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尤时熙传

尤时熙,字季美,洛阳人。禀性机灵,但不合群。嘉靖元年(1522),他正二十岁,乡试中举。这时王守仁的《传习录》刚问世,士大夫多极力排斥,时熙一看惊叹道“:道不就在其中吗?过去我致力于词章,是舍本求末。”其后,因有病在家调养。授元氏县教谕。父死守丧,期满改在章丘任职。一贯以良知之学来教育诸生。入京为国子监博士,徐阶为国子监祭酒。时熙常以不能面受守仁教导为憾事,闻郎中刘魁得守仁之真传,于是拜魁为师。魁因直言亟谏而被诏令下狱,时熙读书中遇到疑难便经常到狱中去求教。不久,时熙以户部主事之职在浒墅征税,课足而止,自己不私取一文。因挂念老母,请求归家奉养,从此不再出来做官,每天自我修养,良善待人,从不涉足官府。书斋中,设立守仁牌位,清晨起床便焚香膜拜,来向他求学的也令他们拜谒。晚年深恶一些学者尚空谈而忽视躬身实践,而且其行为越出规范,放纵不羁,故其议论针对所见的社会现象,不做空泛奇怪之谈。逝于万历八年(1580),终年七十八岁。学者称他为“西川先生”。其弟子以孟化鲤最著名,自有传。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班固
  明宗纪四·薛居正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脱脱
  执辔第二十五·王肃
  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八·王称
  第四十一回 弟子舆尸溃师洛口 将帅协力战胜锺离·蔡东藩
  第七十七回 立赵宗亲王嗣服 弑金帝逆贼肆淫·蔡东藩
  卷五十下·朱熹
  卷第二十七·徐鼒
  第三十六回 壬辰年明太祖应运龙兴·黄士衡
  谷山笔麈卷之十六  杂说·于慎行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三·纪昀
  钦定兰州纪略卷六·阿桂
  郑玉传·宋濂
  卷十五·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厉志

      白华山人诗说  (清)厉志 撰  清厉志撰,二卷。有吴德旋序。厉志(1783~1843),初名允怀,字心甫,号骇谷,又号白华山人。浙江定海人。诸生。与镇海姚燮、临海姚濂齐名,有“浙东三海”之称。有《白华山人诗集》。诗

  • 卷五·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五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江淹古体【文选李善注本作古离别五臣注本作古别离案文通杂拟三十首皆拟古之作不此首独题古体检艺文类聚收此诗题曰拟古杂体似误以三十首之总题为第一首之本题而本题

  • 卷八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四无可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旧事早晩辞纶綍观农下杜西草新池似镜麦暖土如泥鵷鹭依川宿【一作息】骅骝向野嘶春来诗更苦松韵亦含凄酬厉侍御秋中思归树石所居见寄三峰居接近数里蹑云行深去

  • 21.王湾:五言律诗二首·施蜇存

    江南意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河岳英灵集》 次北固山下作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卷八·叶梦珠

    ◎冠服一代之兴,必有一代冠服之制,其间随时变更,不无小有异同,要不过与世迁流,以新一时耳目,其大端大体,终莫敢易也。如前朝职官公服,则乌纱帽,圆领袍,腰带,皂靴。纱帽前低后高,两傍各插一翅,通体皆圆,其内施网巾以束发,则无分贵贱,公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隆庆五年七月辛酉朔孟秋享 太庙命成国公朱希忠行礼○狭西西安府地震○加钦天监掌监事顺天府府丞周相三品服色以九年秩满也○起原任广东按察司副使王化为惠潮兵备佥事化罢后巡按御史赵焞荐其知兵部覆请降职起用仍限以

  • 元胄传·李延寿

    元胄,河南洛阳人,魏昭成帝第六代孙。祖父元顺,魏时封濮阳王。父元雄,授爵武陵王。  元胄少年时英勇果断,精通多种武艺,容貌英俊,颇有威严,凛然不可侵犯。周齐王宇文宪见元胄威武健壮,就把他招至身边。元胄多次随从齐王征伐,官

  • 卷七【起庄公元年尽十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七【起庄公元年尽十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唐孔颖达疏庄公【音义】【陆曰庄公名同桓公子母文姜諡法胜敌克乱曰庄】【疏】【正义曰鲁

  • 第十一章 4·辜鸿铭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辜讲孔子评价另一位学生(闵子骞,即闵损)说:“他确实是个孝子。不管父母说什么,他绝无二话,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

  • 卷二十一·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二十一宋 朱子 撰邦国礼二之上大射仪经七大射之仪君有命戒射【将有祭祀之事当射宰告于君君乃命之言君有命政教宜由尊者 疏曰知将有祭祀之事当射者以下

  • 开春论第一·吕不韦

    开春原文: 一曰:开春始雷,则蛰虫动矣。时雨降,则草木育矣。饮食居处适,则九窍百节千脉皆通利矣。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谓矣。以此言物

  • 本经训·刘安

    【原文】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推移而无故,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调于义,发动而成于文,行快而便于物。其言略而循理,其行侻而顺情,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是以不择时日,不占卦兆,不谋所始,不议所终;安则止

  • 复李虎居士书·太虚

    虎居士慧鉴:接阅复书,满怀伤感!至望本大乘慈悲,作在家正信佛徒,自觉觉他,无负奉佛之初衷!际兹国难严重,来印尚未可定。此复。并祝旅祺!太虚。(见正信十卷十一期)

  • 花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六·法藏

    (此尽性起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佛小相光明功德品第三十初释名佛者。标人表德。小相者形大辨体。光明者依体起用。功德者用所成益。此则依人显德。体用为名。二来意者。前品大相各有光明。皆照法界而未显所照利益之相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六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二意根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于三界十五部心中。一一等无间。生几心耶。答意根等无间生十五心。舍及信等五根亦尔。乐根等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二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二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巧度。先列即次第三观通名为巧望拙得名。若大论中引喜根等名巧度者。即指三教。是则次第与不次第。俱名为巧。今从初说故亦名巧。次正释。初次第中先止后观。初明

  • 卷第五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五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世天童鉴禅师法嗣明州雪窦竺田汝霖禅师昌国王氏子。从梅涧福祝发受具。闻天童止泓鉴道化。往参

  • 徧行堂集·今释澹归

    《徧行堂集》是澹归和尚(1614-1680)所作的诗文集。禅师世寿六十有七,僧腊二十有九,所收诗文,大约起于清顺治九年即明永历六年,迄于康熙十九年作者逝世,实乃禅师佛门生涯的完整记录。据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清代文字狱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