟,没有不与同官商议的事。”皇帝也深信如此,废弃张文熙的提议不用。御史丁此吕称侍郎高启愚用试题劝张居正即王位,皇帝御批奏疏后交给申时行看。申时行回答“:丁此吕用不明不白事构陷人以斩首之罪,恐怕谗言会接踵而来,这不是清明的王朝所应该有的。”尚书杨巍于是请求将丁此吕贬出京城,皇帝依从了杨巍的谏言。而给事御史王士性、李植等人交替上奏弹劾杨巍阿谀申时行,堵塞进谏之路。皇帝不久也后悔此事,下令罢免高启愚,将丁此吕留用。申时行、杨巍请求离去。余有丁、许国称:“大臣是国体的维系,现在因为众议而留用丁此吕,恐怕不能安抚申时行、杨巍的心。”许国尤其不堪愤怒,特地上奏请求离去,并攻击那些谏官。副都御史石星、侍郎陆光祖也因此劝谏。皇帝才听从了杨巍的劝谏,将丁此吕贬出京都,安慰、挽留申时行、许国,而舆论群起攻击许国。申时行奏请适当处罚议论的人,议论的人更加不满。不久李植、江东之用大峪山寿宫的事件来动摇申时行未能取胜,被贬职,内阁大臣与言路一天天形同水火。
起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举试场的事论及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并罢免了申时行的姻亲徐学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官职,三个人得以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颂申时行为长者。申时行想收买人心,罢除了张居正时所实行的考成法,一切从简,也多次提出治政意见。曾经因为灾变,极力谏称科税催促太急迫,征派增加,刑狱繁多,开支侈靡等诸事的祸害。又曾经请求阻止抚按官员为支助工程乱罚款,请求减少织造的数额,催促向诸司转发奏章。依照尚宝卿徐贞明的提议,请求在京都地区开辟水田。任用邓子龙、刘彳廷平定陇川,推荐郑洛为经略,催促顺义王东归,压制叶梦熊的奏章以便消弭杨应龙的变乱。然而此时天下太平,上下坦然安逸,法纪逐渐松弛。申时行以遵循圣旨为要务,不能有大的建树。皇帝每每到了讲筵日期大都传令免去。申时行奏请即使免去侍讲仍应呈送讲章。从此之后这就成为成例,于是讲筵被永远罢除。评事名隹于仁呈献《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为恼怒,召见申时行等人逐条分析,准备从严责罚。申时行请求皇帝不要向下散发他的奏章,而劝告名隹于仁自己辞职,名隹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然而奏章留于宫中的做法由此开始。
万历十四年(1586)正月,光宗年满五岁,而郑贵妃得宠,生了皇三子常洵,颇有萌生争夺嫡宗的心思。申时行率领同僚再三请求建立储宫,皇帝不听。朝廷大臣因为贵妃的缘故,大都指责宫闱之事,触怒了皇帝,被严厉训责。皇帝曾下诏让臣下直言政事。郎官刘复初、李懋桧等人明显触犯了贵妃。申时行奏请皇帝颁布诏书,指令各部曹的建议只议论本部门职权之内的事务,听任长官选择性地呈送,不能直接递交皇帝。皇帝甚感高兴,众人大都责怪申时行。
申时行连续奏请建立储宫。万历十八年(1590),皇帝召见皇长子、皇三子,指令申时行等人到毓德宫觐见。申时行跪拜祝贺,请求皇帝赶紧决定大计。皇帝犹豫了很久,颁布诏书称:“我不喜欢激动、喧扰。近来诸位大臣的奏章一概被留在宫中,厌恶它们离间我父子。如果明年朝廷大臣不再轻慢滋扰,定当在后年册立皇储,否则就等皇长子十五岁时举行册封。”申时行于是就告诫朝廷大臣不要激发惊扰皇帝。
第二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奏请准备册立仪式的礼节制度。皇帝恼怒,命令延期一年。而且内阁也呈送了奏疏。申时行刚好在度假,次辅许国将申时行的姓名列在第一位。申时行秘密上奏,称:“我正在度假,起初不知道。册立皇储的事,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张有德不识大计,希望皇帝亲自裁定,不要因为小臣的事而妨碍了大典。”因此,给事中罗大..弹劾申时行,称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提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此事与内宫交好。中书黄正宾又论说申时行陷害同官,巧妙地避开首犯的罪责。两人都被罢黜官职。御史邹德泳又上奏,申时行极力请求退职。诏令他乘驿车回乡。他回乡三年,光宗才出宫接受讲学,他回乡十年光宗才被立为皇太子。
万历四十年(1614),申时行八十岁,皇帝派遣行人问候。诏书传到他家门前他就去世了。先因为平定云南岳凤,加封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令赠封他为太师,谥号文定。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刘昫 卷四百六十·列传第二百一十九·列女·脱脱 卷之十三 粤纪(续)·计六奇 第三十六回 证冤狱张说辨诬 诛淫竖中宗复位·蔡东藩 卷十二上·杨士奇 卷之三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四十九·佚名 卷三十七·朱轼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来保 卷二十二·司马贞 齐纪·张居正 罗大纮传·张廷玉 弁言·查继佐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九·王世贞 《章实斋先生年谱》(五十六至六十四岁)·胡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