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魏校、王应电、王敬臣传

魏校,字子才,昆山人。先祖本姓李,居住在苏州葑门之庄渠,自号“庄渠”。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担任过南京刑部郎中。守备太监刘琅凭藉刘瑾之势,甚为猖狂,竟自行审案送司法惩治,谁都不敢阻抗。魏校按法办事,不徇私情。改任兵部郎中,因病告归。嘉靖初年起任提学副使。亲丧守孝期满,补为江西兵备副使。后历任国子祭酒、太常寺卿,不久退休。

魏校为胡居仁的私淑弟子,学术思想主“敬”,而贯彻儒家各派学说,尤其选择了其中的精华。其著述有《大学指归》、《六书精蕴》。去世后谥号恭简。唐顺之、王应电、王敬臣都是其弟子。唐顺之自有传。

王应电,字昭明,昆山人。受业于魏校。特别爱好《周礼》,认为《周礼》自宋以后,胡宏、季本各有著述,指责其中的缺点、破绽,长达数十万字。余寿翁、吴澄则认为《周礼》中之《冬官》并未佚失,可散见于其他五官之中,他们重新进行编排。近世何乔新、陈凤梧、舒芬也都各以己见来对《周礼》进行更定。这些都是诸儒之《周礼》。应电深入研究十数年,先求圣人之心,追溯周礼之源,其次考察天文和原设官的用意,推论五官离合的原因,最后看出全书的体系。从显而易见的方面探索那些隐而未见的方面,从细小而演绎全体,著成《周礼传诂》数十卷。他认为后代百世继周代治理天下,其制度渊源于此。嘉靖中,应电家庭在兵乱中被毁,他独自流落到江西泰和,将其著作送请罗洪先指正,洪先非常佩服。翰林陈昌积以尊师之礼对待他。胡松巡抚江西,将应电的著作刊行于世。

应电还研究并精通文字学,订正了《说文》中一些错误,著《经传正伪》。关于文字学的著作,还有《同文备考》、《书法指要》、《六义音切贯珠图》、《六义相关图》。逝于泰和。陈昌积经办他的丧事,送回昆山安葬。

王敬臣,字以道,长洲人。江西参议王庭之子。十九岁受业于魏校。禀性至孝,父亲背生痈疽,敬臣用口吸舐;父年迈,目眩眼花,他卧于父亲榻边,夜不解衣,闻有咳嗽声,立即起来询问,侍奉继母与侍奉父亲一样细心。婆媳不和,他十三年不入室与妻子同居。他最初受业于魏校时,曾认为议论不如著述,著述不如实践,故居家常闭口不言谈议论。然自见耿定向以后,定向告诉他说,圣贤无独成之学,须相互讨论。从此以后,对前来求学之人引导扶持,其弟子有四百余。其学以“慎独”为本,不自立门户。乡里尊称他“少湖先生”。

万历中,由于廷臣的推荐,朝廷召他入京授国子博士,他没有去。诏令以所授官职退休。万历二十一年(1542),巡按御史甘士价又举荐他。吏部看他年事已高,奏请令当地官府经常以最高礼节对待他,得到皇帝的批准。享年八十五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五十·刘昫
  志第十八 地理一·刘昫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五十五·赵尔巽
  卷七十九·谷应泰
  ●卷一百四十四·徐梦莘
  卷十·金履祥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六·佚名
  第三九七移同治十一年四月十九日一二二一三--一·佚名
  第二一六札同治七年十一月初六日一一五○二—三·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五十二·阿桂
  元帝本纪·姚思廉
  卷二百九十三·杨士奇
  卷一百一·佚名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五·雍正
  第一节 郭威代汉·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七·彭定求

        卷77_1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骆宾王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区。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   天枢限

  • 林正大·唐圭璋

      正大字敬之,号随庵,永嘉人。开禧中,为严州学官。著有风雅遗音。   杜工部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   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   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   轲,名垂

  • 卷二十二·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二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杨桓溪先生承鲲 先生字伯翼父美益官太仆卿先生少有异质嗜书尤喜读班马二史工於诗年十五六为诸生沈嘉则先生一见奇之欣然曰今日建五丈旗

  • 卷四百十七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起哲宗元祐三年十一月丙午盡其月   十一月丙午,三省言:「在京堂除差遣,累有增改,尚書吏部闕少官多。今裁定:門下、中書省正言,尚書省左右司、六曹郎中,御史臺監察御史,祕書省正字,館職校理以上,寺監長、貳、丞,太常博士,太

  • 蕭子顯晉史草·汤球

      明帝大寧三年十二月。夜有赤氣如牙旗長短四面。西南最多。案天文占此為濛星。一曰刀星。亂之象。大興未及此再見。王敦蘇峻之禍。其應切矣。開元占經八十六。   王導妻妒。導有眾妾在別館。妻知之。持食刀將往

  • 卷第十六·徐鼒

    己丑、我大清顺治六年(一六四九)春正月(明永历三年、鲁监国四年)庚申朔,明桂王在肇庆府,大雷雨风雹,免朝贺。明监国鲁王次福宁之沙埕。丁卯(初八日),李成栋杀明宣忠伯王承恩。承恩,大兴人;世袭锦衣指挥。建阳之使,彭鸣京愿为之用;田

  • 卷之六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六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申不害韩非列传第三   史记六十三 申不害者京人也【按地志云京县故城县东南二十里郑之京邑也】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

  • 十国春秋卷一百五·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北汉二睿宗本纪睿宗名钧初名承钧世祖次子也以后唐天成元年丙戌生防而頴异性孝谨颇好学工书世祖既晏驾承钧谓服丧以日易月非礼也始行三年丧礼奉表于辽自称曰男辽主裕噜【辽穆宗也】答之以诏呼为儿皇帝遣骠

  • 卷六 武帝纪 第六·班固

    (汉武帝刘彻)【原文】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蚍帧⑹そ晕列侯。

  • 卷三百二十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庆历三年枢密副使富弼论削兵当澄其冗弛边当得其要上奏曰臣闻茶塩之法汉唐之所取赡也孔仅建白有釱趾之刑桑羊画策为安边之本张林卫觊踵陈其方此煮海之

  • 貴驗第五·徐干

      事莫貴乎有驗,言莫棄乎無徴。言之未有益也,不言未有損也。水之寒也,火之熱也,金石之堅剛也,此(《治要》作"彼")數物未嘗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體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數物,而誰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怨人之不信己

  • 卷七十七·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七十七诸侯之孝敬亲左传战于鞌齐师败绩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鱼辇反】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同叔萧君之字齐侯外祖父子女也难斥言

  • 卷第二十一·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十一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根犍度第六二十二根有  更乐始心等始发鱼因缘阿毗昙根跋渠第一二十二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男根女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护根。信根

  •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咒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菩提树下元吉道场。告诸比丘大德舍利弗大德阿难。如是等诸声闻众及大菩萨。其名曰金刚幢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如是贤劫中诸菩萨摩诃萨等而为上首。尔时金刚密迹菩萨白佛言

  • 张氏拙轩集·张侃

    宋代诗文别集。6卷。张侃著。由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以诗歌创作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志趣萧散,浮沉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吟诗自适、恬静不争之士。所作格律,亦多清隽园转,时有闲淡

  • 三家诗话·尚鎔

    近代尚鎔著。一卷。所谓“三家”,指清代并以诗才驰名诗坛的袁枚、蒋士铨、赵翼3位诗人。尚氏于3家诗,评价颇高,以为“虽酝酿之功未极深厚,然已如天外三峰,跻攀不易矣”。对其诗的才情、风格、技法等,或褒或贬,持论力

  •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佚名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在补怛洛迦山说,持者亦生极乐世界。